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快速检测饲料中的沙门氏菌 被引量:11
1
作者 雷风 韩志辉 张红见 《中国奶牛》 2005年第5期9-11,共3页
选用硝酸纤维素(N C)膜作固相载体,建立检测沙门氏菌的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方法,检测成品饲料100份,对沙门氏菌的最低检出量为400个/m L,沙门氏菌阳性检出率43.00%(43/100),常规分离培养阳性检出率为38.00%(38/100),两者符合率为83... 选用硝酸纤维素(N C)膜作固相载体,建立检测沙门氏菌的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方法,检测成品饲料100份,对沙门氏菌的最低检出量为400个/m L,沙门氏菌阳性检出率43.00%(43/100),常规分离培养阳性检出率为38.00%(38/100),两者符合率为83.72%,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表明该方法简便、特异、快速、结果直观,便于在基层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检测 成品饲料 沙门氏菌
下载PDF
应用斑点酶联免疫法快速检测创伤弧菌 被引量:4
2
作者 古小莉 李刘冬 +2 位作者 陈洁文 黄珂 陈悦鑫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4年第6期27-31,共5页
建立了斑点酶联免疫(Dot-ELISA)技术检测创伤弧菌的方法。结果表明,创伤弧菌免疫血清最佳工作浓度为1∶100,酶标抗体最佳工作浓度为1∶1 600。Dot-ELISA法对创伤弧菌具有高的特异性,它与多株致病菌均无交叉反应,其对创伤弧菌的最低检测... 建立了斑点酶联免疫(Dot-ELISA)技术检测创伤弧菌的方法。结果表明,创伤弧菌免疫血清最佳工作浓度为1∶100,酶标抗体最佳工作浓度为1∶1 600。Dot-ELISA法对创伤弧菌具有高的特异性,它与多株致病菌均无交叉反应,其对创伤弧菌的最低检测阈值为103CFU/m L。应用Dot-ELISA与常规鉴定法分别对人为污染创伤弧菌样品及贝类样品进行检测,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Dot-ELISA方法具有快速、经济和可用肉眼直接判定结果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单位推广应用。[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4,4(6):27-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酶联免疫(Dot—ELISA) 创伤弧菌 快速检测
下载PDF
应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快速检测羊胴体中的沙门氏菌 被引量:1
3
作者 雷风 程广凤 +2 位作者 韩志辉 张红见 邓昭华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快速检测 胴体 应用 20世纪80年代 沙门氏菌感染 ELISA方法 ELISA法 协同凝集试验 分离培养 动物性食品 人畜共患 适宜条件 致病因素 检验方法 鉴定技术 标记技术 诊断方法 病原菌 PCR 检测法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斑点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的建立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宁 赵月兰 +3 位作者 赵博伟 胡晓悦 吕炳起 刘军峰 《湖北畜牧兽医》 2011年第5期9-11,共3页
采用辛酸-硫酸铵法提取兔抗BVDV高免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G,在混合硝酸纤维素膜上进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建立了检测BVDV抗原的斑点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结果显示,抗体最佳包被量为400μg/mL,酶标记羊抗兔IgG的最佳工作浓度是1:500... 采用辛酸-硫酸铵法提取兔抗BVDV高免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G,在混合硝酸纤维素膜上进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建立了检测BVDV抗原的斑点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结果显示,抗体最佳包被量为400μg/mL,酶标记羊抗兔IgG的最佳工作浓度是1:500倍稀释,抗原最小检出量是5.36μg/mL。应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78份腹泻奶牛血样进行了检测,阳性检出率为58.97;经卡方(χ2)检验分析,建立的间接Dot-ELISA与AGP法相比较,阳性检出率差异显著。证实该方法敏感性高、简便快速,适合于基层兽医的检测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法 检测
下载PDF
斑点酶联免疫分析仪校准用模拟斑点标准物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兰英 王乐乐 +8 位作者 唐冬梅 闻艳丽 孟娇然 丁敏 武利庆 米薇 鲁絮 Markus Rueger 刘刚 《上海计量测试》 2020年第4期2-6,共5页
根据斑点酶联免疫分析仪的技术参数,结合酶联斑点的培养生长特性,采用AutoCAD设计模拟斑点图形,研制了模拟斑点标准物质,经过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由八家实验室采用人工识别计数的方法进行协同定值,并进行不确定度评估。结果表明,该标准... 根据斑点酶联免疫分析仪的技术参数,结合酶联斑点的培养生长特性,采用AutoCAD设计模拟斑点图形,研制了模拟斑点标准物质,经过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由八家实验室采用人工识别计数的方法进行协同定值,并进行不确定度评估。结果表明,该标准物质均匀性良好,在实验室室温避光条件下保存,稳定性在1 a以内,并成功应用到斑点酶联免疫分析仪的计量校准工作中,对仪器示值误差和重复性的计量特性进行实验研究,为仪器日常的校准工作以及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的制定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斑点 标准物质 斑点酶联免疫分析仪 计量校准
下载PDF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HBsAg的初步研究
6
作者 李鲁平 扈永东 刘光弟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1989年第10期31-32,共2页
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ct Immuno assay DIA)检测146例血清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结果表明DIA和反向被动血凝(RPHA)的阳性率分别为34.9%和30.8%,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它和RPHA一样简易快速,但DIA所用血清量极少(5μl)... 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ct Immuno assay DIA)检测146例血清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结果表明DIA和反向被动血凝(RPHA)的阳性率分别为34.9%和30.8%,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它和RPHA一样简易快速,但DIA所用血清量极少(5μl),纤维膜上的阳性结果可以长期保存。试验结果稳定,用48份样品重复三次,阳性结果没有变化。DIA检出的HBsAg滴度比RPHA约高4~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HBSAG
下载PDF
斑点酶联免疫法在伤寒沙门菌外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研制中的应用
7
作者 徐培君 顾冠彬 万海燕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541-542,共2页
目的评价斑点酶联免疫法在伤寒沙门菌外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研制中的应用。方法将伤寒沙门菌_(62)(ST_(62))抗原提取物以微最加样器点于预处理过的硝酸纤维素膜上,待干后,以含10%小牛血清的0.05M Tris-HCl缓冲液进行封闭,用于筛选阳性杂... 目的评价斑点酶联免疫法在伤寒沙门菌外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研制中的应用。方法将伤寒沙门菌_(62)(ST_(62))抗原提取物以微最加样器点于预处理过的硝酸纤维素膜上,待干后,以含10%小牛血清的0.05M Tris-HCl缓冲液进行封闭,用于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同时应用免疫印迹法鉴定其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结果采用斑点酶联免疫法筛选,获得5株抗伤寒沙门菌外膜蛋白的单克隆抗体(A_3、C_1、D_4、E_6、F_5),其中A_3株经免疫印迹试验证实,仅在52KDa蛋白处出现一条清晰的条带。结论实验结果证实该法简便、快速、经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操作性强,适合于在单克隆抗体研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酶联免疫 伤寒沙门菌外膜蛋白 单克隆抗体 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应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蛋白料精中的沙门氏菌
8
作者 雷风 韩志辉 张红见 《青海草业》 2004年第4期9-11,共3页
选用硝酸纤维素(NC)膜作固相载体,建立检测沙门氏菌的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方法,检测蛋白料精50份,对沙门氏菌的最低检出量为400个/mL,沙门氏菌阳性检出率66%(33/50),常规分离培养阳性检出率为60%(30/50),两者阳性符合率为84.85%,... 选用硝酸纤维素(NC)膜作固相载体,建立检测沙门氏菌的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方法,检测蛋白料精50份,对沙门氏菌的最低检出量为400个/mL,沙门氏菌阳性检出率66%(33/50),常规分离培养阳性检出率为60%(30/50),两者阳性符合率为84.85%,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表明,该方法简便、特异、快速、结果直观,便于在基层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检测 蛋白料精 沙门氏菌
下载PDF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简介 被引量:1
9
作者 玄学南 《中国兽医科学》 CAS 1987年第12期-,共2页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是以微孔滤膜为固相载体的一项新的免疫酶技术,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与放射免疫试验(RIA)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相类似,并可弥补RIA和ELISA不可避免的一些缺陷。该法于1982年由荷兰学者Herbrink首先建...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是以微孔滤膜为固相载体的一项新的免疫酶技术,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与放射免疫试验(RIA)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相类似,并可弥补RIA和ELISA不可避免的一些缺陷。该法于1982年由荷兰学者Herbrink首先建立。嗣后,很快被许多国家学者吸收应用与继续研究,并发表了不少论文。迄今,对于本技术的命名尚未统一,不同学者的叫法不尽一致。Herbrink等称为抗原斑点试验(Antigen spot Test),Howker等称为免疫结合斑点试验(Dgt-immunobinding Assay),Huet等称为斑点免疫测定(Spotimmuno Detection),而Pappas等则称为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笔者认为Pappas的叫法最合适,故本文称该法为Dot-ELI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反应板 抗原 ELISA
下载PDF
应用斑点酶联免疫试验快速检测绵羊布鲁氏菌病 被引量:2
10
作者 阎守敦 施远翔 +4 位作者 安尼娃尔 葛启福 徐国辉 张萍 阿曼古里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绵羊 布鲁氏菌病 斑点酶联免疫 检测
下载PDF
应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山羊蠕形螨病的研究
11
作者 徐洪忠 危粹凡 +1 位作者 吴位珩 肖芳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2期181-181,共1页
本研究应用山羊蠕形螨病灶中的虫卵、蚴虫、成虫及其代谢物制备出复合可溶性抗原,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抗原蛋白含量为1.21 mg·mL<sup>-1</sup>。以前未见报道,但还需进一步纯化分析其有效成份,测出抗原的有效保存期... 本研究应用山羊蠕形螨病灶中的虫卵、蚴虫、成虫及其代谢物制备出复合可溶性抗原,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抗原蛋白含量为1.21 mg·mL<sup>-1</sup>。以前未见报道,但还需进一步纯化分析其有效成份,测出抗原的有效保存期。经用株联法测定得出抗原的最佳工作浓度为0.1 μg·μL<sup>-1</sup>。抗体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200稀释度。这为进一步的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抗原 研究应用 山羊蠕形螨 分光光度计测定 代谢物 生产应用 制备 阳性血清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 有效成份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检测和结核菌素试验在初治肺结核中的辅助诊断价值 被引量:25
12
作者 刘菲 张宗德 +5 位作者 操敏 马丽萍 高孟秋 吴晓光 朱莉贞 马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3-448,共6页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斑点检测(ELISPOT)和结核菌素试验(TST),探讨ELISPOT在初治肺结核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初治肺结核123例和非结核疾病病例102例作为结核组和对照组,应用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10kD培养滤过蛋白融合蛋白(ESAT-6/CFP-...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斑点检测(ELISPOT)和结核菌素试验(TST),探讨ELISPOT在初治肺结核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初治肺结核123例和非结核疾病病例102例作为结核组和对照组,应用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10kD培养滤过蛋白融合蛋白(ESAT-6/CFP-10)作为抗原对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ELISPOT(即ESAT-6/CFP-10-ELISPOT),检测斑点形成细胞(SFCs)的数量;同时对受试者行TST。结果结核组ESAT-6/CFP-10-ELISPOT形成的SFCs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结核组中ESAT-6/CFP-10-ELISPOT的敏感度91.1%(111/123)、特异度80.4%(82/102)、阳性似然比4.60、阴性似然比0.12、阳性预测值0.85、阴性预测值0.87,TST的敏感度65.6%(59/90)、特异度45.1%(46/102)、阳性似然比1.31、阴性似然比0.76、阳性预测值0.51、阴性预测值0.60。ESAT-6/CFP-10-ELIS-POT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显著高于TST(均P=0.000)。菌阳肺结核组和菌阴肺结核组间ESAT-6/CFP-10-ELISPOT形成SFCs数量差异无显著性(P=0.166),两组ESAT-6/CFP-10-ELISPOT的敏感度分别为91.8%(67/73)和88.0%(44/50),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448)。结论ESAT-6/CFP-10-ELISPOT有可能作为辅助诊断初治肺结核的较为准确方法,并为菌阴肺结核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但诊断的特异度可能受结核潜伏感染影响。TST对初治肺结核的诊断价值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斑点技术 结核菌素试验 辅助诊断 初治肺结核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T细胞对EB病毒肽段的特异性反应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若峥 谭遥 +2 位作者 王多明 黄莉 李晓霞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28-931,共4页
目的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法)检测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免疫反应性的变化,寻找与疗效相关的细胞免疫反应指标。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7年6月~2008年12月由病理确诊的鼻咽癌初治患者41例,用ELISPOT法检测放射治疗... 目的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法)检测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免疫反应性的变化,寻找与疗效相关的细胞免疫反应指标。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7年6月~2008年12月由病理确诊的鼻咽癌初治患者41例,用ELISPOT法检测放射治疗前及治疗后3月患者外周血中CTL细胞对LMP1、LMP2、EBNA1和EBNA3多肽反应性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近期疗效的关联性。结果放射治疗后CR36例,PR4例,PD1例;放射治疗后3月,外周血中对LMP1抗原多肽产生特异性反应的CTL细胞频数显著增加(P=0.004),对LMP2、EBNA1和EBNA3多肽反应性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疗效组之间放射治疗前后对LMP1抗原多肽产生特异性反应的CTL细胞频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及放射治疗后3月,应用ELISPOT法,检测外周血LMP1抗原相关多肽的变化可能有助于临床疗效的判定,为今后个体化免疫治疗方案的实施提供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免疫斑点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技术在血液病合并痰涂片抗酸杆菌阴性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叶丽萍 梁艳 +8 位作者 施兵 刘丽辉 金建刚 张玉珠 胡文清 刘明娟 阳幼荣 陈虎 吴雪琼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外周血中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水平,在诊断免疫功能低下的血液病合并痰涂片抗酸杆菌阴性的结核病患者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以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重组ESAT-6和CFP-10融合蛋白为刺激抗...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外周血中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水平,在诊断免疫功能低下的血液病合并痰涂片抗酸杆菌阴性的结核病患者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以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重组ESAT-6和CFP-10融合蛋白为刺激抗原的ELISPOT检测技术,分析了51例发热的血液病怀疑合并痰涂片抗酸杆菌阴性结核病患者的外周血,作能分泌结核特异的γ干扰素的T淋巴细胞测定,以传统的诊断方法为对照。结果确诊血液病合并结核病24例,排除活动性结核病27例;ELISPOT的灵敏度为73.6%,高于PPD皮肤试验的54.5%(P<0.05),高于抗结核抗体试验的37.5%(P<0.01);准确度82.6%高于抗结核抗体的62.5%(P<0.05),高于PPD的77.77%;特异度88.88%,与抗结核抗体检测(87.5%)及PPD(93.75%)相似;ELISPOT与抗结核抗体、PPD试验结果联合分析,其诊断率为79.2%。此外,ELISPOT检测结果与性别、年龄、结核病史、抗结核抗体、机体免疫状态、外周血淋巴细胞数等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论ELISPOT是血液病患者合并活动性结核的重要辅助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结核病 诊断 免疫斑点试验
下载PDF
Epidot-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方法应用于结核诊断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石利民 王燕 +6 位作者 崔红莲 许文炯 史秋磊 乔梦凯 雍玮 孙美艺 丁洁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444-447,451,共5页
目的:初步评价自行研发的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酶联免疫斑点(Epidot-ELISPOT)检测方法应用于结核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自行研发的Epidot-ELISPOT检测方法及进口T-SPOT.TB试剂盒,检测60份结核病例和75份健康人群的外周血... 目的:初步评价自行研发的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酶联免疫斑点(Epidot-ELISPOT)检测方法应用于结核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自行研发的Epidot-ELISPOT检测方法及进口T-SPOT.TB试剂盒,检测60份结核病例和75份健康人群的外周血结核特异性γ-干扰素释放水平[斑点形成细胞(spot forming cells,SFCs)]。结果:ELISPOT方法与T-SPOT.TB检测方法对结核感染人群中的敏感性分别为81.67%、90.00%,特异度分别为94.67%、94.67%,Epidot-ELISPOT的敏感度与T-SPOT.TB比较(χ2=1.313,P=0.252),特异性比较(χ2=0.000,P=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用上述两种方法检测肺结核痰阳组和痰阴组形成的SFCs,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行研发的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酶联免疫斑点技术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与T-SPOT.TB检测方法类似,可用于结核感染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免疫斑点实验 T-SPOT Epidot-ELISPOT
下载PDF
以CFP10/ESAT6融合蛋白为抗原的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在脊柱结核感染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6
作者 袁凯 梁德 +7 位作者 吴雪琼 姚珍松 晋大祥 杨志东 张顺聪 丁金勇 江晓兵 陈建庭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49,共6页
目的评价以CFP10/ESAT6融合蛋白为抗原的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技术在脊柱结核感染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科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脊柱骨科收治的疑似脊柱结核患者91例... 目的评价以CFP10/ESAT6融合蛋白为抗原的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技术在脊柱结核感染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科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脊柱骨科收治的疑似脊柱结核患者91例,根据临床和细菌性诊断结果分为脊柱结核组(n=52)和对照组(n=39)。采用ELISPOT试验检测脊柱结核组和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观察斑点形成细胞的数量。患者同时接受结核菌素(PPD)皮肤试验、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测、病灶病理学检查、抗酸杆菌涂片和病灶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析不同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52例脊柱结核患者中共47例接受病灶活检穿刺病理检查,其中41例病理证实为结核。ELISPOT试验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7%、87.2%、89.6%和79.1%;PPD皮肤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1.5%、46.2%、60.4%和47.4%;血清抗结核抗体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5.8%、61.5%、65.9%和51.1%。在脊柱结核患者中,ELISPOT试验的阳性率显著高于PPD皮肤试验(82.7%比61.5%,χ2=5.786,P=0.016)和血清抗结核抗体试验(82.7%比55.8%,χ2=8.847,P=0.003),与病理学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7%比87.2%,χ2=0.396,P=0.529)。ELISPOT试验与病理学检查一致性较好(87.2%,κ=0.498,P=0.001)。结论以CFP10/ESAT6融合蛋白为抗原的ELISPOT法应用于脊柱结核诊断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脊柱结核感染辅助诊断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免疫斑点试验 CFP10/ESAT6融合蛋白 辅助诊断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技术(Elispot)在诊断结核性脑膜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培泽 叶涛生 +1 位作者 邓永聪 蔡雄茂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2期314-315,共2页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检测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r干扰素(IFN-r)水平在结核性脑膜脑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3例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及16例非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外周血Elispot结果,同时分析脑脊液腺苷脱氨酶...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检测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r干扰素(IFN-r)水平在结核性脑膜脑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3例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及16例非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外周血Elispot结果,同时分析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水平、TB-DNA(PCR)结果,比较三种技术在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作用。结果 Elispot在诊断结核性脑膜脑炎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高于脑脊液ADA、TB-DNA(PCR)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性比较三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Elispot技术在结核性脑膜脑炎中具有良好的辅助诊断价值,其诊断价值优于脑脊液ADA、TB-DNA(PCR)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诊断价值 检测技术 免疫斑点试验 ELISPOT技术 结核性脑膜脑炎 应用 免疫斑点技术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在骨关节结核中的辅助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8
作者 贾红彦 兰汀隆 +7 位作者 刘菲 杜凤娇 魏荣荣 杜博平 邢爱英 孙琦 秦世炳 张宗德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867-870,共4页
目的探讨评价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在骨关节结核病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对骨关节结核病组30例和对照组21例患者,应用ELISPOT试验检测结核菌特异性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ESAT-6)和10kD培养滤过蛋白(CFP-10)刺激后外周血中释放γ-... 目的探讨评价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在骨关节结核病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对骨关节结核病组30例和对照组21例患者,应用ELISPOT试验检测结核菌特异性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ESAT-6)和10kD培养滤过蛋白(CFP-10)刺激后外周血中释放γ-干扰素的特异性T细胞。同时对关节穿刺液或手术标本进行涂片、培养、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结核菌特异DNA以及病理检查诊断。结果骨关节结核病患者中ELISPOT检测敏感性为96.7%(29/30),特异性为76.2%(16/21),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阳性似然比分别为85.3%、94.2%和2.86。抗酸杆菌涂片、结核菌培养、PCR和病理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23.3%(7/30),30.0%(9/30),46.7%(14/30)和93.3%(28/30)。结论 ELISPOT检测方法在骨关节结核病中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其敏感性明显高于临床常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结核 免疫斑点试验 干扰素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在快速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郑春燕 李海 +2 位作者 杨莉 王剑 覃伟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503-2506,共4页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nzyme-link immunospot assay,ELISPOT)在快速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ELISPOT技术检测2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30例非结核患者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INF-γ,同时对24例病例和全部对照者行...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nzyme-link immunospot assay,ELISPOT)在快速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ELISPOT技术检测2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30例非结核患者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INF-γ,同时对24例病例和全部对照者行结核菌素皮肤实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结果病例组ESAT-6形成SFCs数为84(17.3,171.0)/2.5×105PBMCs,高于对照组的9(2.0,15.5)/2.5×105PBM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组CFP-10形成的SFCs数为115.5(21.5,227.5)/2.5×105PBMCs,也高于对照组的7(2.0,16.5)/2.5×105PBM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组TST硬结直径中位数为8.0 mm,对照组TST硬结直径中位数为4.8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9)。ELISPOT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80.0%;TST灵敏度为70.8%,特异度为50.0%。胸腔积液抗酸杆菌检查的敏感度只有18.5%。ELISPOT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高于T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5和0.025);ELISPOT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也高于TS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9和0.25)。ELISPOT和TST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差(κ=0.26)。结论 ELISPOT检测结核性胸膜炎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临床实践中快速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诊断技术,使患者得到准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免疫斑点技术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诊断
下载PDF
结核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诊断结核感染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陆建红 陈国军 +3 位作者 杜开齐 董长林 杨勇 金益军 《武警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866-868,871,共4页
目的探讨结核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诊断结核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103例及非结核病对照者30例,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结核特异性蛋白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以及培养滤液蛋白10... 目的探讨结核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诊断结核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103例及非结核病对照者30例,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结核特异性蛋白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以及培养滤液蛋白10刺激产生γ-干扰素的T淋巴细胞数,并与血清抗结核抗体、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结果比较。结果 T-SPOT.TB诊断结核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5.15%、93.33%;阳性预则值和阴性预测值为98.00%、84.85%;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为14.27%、0.05%,均优于血清抗结核抗体、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0.01),但方法间一致性较弱(Kappa<0.4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SPOT.TB检测在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的筛查,快速早期辅助结核病诊断和排除感染方面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免疫斑点试验 诊断 结核分枝杆菌 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