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向伸展变形构造样式及成因机制分析——以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林龙 唐宏宇 刘惠民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29-130,共2页
众多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及周缘隆起区的构造自中生代以来受到西伯利亚板块、扬子板块、太平洋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以及印度板块远程效应的影响,形成了伸展构造和走滑构造两种相互关联却又相互独立的构造现象(李三忠等,2018;任建业,2018... 众多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及周缘隆起区的构造自中生代以来受到西伯利亚板块、扬子板块、太平洋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以及印度板块远程效应的影响,形成了伸展构造和走滑构造两种相互关联却又相互独立的构造现象(李三忠等,2018;任建业,2018)。渤海湾盆地的北缘和东缘受控于郯庐断裂带,其走滑构造样式、变形时间及已经得到了大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沾化凹陷 斜向伸展 构造特征
下载PDF
南海裂陷盆地中斜向伸展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张迎朝 袁冰 《海洋地质前沿》 2014年第2期33-38,共6页
利用海上钻井、地震等资料,重新认识南海珠江口盆地文昌B凹陷控凹边界南断裂构造变形史及动力学机制,探讨油气勘探意义。研究表明,渐新世—中新世,南断裂具有斜向伸展性质,在倾向剖面,断裂带发育挤压褶皱和破碎主位移带的构造样式;在走... 利用海上钻井、地震等资料,重新认识南海珠江口盆地文昌B凹陷控凹边界南断裂构造变形史及动力学机制,探讨油气勘探意义。研究表明,渐新世—中新世,南断裂具有斜向伸展性质,在倾向剖面,断裂带发育挤压褶皱和破碎主位移带的构造样式;在走向剖面,相关地层呈"厚薄相间"分布。平面上,发育雁列式背斜与洼地共生、"马尾状"断裂体系和右阶斜列阶步断裂体系。斜向伸展动力学机制受控于区域伸展构造应力场与先存南断裂走向。南断裂渐新世—中新世斜向伸展变形,控制和影响了油气成藏要素、流体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新世-中新世 斜向伸展 裂陷盆地 南断裂 珠江口盆地 南海
下载PDF
服装斜裁探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明艳 孙莉 谢礼礼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4-36,共3页
具自然垂坠魅力的斜裁服装在当今女装市场中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不同面料的悬垂性及斜向伸展力的差异较大是影响斜裁服装造型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不同种类面料的悬垂性测试,并进行系列A字裙斜裁操作实验,展开人台试穿效果及其客观评价... 具自然垂坠魅力的斜裁服装在当今女装市场中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不同面料的悬垂性及斜向伸展力的差异较大是影响斜裁服装造型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不同种类面料的悬垂性测试,并进行系列A字裙斜裁操作实验,展开人台试穿效果及其客观评价分析,论证了面料的悬垂性及斜向伸展力对服装斜裁的影响效果,提出了切实的斜裁方法及斜裁服装适用的面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 裁剪 面料 悬垂性 斜向伸展
下载PDF
歧口凹陷断裂密集带形成演化特征及油气富集差异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世瑞 王有功 +1 位作者 刘海涛 于爱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8-93,共6页
断裂密集带作为斜向伸展作用的标志性产物,是断块油气藏形成与聚集的主要场所。针对歧口凹陷不同走向断裂密集带油气富集差异较大的问题,通过统计密集带几何学特征及构造组合样式,结合断裂带形成演化规律,分析不同走向断裂带油气富集差... 断裂密集带作为斜向伸展作用的标志性产物,是断块油气藏形成与聚集的主要场所。针对歧口凹陷不同走向断裂密集带油气富集差异较大的问题,通过统计密集带几何学特征及构造组合样式,结合断裂带形成演化规律,分析不同走向断裂带油气富集差异。结果表明:歧口凹陷主要发育NEE、EW向及NNE向3种断裂带。其中,NNE向断裂带形成时期最早,断裂的垂向输导能力最弱,油气在深部富集;NEE向断裂带随后形成,断裂对盖层的破坏作用最强,油气在深、浅层均有分布;EW向断裂带形成时期最晚,断裂的垂向输导能力介于前两者之间。研究成果可为歧口凹陷及相似的多期裂陷盆地断裂密集带的油气勘探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密集带 斜向伸展 次级断裂 多期裂陷 断层垂向封闭性 歧口凹陷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文昌A凹陷西南部断裂转换带特征及其控藏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范彩伟 李明 +2 位作者 李才 陈林 李伟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6-45,共10页
伸展盆地中发育的断裂转换带对油气成藏具有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珠江口盆地文昌A凹陷西南部发育斜向伸展背景下的大型断裂转换带,通过精细地震解释对断裂转换带开展构造特征研究,并进行成藏条件解剖。结果表明,文昌A凹陷大型断裂转换... 伸展盆地中发育的断裂转换带对油气成藏具有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珠江口盆地文昌A凹陷西南部发育斜向伸展背景下的大型断裂转换带,通过精细地震解释对断裂转换带开展构造特征研究,并进行成藏条件解剖。结果表明,文昌A凹陷大型断裂转换带主要受控于珠三南断裂带文昌A凹南段和6号断裂两条主干断裂,断裂转换带内部由北、中、南三个断裂带组成。其构造演化经历了古新世—始新世(神狐—文昌期)张裂、渐新世—早中新世(珠海—珠江期)右旋叠覆走滑、中中新世至今走滑作用增强转换带定型3个阶段。断裂转换带不仅控制了圈闭的发育,同时也对烃源岩、沉积体系及油气运聚有一定的影响。结合区域“内气外油、下气上油”的油气富集规律,指导了断裂转换带内部获得珠江口盆地文昌A凹陷近十几年来最大的发现,展现了该区良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转换带 斜向伸展 控藏作用 新生代 文昌A凹陷
下载PDF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带生长断层特征与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顾玉超 戴俊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3-61,共9页
高邮凹陷深凹带生长断层研究对深入了解该区的构造演化和油气成藏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研究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基础上,结合生长断层的位移-长度关系和不同时期的断层落差,揭示了高邮凹陷深凹带东部的边界断层和次级断层的生长特征,... 高邮凹陷深凹带生长断层研究对深入了解该区的构造演化和油气成藏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研究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基础上,结合生长断层的位移-长度关系和不同时期的断层落差,揭示了高邮凹陷深凹带东部的边界断层和次级断层的生长特征,并结合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探讨了断层生长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深凹带真2边界断层在始新世戴南期由六个生长中心发育而成,始新世三垛期互相连接形成四个亚段。真2边界断层的生长过程表现为始新世戴南期各断层亚段长度快速增加和始新世三垛期断层位移的持续增大及各断层亚段的连接。真2边界断层生长过程中,断层走向和断面形态受到伸展边界断层真1断层的控制,断层各亚段连接处的结构受断层相互作用影响。深凹带内次级断层呈NEE走向段和近EW走向段交替出现的锯齿形,始新世戴南期生长时具有多个位于NEE走向段生长中心。次级断层的生长受控于古新世和始新世两期的应力场变化,体现为古新世NNW-SSE向伸展下形成NEE走向的薄弱面,在始新世近南北向伸展下NEE走向的薄弱面首先形成断层并被后期近东西向断层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凹陷 断层生长 伸展边界 断层相互作用 斜向伸展
下载PDF
南海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构造演化与变形机制 被引量:7
7
作者 袁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99-203,共5页
利用海上地震、钻井资料,从关键控制因素——构造应力场及转变出发,运用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分析方法,重新分析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构造样式和断裂系统,探讨凹陷演化的动力学机制。研究表明迈陈凹陷经历了两期构造应力场的重要转变:①早... 利用海上地震、钻井资料,从关键控制因素——构造应力场及转变出发,运用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分析方法,重新分析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构造样式和断裂系统,探讨凹陷演化的动力学机制。研究表明迈陈凹陷经历了两期构造应力场的重要转变:①早渐新世,区域构造应力场由早期断陷NW-SE向伸展顺时针旋转为近S-N向伸展,凹陷区由简单伸展变形转变为斜向伸展变形;②中新世以来,凹陷由断拗转变为拗陷。根据构造应力场的转变,将迈陈凹陷新生代由早而晚划分为早期断陷、中期断拗过渡和晚期拗陷三个构造演化阶段。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地层展示了构造样式和断裂体系的差异性与规律性,不同构造演化阶段控制了油气成藏要素及其配置条件,中期断拗过渡阶段的渐新统涠洲组具有最有利的油气成藏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构造应力场 简单伸展 斜向伸展 迈陈凹陷 北部湾盆地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断裂系统演化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满勇 范彩伟 +2 位作者 薛红涛 金秋月 黄晴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47,I0004,共12页
为明确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断裂系统的演化特征,根据乌石凹陷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区域应力旋转变化,分析断裂系统特征及演化规律,建立乌石凹陷斜向伸展块体旋转控制的伸展—滑脱断裂发育模式,研究断裂系统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 为明确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断裂系统的演化特征,根据乌石凹陷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区域应力旋转变化,分析断裂系统特征及演化规律,建立乌石凹陷斜向伸展块体旋转控制的伸展—滑脱断裂发育模式,研究断裂系统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古新世至早始新世,伸展应力场与先存的NE向断裂接近垂直,断裂主要表现为拉张演化特征;中—晚始新世至渐新世,伸展应力场发生顺时针旋转,与先存的NE向断裂呈锐角相交,部分断裂活化,在流沙港组二段顶、底部厚层塑性油页岩沉积背景下,断裂呈斜向伸展与塑性地层共同控制下的伸展—滑脱演化特征;随应力方向继续旋转,滑脱断裂上盘发育调节断裂,形成“似花状”构造样式。乌石凹陷发育的伸展断裂控制始新世烃源岩与大型储集体的展布;伸展—滑脱断裂控制凹陷构造带差异及圈闭群形成与定型,其中滑脱带下降盘地层整体呈“背形隆起”的特征,油气汇聚条件优越,是乌石凹陷油气最有利富集区。该结果对乌石凹陷油气勘探及有利区带优选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盆地 乌石凹陷 应力旋转 斜向伸展 断裂特征 油气成藏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构造演化及断裂带成因 被引量:10
9
作者 马钰凯 孙永河 +2 位作者 马妍 姜文亚 孙旭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6-539,共14页
以地震解释资料为基础,对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的构造演化及断裂带形成过程进行剖析,将歧口凹陷构造演化分为裂陷Ⅰ幕、裂陷Ⅱ幕和后裂陷期3个阶段。裂陷Ⅰ幕,歧口凹陷呈断陷结构,先存NNE向、NWW向断层发生斜向伸展,NE向断层为新生断层;... 以地震解释资料为基础,对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的构造演化及断裂带形成过程进行剖析,将歧口凹陷构造演化分为裂陷Ⅰ幕、裂陷Ⅱ幕和后裂陷期3个阶段。裂陷Ⅰ幕,歧口凹陷呈断陷结构,先存NNE向、NWW向断层发生斜向伸展,NE向断层为新生断层;裂陷Ⅱ幕,歧口凹陷呈断-坳结构,先存NNE向、NWW向、NE向断裂再活动,EW向断层为新生断层;后裂陷期,歧口凹陷呈坳陷结构,多期斜向伸展变形叠加形成现今不同类型的断裂带。断裂带可划分为5种类型:第1类多期伸展型断裂带由前古近系先存NNE向伸展断层叠加古近纪伸展变形而成;第2类变换-伸展型断裂带由前古近系先存NWW向变换断层叠加古近纪伸展变形而成;第3类单期伸展型断裂带由古近系伸展断层形成;第4类伸展-变换型断裂带由前古近系先存NNE向伸展断层叠加古近纪变换变形而成;第5类横向背斜型断裂带受新近系横向背斜控制而发育。在各演化阶段,主干断裂的分段生长特征及其与区域伸展应力方向的夹角共同控制了歧口凹陷中洼陷的形成、规模与迁移特征。歧口凹陷的构造演化对其烃源岩的发育、圈闭类型及油气运移有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构造演化 斜向伸展 断裂带 叠加变形 新生界构造
原文传递
北部湾盆地北部坳陷马尾状构造成因新认识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一鸣 吴智平 +3 位作者 颜世永 杨希冰 平明明 张勐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3-175,共13页
为明确北部湾盆地北部坳陷的构造演化历程和厘清走滑作用对盆地形成演化的控制和影响,利用最新的钻井资料、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和地层年代学资料,通过对断裂时空演化及其沉积响应的精细刻画,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与局部应力特征分析,对盆地... 为明确北部湾盆地北部坳陷的构造演化历程和厘清走滑作用对盆地形成演化的控制和影响,利用最新的钻井资料、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和地层年代学资料,通过对断裂时空演化及其沉积响应的精细刻画,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与局部应力特征分析,对盆地内以往认为具有走滑成因的马尾状构造进行了再研究,认为该马尾状构造为区域应力场旋转背景下不同期次断裂叠加的产物,受控于周缘板块重组所诱导的区域应力场转变,基底先存断裂的差异性活动控制了裂陷盆地的发育演化.研究结果表明:该构造的发育特征体现了伸展作用与走滑作用的叠加效应,并控制了古近纪盆地3幕显著差异的裂陷过程.断裂体系优势展布方向经历了由NE向(76.8°)→NEE向(82.8°)→近EW向(85.1°)的转型,主干断裂活动强度峰值经历了200→100→140m/Ma的转换,次级断裂数量经历了由306→103→389条的转变,不同幕次沉积中心厚度经历了5000→1800→2000m的演化过程.体现了古近纪早期NE向优势断裂体系在应力场旋转的背景下向NEE向转型,古近纪晚期形成的NW向和NEE向共轭走滑断裂体系对构造格局进行了强烈改造.明确了在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产生的NNW-SSE向区域伸展背景下,NE向基底断裂的强烈张扭性活动控制了盆地的形成.先存断裂的斜向伸展和隐性断裂的走滑复活效应导致了盆内显著的走滑变形特征,决定了盆地现今复杂的构造面貌.受断裂分期和分段发育的控制,在陡坡带源岩内发育的各类扇体可以成为源内勘探的有利目标,NW向隐性走滑断裂带控制的压扭背斜应成为今后重要的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状构造 走滑作用 先存断裂 斜向伸展 裂陷演化 北部湾盆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