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杀虫剂敌敌畏和除草剂丁草胺对斑腿树蛙蝌蚪的遗传毒性(英文) 被引量:13
1
作者 耿宝荣 姚丹 薛清清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7-454,共8页
敌敌畏和丁草胺是我国农田中使用最普遍的杀虫剂和除草剂,这些农田化学物质对当地的水生动物及种群造成很大威胁。本文以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农田区域的斑腿树蛙蝌蚪为研究对象,用碱性单细胞电泳方法(或慧星试验)对暴露在不同浓度的敌敌... 敌敌畏和丁草胺是我国农田中使用最普遍的杀虫剂和除草剂,这些农田化学物质对当地的水生动物及种群造成很大威胁。本文以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农田区域的斑腿树蛙蝌蚪为研究对象,用碱性单细胞电泳方法(或慧星试验)对暴露在不同浓度的敌敌畏(2·08 , 4·16 , 6·24 , 8·32 , 10·40 mg/L)和丁草胺(0·1025 ,0·205 , 0·410 , 0·820 , 1·230 mg/L)溶液中的蝌蚪进行了遗传毒性的检测。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随着农药浓度的增加,蝌蚪的DNA损伤(DNA尾长与尾宽比)随之增加;敌敌畏浓度为2·08 mg/L和丁草胺浓度为0·41 mg/L时,对蝌蚪造成显著的损伤,而且农药的剂量与蝌蚪的DNA损伤(DNA尾长与尾宽比)呈显著的线性关系:敌敌畏,y=1·136±0·0083x, r=0·957 ,P<0·01 ;丁草胺,y=0·968±0·0093x, r=0·964 ,P<0·01。本研究表明这两种农药对我国的两栖动物具有遗传毒性作用;同时也表明,在检测环境污染物对蝌蚪的基因毒性方面,碱性单细胞电泳分析是一种合适的方法[动物学报51 (3) : 447 -454 , 2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毒性 斑腿树蛙 丁草胺 敌敌畏 除草剂 杀虫剂 蝌蚪 DNA损伤 实验室条件 环境污染物 水生动物 化学物质 慧星试验 电泳方法 农药浓度 线性关系 毒性作用 两栖动物 电泳分析 基因毒性 单细胞 农田 820 检测 尾长 南方
下载PDF
大树蛙与斑腿树蛙的繁殖与驯养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小青 桑青芳 +2 位作者 梁启凌 苏惠英 莫林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8-90,共3页
1 997~ 2 0 0 0年 ,在广州动物园生态蛙蟾馆观察与研究了笼养条件下大树蛙和斑腿树蛙的繁殖行为和驯养过程 ,比较了两种树蛙繁殖生态的差别。
关键词 树蛙 树蛙 斑腿树蛙 繁殖驯养
下载PDF
河南发现斑腿树蛙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晓虹 夏中荣 +2 位作者 胡焕富 应浩 欧阳凤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4-105,112,共3页
文章报道了采自河南省的一种树蛙科标本,经鉴定为斑腿树蛙(Rhacophorusmegacephalus).树蛙科动物主要分布在东洋界,在河南省发现树蛙科动物,可为古北界与东洋界在河南省和我国中东部地区分界的确定提供一定依据.
关键词 树蛙 斑腿树蛙 河南省
下载PDF
不同发育阶段的斑腿树蛙蝌蚪对敌敌畏遗传毒性的敏感性(英文) 被引量:3
4
作者 耿宝荣 薛清清 +1 位作者 连迎 姚丹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92-898,共7页
敌敌畏是我国农田中使用最普遍的有机磷杀虫剂,它通过干扰对神经传导起重要作用的胆碱酯酶的活性,起到接触和摄入毒杀昆虫的作用,也对当地水生动物及种群造成很大威胁。本文以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农田区域的斑腿树蛙蝌蚪为研究对象,用碱... 敌敌畏是我国农田中使用最普遍的有机磷杀虫剂,它通过干扰对神经传导起重要作用的胆碱酯酶的活性,起到接触和摄入毒杀昆虫的作用,也对当地水生动物及种群造成很大威胁。本文以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农田区域的斑腿树蛙蝌蚪为研究对象,用碱性单细胞电泳方法比较了暴露于不同浓度(2.08,4.16,6.24,8.32,10.40mg/L)的敌敌畏溶液中三个发育阶段的遗传毒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敌敌畏溶液暴露24h,对早期和中期阶段的蝌蚪造成极显著的DNA损伤(P<0.01),甚至在敌敌畏浓度低达2.08mg/L的溶液中也产生显著的损伤(P<0.05);统计分析表明,DNA长宽比率与敌敌畏剂量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早期阶段和中期阶段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P<0.01)和0.954(P<0.01)。对于后期阶段的蝌蚪,所有浓度的敌敌畏溶液都未导致明显的DNA损伤,作者认为进入变态阶段的蝌蚪对敌敌畏的敏感性明显下降。结果同时也表明,早期和中期阶段的斑腿树蛙蝌蝌是一种监测环境遗传毒性的合适指示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腿树蛙蝌蚪 DNA损伤 遗传毒性 水体监测 慧星试验 发育时期 敌敌畏
下载PDF
缙云山斑腿树蛙胚后发育的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永强 胡祎 +3 位作者 蒋国福 张运明 周丽 魏刚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99-1003,共5页
该文研究了缙云山斑腿树蛙的胚后发育。斑腿树蛙的卵泡采自于重庆北碚缙云山,置于实验室内缸中,自然孵化。在2:3、3~29.8℃的温度条件下观察斑腿树蛙胚后发育的过程,该蛙的胚后发育可划分为18期,历时50.5d描述了斑腿树蛙胚后发... 该文研究了缙云山斑腿树蛙的胚后发育。斑腿树蛙的卵泡采自于重庆北碚缙云山,置于实验室内缸中,自然孵化。在2:3、3~29.8℃的温度条件下观察斑腿树蛙胚后发育的过程,该蛙的胚后发育可划分为18期,历时50.5d描述了斑腿树蛙胚后发育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讨论并比较了该蛙和其他蛙胚后发育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腿树蛙 胚后发育 形态结构
下载PDF
斑腿树蛙消化道组织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敬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13187-13189,共3页
[目的]研究无尾两栖类的消化道组织。[方法]采用解剖学与组织学方法研究斑腿树蛙的消化道。[结果]结果表明,斑腿树蛙消化道分为口咽腔、食道、胃、十二指肠、回肠和大肠。消化道管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构成。食道为复层... [目的]研究无尾两栖类的消化道组织。[方法]采用解剖学与组织学方法研究斑腿树蛙的消化道。[结果]结果表明,斑腿树蛙消化道分为口咽腔、食道、胃、十二指肠、回肠和大肠。消化道管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构成。食道为复层柱状纤毛上皮,胃和肠都为单层柱状上皮。胃和十二指肠的黏膜皱褶最丰富。食道腺为复泡状腺,胃腺属于单管状腺。具有十二指肠腺,回肠和大肠无多细胞腺体。杯状细胞存在于食道、十二指肠、回肠和大肠中,但食道、十二指肠中较少,回肠和大肠中较为丰富。[结论]斑腿树蛙肌层均为平滑肌,内层环肌较厚,外侧纵肌较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腿树蛙 消化道 组织学
下载PDF
斑腿树蛙胚胎发育过程酯酶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慧贤 朱红兵 余斌 《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2期68-71,共4页
本文观察了斑腿树蛙(RhacophorusLeucomystar)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法研究了各个胚胎发育阶段的酯酶同工酶谱。研究结果表明:囊胚期前,各个阶段酯酶同工酶谱基本相似,而进入囊胚期... 本文观察了斑腿树蛙(RhacophorusLeucomystar)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法研究了各个胚胎发育阶段的酯酶同工酶谱。研究结果表明:囊胚期前,各个阶段酯酶同工酶谱基本相似,而进入囊胚期后,随着胚层的分化,神经管及心跳、开口出现,同工酶谱逐渐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慢带逐渐消失和快带增加。发育时间相距越远,酶谱差异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腿树蛙 胚胎发育 酯酶同工酶 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法 酶谱 囊胚期
下载PDF
一妻多夫的斑腿树蛙
8
作者 张斌 《自然与科技》 2011年第1期2-3,共2页
斑腿树蛙属于无尾目、树蛙科,在我国分布广泛,秦岭以南各省均有,在自然栖息地中数量较多。它们生活在海拔500~2200米的丘陵、山区,常栖息在水边的灌丛和草丛中,在稻田里也有。它们行动较迟缓,跳跃力不强,傍晚发出“啪、啪、啪... 斑腿树蛙属于无尾目、树蛙科,在我国分布广泛,秦岭以南各省均有,在自然栖息地中数量较多。它们生活在海拔500~2200米的丘陵、山区,常栖息在水边的灌丛和草丛中,在稻田里也有。它们行动较迟缓,跳跃力不强,傍晚发出“啪、啪、啪”的呜叫声,主食各种农业、林业害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腿树蛙 自然栖息地 林业害虫 无尾目 树蛙 蛙属 海拔 叫声
下载PDF
斑腿泛树蛙早期胚胎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徐大德 李军 李方满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47-651,共5页
报道斑腿泛树蛙(Polypedates megacephalus Hallowell)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根据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规律将胚胎发育过程分为25个时期,在室温(26±1)℃的条件下,胚胎发育历时128.58h。描述了各时期的形态特征。
关键词 树蛙 早期胚胎发育 广东肇庆
下载PDF
斑腿泛树蛙蝌蚪几种饵料的比较实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姚丹 耿宝荣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74-77,共4页
以藻类、蛋黄、水氵蚤和鳗鱼饵料为饵料饲喂斑腿泛树蛙蝌蚪,观察其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斑腿泛树蛙喜食鳗鱼饵料,且生长率高.认为鳗鱼饵料是斑腿泛树蛙蝌蚪较为适宜的一种饵料.
关键词 树蛙 蝌蚪 饵料 比较实验 生长率 人工饲养 营养结构 变态时间
下载PDF
安龙仙鹤坪斑腿泛树蛙的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宁 张景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508-3509,共2页
[目的]探讨安龙仙鹤坪产斑腿泛树蛙的形态特征。[方法]从贵州安龙仙鹤坪自然保护区采获20雄13雌斑腿泛树蛙标本,腹腔注射10%的甲醛溶液保存,对其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安龙产斑腿泛树蛙属于泛树蛙属(Polypedates),与道真、台湾产斑... [目的]探讨安龙仙鹤坪产斑腿泛树蛙的形态特征。[方法]从贵州安龙仙鹤坪自然保护区采获20雄13雌斑腿泛树蛙标本,腹腔注射10%的甲醛溶液保存,对其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安龙产斑腿泛树蛙属于泛树蛙属(Polypedates),与道真、台湾产斑腿泛树蛙的形态特征相似。安龙产斑腿泛树蛙指间无蹼,第四趾外侧蹼达远端第二、第三关节下瘤之间;多数标本体背面有"X"形花斑,股后均有较细密的网状花斑。雄性具一对咽侧下内声囊。其栖息环境颇广泛,白天多隐蔽,黄昏时出来活动。产卵季节颇长,以5、6月为繁殖盛期,一般当年完成变态,以陆栖为主。[结论]该研究为斑腿泛树蛙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蛙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下载PDF
二硫氰基甲烷对斑腿泛树蛙蝌蚪抗氧化系统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戴金妹 张玲玲 耿宝荣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3-287,共5页
采用半静态染毒法研究了二硫氰基甲烷(MBT)对斑腿泛树蛙Polypedates megacephalus蝌蚪的急性毒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浓度(0.6μg·L^(-1)、1.2μg·L^(-1)、1.8μg·L^(-1)、2.4μg·L^(-1)和3.0μg·L^... 采用半静态染毒法研究了二硫氰基甲烷(MBT)对斑腿泛树蛙Polypedates megacephalus蝌蚪的急性毒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浓度(0.6μg·L^(-1)、1.2μg·L^(-1)、1.8μg·L^(-1)、2.4μg·L^(-1)和3.0μg·L^(-1))的MBT对蝌蚪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BT对斑腿泛树蛙蝌蚪的48 h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8.024μg·L^(-1)和6.095μg·L^(-1)。蝌蚪的T-AOC和GSH-Px活力在短时间和低浓度下被诱导后,随着MBT浓度的增加逐渐被抑制而降低;在3.0μg·L^(-1)(96 h)和2.4μg·L^(-1)(48 h和96 h)的MBT溶液中,蝌蚪的T-AOC及GSH-Px活力显著被抑制。MDA含量在1.2μg·L^(-1)的MBT溶液明显降低后,出现增高的趋势并保持高值状态。研究表明蝌蚪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间接反映了环境中氧化胁迫的存在,MBT对斑腿泛树蛙蝌蚪会造成一定的毒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氰基甲烷 树蛙蝌蚪 T-AOC GSH-PX MDA
下载PDF
雄性斑腿泛树蛙两侧睾丸的对称性研究
13
作者 张丽霞 安东 +1 位作者 何玉晓 陈晓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5-98,共4页
雄性个体两侧睾丸大小的不对称性存在于很多动物类群.补偿假说认为当雄性一侧睾丸受损时,另一侧的睾丸可通过增强自身大小来补偿受损侧睾丸的功能降低,从而导致两侧睾丸大小之间产生不对称性.为检验这一假说,我们比较了斑腿泛树蛙两侧... 雄性个体两侧睾丸大小的不对称性存在于很多动物类群.补偿假说认为当雄性一侧睾丸受损时,另一侧的睾丸可通过增强自身大小来补偿受损侧睾丸的功能降低,从而导致两侧睾丸大小之间产生不对称性.为检验这一假说,我们比较了斑腿泛树蛙两侧睾丸大小的差异性.研究发现雄性斑腿泛树蛙两侧睾丸大小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两侧睾丸之间不对称性强度与雄性身体质量之间不存在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不支持Mller提出的睾丸补偿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蛙 睾丸大小 不对称性 补偿假说
下载PDF
斑腿泛树蛙(Rhacophorus megacephalus)雄性年龄及其睾丸的不对称
14
作者 陈成 娄尚灵 +2 位作者 米志平 曾燏 廖文波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37-143,共7页
在脊椎动物中睾丸的大小不对称是常见现象,这一现象通常可以用补偿假说来解释。该假说认为两个睾丸中较小的一个的增大是为了补偿较大一个睾丸在功能上的不足,并且方向不对称的程度与雄性质量成正相关关系。对重庆市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的... 在脊椎动物中睾丸的大小不对称是常见现象,这一现象通常可以用补偿假说来解释。该假说认为两个睾丸中较小的一个的增大是为了补偿较大一个睾丸在功能上的不足,并且方向不对称的程度与雄性质量成正相关关系。对重庆市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的斑腿泛树蛙(Rhacophorus megacephalus)雄性的年龄和睾丸不对称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该种群的雄性成体平均年龄为2.91±0.83岁,性成熟年龄为2岁,最大寿命为5岁,并且体长和体重都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该种群雄性的左右睾丸大小没有差别,左睾丸减右睾丸的差值服从正态分布,表明该物种的睾丸大小不对称性属于波动不对称;左右睾丸重与相对睾丸不对称程度都没有相关性,说明左右睾丸均不充当补偿角色;绝对睾丸不对称程度同个体体长、年龄、身体状况以及精子密度都没有相关性;相对睾丸不对称程度与个体体长、年龄和身体状况也没有相关性,与精子密度显著负相关。本研究发现在这个斑腿树蛙自然种群中没有关于补偿假说的证据。此外,还发现拥有相对较大的右睾丸的个体相对于拥有较大左睾丸的个体,其精子密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蛙 年龄 睾丸大小 睾丸不对称 补偿假说 精子密度
下载PDF
重金属汞离子对斑腿泛树蛙蝌蚪的急性毒性
15
作者 罗林 任珂 +3 位作者 陈钰婷 罗连 于法钦 林石狮 《农技服务》 2017年第9期150-150,141,共2页
汞是珠三角环境水体的重要污染物,对水生生物危害巨大。对华南区常见的斑腿泛树蛙蝌蚪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共设置10个浓度,结果表明Hg^(2+)对斑腿泛树蛙蝌蚪的24h,48h,72h,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634,0.596,0.415和0.394mg/L,Hg^(... 汞是珠三角环境水体的重要污染物,对水生生物危害巨大。对华南区常见的斑腿泛树蛙蝌蚪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共设置10个浓度,结果表明Hg^(2+)对斑腿泛树蛙蝌蚪的24h,48h,72h,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634,0.596,0.415和0.394mg/L,Hg^(2+)浓度与LC_(50)有一定的线性相关。比较汞离子对多种蛙类的毒性影响,斑腿泛树蛙的汞离子污染耐受能力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汞离子 树蛙 急性毒性
下载PDF
重金属镉离子对斑腿泛树蛙蝌蚪的急性毒性研究
16
作者 任珂 陈钰婷 +3 位作者 罗连 冯霞 李远航 林石狮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16期98-99,共2页
镉是珠三角区域水体、土壤中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之一,对该区域常见的斑腿泛树蛙蝌蚪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共设置10个浓度,结果表明Cd^(2+)对斑腿泛树蛙蝌蚪的24 h、48 h、72 h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634 mg·L^(-1)、0.596 m... 镉是珠三角区域水体、土壤中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之一,对该区域常见的斑腿泛树蛙蝌蚪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共设置10个浓度,结果表明Cd^(2+)对斑腿泛树蛙蝌蚪的24 h、48 h、72 h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634 mg·L^(-1)、0.596 mg·L^(-1)、0.415 mg·L^(-1)和0.394 mg·L^(-1),Cd^(2+)浓度与LC50有一定的线性关系。比较镉离子对多种蛙类的毒性影响,斑腿泛树蛙的镉离子污染耐受能力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镉离子 树蛙 急性毒性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棘胸蛙生长发育及性比的影响
17
作者 周洁 何淼鑫 +3 位作者 谭禹 李娟 张廖瑞林 向建国 《当代水产》 2024年第5期69-70,共2页
1前言两栖动物生长普遍存在着两性差异现象,有的表现为雌性生长速度快,成年个体大于同龄雄性,如滇蛙、斑腿泛树蛙、北仑姬蛙;有的表现为雄性生长速度快,成年个体大于同龄雌性,例如大蹼铃蟾、沼蛙、棘胸蛙等。因此,控制两栖类性别和单性... 1前言两栖动物生长普遍存在着两性差异现象,有的表现为雌性生长速度快,成年个体大于同龄雄性,如滇蛙、斑腿泛树蛙、北仑姬蛙;有的表现为雄性生长速度快,成年个体大于同龄雌性,例如大蹼铃蟾、沼蛙、棘胸蛙等。因此,控制两栖类性别和单性养殖对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蹼铃蟾 两栖动物 姬蛙 树蛙 棘胸蛙 两性差异 单性养殖 生长速度
下载PDF
贵州两种树蛙的形态及核型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宁 魏刚 《贵州科学》 2003年第3期44-45,共2页
 本文比较了贵州道真产两种树蛙的形态及核型,讨论了两栖动物分类手段上核型分析与传统分类的关系。
关键词 贵州 经甫树蛙 斑腿树蛙 形态结构 核型 两栖动物 动物分类学
下载PDF
斑腿泛树蛙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19
作者 孙一佳 李银波 +3 位作者 吴铁 沈雨黔 杨娴 马力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4-741,共8页
研究两栖类物种雌雄间的形态差异,不仅有助于理解物种两性异形的模式与机制,而且对其繁殖策略、繁殖投入和进化选择压力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以浙江省丽水市丽水学院校园永久池塘内的斑腿泛树蛙(Polypedates mega... 研究两栖类物种雌雄间的形态差异,不仅有助于理解物种两性异形的模式与机制,而且对其繁殖策略、繁殖投入和进化选择压力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以浙江省丽水市丽水学院校园永久池塘内的斑腿泛树蛙(Polypedates megacephalus)为实验对象,共61只(♀12,♂49),测量其头体长、头长、吻宽、前肢长、后肢长等12项形态特征及体重来研究该物种的两性异形,并收集窝卵数和孵化数据分析雌性繁殖能力。结果表明:斑腿泛树蛙具有显著的两性异形,且雌性个体大于雄性个体;眼径、胫长和鼻间距在两性间无显著差异,头体长、头长、吻宽、吻长、眼间距、前肢长、后肢长、前臂及手长、足长和体重均具有显著差异;斑腿泛树蛙雌性个体产卵和孵化率受季节影响显著,其中4和5月窝卵数最多,6月卵孵化率最高;雌性怀卵数量与体长呈正相关关系。依据上述结果,本研究推测生育力选择是造成斑腿泛树蛙两性异形的主要因素,雌性个体通过增大个体体型来增加怀卵量,从而提高繁殖输出;斑腿泛树蛙繁殖期受季节影响,为更好地适应雨季的提前或推迟,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延长式繁殖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蛙 两性异形 雌性繁殖 生育力选择
原文传递
安徽省泛树蛙属物种分类归属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梅雅晴 缪永鑫 +4 位作者 李艺迪 王陈成 孙平 王慧 张保卫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0-88,共9页
泛树蛙属(Polypedates)的物种广泛分布于安徽省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地区,此前安徽省所分布的泛树蛙类一直被记为斑腿泛树蛙P.megacephalus.鉴于近期安徽省内泛树蛙属物种的归属有存疑,笔者在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广泛采集泛树蛙类的标本... 泛树蛙属(Polypedates)的物种广泛分布于安徽省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地区,此前安徽省所分布的泛树蛙类一直被记为斑腿泛树蛙P.megacephalus.鉴于近期安徽省内泛树蛙属物种的归属有存疑,笔者在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广泛采集泛树蛙类的标本,并利用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的手段,确定上述标本均为布氏泛树蛙Polypedates braueri.研究表明安徽省可能仅分布一种泛树蛙属物种——布氏泛树蛙,此前安徽省所记录的斑腿泛树蛙可能是对布氏泛树蛙的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树蛙 树蛙 布氏泛树蛙 分子系统学 物种确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