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生与驯养斑尾刺虾虎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祝斐 徐大凤 +9 位作者 贾超峰 孟乾 高波 孙瑞健 张志勇 张志伟 陈淑吟 吴国均 沙士兵 於明伟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9-287,共9页
经过多代全人工配合饲料驯化和选育后,为查明全程投喂配合饲料的斑尾刺虾虎鱼营养成分和品质变化,试验选择驯养F3代斑尾刺虾虎鱼肌肉开展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营养评价。结果显示,驯养的斑尾刺虾虎鱼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显... 经过多代全人工配合饲料驯化和选育后,为查明全程投喂配合饲料的斑尾刺虾虎鱼营养成分和品质变化,试验选择驯养F3代斑尾刺虾虎鱼肌肉开展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营养评价。结果显示,驯养的斑尾刺虾虎鱼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野生斑尾刺虾虎鱼(P<0.01),而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野生斑尾刺虾虎鱼(P<0.05),水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氨基酸方面:两者均检测到16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必需氨基酸;4种鲜味氨基酸总含量为驯养斑尾刺虾虎鱼(39.47%)>野生斑尾刺虾虎鱼(31.74%);必需氨基酸指数为驯养斑尾刺虾虎鱼(73.65)>野生斑尾刺虾虎鱼(66.76)。脂肪酸方面:驯养斑尾刺虾虎鱼中共检测到25种脂肪酸,而野生为24种;驯养和野生斑尾刺虾虎鱼肌肉脂肪酸中均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39.58%和40.91%;饱和脂肪酸总量野生斑尾刺虾虎鱼显著高于驯养斑尾刺虾虎鱼(P<0.05),而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野生斑尾刺虾虎鱼低于驯养斑尾刺虾虎鱼(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n-3和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不同,野生斑尾刺虾虎鱼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显著高于驯养斑尾刺虾虎鱼(P<0.05),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野生斑尾刺虾虎鱼显著低于驯养斑尾刺虾虎鱼(P<0.05)。综上所述,斑尾刺虾虎鱼肌肉营养价值较高,肉质鲜美,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饲料中可适当添加n-3系列多不饱脂肪酸,从而改善斑尾刺虾虎鱼肉质和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尾刺虾虎鱼 野生 饵料驯化 肌肉 营养成分
下载PDF
长江口斑尾刺虾虎鱼与纹缟虾虎鱼肌肉营养成分比较 被引量:13
2
作者 章龙珍 宋超 +2 位作者 庄平 赵峰 闫文罡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4-309,共6页
采用生化分析的方法,对长江口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和纹缟虾虎鱼(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两者的营养品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纹缟虾虎鱼(P<0.... 采用生化分析的方法,对长江口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和纹缟虾虎鱼(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两者的营养品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纹缟虾虎鱼(P<0.05),而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纹缟虾虎鱼(P<0.05)。斑尾刺虾虎鱼和纹缟虾虎鱼的氨基酸组成一致,均检测到1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66.56和73.00。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总量斑尾刺虾虎鱼显著高于纹缟虾虎鱼(P<0.05),分别为32.14%±1.16%和30.17%±1.02%。从以上分析可见,两种虾虎鱼均含有丰富的各种营养成分,但从粗蛋白、粗脂肪、必需氨基酸含量来看,纹缟虾虎鱼的营养价值优于斑尾刺虾虎鱼;从EPA和DHA的相对含量来看,多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斑尾刺虾虎鱼高于纹缟虾虎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尾刺虾虎鱼 纹缟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繁殖季节长江口斑尾刺虾虎鱼的形态、生殖力与卵巢组织学特征 被引量:8
3
作者 冯广朋 章龙珍 +3 位作者 庄平 陈洁 张涛 侯俊利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7-263,共7页
在繁殖季节研究了斑尾刺虾虎鱼的形态、生殖力与卵巢组织学特征。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全长(TL)与体长(SL)、头长(HL)与体长(SL)、体长(SL)与体高(BD)、体重(BW)与空壳重(SW)、体重(BW)与体长(SL)的相关关系分别为... 在繁殖季节研究了斑尾刺虾虎鱼的形态、生殖力与卵巢组织学特征。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全长(TL)与体长(SL)、头长(HL)与体长(SL)、体长(SL)与体高(BD)、体重(BW)与空壳重(SW)、体重(BW)与体长(SL)的相关关系分别为:TL=0.779 6SL+1.793 9;HL=0.299 9SL+7.288;SL=0.783 2BD+7.324 9;BW=0.818 4SW-4.979 6;BW=0.062 9SL2.331 5。斑尾刺虾虎鱼个体绝对生殖力(F)为6 328~59 878 egg,与体长(SL)、空壳重(SW)、卵巢重(OW)的相关关系分别为F=94.972SL2-4 832.2SL+833 435;F=83.823SW+14 084;F=507.54OW+13 190。个体绝对生殖力(F)与体长、空壳重、卵巢重、成熟系数(GSI)的多元回归方程为:F=2 375.54+525.67SL-31.44SW+199.43OW+261.74GSI。斑尾刺虾虎鱼体长相对生殖力(FL)平均为88±31 egg/mm,体重相对生殖力(FW)平均为157±54 egg/g。平均卵径为1.22±0.24 mm。斑尾刺虾虎鱼IV期卵巢以第IV时相卵母细胞为主,第IV时相晚期卵母细胞开始出现油球,细胞核偏移和变形,放射带明显;Ⅴ期卵巢的卵细胞游离,卵膜外的二层滤泡膜脱落,卵细胞的外层分别有胶膜、放射带和质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尾刺虾虎鱼 个体生殖力 生物学 卵巢 卵母细胞 组织学
下载PDF
超低温冷冻对斑尾刺虾虎鱼卵中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黄晓荣 章龙珍 +3 位作者 庄平 江琪 姚志峰 刘鉴毅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53,共6页
研究了超低温冷冻保存(-196℃)对斑尾刺虾虎鱼成熟卵中总ATP酶、肌酸激酶(CK)、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 研究了超低温冷冻保存(-196℃)对斑尾刺虾虎鱼成熟卵中总ATP酶、肌酸激酶(CK)、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冷冻保存后,总ATP酶、CK、SDH和LDH的活性显著下降(P<0.05),同时可见添加抗冻剂组比未添加抗冻剂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SOD、CAT和GSH-PX的活性也显著下降(P<0.05),未添加抗冻剂组比添加抗冻剂组下降更明显(P<0.05);MDA的活性显著升高,且未添加抗冻剂组显著高于添加抗冻剂组(P<0.05)。超低温冷冻和是否添加抗冻剂都对斑尾刺虾虎鱼卵中酶活性有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冷冻 斑尾刺虾虎鱼 酶活性
下载PDF
长江口斑尾刺虾虎鱼的摄食习性 被引量:8
5
作者 朱美贵 杨刚 +4 位作者 张涛 赵峰 彭欣悦 闫光松 庄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4-923,共10页
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长江口东旺沙、东风西沙和青草沙潮间带水域隔月进行插网作业,共采集到459尾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样品,分析其胃含物。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共摄食12类37种生物,主要摄食虾类,其次是鱼类、... 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长江口东旺沙、东风西沙和青草沙潮间带水域隔月进行插网作业,共采集到459尾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样品,分析其胃含物。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共摄食12类37种生物,主要摄食虾类,其次是鱼类、蟹类等。其饵料生物组成随季节和体长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除四季均大量摄食虾类以外,春季还摄食糠虾类和蟹类,夏季还摄食鱼类,冬季还摄食糠虾类;体长〈70 mm的斑尾刺虾虎鱼主要以幼鱼为食,同时还摄食大量的糠虾类和磷虾类,体长70~189 mm的个体主要摄食虾类和鱼类,体长〉189 mm的个体主要以鱼类为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秋季的饵料生物组成与春、夏、冬季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体长〈70 mm的斑尾刺虾虎鱼食物组成与体长≥70 mm相比,存在较大差异。斑尾刺虾虎鱼的摄食强度也有显著的季节和体长变化,Kruskal-Wallis非参数秩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季节组和体长组平均胃饱满系数均差异显著(P〈0.01);列联表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斑尾刺虾虎鱼的空胃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体长组空胃率差异显著(P〈0.01)。通过计算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得到饵料生物体长与斑尾刺虾虎鱼体长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s=0.263,P〈0.01)。此外,摄食饵料平均重量和个数随着斑尾刺虾虎鱼体长的增大而增大,符合“最佳摄食理论”。因此,斑尾刺虾虎鱼的摄食习性不仅与环境中饵料生物丰度有关,也与其自身生长发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尾刺虾虎鱼 长江口 摄食习性 最佳摄食理论
下载PDF
长江口盐沼植被生境内斑尾刺虾虎鱼食性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叶锦玉 张衡 +1 位作者 张瑛瑛 靳少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6217-6227,共11页
根据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在长江口东滩盐沼湿地水域采集的斑尾刺虾虎鱼样本数据,分析了该生境斑尾刺虾虎鱼的生物学和食性特征。结果表明:共采集到斑尾刺虾虎鱼186尾,其中6—8月采集的数量较高,而其他月份较低。约96%个体为幼体(平均体... 根据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在长江口东滩盐沼湿地水域采集的斑尾刺虾虎鱼样本数据,分析了该生境斑尾刺虾虎鱼的生物学和食性特征。结果表明:共采集到斑尾刺虾虎鱼186尾,其中6—8月采集的数量较高,而其他月份较低。约96%个体为幼体(平均体长109 mm),平均摄食等级为1.5。斑尾刺虾虎鱼主要摄食虾类(IRI(%)=69.05)、鱼类(IRI(%)=17.31)、蟹类(IRI(%)=11.51)和双壳类(IRI(%)=0.95)等11大类41小类饵料生物;虾类作为最重要的饵料类别,其生物量、数量和出现频次百分比均排列第一,以安氏白虾(Exopalaemon annandalei)、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长额刺糠虾(Acanthomysis longirostris)等虾类为主要饵料。鱼类饵料中,以大鳍弹涂鱼(Periophthalmus magnuspinnatus)、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valenciennes)等虾虎鱼科鱼类为主要饵料。各月平均饱满指数P(%)波动较大,6—11月呈逐渐增加趋势。随着体长的增加,饵料组成中鱼类的比例呈逐渐增高趋势,成体个体的饵料中鱼类的生物量比例达65%以上,虾类的比例则下降明显。6—8月斑尾刺虾虎鱼白天样本中鱼类饵料的重量百分比显著高于夜晚(P<0.01),约是夜晚的8倍;但虾类则是夜晚显著高于白天(P<0.01),约是白天的2倍,而蟹类饵料的昼夜差异不显著。从等级聚类(即组平均法)的分类方法可知,斑尾刺虾虎鱼各体长组食物组成在10%相似性水平上可分为3类,即41—60、61—180 mm和181—200 mm。从营养生态位宽度来看,41—60 mm体长组生态位宽度值为0.86,而61—120 mm体长组随着体长的增大而增大,但121—160 mm体长组生态位有所降低。盐沼生境丰富的饵料环境为斑尾刺虾虎鱼提供了良好的摄食场所,同时盐沼植被茂密的植株也可为幼体提供躲避捕食者的最佳庇护所,初步证明盐沼对于斑尾刺虾虎鱼具有重要的生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月变化 斑尾刺虾虎鱼 饵料组成
下载PDF
长江口东滩湿地斑尾刺虾虎鱼的栖息亚生境选择和食性差异 被引量:7
7
作者 张衡 叶锦玉 +2 位作者 张瑛瑛 靳少非 张胜茂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45-952,共8页
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每月在长江口东滩湿地西南水域的光滩、盐沼(以海三棱藨草为主)和潮沟3种亚生境进行斑尾刺虾虎鱼的样本采集,分析斑尾刺虾虎鱼的丰度和食性差异.结果表明:6—11月均采集到斑尾刺虾虎鱼样本,以幼鱼为主,其他月份未... 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每月在长江口东滩湿地西南水域的光滩、盐沼(以海三棱藨草为主)和潮沟3种亚生境进行斑尾刺虾虎鱼的样本采集,分析斑尾刺虾虎鱼的丰度和食性差异.结果表明:6—11月均采集到斑尾刺虾虎鱼样本,以幼鱼为主,其他月份未采集到.其中,7月采集数量最多,为71尾,11月仅采集到3尾.潮沟中共采集到93尾,分别是光滩和盐沼的5.2和4.9倍.6—11月斑尾刺虾虎鱼的平均体长和体质量均呈逐渐增加趋势.斑尾刺虾虎鱼主要摄食虾类、蟹类、昆虫类和多毛类等10大类30小类饵料生物.其中,虾类是最重要的饵料类别,并以安氏白虾等白虾属为主;蟹类以相手蟹属为主;昆虫类以小划蝽等蝽科昆虫成虫为主;鱼类饵料的质量百分比相对较高,但数量比例很低.不同亚生境斑尾刺虾虎鱼的饵料组成差异较大.7—11月斑尾刺虾虎鱼的摄食等级随体长增大而明显增大,秋末(11月)平均摄食等级可达3.不同亚生境间的斑尾刺虾虎鱼丰度差异与其摄食饵料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月变化 斑尾刺虾虎鱼 饵料组成
原文传递
生物标志物技术在莱州湾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爱波 房燕 吕振波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6-323,共8页
以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肝脏内6种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作为生物标记物,同时引入生物标志物综合响应指数(IBR),结合沉... 以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肝脏内6种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作为生物标记物,同时引入生物标志物综合响应指数(IBR),结合沉积物数据评价了莱州湾水质污染状况。结果显示,3种酶分别与沉积物中重金属浓度相关性较高:即SOD与重金属Pb浓度有较强相关性,GR与重金属Pb、Cr浓度为负相关,GPx与重金属Hg、Cu浓度为中等程度负相关。近岸的河口、港口附近所调查站位生物标志物活力(含量)普遍偏高,而远离河口、港口海域的站位相应的生物标志物活力(含量)偏低。生物标志物综合响应指数(IBR)范围在0.42~6.10之间,平均为2.12,最高值站位在龙口港西南,而最低值站位在湾内北部中央,表明在湾内东北部、黄河口及近南岸海域3个区域中IBR值均呈现出由近岸向湾中央逐渐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尾刺虾虎鱼 生物标志物 综合响应指数 污染评价 莱州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