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斑点火山的形成机制和岩石圈-软流圈边界(LAB)的性质 被引量:2
1
作者 潘谟晗 杨挺 +6 位作者 林间 张帆 周志远 李海勇 张旭博 范兴利 程子华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7-825,共9页
近二十年来,在俯冲带外缘发现的斑点火山群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海底岩浆活动类型.这种火山规模很小,成簇出现,年龄异常年轻,岩样以EM1型碱性玄武岩为主,孔隙度高且富含挥发性组分.有关斑点火山的岩浆起源以及与岩浆上涌相关的动力学过程目... 近二十年来,在俯冲带外缘发现的斑点火山群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海底岩浆活动类型.这种火山规模很小,成簇出现,年龄异常年轻,岩样以EM1型碱性玄武岩为主,孔隙度高且富含挥发性组分.有关斑点火山的岩浆起源以及与岩浆上涌相关的动力学过程目前仍然存在广泛的争论.本文系统性地介绍了斑点火山的特征,总结了前人针对其形成机制和岩浆源区研究提出的3种模型;另外,结合大洋岩石圈-软流圈边界(LAB)可能含熔体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了斑点火山还可能与LAB的性质这一板块理论的根本科学问题密切相关;由于CO2可能是导致LAB深度处出现熔融聚集层的原因,而斑点火山岩样中富含CO2,因此斑点火山还可能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本文对未来围绕斑点火山形成机制等科学问题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火山 海底岩浆作用 岩石圈-软流圈边界 海山 海洋地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