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西北铜厂沟矽卡岩−斑岩型钼铜矿床中石榴子石地球化学、U−Pb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1
作者 梁丰 王艳军 +5 位作者 赵严 李凯旋 任志 毛金伟 陈涛亮 冷成彪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9-241,共23页
滇西北铜厂沟矽卡岩−斑岩型Mo−Cu矿床是扬子地块西缘新发现的大型钼铜矿床。矽卡岩在铜厂沟矿区广泛发育,是矿区最主要的赋矿岩石。笔者以铜厂沟矽卡岩中石榴子石(Grt)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技术开展成分和年代学测试... 滇西北铜厂沟矽卡岩−斑岩型Mo−Cu矿床是扬子地块西缘新发现的大型钼铜矿床。矽卡岩在铜厂沟矿区广泛发育,是矿区最主要的赋矿岩石。笔者以铜厂沟矽卡岩中石榴子石(Grt)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技术开展成分和年代学测试分析。根据矿物镜下特征,将矿区石榴子石分为早期(Grt Ⅰ)和晚期(Grt Ⅱ)两个世代。Grt Ⅰ为浅黄色−黄白色、无环带石榴子石,Grt Ⅱ为褐色−红褐色、具有明显环带的石榴子石。两期石榴子石的SiO_(2)(34.41%~38.45%)、CaO(32.7%~35.25%)、Al_(2)O_(3)(6.64%~12.57%)和FeO(12.03%~22.63%)含量指示,二者均属于钙铁榴石−钙铝榴石系列(And34-64Gro34-58)。Grt Ⅰ和Grt Ⅱ均呈轻稀土和重稀土亏损、中稀土富集的“驼峰型”配分模式。相比于Grt Ⅰ,Grt Ⅱ具有更低的U含量和变化范围更大的Eu异常,分别指示晚期矽卡岩矿化流体氧逸度较高和pH变化较大。Grt Ⅱ中显著的环带结构及变化较大的主量成分指示晚期石榴子石化经历了更为强烈的水岩反应,与pH值变化较大的特征一致。因此,铜厂沟两期石榴子石记录了矽卡岩体系由相对封闭到开放、逐渐氧化的过程。此外,Grt Ⅰ原位LA−ICP−MS U−Pb年代学分析获得的年龄为(85.4±5.6)Ma(MSWD=0.91),直接限定铜厂沟矽卡岩的形成时代为晚白垩世。铜厂沟矽卡岩作用与矿区内斑岩体侵位及钼矿化时代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铜厂沟Mo−Cu矿床记录了完整的斑岩−矽卡岩矿化过程。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史,提出铜厂沟及区域上同时代的Cu−Mo−W等多金属矿床是晚白垩世碰撞后斑岩热液体系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斑岩型钼铜矿床 LA−ICP−MS U−Pb年代学 碰撞后斑岩 石榴子石 铜厂沟 氧逸度
下载PDF
安徽马头斑岩型钼铜矿床蚀变带常量元素迁移规律及其定量计算 被引量:16
2
作者 艾金彪 马生明 +4 位作者 朱立新 席明杰 樊连杰 胡兆鑫 张燕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62-1274,共13页
文章对安徽马头斑岩型钼铜矿床花岗闪长斑岩体和粉砂岩在矿化蚀变过程中常量元素的迁移规律进行了探讨。马头矿床元素质量迁移计算结果表明,在钼铜矿化蚀变过程中常量元素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带入带出,迁移规律明显。在花岗闪长斑岩中,从... 文章对安徽马头斑岩型钼铜矿床花岗闪长斑岩体和粉砂岩在矿化蚀变过程中常量元素的迁移规律进行了探讨。马头矿床元素质量迁移计算结果表明,在钼铜矿化蚀变过程中常量元素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带入带出,迁移规律明显。在花岗闪长斑岩中,从钾化带、绢英岩化带到青磐岩化带,均为带入的常量元素有K2O、CaO、SiO2、H2O+,而Na2O明显带出,说明矿化与去钠化、钾长石化等蚀变密切相关。在粉砂岩中,蚀变岩明显带出的有Na2O、CaO、MgO、Fe2O3、H2O+等,而且黄铁辉钼矿化粉砂岩在常量元素的迁移程度远比青磐岩化粉砂岩大。马头矿床成矿系统质量变化定量计算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和粉砂岩系统的质量变化整体上表现为净带入与净带出,且净带出量大于净带入量,因此马头矿床成矿系统总体上是净带出的,即马头矿床钼铜矿化产出在元素总体负异常体系中。该项研究成果为揭示矿化蚀变过程中元素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线索,并且可能成为深部成矿潜力定量评价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斑岩型钼铜矿床 常量元素 定量计算 迁移规律 矿化蚀变 带入带出 马头
下载PDF
内蒙古敖仑花斑岩型钼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邹滔 王京彬 +6 位作者 王玉往 袁继明 林龙军 窦金龙 蒋炜 李伟 马星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7-747,共11页
敖仑花钼铜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钼铜矿床,该矿床钼铜矿化多产于敖仑花岩体内及外接触带的角岩中,矿化类型主要为细脉浸染状。矿石矿物为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等。敖仑花岩体为中酸性的花岗闪长斑岩体,岩石... 敖仑花钼铜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钼铜矿床,该矿床钼铜矿化多产于敖仑花岩体内及外接触带的角岩中,矿化类型主要为细脉浸染状。矿石矿物为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等。敖仑花岩体为中酸性的花岗闪长斑岩体,岩石SiO2、Al2O3、K、Na含量较高,Na2O/K2O比值在1.1~2.1之间,σ值在3~3.7之间,A/CNK值小于1,0.68~0.82,属于偏钠质的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矿床的围岩蚀变类型从中心向外依次为石英-钾硅酸化、石英-绢云母化、角岩化,其中钾硅酸盐化和绢云母化叠加带与钼矿化空间分布关系密切;据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该矿床成矿温度和盐度较高,属于中高温热液斑岩型钼矿床。矿区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范围较小,介于-1.2‰~3.5‰,平均为1.78‰,结合岩浆岩演化等特征表明,成矿作用与中酸性含矿斑岩关系密切,并可能受幔源岩浆混合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钼铜矿床 地质特征 敖仑花 内蒙古
下载PDF
安徽马头斑岩型钼铜矿床元素富集贫化规律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胡兆鑫 马生明 +1 位作者 朱立新 王惠艳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04-514,共11页
本文在安徽马头斑岩型钼铜矿床中元素含量随主成矿元素Mo含量变化的基础上,对元素的富集贫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筛选出了富集和贫化元素,并对具有代表性的富集和贫化元素的矿化指示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矿床中元素的富集和贫化在... 本文在安徽马头斑岩型钼铜矿床中元素含量随主成矿元素Mo含量变化的基础上,对元素的富集贫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筛选出了富集和贫化元素,并对具有代表性的富集和贫化元素的矿化指示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矿床中元素的富集和贫化在地表岩石中均有明显反映,综合利用富集元素的正异常和贫化元素的负异常能更有效指示出矿化带的产出位置,这无疑对此类隐伏矿床的地球化学勘查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类型矿床的地球化学勘查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头斑岩型钼铜矿床 元素富集贫化 地球化学勘查指标 正负异常
下载PDF
广西大瑶山大黎斑岩型钼铜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忠阳 党院 +2 位作者 韦子任 叶有乐 陈懋弘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9-257,共9页
广西大黎钼铜矿床位于钦杭成矿带西南端大瑶山多金属成矿带上,是近年新发现的与中酸性岩体有关的斑岩型钼铜矿床。利用Re-Os同位素方法对矿体中的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成矿时代测定,获得的模式年龄为101.1±1.5 Ma至103.5±1.5 ... 广西大黎钼铜矿床位于钦杭成矿带西南端大瑶山多金属成矿带上,是近年新发现的与中酸性岩体有关的斑岩型钼铜矿床。利用Re-Os同位素方法对矿体中的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成矿时代测定,获得的模式年龄为101.1±1.5 Ma至103.5±1.5 Ma,加权平均年龄为101.7±1.2 Ma,等时线年龄为100.1±3.7 Ma,与前人获得的大黎岩体石英二长岩和石英二长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102.8±0.9 Ma和101.7±1.2 Ma相吻合,表明成岩和成矿时代一致,为燕山晚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因此,大黎斑岩型钼铜矿床形成于华南地区中生代第三次大规模成矿期,为早白垩世晚期华南地区岩石圈伸展拉张的大地构造背景下的产物。目前的研究表明,大瑶山地区斑岩型矿床除加里东期的钨多金属矿床外,燕山期的铜钼矿床、金多金属矿床也是重要的矿床类型,大瑶山地区具有良好的寻找斑岩型矿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年龄 早白垩世 斑岩型钼铜矿床 大瑶山隆起 大黎 广西
下载PDF
准苏吉花斑岩型钼铜矿床岩体特征及成矿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聪 郭虎 赖勇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9-691,共13页
通过对辉钼矿的Re-Os及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得到辉钼矿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297.2±4.3 Ma,赋矿花岗斑岩的锆石U-Pb年龄为301.1±4.0 Ma,确定准苏吉花斑岩型钼铜(Mo-Cu)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为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准苏吉花... 通过对辉钼矿的Re-Os及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得到辉钼矿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297.2±4.3 Ma,赋矿花岗斑岩的锆石U-Pb年龄为301.1±4.0 Ma,确定准苏吉花斑岩型钼铜(Mo-Cu)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为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准苏吉花矿区不含矿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301.2±2.2 Ma,与花岗斑岩成岩时代一致。发育角闪石和黑云母的矿物学特征以及高Rb,Th和Ba,低P和Ti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岩同属于I型花岗岩。较低的Re含量、Mg#值、Nb/Ta值和Zr/Hf值以及低ISr值和正εNd(t)值的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表明,准苏吉花花岗岩的源区为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岩浆演化过程中,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岩均经历较强烈的分离结晶作用,有利于Mo进一步在残余熔体中富集。通过锆石的Ce^4+/Ce^3+值计算获得岩浆结晶分异时的氧逸度,发现花岗斑岩岩浆的氧逸度相对较高(ΔFMQ平均值为+4.8),花岗闪长岩岩浆氧逸度相对较低(ΔFMQ平均值为+2.2),表明高氧逸度的岩浆更有利于Mo和Cu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钼铜矿床 锆石U-PB年代学 矿RE-OS定年 I花岗岩 氧逸度 准苏吉花
下载PDF
滇西北中甸地区铜厂沟斑岩钼铜矿床热液蚀变分带、脉体系统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学龙 李文昌 +8 位作者 张娜 卢映祥 梅社华 朱俊 杨富成 李振焕 罗应 陈建航 王帅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5-866,共22页
铜厂沟斑岩型钼铜矿床位于云南中甸地区斑岩成矿带的南端,形成于燕山晚期陆-陆碰撞至造山后伸展构造的转换阶段。文章通过对铜厂沟钼铜矿床蚀变分带特征和脉体穿切关系的详细研究,系统厘定了矿床蚀变类型及空间分布规律,查明了蚀变和脉... 铜厂沟斑岩型钼铜矿床位于云南中甸地区斑岩成矿带的南端,形成于燕山晚期陆-陆碰撞至造山后伸展构造的转换阶段。文章通过对铜厂沟钼铜矿床蚀变分带特征和脉体穿切关系的详细研究,系统厘定了矿床蚀变类型及空间分布规律,查明了蚀变和脉体系统与矿化的关系。根据矿物组合、蚀变类型等因素,将分为A脉、B脉和D脉3大类,共16种不同的脉体类型。其中,A脉和B脉与成矿关系密切,对钼铜资源量贡献最大。早期的A脉,主要以钾长石化为主,矿化较弱;晚期形成的A脉多发育有黑云母化且与钾长石化蚀变叠加,矿化增强,以石英+黄铁矿+辉钼矿+黄铜矿±钾长石脉为主;B脉主要贡献于辉钼矿矿体的形成,是区内矿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且叠加于钾硅酸盐化,形成于钾硅酸盐化向石英-绢云母化的转变阶段;D脉中铜钼矿化明显减弱,属于矿化体外围的脉体,对矿体影响较小。因此,铜厂沟钼铜矿床蚀变分带规律在空间上表现为钾硅酸盐化(石英-钾长石-黑云母化)发育于斑岩体核部,向外依次是石英-绢云母化(石英-绢云母±黄铁矿化),和青磐岩化(绿泥石-绿帘石-碳酸盐岩化),对应的矿化组合分别为辉钼矿-白钨矿-黄铁矿、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白钨矿,以及外带的黄铜矿-黄铁矿-辉钼矿,显示出成矿元素由高温向低温变化的规律。铜厂沟斑岩型钼铜矿床的形成与区内燕山晚期伸展作用相伴的大规模构造-岩浆事件相关,源自深部的含矿热液在花岗质斑岩体内形成了脉状、网脉状的辉钼矿化,同时沿断裂带运移并扩散,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部位形成了矽卡岩型的铜钼矿化。因此,有利的构造环境、强烈的蚀变作用、多样的脉体类型导致铜厂沟大型斑岩型钼铜矿床最终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斑岩型钼铜矿床 花岗闪长斑岩 矿化-蚀变分带 脉体系统 铜厂沟 滇西北
下载PDF
安徽马头斑岩型钼铜矿异常结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兆鑫 马生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3-331,共9页
利用元素质量平衡计算方法,将元素含量转换成迁移量,直观展现出由元素迁移量构成的原生异常,根据异常的空间分布规律,总结出了由成矿地球化学环境指示元素(Na2O、Ba、Sr)负异常、矿化剂元素(S)正异常、成矿元素(Mo、Cu)及其伴生元素(Ag... 利用元素质量平衡计算方法,将元素含量转换成迁移量,直观展现出由元素迁移量构成的原生异常,根据异常的空间分布规律,总结出了由成矿地球化学环境指示元素(Na2O、Ba、Sr)负异常、矿化剂元素(S)正异常、成矿元素(Mo、Cu)及其伴生元素(Ag、As、Sb、W等)正异常构成的马头斑岩型钼铜矿原生异常结构,利用原生异常结构可以对深部成矿前景进行判断和评价;地表岩石(屑)测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同样存在异常结构,且对原生异常结构有很好的继承性,利用地表异常结构可以指明找矿方向、成矿有利地段和矿床产出位置。上述研究成果的取得,不仅丰富和充实了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为其他同类型矿床的地球化学勘查提供了参考案例,同时对勘查地球化学应用基础理论而言也是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头斑岩型钼铜矿床 异常结构 迁移量 地球化学异常 安徽
下载PDF
浙西开化桐村斑岩型Mo(Cu)矿床含矿斑岩岩石化学、SHRIMP锆石U-Pb年代学及Sr-Nd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朱玉娣 叶锡芳 +3 位作者 张德会 王科强 王晨昇 印贤波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1-234,共14页
浙西开化桐村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中型斑岩钼铜矿床。基于翔实的野外调查,文中研究了桐村矿区岩浆岩的岩相学、岩石化学、年代学以及Sr-Nd同位素特征,指出:(1)该矿区内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高SiO2、富K2... 浙西开化桐村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中型斑岩钼铜矿床。基于翔实的野外调查,文中研究了桐村矿区岩浆岩的岩相学、岩石化学、年代学以及Sr-Nd同位素特征,指出:(1)该矿区内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高SiO2、富K2O和低Na2O的特点,富集轻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分馏较强,铕负异常不明显;富集Rb、Th、K、U、La、Ce、Pb,亏损Ti、P、Nb、Ta、Zr、Hf等元素;(2)桐村矿区岩体SHRIMP锆石U-Pb谐和年龄为(162±3)Ma,MSWD=2.7,加权平均年龄为(162.1±3.4)Ma,MSWD=2.7,说明黄柏坑岩体的侵入事件发生在中—晚侏罗世;(3)含矿斑岩具较高的Sr初始值(0.712 21),εNd(t)值为-6.7^-2.0,其模式年龄为1 628~2 029Ma,表明花岗岩源岩可能为古元古代的老基底,暗示斑岩源区为壳幔混合型。研究区内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为同源岩浆在不同阶段演化的产物。高氧化态、强演化程度和较多的地壳混染可能是桐村矿床成Mo且规模有限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桐村 斑岩型钼铜矿床 SHRIMP锆石U-PB定年 SR-ND同位素
下载PDF
内蒙东部白土营子钼铜矿田的矿床地质特征、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意义 被引量:15
10
作者 孙燕 刘建明 +5 位作者 曾庆栋 褚少雄 周伶俐 吴冠斌 高玉友 沈文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1-254,共14页
白土营子斑岩型-石英脉型钼铜矿田是华北板块北缘西拉沐沦钼矿带南部新近发现的与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的钼铜成矿系统。本文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矿田内三个重要钼铜矿床开展了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初步获得:1)白土营子斑... 白土营子斑岩型-石英脉型钼铜矿田是华北板块北缘西拉沐沦钼矿带南部新近发现的与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的钼铜成矿系统。本文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矿田内三个重要钼铜矿床开展了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初步获得:1)白土营子斑岩型钼铜矿床的成矿年龄为248.0±10Ma(MSWD=0.52,n=6);2)白马石沟石英脉型铜钼矿的成矿年龄为248.6±6.7Ma(MSWD=1.06,n=4);3)库里吐石英脉型钼铜矿的成矿年龄为245.0±4.3Ma(MSWD=0.71,n=5);这一结果揭示该矿集区的钼铜矿化发生在早三叠世。该成矿系统的形成适值早三叠世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造山过程的晚期,二长花岗斑岩的UST结构证明含矿流体来自岩浆作用。早三叠世钼铜成矿作用在华北板块北缘及邻区有一定的普遍性,找矿前景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Re-Os年代学 斑岩-石英脉铜矿 成矿规律 白土营子铜矿 西拉沐沦矿带
下载PDF
青海杂多县纳日贡玛矿区外围找矿潜力分析
11
作者 陈秉芳 赵志逸 张明 《甘肃冶金》 2013年第4期78-80,91,共4页
纳日贡玛矿床为一斑岩型钼铜矿床,目前钼、铜资源量已达中大型矿床。近年来对矿区外围纳日俄玛、打古贡卡地区进行了预查、普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找矿成果,但仍处于找矿探索阶段。本文通过对矿区外围已取得的地物化资料综合分析与纳日... 纳日贡玛矿床为一斑岩型钼铜矿床,目前钼、铜资源量已达中大型矿床。近年来对矿区外围纳日俄玛、打古贡卡地区进行了预查、普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找矿成果,但仍处于找矿探索阶段。本文通过对矿区外围已取得的地物化资料综合分析与纳日贡玛矿区对比,对矿区外围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潜力进行分析,初步总结了外围找矿突破方向,为下一步工程部署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日贡玛 找矿突破 斑岩型钼铜矿床 找矿潜力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