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心血管核医学若干临床应用进展
1
作者
刘秀杰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8-10,共3页
关键词
核医学
血栓
原子医学
显像
剂
斑块显像
心血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斑块脂质分析及影响术后再狭窄机制初探
被引量:
1
2
作者
汪川
张帆
+3 位作者
李平
岳新伟
于薇
罗程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斑块的脂质成分,并探讨其影响内膜剥脱术(coronary endarterectomy,CE)中、长期疗效的机制。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选取北京安贞医院冠状动脉外科术前合并高脂血症病史的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diffuse cor...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斑块的脂质成分,并探讨其影响内膜剥脱术(coronary endarterectomy,CE)中、长期疗效的机制。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选取北京安贞医院冠状动脉外科术前合并高脂血症病史的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diffus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DCAD)患者共50例,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前降支内膜剥脱(CE)术,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术中取冠状动脉内膜剥脱及血浆样本,并经术后复查核磁共振冠状动脉斑块显像(atherosclerosis T1-weighted characterization,CATCH)检查并联合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接入(power domai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集成框架技术分析中远期冠状动脉再狭窄率后作为高风险组(>25%,研究组)及匹配低风险组(对照组),两组进行脂质学及分子生物学分析检测斑块标本组织及细胞色素P4503A4酶(CYP3A4)含量。结果两组各入选8例患者,研究组患者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斑块脂质学分析后发现4α-羟基胆固醇(4α-hydroxycholesterol,4α-OHC)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0.050μmol/g对0.016μmol/g,P<0.05);同时研究组术后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T1加权特征核磁显像结果显示对照组通畅率优于研究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率(9.0±1.9)%对(22.3±2.3)%,P<0.05]。CYP3A4含量对比:研究组血浆CYP3A4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即刻(0.88±0.05)ng/ml对(0.45±0.03)ng/ml,术后12个月(2.08±0.40)ng/ml对(1.58±0.16)ng/ml,P<0.05]。结论高表达4α-OHC可能加速CE术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造成CE术后中远期再狭窄;同时证实4α-OHC是CYP3A4的生物活性标志物,为进一步阐明CE术后AS进展机制奠定了一定的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α-羟基胆固醇
细胞色素P4503A4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核磁共振冠状动脉
斑块显像
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接入
原文传递
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经变性痴呆的多模态显像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曼
马云川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89-597,共9页
神经变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AD)]导致的认知功能减退和痴呆正在成为老年人的主要死亡原因。这类渐进性疾病起病隐匿,早期临床表现与正常脑老化相似,导致诊断困难。虽然机制没有完全明了,但是神经变性疾病与脑内一些特征性变化关...
神经变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AD)]导致的认知功能减退和痴呆正在成为老年人的主要死亡原因。这类渐进性疾病起病隐匿,早期临床表现与正常脑老化相似,导致诊断困难。虽然机制没有完全明了,但是神经变性疾病与脑内一些特征性变化关系密切,包括异常蛋白质沉积、突触功能紊乱、神经元损伤和死亡。神经影像生物标志物能够评价这些异常改变,用于提高早期诊断能力以及帮助预测病情进展。这些征象主要包括在结构性MRI上的局部脑萎缩,^18F-FDG PET发现的低代谢灶,以及采用特异性PET显像探测脑内出现的淀粉样斑块沉积。这些技术既具有各自独特优势,也能在多模态影像评价认知功能减退和痴呆患者中相互协同补充。该文将讨论在MRI、^18F-FDG PET和淀粉样斑块PET显像中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常见神经变性痴呆的影像特征,不同神经影像方法在鉴别诊断和评价预后中的作用,以及正在发展中的一些有前景的影像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
斑块
PET
显像
FDG
PET
MRI
神经变性疾病
原文传递
题名
心血管核医学若干临床应用进展
1
作者
刘秀杰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
出处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8-10,共3页
关键词
核医学
血栓
原子医学
显像
剂
斑块显像
心血管
分类号
R817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斑块脂质分析及影响术后再狭窄机制初探
被引量:
1
2
作者
汪川
张帆
李平
岳新伟
于薇
罗程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影像科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
出处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4-4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0339)。
文摘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斑块的脂质成分,并探讨其影响内膜剥脱术(coronary endarterectomy,CE)中、长期疗效的机制。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选取北京安贞医院冠状动脉外科术前合并高脂血症病史的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diffus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DCAD)患者共50例,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前降支内膜剥脱(CE)术,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术中取冠状动脉内膜剥脱及血浆样本,并经术后复查核磁共振冠状动脉斑块显像(atherosclerosis T1-weighted characterization,CATCH)检查并联合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接入(power domai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集成框架技术分析中远期冠状动脉再狭窄率后作为高风险组(>25%,研究组)及匹配低风险组(对照组),两组进行脂质学及分子生物学分析检测斑块标本组织及细胞色素P4503A4酶(CYP3A4)含量。结果两组各入选8例患者,研究组患者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斑块脂质学分析后发现4α-羟基胆固醇(4α-hydroxycholesterol,4α-OHC)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0.050μmol/g对0.016μmol/g,P<0.05);同时研究组术后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T1加权特征核磁显像结果显示对照组通畅率优于研究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率(9.0±1.9)%对(22.3±2.3)%,P<0.05]。CYP3A4含量对比:研究组血浆CYP3A4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即刻(0.88±0.05)ng/ml对(0.45±0.03)ng/ml,术后12个月(2.08±0.40)ng/ml对(1.58±0.16)ng/ml,P<0.05]。结论高表达4α-OHC可能加速CE术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造成CE术后中远期再狭窄;同时证实4α-OHC是CYP3A4的生物活性标志物,为进一步阐明CE术后AS进展机制奠定了一定的前期基础。
关键词
4α-羟基胆固醇
细胞色素P4503A4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核磁共振冠状动脉
斑块显像
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接入
Keywords
4α-OHC
CYP3A4
Atherosclerosis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T1-weighted characterization
Power domai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分类号
R654.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经变性痴呆的多模态显像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曼
马云川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核医学科
出处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89-597,共9页
文摘
神经变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AD)]导致的认知功能减退和痴呆正在成为老年人的主要死亡原因。这类渐进性疾病起病隐匿,早期临床表现与正常脑老化相似,导致诊断困难。虽然机制没有完全明了,但是神经变性疾病与脑内一些特征性变化关系密切,包括异常蛋白质沉积、突触功能紊乱、神经元损伤和死亡。神经影像生物标志物能够评价这些异常改变,用于提高早期诊断能力以及帮助预测病情进展。这些征象主要包括在结构性MRI上的局部脑萎缩,^18F-FDG PET发现的低代谢灶,以及采用特异性PET显像探测脑内出现的淀粉样斑块沉积。这些技术既具有各自独特优势,也能在多模态影像评价认知功能减退和痴呆患者中相互协同补充。该文将讨论在MRI、^18F-FDG PET和淀粉样斑块PET显像中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常见神经变性痴呆的影像特征,不同神经影像方法在鉴别诊断和评价预后中的作用,以及正在发展中的一些有前景的影像技术。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
斑块
PET
显像
FDG
PET
MRI
神经变性疾病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49.16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816.1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心血管核医学若干临床应用进展
刘秀杰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斑块脂质分析及影响术后再狭窄机制初探
汪川
张帆
李平
岳新伟
于薇
罗程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原文传递
3
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经变性痴呆的多模态显像
王曼
马云川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7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