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指示克里格矿产资源量三维估算方法应用研究——以安徽省某斑岩型铜金矿床为例
1
作者 马良 江健华 +5 位作者 祁轶宏 潘杨 唐敏惠 李晓晖 郑林 李方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4-20,共7页
文章以安徽省某大型斑岩型铜金矿床为研究对象,基于指示克里格方法对矿床Cu资源量进行估算研究,并将估算结果与传统几何法和普通克里格方法估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指示克里格法的适用性与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指示克里格估算结果... 文章以安徽省某大型斑岩型铜金矿床为研究对象,基于指示克里格方法对矿床Cu资源量进行估算研究,并将估算结果与传统几何法和普通克里格方法估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指示克里格法的适用性与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指示克里格估算结果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虽有一定偏差,但均在误差范围内,表明指示克里格法适用于斑岩型铜金矿的资源量估算工作;指示克里格法由于考虑了品位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特异值的影响,相比传统几何法、普通克里格法,估算结果中的平均品位和金属量均偏高;指示克里格方法更适用于品位分布连续性较差、特异值具有较高价值和意义的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克里格法 矿产资源估算 地质统计学 斑岩型铜金矿
下载PDF
宁镇地区某斑岩型铜(钼)矿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
2
作者 陆振裕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4年第8期113-117,120,共6页
宁镇地区某斑岩型铜(钼)矿床处在长江中下游铜铁多金属成矿带内。通过对该矿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及矿体特征等方面的分析,认为本矿区的矿床成因为与燕山期中酸性杂岩体有关的中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矿区的成矿物质来自燕... 宁镇地区某斑岩型铜(钼)矿床处在长江中下游铜铁多金属成矿带内。通过对该矿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及矿体特征等方面的分析,认为本矿区的矿床成因为与燕山期中酸性杂岩体有关的中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矿区的成矿物质来自燕山晚期岩浆及其后的热液流体,矿区内的近东西向断裂是主要的控岩控矿和导矿构造;多期次的蚀变分带与成矿关系密切;铜(钼)矿(化)体沿构造带由深部向浅部迁移,所携带的含矿流体及其挥发物沿接触带及岩体内孔隙上升,加之地下水对流循环,使矿物发生水化反应;在对流循环作用下将早期含量低的铜铁硫化物进行活化转移,使深部流体带来的和由围岩析出的铜铁硫化物在裂隙带及两侧富集沉淀形成斑岩型的工业矿床。本矿区的矿体主要受岩体形态、蚀变类型及火成岩的裂隙构造控制。矿区岩体与围岩接触部位蚀变强烈,热变质现象发育;热液蚀变分为早、中、晚三期,蚀变分带主要为钾化蚀变带、绢英岩带和碳酸盐化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钼)矿 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宁镇地区
下载PDF
安徽庐枞矿集区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床中硒、碲的赋存状态及富集规律研究
3
作者 张亮 王世伟 +5 位作者 范裕 周涛发 许龙 江涧 王延明 涂文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3-676,共14页
硒和碲是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在现代工业和国防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硒和碲通常很难形成独立矿床,目前全球大部分硒和碲来自斑岩型铜金矿床。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东部重要的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成矿带之一,前人虽然对成矿带内... 硒和碲是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在现代工业和国防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硒和碲通常很难形成独立矿床,目前全球大部分硒和碲来自斑岩型铜金矿床。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东部重要的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成矿带之一,前人虽然对成矿带内矽卡岩型矿床中伴生关键金属已开展了相关研究,但对成矿带内斑岩矿床中关键金属的赋存状态、分布和富集规律尚关注较少。本次工作以成矿带内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床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了矿床不同深度、不同类型的岩矿石样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全岩化学分析、TIMA及矿物原位LA-ICP-MS微量成分测试等分析技术方法对矿床中硒和碲等关键金属开展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沙溪矿床中硒和碲元素发生显著富集,与主成矿元素铜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估算矿床中伴生硒资源量约为1196t、碲资源量约为96.6t,其中硒达到大型规模,具有潜在利用价值。与成矿带内其他典型矽卡岩矿床(包括斑岩-矽卡岩矿床)相比,沙溪斑岩型矿床中硒和碲的含量明显偏低,这可能是深部成矿岩浆演化过程的差异导致的。矿床中有91.64%的硒、87.48%的碲是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沙溪矿床硒、碲与主成矿元素铜和金的富集规律一致,流体混合过程中氧逸度的变化可能是硒和碲的主要的沉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和碲 赋存状态 富集规律 斑岩型铜金矿床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阿根廷西北部米纳皮基塔斯地区斑岩型铜金矿找矿调查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汉武 赵宇浩 +2 位作者 方针 郑璐 朱意萍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2-593,共12页
阿根廷西北部的铜金多金属成矿带是南美安第斯成矿带的主要组成部分。该成矿带主要发育斑岩型铜金矿,是阿根廷最主要的铜金多金属矿产资源分布区,但该区交通差、地形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多样,极大地影响了地质找矿的进展。以阿根廷西北... 阿根廷西北部的铜金多金属成矿带是南美安第斯成矿带的主要组成部分。该成矿带主要发育斑岩型铜金矿,是阿根廷最主要的铜金多金属矿产资源分布区,但该区交通差、地形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多样,极大地影响了地质找矿的进展。以阿根廷西北部胡胡伊省的米纳皮基塔斯地区为研究区,以ETM+卫星影像为数据源,进行环形构造、菱形构造、深大断裂和破碎带的遥感解译;基于Aster遥感影像数据开展了成像光谱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矿化蚀变异常信息提取分析。结果显示,铝羟基类蚀变矿物组合和铁染蚀变矿物异常区与主要控矿构造较一致,通过分析认为该区域成矿条件优越。在此基础上,结合斑岩型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等资料,建立该地区遥感地质找矿模型,划分出了重要找矿远景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找矿效果,对阿根廷西北部地区的找矿调查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 ETM+ ASTER 蚀变异常信息提取 斑岩型铜金矿
下载PDF
新疆包古图斑岩型铜钼矿床容矿岩石及蚀变特征 被引量:55
5
作者 申萍 沈远超 +6 位作者 刘铁兵 张锐 王京彬 张云孝 孟磊 王丽娟 汪疆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77-792,共16页
新疆包古图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西准噶尔晚古生代达拉布特岛弧南部。根据容矿岩石、热液蚀变和矿化特点,结合成矿元素Cu-Mo-(Au)组合特征,认为该矿床是斑岩型铜钼矿床。研究识别出含矿岩体是一个岩性和岩相复杂的中性斑岩体,岩性主要为... 新疆包古图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西准噶尔晚古生代达拉布特岛弧南部。根据容矿岩石、热液蚀变和矿化特点,结合成矿元素Cu-Mo-(Au)组合特征,认为该矿床是斑岩型铜钼矿床。研究识别出含矿岩体是一个岩性和岩相复杂的中性斑岩体,岩性主要为闪长岩、似斑状(石英)闪长岩、(石英)闪长玢岩、隐爆角砾岩和各种脉岩,有少量的花岗闪长岩,岩相从岩体中心向外依次为中心相、主体相和边缘相,稍晚形成的深部隐爆相叠加在上述各岩相上。浸染状和细脉浸染状矿化赋存于岩体各岩相尤其是深部隐爆相中,少量赋存于围岩中。热液蚀变填图和研究显示,蚀变从岩体中心向外依次为由钾硅酸盐化和石英绢云母化组成的叠加带、角岩化带和青磐岩化带,与Hollister的模式类似。矿体主要赋存于叠加带中,部分赋存于角岩化带中。包古图斑岩型铜钼矿床中性岩浆-流体活动控制着岩体的蚀变与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钼矿床 中性斑岩 闪长岩 蚀变分带 包古图 西准噶尔
下载PDF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斑岩型铜金矿床成因讨论--来自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的证据 被引量:31
6
作者 郎兴海 陈毓川 +5 位作者 唐菊兴 李志军 邓起 黄勇 陈渊 张丽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4-402,共19页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的成矿与含眼球状石英斑晶的角闪石英闪长玢岩有关,并至少受3个玢岩岩枝控制。主成矿元素为Cu,伴生元素为Au、Ag、Zn、Pb,其他微量元素Mo、As、Ba、Bi、Cd、Co、Mn、Ni、Sb含量较高。元素在垂向上具有分带特征,...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的成矿与含眼球状石英斑晶的角闪石英闪长玢岩有关,并至少受3个玢岩岩枝控制。主成矿元素为Cu,伴生元素为Au、Ag、Zn、Pb,其他微量元素Mo、As、Ba、Bi、Cd、Co、Mn、Ni、Sb含量较高。元素在垂向上具有分带特征,即从矿体中心向外可依次划分为Cu、Au、Ag、As、Sb、(Bi)→Co、Ni→Mo→Mn→Ba→Pb、Zn、Cd、Bi、(Sb),上述元素的异常和组合是寻找和评价该类矿床的重要地球化学标志。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早期Cu—Au—Ag成矿和晚期Zn—Pb—Cu—Au—Ag成矿两个阶段:早期成矿阶段形成了Cu—Au—Ag主矿体,晚期叠加Zn—Pb—Cu—Au—Ag矿化。Cu与Au、Ag呈显著的正相关,Cu主要呈独立矿物黄铜矿产出,Au、Ag主要赋存于黄铜矿中。矿石的K/Na值为6.9、Rb/Sr值为0.8,显示出矿床矿富K、Sr和贫Na、Rb的成矿环境;而Au(平均品位0.6×10-6)>0.4×10-6、Au(0.6×10-6)/Cu(0.4%)>1和n(Cu)/n(Au)(为20678)<40000以及Mo(19.7×10-6),说明该矿床富金而贫钼。矿床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成矿与偏中性的斑岩有关,元素组合特征,异常元素在垂向上的分带特征,主成矿阶段的Cu—Au—Ag矿化和晚期叠加的Zn—Pb—Cu—Au—Ag矿化,富Cu、Au、Ag和贫Mo的成矿元素组合及富K、Sr和贫Na、Rb的成矿环境,均表明矿床具有产于岛弧或类似岛弧环境的斑岩型铜金矿床的特征且叠加斑岩成矿系统晚期呈脉状产出的浅成低温热液型Zn—Pb—Cu—Au—Ag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组合 元素分带 找矿标志 雄村 斑岩型铜金矿床
下载PDF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斑岩型铜金矿集区Ⅱ号矿体中辉钼矿Re-Os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5
7
作者 郎兴海 唐菊兴 +5 位作者 陈毓川 李志军 黄勇 王成辉 陈渊 张丽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61,共7页
西藏谢通门雄村斑岩型铜金矿雄村铜金矿集区由Ⅰ,Ⅱ,Ⅲ号3个铜金矿体组成。针对雄村铜金矿区Ⅱ号矿体的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Ⅱ号矿体中7件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范围非常一致,其变化范围为169.5Ma±2.6Ma~173.6Ma±2.5Ma,... 西藏谢通门雄村斑岩型铜金矿雄村铜金矿集区由Ⅰ,Ⅱ,Ⅲ号3个铜金矿体组成。针对雄村铜金矿区Ⅱ号矿体的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Ⅱ号矿体中7件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范围非常一致,其变化范围为169.5Ma±2.6Ma~173.6Ma±2.5Ma,结合等时线年龄[181Ma±19Ma(MSWD=4.6)]和平均模式年龄[172.6Ma±2.1Ma(MSWD=3.4)]认为最有可能的形成年龄应为172.6Ma±2.1Ma,该年龄代表雄村Ⅱ号矿体的成矿年龄,说明矿床形成于中侏罗世,属燕山早期的成矿作用。根据辉钼矿中Re的含量推测,雄村Ⅱ号矿体的成矿物质来源可能具有幔源的特点,其成矿时代与Ⅰ号矿体(161.5Ma±2.7Ma)相近,形成的构造背景亦与Ⅰ号矿体相似,即新特提斯洋俯冲阶段的岛弧环境。综合整个冈底斯带的成矿年龄可分为3个部分:161Ma~173Ma,40Ma~51Ma和12Ma~21Ma,分别对应于新特提斯洋俯冲阶段的成矿作用、印度-亚洲板块主碰撞汇聚阶段和后碰撞伸展阶段的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年代学 辉钼矿 斑岩型铜金矿床 雄村 西藏
下载PDF
安徽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床成岩序列及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王世伟 周涛发 +5 位作者 袁峰 范裕 俞沧海 葛岭虹 石诚 池月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79-994,共16页
沙溪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典型的斑岩型铜金矿床,位于庐枞盆地北外缘、郯庐断裂内,矿床成岩成矿时代确定对该矿床成因研究及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在详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采集沙溪矿床与成矿有关的主要岩浆岩样品(... 沙溪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典型的斑岩型铜金矿床,位于庐枞盆地北外缘、郯庐断裂内,矿床成岩成矿时代确定对该矿床成因研究及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在详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采集沙溪矿床与成矿有关的主要岩浆岩样品(粗斑闪长玢岩、黑云母石英闪长玢岩、中斑石英闪长玢岩、细斑石英闪长玢岩和闪长玢岩)和与黄铜矿密切共生的辉钼矿,分别利用Cameca、LA-ICP-MS U-Pb和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获得矿床内主要岩浆岩的成岩年龄(130.60±0.97Ma、129.30±1.00Ma、127.10±1.50Ma、129.46±0.97Ma和126.7±2.1Ma)以及成矿年龄(130.0±1.0Ma),并重新厘定了沙溪岩体从早到晚岩浆的侵位序列。通过区域对比,提出长江中下游存在两阶段斑岩型铜金矿化,沙溪矿床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第二阶段形成的斑岩型矿床,沙溪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既不同于庐枞盆地,也不同于断隆区第一阶段的斑岩矿床,而是受郯庐断裂和长江断裂动力学演化联合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成矿年代 沙溪矿床 斑岩型铜金矿床 两阶段斑岩矿化
下载PDF
青海东昆仑鸭子沟斑岩型铜(钼)矿区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1
9
作者 何书跃 李东生 +2 位作者 李良林 祁兰英 何寿福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6-242,共7页
首次对鸭子沟铜(钼)矿区辉钼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定年。样品的模式年龄介于213.8~231.0Ma之间,11件样品得到187Re-187Os等时线年龄为224.7±3.4Ma(n=11,MSWD=2.7)。文章在分析祁漫塔格-都兰成矿带鸭子沟铜(钼)矿区地质特征和区域... 首次对鸭子沟铜(钼)矿区辉钼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定年。样品的模式年龄介于213.8~231.0Ma之间,11件样品得到187Re-187Os等时线年龄为224.7±3.4Ma(n=11,MSWD=2.7)。文章在分析祁漫塔格-都兰成矿带鸭子沟铜(钼)矿区地质特征和区域成矿特征的基础上,认为该成果不仅说明鸭子沟铜(钼)矿化作用发生于晚印支期,而且在区域成找矿研究上也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揭示了东昆仑地区晚印支-燕山期后碰撞阶段斑岩型Cu、Mo成找矿的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钼)矿 RE-OS年龄 鸭子沟 祁漫塔格 青海
下载PDF
粤西圆珠顶斑岩型铜钼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岩成矿作用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陈富文 李华芹 +5 位作者 王登红 肖光铭 杨晓君 高亦文 梅玉萍 林秀广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98-1305,共8页
园珠顶大型铜钼矿床位于大瑶山隆起北缘、粤桂交界的广东省封开县境内。铜钼矿化普遍发育于斑岩体及其外接触带中,岩体内部见星点状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分布,但铜钼工业矿体主要产于岩体外接触带中,并围绕着岩体具椭圆形环状矿化分... 园珠顶大型铜钼矿床位于大瑶山隆起北缘、粤桂交界的广东省封开县境内。铜钼矿化普遍发育于斑岩体及其外接触带中,岩体内部见星点状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分布,但铜钼工业矿体主要产于岩体外接触带中,并围绕着岩体具椭圆形环状矿化分带特征,由内向外依次为钼矿化带→铜钼矿化带→铜矿化带,成矿作用与二长花岗斑岩有关。运用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离子探针和Re-Os分析技术,作者分别对矿区二长花岗斑岩和矿体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二长花岗斑岩的锆石U-Pb SHRIMP年龄为154±2Ma(95%可信度,MSWD=0.75,N=11),铜钼矿体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55±5Ma(95%可信度,MSWD=0.31,N=8),表明圆珠顶斑岩型铜钼区的成岩成矿作用都发生于中侏罗世晚期,成矿作用发生于华南拉张大地构造背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珠顶 斑岩型铜钼矿床 二长花岗斑岩 锆石SHRIMP U-PB定年 辉钼矿RE-OS定年
下载PDF
云南格咱岛弧带南缘铜厂沟斑岩型铜钼矿床硫铅同位素特征与成矿物质来源示踪 被引量:25
11
作者 刘学龙 李文昌 +3 位作者 张娜 杨富成 康健 张彪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9-220,共12页
铜厂沟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格咱岛弧成矿带南缘,是西南三江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本文通过硫、铅同位素的示踪研究,探讨了成矿物质的来源。测试结果表明,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于-0.7‰^+3.8‰,平均为0.79‰... 铜厂沟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格咱岛弧成矿带南缘,是西南三江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本文通过硫、铅同位素的示踪研究,探讨了成矿物质的来源。测试结果表明,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于-0.7‰^+3.8‰,平均为0.79‰,变化范围很小,表明硫同位素来源单一,显示岩浆源硫同位素组成的特征。矿石矿物的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为18.3325~18.694,207Pb/204Pb为15.588~15.663,208Pb/204Pb为38.454~39.008,铅同位素组成较为稳定,显示正常铅的特征。铅同位素组成与特征参数(△β与△γ、V1与V2)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依据铅构造模式判别和成因分类的综合分析,铜厂沟斑岩型铜钼矿床的铅主要来源于深部,并显示壳幔混合来源的特征。矿床的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侵入岩活动存在较密切的关系,但地层源的成矿物质对矿床的形成有一定的物质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钼矿床 硫同位素 铅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厂沟 格咱岛弧南缘
下载PDF
新疆西天山莱历斯高尔斑岩型铜钼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朱明田 武广 +4 位作者 解洪晶 万阈 钟伟 糜梅 刘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667-3682,共16页
莱历斯高尔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依连哈比尔尕晚古生代残余洋盆和博罗霍洛早古生代岛弧的结合部位,矿体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体内及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中。矿石中5件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372.5±5.0Ma、等时线年龄为... 莱历斯高尔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依连哈比尔尕晚古生代残余洋盆和博罗霍洛早古生代岛弧的结合部位,矿体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体内及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中。矿石中5件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372.5±5.0Ma、等时线年龄为379.9±8.3Ma,表明莱历斯高尔铜钼矿床形成于晚泥盆世。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W型)、含CO2三相包裹体(C型)及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S型),并有少量纯CO2及纯CH4包裹体。成矿早阶段钾长石化花岗闪长斑岩石英斑晶中主要为W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300~395℃之间,峰值为358~395℃,盐度介于7.59%~11.22%NaCleqv;主成矿阶段石英细脉中主要发育W型、C型和S型包裹体,并可见少量纯CO2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介于230~378℃,盐度变化较大,介于0.02%~52.00%NaCleqv;成矿晚阶段石英-方解石脉中仅见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118~241℃之间,盐度主要介于1.57%~9.54%NaCleqv。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类型多样、且具有相似的均一温度,指示流体沸腾现象的存在,其流体包裹体捕获温度为210~343℃,压力为17~59MPa,对应的成矿深度介于1.7~2.2km之间。成矿流体不混溶或沸腾作用是金属硫化物沉淀的主要机制。推测莱历斯高尔斑岩型铜钼矿床形成于晚泥盆世依连哈比尔尕残余洋盆向伊犁-中天山微板块之下俯冲的陆缘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RE-OS定年 流体包裹体 斑岩型铜钼矿床 莱历斯高尔 西天山
下载PDF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斑岩型铜金矿集区Ⅰ号矿体的蚀变与矿化特征 被引量:20
13
作者 郎兴海 唐菊兴 +3 位作者 李志军 黄勇 陈渊 张丽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7-338,共12页
雄村斑岩型铜金矿集区位于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是目前该带上发现的唯一一个与新特提斯洋壳早期俯冲作用有关的斑岩型铜金矿区,由Ⅰ、Ⅱ、Ⅲ号铜金矿体组成。雄村Ⅰ号铜金矿体具有规模大、蚀变强烈、富金银而贫钼的特点,其蚀变-矿化系统受... 雄村斑岩型铜金矿集区位于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是目前该带上发现的唯一一个与新特提斯洋壳早期俯冲作用有关的斑岩型铜金矿区,由Ⅰ、Ⅱ、Ⅲ号铜金矿体组成。雄村Ⅰ号铜金矿体具有规模大、蚀变强烈、富金银而贫钼的特点,其蚀变-矿化系统受中-晚侏罗世侵入于雄村组凝灰岩中的多个含眼球状石英斑晶的角闪石英闪长玢岩岩枝的控制,矿体即赋存于玢岩岩枝及其接触带附近的凝灰岩中。通过对雄村Ⅰ号铜金矿体蚀变和矿化特征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①Ⅰ号铜金矿体的热液蚀变作用可分为早、晚2期,早期蚀变经历了弱的钾硅酸盐化阶段和强烈红柱石次生石英岩化阶段,晚期蚀变经历了黄铁绢英岩化阶段和青磐岩化阶段,晚期蚀变叠加于早期蚀变之上。由斑岩体中心向外,蚀变分带依次可划分为强硅化带→红柱石次生石英岩化带→绢英岩化带→青磐岩化带。主要赋矿蚀变带为强硅化带和红柱石次生石英岩化带。②Ⅰ号铜金矿体的矿化主要呈浸染状、脉状或网脉状。由斑岩体中心向外,矿化分带依次为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主要含矿脉的分布依次为石英-硫化物脉→石英-红柱石-黑云母(白云母)-硫化物脉→黄铁矿脉→多金属硫化物脉,主要赋矿脉为石英-硫化物脉和石英-红柱石-黑云母(白云母)-硫化物脉。③Ⅰ号铜金矿体弱的钾硅酸盐化蚀变和强烈的红柱石次生石英岩化蚀变暗示成矿流体具有较低的K+/H+值。在斑岩蚀变系统形成早期,矿床经历了高温阶段,形成弱的钾硅酸盐化蚀变,之后,斑岩蚀变系统迅速降温,形成大规模的红柱石次生石英岩化蚀变,斑岩蚀变系统的早期迅速降温可能是由于岩体的上侵导致表层岩石引张而产生断裂破碎,使得大气降水能快速的进入斑岩蚀变系统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雄村 斑岩型铜金矿床 蚀变 矿化 红柱石
下载PDF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斑岩型铜金矿集区I号矿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矿构造背景的约束 被引量:25
14
作者 郎兴海 陈毓川 +5 位作者 唐菊兴 李志军 黄勇 王成辉 陈渊 张丽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87-898,共12页
本文以雄村矿集区I号铜金矿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含矿斑岩-含眼球状石英斑晶的角闪石英闪长玢岩、赋矿凝灰岩以及不含矿斑岩-角闪石英闪长玢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这三类岩石属钙碱性岩石系列,具有与岛弧火山岩相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 本文以雄村矿集区I号铜金矿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含矿斑岩-含眼球状石英斑晶的角闪石英闪长玢岩、赋矿凝灰岩以及不含矿斑岩-角闪石英闪长玢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这三类岩石属钙碱性岩石系列,具有与岛弧火山岩相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Mg#值介于38~78(平均44),高钾、富铝,TiO2含量较低,相对富集LREE、LILE,亏损HREE、HFS,缺少Eu异常。结合雄村矿区I号矿体的成岩成矿时代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I号矿体的成岩成矿事件应该发生于新特提斯洋壳向北俯冲于拉萨地块之下而形成的岛弧环境,火山/侵入岩可能是俯冲带的新特提斯洋壳释放出的流体交代楔形地幔区的EMI型富集地幔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构造背景 雄村 斑岩型铜金矿床 西藏
下载PDF
蒙古查干苏布尔加(Tsagaan Suvarga)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含矿蚀变岩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28
15
作者 方维萱 杨社锋 +2 位作者 刘正桃 韦星林 张宝琛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5-94,共10页
蒙古Tsagaan Suvarga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网脉状硅化、泥化、石英-绢云母化、钾硅酸岩化和青盘岩化。从热液成矿中心向外的矿化蚀变分带特征为含铜网脉状硅化蚀变带→含铜泥化带→含铜钼石英-绢云母化带→含铜钼钾硅... 蒙古Tsagaan Suvarga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网脉状硅化、泥化、石英-绢云母化、钾硅酸岩化和青盘岩化。从热液成矿中心向外的矿化蚀变分带特征为含铜网脉状硅化蚀变带→含铜泥化带→含铜钼石英-绢云母化带→含铜钼钾硅酸岩化带→青盘岩化带。早期为钾硅酸岩化带,中期为石英-绢云母化和硅化,晚期为泥化带和碳酸盐化(方解石)。含矿蚀变岩明显受不同级次构造-裂隙带控制,北东向和北西向裂隙带可能是斑岩成矿热液体系的运移通道。随着接近循环热液成矿体系的成矿中心和硅化不断增强,REE,LREE和HREE含量降低,轻和重稀土元素之间分异程度增强;轻和重稀土元素之间分异程度与硅化-钾硅酸盐化之间关系具有指数关系。随着(Na2O+K2O)含量逐渐增高,从负Eu异常→无Eu异常→正Eu异常→明显正Eu异常,说明Eu异常受循环热液成矿体系的碱交代程度控制明显,因此,正Eu异常、轻和重稀土元素之间分异程度明显及其相关围岩蚀变特征是寻找与蒙古Tsagaan Suvarga斑岩型铜钼矿床类似的找矿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agaan Suvarga斑岩型铜钼矿 围岩蚀变 分异规律 正铕异常 稀土
下载PDF
安徽省池州市马头斑岩型铜钼矿床特征、成因和找矿方向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超 谢兴楠 +3 位作者 柳建新 顾连兴 胡建 肖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503-3517,共15页
安徽省池州市马头铜钼矿区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在距地表400 m以下,被众多细粒钾长花岗岩脉穿插,其热液蚀变-矿化从上往下可分为上部石英-绢云母化带、中部线型钾长石化带以及下部面型钾长石化带。典型的细脉-浸染状铜钼矿化主要发育于面... 安徽省池州市马头铜钼矿区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在距地表400 m以下,被众多细粒钾长花岗岩脉穿插,其热液蚀变-矿化从上往下可分为上部石英-绢云母化带、中部线型钾长石化带以及下部面型钾长石化带。典型的细脉-浸染状铜钼矿化主要发育于面型钾长石化带中,但钾长花岗岩中也常见铜钼硫化物的细脉和浸染。花岗闪长斑岩中石英脉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01.4~437.8℃,并集中于150~300℃;盐度(NaCl equiv,质量分数)多数为0~12%。辉钼矿和黄铁矿δ34S变化范围为1.2×10-3~9×10-3,平均值为4.5×10-3。辉钼矿的δ34S略大于黄铁矿的,表示成矿流体已经达到了同位素平衡。作为一个斑岩型矿床,马头矿区花岗闪长岩体下方可能存在一个较大的钾长花岗岩体,为该铜钼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金属物源及成矿流体,而花岗闪长斑岩主要起了容矿围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矿石 胶辉钼矿 斑岩型铜钼矿 江南深断裂 马头 池州
下载PDF
斑岩型铜(钼)矿床和斑岩型钼(铜)矿床的形成机制探讨:流体演化及构造背景的影响 被引量:23
17
作者 孙燕 刘建明 曾庆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9-193,共15页
斑岩型铜(钼)矿床和斑岩型钼(铜)矿床是世界钼资源最主要的来源,提供的钼金属量相当。对比发现,两类矿床在流体来源-演化以及铜和钼的相关性上较为相似,而在铜/钼比值、品位、矿物共生组合、蚀变类型等方面存在差异,特别是斑岩铜(钼)矿... 斑岩型铜(钼)矿床和斑岩型钼(铜)矿床是世界钼资源最主要的来源,提供的钼金属量相当。对比发现,两类矿床在流体来源-演化以及铜和钼的相关性上较为相似,而在铜/钼比值、品位、矿物共生组合、蚀变类型等方面存在差异,特别是斑岩铜(钼)矿初始出溶流体中的Cl-/F-值、硫的总量、SO2/H2S以及H+/K+比斑岩钼(铜)矿高。流体演化过程中有两方面因素可能影响最终沉淀的铜和钼比值:(1)铜和钼在流体中的性质差异,如铜以氯或硫络合物形式运移,沉淀受温度影响比较显著,钼以羟基或氯络合物形式存在,沉淀受压力控制比较明显;(2)流体自身氧逸度、pH、硫逸度的变化以及演化路径的改变。然而,和初始流体性质的差异相比,流体演化过程对最终形成矿床类型的影响是有限的,决定矿床形成斑岩铜(钼)矿化还是钼(铜)矿化的因素可能在流体出溶之前的岩浆起源-演化阶段就存在。斑岩铜(钼)矿常分布在偏挤压的陆缘弧和大陆碰撞造山带环境,基底多为新生或加厚的陆壳,斑岩钼(铜)矿多出现在偏伸展的陆内裂谷、弧后及造山后伸展环境,基底可以为老陆壳或新生的陆壳;上述特征反映物源区或岩浆的起源和演化方式不同可能是制约形成斑岩铜(钼)矿还是钼(铜)矿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钼)矿 斑岩钼()矿 流体演化 构造背景 和钼比值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西段鲁尔玛晚三叠世斑岩型铜(金)矿点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洪 黄瀚霄 +5 位作者 张林奎 李光明 欧阳渊 黄勇 吕梦鸿 兰双双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99-611,共13页
鲁尔玛斑岩型铜(金)矿为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新发现的斑岩型矿点,目前已发现赋存于石英二长斑岩体中的斑岩型铜矿体1条,赋存于构造破碎带中的热液型脉状金(铜)矿体1条、热液型脉状铜矿体1条。以鲁尔玛含矿斑岩为中心,依次发育钾硅酸盐化、... 鲁尔玛斑岩型铜(金)矿为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新发现的斑岩型矿点,目前已发现赋存于石英二长斑岩体中的斑岩型铜矿体1条,赋存于构造破碎带中的热液型脉状金(铜)矿体1条、热液型脉状铜矿体1条。以鲁尔玛含矿斑岩为中心,依次发育钾硅酸盐化、绢英岩化、青磐岩化,表现出斑岩型矿床的典型蚀变分带模式。其中,热液脉体从早到晚被可划分为:钾硅酸盐化脉(A脉)、石英-金属硫化物脉(B脉)以及石英-绿帘石-碳酸盐化脉(D脉)。这一新的发现,证实冈底斯成矿带西段具有斑岩型铜(金)矿床的找矿潜力,有望将冈底斯斑岩型铜矿带向西延伸近200km,同时也表明拉萨地体南缘的冈底斯成矿带斑岩型铜成矿作用最晚应该开始于晚三叠世。鲁尔玛斑岩型铜(金)矿点的发现,对深入理解冈底斯斑岩铜(金)矿带的成矿作用,完善冈底斯成矿带的成矿理论,更好地评价冈底斯西段找矿潜力,指导该地区的找矿突破,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尔玛 冈底斯 斑岩型铜(金)矿点 晚三叠世 俯冲
下载PDF
巴基斯坦贾盖火山岩浆岩带斑岩型铜-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作用及找矿潜力 被引量:9
19
作者 吕鹏瑞 姚文光 +3 位作者 张海迪 杨博 洪俊 曹凯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29-1642,共14页
贾盖火山岩浆岩带是巴基斯坦境内西部第二大岩浆弧,属于特提斯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晚渐新世—中新世,随着新特提斯洋的闭合,阿拉伯板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不断碰撞。在持续的挤压条件下,巴基斯坦西部发育了一系列逆冲褶皱系统... 贾盖火山岩浆岩带是巴基斯坦境内西部第二大岩浆弧,属于特提斯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晚渐新世—中新世,随着新特提斯洋的闭合,阿拉伯板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不断碰撞。在持续的挤压条件下,巴基斯坦西部发育了一系列逆冲褶皱系统,并且先后经历了中—晚始新世(43~37 Ma)、早中新世(24~22 Ma和18~16 Ma)、中中新世(13~10 Ma)和晚中新世—早上新世(6~4 Ma)4次大规模的岩浆作用,形成了贾盖火山岩浆岩带,赋存有48个斑岩型铜金矿床(点)、远景区。根据区域地质及矿化情况,可将贾盖火山岩浆岩带内的斑岩型铜-金矿床分为东、西两部分。前者主要分布在贾盖侵入体的边缘或与围岩接触带中,矿体产于晚白垩世辛贾拉尼群碎屑岩和始新世贾盖侵入体中;后者则分布在索尔科侵入体的岩株中,矿体产于古新世和更年轻的碎屑岩和火山岩中。矿体主要与磁铁矿系列的石英闪长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相关,具有钙碱性系列的特征,围岩热液蚀变分带明显,自岩体中心向外依次为钾硅酸化(钾化)、泥化、石英绢云母化、青磐岩化。境内外斑岩铜矿产出特征显示,索尔科侵入岩可能符合“小岩体成大矿”的现实情况,贾盖侵入岩的大型复合岩基中也可能存在斑岩铜矿床,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最新勘查资料显示,贾盖火山岩浆岩带已发现的48个矿床(点)、远景区可能都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和巨大的资源潜力,如萨因达克、雷克迪克、塔拉鲁格、科·伊·达利尔等矿床(点)、远景区,以及Western War Chah斑岩体,尤其是贾盖火山岩浆岩带西部和Koh Dalil(Rackodiq)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盖火山岩浆岩带 斑岩型铜-金矿床 找矿潜力 巴基斯坦
下载PDF
乌努格吐山斑岩型铜钼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结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梁胜跃 马生明 +2 位作者 朱立新 刘崇民 陈晓锋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7-133,143,共8页
以乌努格吐山试验区钻孔岩芯中MgO、CaO、Na2O贫化现象为切入点,结合乌努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蚀变分带明显和矿化特征,发现钻孔中CaO、MgO、Na2O等组分相对各自丰度明显贫化的信息可以反映到地表岩石上来。讨论了这种贫化信息与成矿元素C... 以乌努格吐山试验区钻孔岩芯中MgO、CaO、Na2O贫化现象为切入点,结合乌努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蚀变分带明显和矿化特征,发现钻孔中CaO、MgO、Na2O等组分相对各自丰度明显贫化的信息可以反映到地表岩石上来。讨论了这种贫化信息与成矿元素Cu、Mo在钻孔岩芯和地表岩石中的关系,并对该试验区47种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讨论了这些元素的富集贫化特征与成矿元素和CaO、MgO、Na2O等组分构成的整体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根据该矿床的富集与贫化两类元素所表现的地球化学特征,建立该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此项成果对斑岩型铜钼矿床地球化学勘查方法与理论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结构 斑岩型铜钼矿床 成矿环境 乌努格吐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