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5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旁矢状斜位平面内与短轴平面内蛛网膜下腔穿刺入路的比较
1
作者 黄俊杰 梅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15,共3页
随着超声可视化技术在椎管内麻醉中的应用,椎管内麻醉的安全性与成功率得到了提高^([1])。超声引导技术可实时显示穿刺路径,观察麻醉药物扩散情况,提高椎管内穿刺的准确率与成功率^([2-4])。目前超声引导下蛛网膜下腔穿刺入路主要有3种... 随着超声可视化技术在椎管内麻醉中的应用,椎管内麻醉的安全性与成功率得到了提高^([1])。超声引导技术可实时显示穿刺路径,观察麻醉药物扩散情况,提高椎管内穿刺的准确率与成功率^([2-4])。目前超声引导下蛛网膜下腔穿刺入路主要有3种:旁矢状斜位、短轴位和斜轴位入路^([5]),其中旁矢状斜位^([6])和短轴入路^([7-8])的应用较广泛。旁矢状斜位入路因具有较好的成像质量,是目前常用的引导入路,但对体位要求较高(右利手的操作者需要患者左侧卧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麻醉 斜位 右利手 左侧卧 轴平面 平面 要求 可视化技术
下载PDF
肋骨骨折X线诊断中应用斜位片的临床价值研究
2
作者 刘瑞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1-4,共4页
讨论在肋骨骨折X线诊断应用斜位片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120例肋骨骨折伤者(210个骨折)分为斜位组、正位组和正斜位组;对三组受试者的肋骨骨折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正斜位组共出现208个骨折,占99.05%高于斜位组的167根(79.52%)和正位组... 讨论在肋骨骨折X线诊断应用斜位片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120例肋骨骨折伤者(210个骨折)分为斜位组、正位组和正斜位组;对三组受试者的肋骨骨折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正斜位组共出现208个骨折,占99.05%高于斜位组的167根(79.52%)和正位组156根(74.29%);正位组156根(74.29%) 与斜位组 167 根 (79.52%) 比较 ( P>0.05)。结论 采取斜位片诊断肋骨骨折,可以很好地弥补影像学上正位片的缺陷,但并没有显著的优点,所以,在对肋骨骨折的影像学检查中,应结合正斜位片,以达到更好的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斜位 肋骨骨折 诊断 基层医院
下载PDF
HRCT的双斜位MPR对上半规管裂的诊断价值分析
3
作者 刘本波 夏海泓 王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6期958-960,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的双斜位多平面重组技术(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重建上半规管,观察上半规管裂(SSCD)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选取接受颞骨HRCT检查的1988例患者... 目的探讨利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的双斜位多平面重组技术(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重建上半规管,观察上半规管裂(SSCD)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选取接受颞骨HRCT检查的1988例患者的CT图像,利用HRCT的双斜位MPR后处理技术,评价有无上半规管裂,记录病变发生部位、形态,观察影像学表现。结果存在上半规管裂的11例患者中单侧SSCD 9例(81.8%),其中左侧4例(36.3%),右侧5例(45.5%),双侧SSCD 2例(18.2%)。发生部位:顶壁偏前1个(7.7%)、顶壁正中7个(53.8%)、顶壁偏后5个(38.5%)。结论HRCT的双斜位MPR后处理技术能明确显示SSCD骨质缺损的部位,对SSCD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半规管裂 斜位多平面重组技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单纯斜位透视下穿刺在腰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崔跃 江东育 +3 位作者 郑剑卿 吴岳 郭淳亮 丁涛 《交通医学》 2023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在腰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采用单纯斜位透视下穿刺技术对辐射暴露的影响。方法:接受腰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80例,采用传统正侧位透视下穿刺定位42例(正侧位组),采用单纯斜位透视下穿刺定位38例(斜位组)。比较两组术中透... 目的:探讨在腰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采用单纯斜位透视下穿刺技术对辐射暴露的影响。方法:接受腰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80例,采用传统正侧位透视下穿刺定位42例(正侧位组),采用单纯斜位透视下穿刺定位38例(斜位组)。比较两组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及术前、术后3天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斜位组术中透视次数15.26±2.82次,少于正侧位组的22.54±5.90次;手术时间41.32±6.25 min,短于正侧位组的51.28±9.90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疼痛VAS评分正侧位组为2.19±1.25分,斜位组为2.20±1.46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术前与术后3天的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采用单纯斜位透视下穿刺可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和手术时间,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单纯斜位穿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下载PDF
斜位片在肋骨骨折X线诊断中意义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尚敏 郭武 +5 位作者 董晓兰 胡中奎 李彦伟 时佳音 张海梅 刘会彬 《航空航天医药》 2004年第2期71-72,共2页
目的 :探讨斜位片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意义。方法 :60例 86根 /处肋骨骨折分为正位组、斜位组和正斜位组 ,对各组发现肋骨骨折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斜位组发现肋骨骨折较正位组多 ,但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 ;正斜位组较正位组及斜位组... 目的 :探讨斜位片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意义。方法 :60例 86根 /处肋骨骨折分为正位组、斜位组和正斜位组 ,对各组发现肋骨骨折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斜位组发现肋骨骨折较正位组多 ,但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 ;正斜位组较正位组及斜位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在肋骨骨折的X线诊断中 ,应在正位片的基础上 ,有目的的加摄斜位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X线诊断 斜位 斜位
下载PDF
多层CT面神经管MPR双斜位成像方法 被引量:25
6
作者 陈青华 柳澄 +1 位作者 刘凯 王道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6期541-544,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多层CT各向同性容积数据,实现面神经管的MPR双斜位成像。方法:对50侧正常颞骨行多层CT横断位扫描,利用双斜位MPR技术,先在横断位参考图像上旋转参考线与面神经管鼓室段长轴平行,然后在冠状位参考图像上再次调整参考线方向... 目的:探讨利用多层CT各向同性容积数据,实现面神经管的MPR双斜位成像。方法:对50侧正常颞骨行多层CT横断位扫描,利用双斜位MPR技术,先在横断位参考图像上旋转参考线与面神经管鼓室段长轴平行,然后在冠状位参考图像上再次调整参考线方向与面神经管乳突段长轴方向平行,重组出面神经管双斜位图像,计算面神经管成像成功率,并与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图像比较面神经管行程的显示程度有无差异。结果:面神经管双斜位图像需要在横断位参考图像上旋转参考线的角度为32.85°±6.76°,在冠状位参考图像上旋转参考线的角度为14.15°±9.02°;在面神经管双斜位图像上,面神经管表现为“ㄟ”形,由前向后同时显示出膝状神经节、鼓室段、后膝部和乳突段;面神经管双斜位成像成功率为100%,面神经管行程的显示程度大于横断位、冠状位和矢状位。结论:多层CT双斜位MPR是显示面神经管的新方法,面神经管双斜位图像可以直接用于临床诊断,对全面、直观地观察面神经管行程、管径、毗邻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管 多平面重组 斜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盆腔动脉造影正位与斜位对子宫动脉开口显示的比较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建国 贺能树 +3 位作者 张长林 吕提文 张国欣 管桐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4-326,共3页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开口显示的最佳位置 ,指导医生超选择子宫动脉插管。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髂动脉血管造影的结果 ,采用正位、同侧斜位和对侧斜位血管造影 ,以及采用不同角度的同侧斜位造影 (将斜位造影分为 16°~ 30°...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开口显示的最佳位置 ,指导医生超选择子宫动脉插管。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髂动脉血管造影的结果 ,采用正位、同侧斜位和对侧斜位血管造影 ,以及采用不同角度的同侧斜位造影 (将斜位造影分为 16°~ 30°,31°~ 4 5° ,4 6°~ 6 0°三组 ) ,对子宫动脉开口显示结果进行对比 ,选择出显示子宫动脉开口的最佳位置与角度。结果  (1)正位、同侧斜位和对侧斜位对子宫动脉开口的显示率分别为 6 %、6 5 .4 %和 12 .5 %(χ2 =2 8.12 ,P <0 .0 1)。 (2 )同侧斜位 16°~ 30°、31°~ 4 5°和 4 6°~ 6 0°对子宫动脉开口的显示率分别为 2 5 %、85 .7%和75 %。结论 髂动脉造影显示子宫动脉开口的最佳位置为同侧斜位 ;最佳倾斜角度为 31°~ 4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动脉造影 斜位 子宫动脉开口显示 动脉血管造影 比较
下载PDF
全数字乳腺X线摄影内外斜位投照角度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洪营 张连连 +2 位作者 柳杰 胡从依 刘佩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57-960,共4页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技术中内外斜位(MLO)的投照角度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受检者1 000例,根据MLO位投照角度是否固定分为3个实验组(A、B、C组,MLO位分别以30°、45°、60°的固定角...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技术中内外斜位(MLO)的投照角度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受检者1 000例,根据MLO位投照角度是否固定分为3个实验组(A、B、C组,MLO位分别以30°、45°、60°的固定角度进行投照)和对照组(D组,MLO位在30°~60°间以平行于胸大肌角度投照),每组250例。对4组图像质量分别进行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C组甲级片分别占84.00%、91.40%、85.60%,乙级片分别占14.00%、7.40%、13.20%,丙级片分别占2.00%、1.20%、1.20%。D组甲级片占92.20%,乙级片占6.80%,丙级片占1.00%。A组和C组质量略低于D组,且各级图像例数均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各级图像例数与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结论采用45°进行MLO位投照,既不会影响图像质量,又可提高检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X线摄影术 内外斜位 角度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双斜位MPR对骨半规管的全程显示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道才 柳澄 +4 位作者 刘凯 陈青华 王绍玉 梁长虎 林令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7期532-534,共3页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各向同性扫描进行双斜位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reformation,MPR)后处理,重建出各半规管全貌。方法:搜集观察对象105例(男52,女53),210耳,年龄范围为9个月至71岁,利用多层螺旋CT各向同性扫描对颞骨进行检查,然后对...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各向同性扫描进行双斜位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reformation,MPR)后处理,重建出各半规管全貌。方法:搜集观察对象105例(男52,女53),210耳,年龄范围为9个月至71岁,利用多层螺旋CT各向同性扫描对颞骨进行检查,然后对所得图像进行双斜位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reformation,MPR)后处理,重建出各半规管全貌。结果:通过双斜位多平面重组(MPR)后骨半规管和外骨半规管均能在一个平面上显示其全貌,部分前骨半规管(105例中6例,5.7%)未能显示全貌。结论:多层螺旋CT各向同性扫描后双斜位多平面重组(MPR)后处理能够很好的显示各骨半规管的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规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斜位多平面重组
下载PDF
超声引导旁正中冠状斜位入路穿刺椎管内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满 刘洁琼 陈昊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0期61-63,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旁正中冠状斜位入路穿刺椎管内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择期接受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孕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在剖宫产术前采用超声引导旁正中冠状斜位入路穿刺腰椎3-4间隙,注入0.5%的罗哌卡因3 mL...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旁正中冠状斜位入路穿刺椎管内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择期接受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孕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在剖宫产术前采用超声引导旁正中冠状斜位入路穿刺腰椎3-4间隙,注入0.5%的罗哌卡因3 mL完成椎管内麻醉,B组采用超声引导旁正中矢状斜位入路穿刺腰椎3-4间隙,注入0.5%的罗哌卡因3 mL,观察两组麻醉效果、超声扫查显示前后复合体情况、穿刺时间、穿刺次数。观察两组患者穿刺过程中穿刺点出血、一侧肢体麻木异感及血压下降20%及术后头痛、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穿刺5 min时感觉消失平面均能达到T6及以上。与A组比较,B组超声检查可见前复合体较多,1次穿刺成功率高,穿刺操作时患者一侧肢体麻木异感发生率高(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旁正中冠状斜位入路穿刺椎管内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椎管内麻醉 椎管内麻醉穿刺路径 旁正中冠状斜位入路穿刺 旁正中矢状斜位入路穿刺 剖宫产术
下载PDF
外斜位X线片显示股骨距影像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安永胜 杜心如 +4 位作者 石友民 李桂萍 唐世英 孔祥玉 王天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3-395,398,共4页
目的:研究外斜位X线片上股骨距的影像特征,探讨外斜位片显示股骨距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成人干燥股骨标本143根,进行外斜45°拍片,对股骨距影像进行分析测量。结果:外斜位和正位显示股骨距阳性率分别为86.5%和29.0%。股骨颈主要抗压... 目的:研究外斜位X线片上股骨距的影像特征,探讨外斜位片显示股骨距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成人干燥股骨标本143根,进行外斜45°拍片,对股骨距影像进行分析测量。结果:外斜位和正位显示股骨距阳性率分别为86.5%和29.0%。股骨颈主要抗压力骨小梁总宽度由上向下递减,与股骨距相交于Ward三角下角,此区骨小梁稀疏。次级抗压力骨小梁与股骨距相连为一体。结论:股骨距与主要抗压力骨小梁交界处相对薄弱,是股骨颈骨折的好发部位。次级抗压力骨小梁即股骨距松质骨影像。外斜位X线片可以为临床上显示股骨距特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股骨距 斜位 X线片 影像
下载PDF
踝关节45°轴斜位MRI扫描诊断下胫腓前韧带慢性损伤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闵红巍 刘克敏 +3 位作者 徐峰 韩新祚 顾蕊 亓攀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0-374,共5页
目的:评价踝关节45°轴斜位MRI扫描诊断下胫腓前韧带(anterior inferior tibiofibular ligament,AITFL)慢性损伤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AITFL损伤提供有效方法。方法:2011年3月~2013年2月,前瞻性搜集31例慢性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综... 目的:评价踝关节45°轴斜位MRI扫描诊断下胫腓前韧带(anterior inferior tibiofibular ligament,AITFL)慢性损伤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AITFL损伤提供有效方法。方法:2011年3月~2013年2月,前瞻性搜集31例慢性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男15例,女16例;年龄22~63岁,平均34.5岁。所有患者经至少6个月以上的保守治疗无效后行踝关节镜手术。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10个月,平均8.4个月。术前摄踝关节X线片及行常规MRI以及45°轴斜位MRI扫描诊断AITFL损伤情况。以术中关节镜下探查AITFL损伤情况作为金标准,与术前MRI扫描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手术探查16例存在AITFL损伤,15例未见损伤。术前常规MRI诊断AITFL损伤的灵敏度75%,特异度66.7%,Youden指数42.3%,Kappa值0.418。术前45°轴斜位MRI扫描诊断AITFL损伤的灵敏度87.5%,特异度93.3%,Youden指数80.8%,Kappa值0.807;45°轴斜位MRI扫描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常规MRI扫描(P〈0.05)。Kappa值显示45°轴斜位MRI扫描与手术探查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较高。结论:单纯根据常规MRI扫描诊断AITFL损伤可靠性低,45°轴斜位MRI诊断AITFL损伤可靠性高、准确性好,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扫描 45°轴斜位MRI 下胫腓前韧带损伤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分次不同角度头高斜位下心率、血压、心率变异与脑血流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武留信 师绿江 +6 位作者 郑学文 强东昌 宋蕾 焦志刚 蒿东献 刘广莉 朱力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探讨分次不同角度头高斜位暴露下,正常人体心血管反射与调节特征,从而筛选出有效的倾斜试验生理评价指标和最佳技术方案,为飞行员专项医学选拨和鉴定服务。    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多功能双向式医用倾斜床,结合十二导联... 目的:探讨分次不同角度头高斜位暴露下,正常人体心血管反射与调节特征,从而筛选出有效的倾斜试验生理评价指标和最佳技术方案,为飞行员专项医学选拨和鉴定服务。    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多功能双向式医用倾斜床,结合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描记方法和经颅多普勒脑血流成像技术,对20名健康自愿者进行分次不同角度(+60°/次、+75°/次、+90°/次)头高斜位暴露下的心率、血压、心率变异(HRV)和脑血流速率的测量与分析。    结果:①与暴露前比较:暴露后心率明显增快,平均RR间期和脉压差明显缩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RR间期标准差在+75° 20′和+90° 20′明显缩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率变异系数在+90°明显缩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收缩压除+60°即刻外均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舒张压在20′时段明显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收缩期最大血流速率在+60°20′和+75°即刻、+75°20′、+90°20′均明显下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血流速率除+90°即刻外均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次不同角度 头高斜位试验 脑血流速率 心率变异 晕厥 诊断 试验
下载PDF
探讨DR颈椎斜位影像中应用组织均衡技术的优势 被引量:8
14
作者 汪宜占 付强 +1 位作者 高振龙 张峥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6年第6期353-355,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斜位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irectdigitalradiography,DR)中,采用组织均衡技术的DR图像与标准DR图像的差别。方法利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引进的GE-RevolutionXQ/Ⅰ型DR机对所摄的颈椎斜位影像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分析资... 目的探讨颈椎斜位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irectdigitalradiography,DR)中,采用组织均衡技术的DR图像与标准DR图像的差别。方法利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引进的GE-RevolutionXQ/Ⅰ型DR机对所摄的颈椎斜位影像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分析资料。应用组织均衡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同时与标准DR图像进行比较。结果应用组织均衡技术的图像,同一幅图像上不同部位的细节均可清晰显示;标准DR图像需调节不同的窗宽、窗位才能清晰显示或不能显示不同体厚部位的细节。结论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中,应用组织均衡技术能明显改善因受体厚度影响而难于观察部分的可视性,同时又不牺牲其他部分的细节显示,使DR的应用更完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 颈椎斜位 组织均衡技术
下载PDF
斜位投照DSA对肝癌超选择插管TACE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力扬 刘涛 +1 位作者 李京雨 路军良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8期485-488,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TACE术中增加DSA斜位投照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TACE术的肝癌患者127例,分别记录正位和右前斜30°~40°投照DSA图像中肝动脉分支重叠的轻、重程度以及两种投照位成功显示肿瘤供血动脉起源位置例数,评价两... 目的探讨肝癌TACE术中增加DSA斜位投照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TACE术的肝癌患者127例,分别记录正位和右前斜30°~40°投照DSA图像中肝动脉分支重叠的轻、重程度以及两种投照位成功显示肿瘤供血动脉起源位置例数,评价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正位投照时,肝动脉分支轻度重叠52例(52/127,40.94%),重度重叠75例(75/127,59.06%);右前斜位投照时,肝动脉分支轻度重叠108例(108/127,85.04%),重度重叠19例(19/127,14.96o/t)。在对肿瘤供血动脉分支起源位置的观察中,单一正位可显示24例(24/127,18.90%),单一右前斜位可显示74例(74/127,58.27%),包括18例(18/127,14.17%)在正位和斜位均能分辨肿瘤供血动脉起源者。127例中,6例(6/127,4.72%)仅能在正位、56例(56/127,44.09%)仅能在右前斜位分辨肿瘤供血动脉起源位置,47例(47/127,37.01%)在两种位置均无法显示其起源。两种投照方法比较,显示上述肝动脉信息能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d0.05)。结论肝癌TACE术中增加右前斜30°~40°的投照体位,有助于减少正位投照时肝叶、肝段动脉分支影像重叠现象,更好显示肿瘤供血动脉起源;作为重要的补充投照体位,其有利于完成肝癌超选择插管TACE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斜位投照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颈椎斜位摄影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兹喜 崔崔 +1 位作者 黄永杰 朱延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2期192-194,共3页
关键词 测量 颈椎斜位摄影术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胸部正斜位联合摄片诊断肋骨骨折的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旭 任立昂 周春献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6期707-708,共2页
肋骨骨折常见,占胸部外伤的90%以上[1],X线胸片是主要的检查方法。由于肋骨的特殊解剖形态,正位胸片上常不能充分显示肋骨骨折的部位和数目,而法医学及工伤鉴定又需要肋骨骨折数目及骨折端对位情况。现对128例肋骨骨折患者所摄的... 肋骨骨折常见,占胸部外伤的90%以上[1],X线胸片是主要的检查方法。由于肋骨的特殊解剖形态,正位胸片上常不能充分显示肋骨骨折的部位和数目,而法医学及工伤鉴定又需要肋骨骨折数目及骨折端对位情况。现对128例肋骨骨折患者所摄的胸部正、斜位X线片作一分析,旨在探讨胸部正、斜位片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胸部外伤 斜位 诊断 价值 摄片 X线胸片 解剖形态
下载PDF
腰椎双斜位摄片技术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陶越强 郑忠木 +1 位作者 刘锦昌 朱修良 《海军医学杂志》 2007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重新认识腰椎双斜位摄影的重要性及其基础性作用,为腰椎的进一步影像学检查提供先期保证。方法:随机抽取70例腰椎双斜位摄影的平片,分为左后斜位和右后斜位两组,采用全盲法,按照优、良、差3个等级对腰椎进行评价,并分析评价结果。... 目的:重新认识腰椎双斜位摄影的重要性及其基础性作用,为腰椎的进一步影像学检查提供先期保证。方法:随机抽取70例腰椎双斜位摄影的平片,分为左后斜位和右后斜位两组,采用全盲法,按照优、良、差3个等级对腰椎进行评价,并分析评价结果。评价项目包括上、下关节间隙清晰程度,椎弓峡部的几何投影,椎弓根的投影位置等。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腰椎斜位影像质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左后斜位组的综合影像质量优于右后斜位组。结论:左后斜位影像质量更有利于影像诊断和相关病变的初筛。分析影响腰椎影像质量的因素,作出调整,可改善影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斜位 腰椎椎弓峡部 X线摄影
下载PDF
鼻骨双斜位摄影确定鼻骨骨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向东 冯建忠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7年第3期201-201,共1页
鼻骨骨折是急诊外伤中最常见的病症之一,而鼻部侧位像又是鼻骨骨折最常见的检查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对于疑似鼻骨骨折的患者单纯的摄影鼻骨侧位常不能满足诊断的要求(鼻骨哪一侧骨折),需要做CT确诊。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 鼻骨骨折是急诊外伤中最常见的病症之一,而鼻部侧位像又是鼻骨骨折最常见的检查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对于疑似鼻骨骨折的患者单纯的摄影鼻骨侧位常不能满足诊断的要求(鼻骨哪一侧骨折),需要做CT确诊。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我院通过对可疑病例加照鼻骨双斜位,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现将我院在鼻骨摄影中加照双斜位的方法对临床诊断的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骨骨折 斜位 临床意义 摄影 临床诊断 急诊外伤 鼻骨侧 可疑病例
下载PDF
MRI双斜位扫描与常规位扫描显示踝关节外侧韧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陶辉 曾鹏程 李贝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867-869,共3页
目的:比较MRI双斜位与常规位扫描显示踝关节外侧韧带的效果,为临床更好地评价踝关节外侧韧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0例踝关节检查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扫描方法包括常规位及双斜位扫描,比较二种不同扫描方法对踝关节外侧韧带的显示效果。... 目的:比较MRI双斜位与常规位扫描显示踝关节外侧韧带的效果,为临床更好地评价踝关节外侧韧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0例踝关节检查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扫描方法包括常规位及双斜位扫描,比较二种不同扫描方法对踝关节外侧韧带的显示效果。结果:踝关节双斜位MRI扫描可显示外侧韧带全程,显示外侧韧带效果更佳。结论:双斜位扫描可作为踝关节磁共振扫描常规扫描方法,为临床更好地评价踝关节外侧韧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外侧韧带 斜位 常规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