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修整联合尺骨远端斜形截骨短缩术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
1
作者 孟小光 徐凤松 史福东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1180-1187,共8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 C)修整联合尺骨远端斜形截骨短缩术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至2021年收治的49例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其中3例失访,最终4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 C)修整联合尺骨远端斜形截骨短缩术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至2021年收治的49例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其中3例失访,最终46例纳入研究,男23例,女23例;年龄21~53(36.5±3.3)岁。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FCC组和对照组。TFCC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21~53(36.5±3.2)岁;左侧10例,右侧14例;行关节镜下TFCC修整联合尺骨远端斜形截骨短缩术。对照组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21~53(36.5±3.3)岁;左侧13例,右侧9例;行尺骨远端斜形截骨短缩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截骨愈合时间,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2个月采用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腕关节功能及疼痛改善情况,并比较尺骨变异值、握力值变化情况。结果:TFCC组随访时间12~21(15.10±2.67)个月,对照组随访时间12~20(15.06±2.81)个月,两组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FCC组手术时间、截骨愈合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68.51±13.50) min、(16.21±1.16)周、(25.13±4.22) ml、(7.35±1.20) d,对照组分别为(45.65±5.64) min、(17.46±2.06)周、(24.61±5.10) ml、(7.51±1.13) d,两组手术时间、截骨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Cooney腕关节功能总分及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TFCC组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疼痛、功能状态、活动度、握力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根据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TFCC组优16例,良6例,可2例;对照组优7例,良11例,可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FCC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为优的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TFCC组VAS(3.41±0.16)分,低于对照组(3.52±0.13)分(P<0.05);两组尺骨变异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FCC组握力(93.6±10.1)%,优于对照组(83.5±10.3)%(P<0.05)。结论:与尺骨远端斜形截骨短缩术相比,关节镜下TFCC修整联合尺骨远端斜形截骨短缩术治疗尺骨骨碰撞综合征手术时间较长,但截骨愈合时间缩短,腕关节功能提高,尤其是疼痛、尺骨变异值、握力及活动度都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撞击综合征 尺骨斜形截骨短缩技术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下载PDF
经皮斜形穿刺软通道闭合式冲洗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翁挠南 杨泽汉 +2 位作者 陈圳清 苏志民 陈建才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斜形穿刺软通道闭合式冲洗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省安溪县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80例,对照组40例行颅骨钻孔引流术,观察组40例行经皮... 目的探讨经皮斜形穿刺软通道闭合式冲洗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省安溪县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80例,对照组40例行颅骨钻孔引流术,观察组40例行经皮斜形穿刺软通道闭合式冲洗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血肿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血肿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斜形穿刺软通道闭合式冲洗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比颅骨钻孔引流术更微创、手术耗时更少、引流管留置时间更短,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斜形穿刺 软通道引流 尿激酶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下载PDF
螺钉内固定方式对外踝斜形骨折生物力学的影响机制
3
作者 施鑫源 王睿杰 冯海全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49-349,共1页
目的临床对于外踝斜形骨折螺钉内固定方式的稳定性及最优固定方案仍然存在争议。本文探讨不同螺钉内固定方式对外踝斜形骨折生物力学的影响,为临床外踝骨折内固定方式选择及康复训练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CT数据使用多种软件建立健康... 目的临床对于外踝斜形骨折螺钉内固定方式的稳定性及最优固定方案仍然存在争议。本文探讨不同螺钉内固定方式对外踝斜形骨折生物力学的影响,为临床外踝骨折内固定方式选择及康复训练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CT数据使用多种软件建立健康踝关节模型和外踝骨折内固定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和体外物理实验,分析不同生理条件和载荷条件下螺钉内固定方式对腓骨骨折断端位移、腓骨von Mises应力和螺钉von Mises应力的影响。结果双螺钉垂直腓骨轴线内固定方式的腓骨骨折断端位移和螺钉von Mises应力最低,双螺钉垂直骨折线内固定方式的腓骨von Mises应力最低。不同的生理条件下,腓骨和螺钉von Mises应力峰值的大小顺序是:跖屈20°>跖屈10°>中立位>背屈10°>背屈20°;腓骨骨折断端位移峰值的大小顺序是:跖屈20°>跖屈10°>中立位>背屈20°>背屈10°。体外物理实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度较高,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有效性。结论垂直骨折线螺钉植入方式分担载荷能力较强,而垂直腓骨轴线螺钉植入方式防止腓骨轴向短缩能力较强,还能降低螺钉疲劳破坏的风险,且双螺钉比单螺钉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踝关节背屈位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建议优先进行背屈位的康复训练,不建议角度过大的背屈和跖屈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形骨折 骨折断端 外踝骨折 内固定方式 中立位 康复训练 跖屈 背屈
下载PDF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在掌指骨斜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卢昌衡 王世宏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4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在掌指骨斜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4年2月兰州市安宁区万里医院收治的84例掌指骨斜形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切开复...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在掌指骨斜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4年2月兰州市安宁区万里医院收治的84例掌指骨斜形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切开复位,对照组采用微型钢板进行内固定,研究组采用可吸收螺钉进行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手功能改善情况、血清指标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恢复工作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14.29%,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掌指骨斜形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可以缩短手术耗时、加快术后恢复、改善早期手功能,但术后恢复工作的时间稍长于微型钢板,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指骨斜形骨折 可吸收螺钉 手功能 骨折愈合时间
下载PDF
改良Nice结联合接骨板内固定术对掌指骨斜形骨折患者手指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影响
5
作者 林晓文 陆伟 +2 位作者 黄烈天 王德胜 杨兴桃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7期833-834,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Nice结联合接骨板内固定术对掌指骨斜形骨折患者手指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掌指骨斜形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Nice结联合接骨... 目的探讨改良Nice结联合接骨板内固定术对掌指骨斜形骨折患者手指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掌指骨斜形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Nice结联合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指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Dargan功能优良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改良Nice结联合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掌指骨斜形骨折患者,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其术中出血量,促进其手指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Nice结 接骨板内固定术 克氏针内固定术 掌指骨斜形骨折 手指功能
下载PDF
斜形分根法和三段法拔除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的效果比较
6
作者 潘陈玉 《医师在线》 2024年第12期43-45,共3页
目的 探讨斜形分根法和三段法拔除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40例(40颗)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斜形分根法拔除组(20例,20颗)和三段法拔除... 目的 探讨斜形分根法和三段法拔除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40例(40颗)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斜形分根法拔除组(20例,20颗)和三段法拔除组(20例,20颗),分别采用斜形分根法和三段法拔除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不同时点患侧疼痛情况、术后3 d患侧面颊部肿胀与张口受限情况,统计和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均顺利拔除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无断根残留,手术成功率为100%。两组术中、术后均未见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术后3 d患侧面颊部肿胀率和张口受限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斜形分根法拔除组术后6 h患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5.10±0.87)分、术后24 h患侧VAS评分(2.60±0.81)分均低于三段法拔除组[(5.75±1.02)分、(3.25±0.9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斜形分根法和三段法均是拔除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有效可行的方法,效果确切且安全性好,斜形分根法在减轻患者术后早期疼痛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形分根法 三段法 牙齿拔除术 第三磨牙 下颌 水平阻生
下载PDF
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斜形与横形骨折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建新 王和鸣 +1 位作者 陈日齐 刘献祥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11期671-673,共3页
目的 探讨斜形与横形骨折对骨折愈合速度影响的关系。方法 根据骨骼压电效应原理、临床观察、骨折临床愈合标准 ,并经电子计算机有限元计算 ,比较斜形与横形不同骨折形状骨折愈合的快慢。结果 横形骨折复位满意后固定牢固稳定 ,在骨... 目的 探讨斜形与横形骨折对骨折愈合速度影响的关系。方法 根据骨骼压电效应原理、临床观察、骨折临床愈合标准 ,并经电子计算机有限元计算 ,比较斜形与横形不同骨折形状骨折愈合的快慢。结果 横形骨折复位满意后固定牢固稳定 ,在骨折的早、中、后期均可承受压应力产生压电效应 ,斜形骨折则不能 ,而压电效应可促进骨痂生长。在悬臂梁状态 (相当于上肢平举 )骨折端所受应力与斜形或横形骨折的形状并无明显关系 ,而与骨折部位有很大关系。结论 在同一个体、相同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形骨折 生物力学 骨折 骨折愈合
下载PDF
长螺钉在下颌骨髁突斜形骨折内固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波 龙星 +3 位作者 程勇 杨学文 蔡恒星 邓末宏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08-411,共4页
目的:探讨长螺钉在下颌骨髁突骨折内固定中的应用,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对29例髁突高位斜形骨折患者经耳前途径行髁突解剖复位长螺钉内固定。测量术前、术后高度正常侧与降低侧下颌升支长度差值的变化(双侧髁突骨折时至少一侧为... 目的:探讨长螺钉在下颌骨髁突骨折内固定中的应用,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对29例髁突高位斜形骨折患者经耳前途径行髁突解剖复位长螺钉内固定。测量术前、术后高度正常侧与降低侧下颌升支长度差值的变化(双侧髁突骨折时至少一侧为矢状骨折,该侧升支高度正常者才纳入研究),骨折段前后向及内外侧向的夹角,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及随访观察。结果:患者术后愈合良好,X线测量显示:术前患侧升支缩短高度平均6.6mm,术后为2.3mm,升支高度有显著性恢复;术前前后向平均夹角为47.7°,术后为9.8°,术前内外向平均夹角为60°,术后为16.9°,两组均有显著性改善。13例随访患者主观满意(随访时间为3~23个月,平均9个月),平均开口度为39mm,开口型正常,前伸、侧向运动幅度均大于5mm,无功能障碍。除2例双侧髁突骨折患者的髁突中度吸收外,其余均恢复良好。结论:长螺钉可用于髁突斜形骨折开放复位的内固定,特别是累及囊内的高位骨折,但其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 斜形骨折 内固定 螺钉
下载PDF
经肛门拖岀式斜形吻合治疗先天性巨结肠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建国 林志川 +5 位作者 刘泉源 许笃行 郭钟容 李辉 沈学艺 王渊全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0-271,I0006,共3页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斜形吻合 治疗 肛门 福建医科大学 开腹切除 消化道畸 漳州市医院
下载PDF
微创内固定加外固定治疗肱骨干长斜形与螺旋形骨折 被引量:8
10
作者 邹重文 任高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评价微创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肱骨干长斜形与螺旋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肱骨干长斜形与螺旋形骨折按AO分类,A1型6例,B1型11例,C1型7例,均采取有限切开复位、微创螺钉内固定结合适宜的外固定进行治疗,术后进行科学合... [目的]评价微创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肱骨干长斜形与螺旋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肱骨干长斜形与螺旋形骨折按AO分类,A1型6例,B1型11例,C1型7例,均采取有限切开复位、微创螺钉内固定结合适宜的外固定进行治疗,术后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结果]经术后6-15个月、平均9.5个月随访,24例骨折均获临床愈合,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3.5个月。根据Rodriguez—Merchan EC的肩、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肩、肘关节功能优17例,良5例,可2例,总体优良率达91.7%,无感染、医源性骨折及周围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微创螺钉内固定加外固定治疗肱骨干长斜形与螺旋形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和微创治疗原则,操作简单,固定稳妥,功能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 骨折固定术内 微创治疗 斜形与螺旋骨折
下载PDF
同指背侧皮瓣修复指端斜形皮肤缺损13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康两期 郭林新 +3 位作者 丁真奇 洪加源 翟文亮 练克俭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39-439,共1页
关键词 同指背侧皮瓣 修复 指端 斜形皮肤缺损
下载PDF
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上段、长斜形骨折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昌刚 韦泽进 +4 位作者 廖正许 徐国石 文发鹰 令狐昌伦 刘正勇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56-158,共3页
目的研究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上段、长斜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收治的20例肱骨中上段、长斜形骨折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 目的研究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上段、长斜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收治的20例肱骨中上段、长斜形骨折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2)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良好愈合,肩、肘关节活动良好。肩关节功能评分优18例,良1例,可1例,肘关节功能评分优19例,良1例,20例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腋神经、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上段、长斜形骨折的治疗中,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易掌握,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明显,能够早期恢复患者的肩、肘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只要熟悉局部解剖,熟练掌握手术技巧,不会对邻近神经血管造成损伤,值得广大骨科同道探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切开 锁定钢板内固定 肱骨中上段、长斜形骨折
下载PDF
微创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螺旋形及长斜形骨折 被引量:3
13
作者 易红卫 罗石红 陈强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2期140-142,共3页
关键词 开放性胫骨骨折 螺钉内固定治疗 斜形骨折 螺旋 微创 髓内钉固定 骨膜剥离 切开复位 骨折愈合 感染机会
下载PDF
斜形板结构的平行四边形板块有限单元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荣辉 邱波 程纬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7-9,共3页
借助局部斜坐标,用单位宽平行四边形网格条带法构造了其单元位移模式,由此推导出了一个12 个自由度平行四边形板弯曲单元的计算式,此方法满足了单元内部和单元边界C1 级连续条件。
关键词 斜形板结构 网络条带 平行四边 板单元 有限元
下载PDF
加长型Gamma3髓内钉联合钢缆治疗长斜形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戚记伟 李强 +1 位作者 刘俊生 全仁夫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加长型Gamma3髓内钉联合钢缆治疗长斜形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长斜形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行加长型Gamma3髓内钉联合钢缆固定,观察其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患肢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Harris评分法)。结果术后随访15~... 目的探讨加长型Gamma3髓内钉联合钢缆治疗长斜形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长斜形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行加长型Gamma3髓内钉联合钢缆固定,观察其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患肢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Harris评分法)。结果术后随访15~27(20.6±3.2)个月。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情况良好,骨折愈合时间70~105(84.0±9.1)d。本组患者均无髓内钉断裂或退钉、拉力螺钉切割、钢缆松动或脱落、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肢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6.4%。结论加长型Gamma3髓内钉联合钢缆治疗长斜形股骨转子下骨折,既能发挥髓内钉的生物学特点,又能通过有限切开钢缆固定完成良好的复位,具有微创、固定坚强、并发症少、恢复良好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下骨折 斜形 Gamma3髓内钉 钢缆
下载PDF
肱骨干斜形骨折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 被引量:1
16
作者 韦酋亨 陈芒 蔡拉加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7期639-639,共1页
关键词 肱骨干斜形骨折 外科手术 并发症 防治
下载PDF
经肛门斜形吻合治疗先天性巨结肠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建国 李辉 +2 位作者 吴秀萍 林志川 韩明瑞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12期1201-1202,共2页
关键词 巨结肠 先天性 肛门 斜形吻合 小儿
下载PDF
尺骨斜形截骨短缩术治疗尺腕撞击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冒海军 许光跃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第9期774-777,共4页
目的探讨尺骨斜形截骨短缩术治疗尺腕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应用尺骨斜形截骨短缩术治疗尺腕撞击综合征患者41例,男19例,女22例;年龄21~74岁,平均(45±14)岁。统计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术后的尺骨变... 目的探讨尺骨斜形截骨短缩术治疗尺腕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应用尺骨斜形截骨短缩术治疗尺腕撞击综合征患者41例,男19例,女22例;年龄21~74岁,平均(45±14)岁。统计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术后的尺骨变异值、桡尺距离、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改良的Mayo腕关节评分,进行临床综合分析。结果所有切口术后I期愈合。随访时间16~24个月,平均(20±2)个月。尺骨变异长度由术前平均(3.4±0.8)mm变为术后平均(-1.7±1.0)mm。6例患者存在尺骨向背侧半脱位,术前桡尺距离平均为(7.1±2.5)mm,术后桡尺距离平均为(2.8±0.7)mm。VA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6±1.2)分降为术后的(2.1±1.7)分。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由术前的平均(60.0±12.9)分上升为术后的平均(83.3±15.2)分。结论治疗早期尺腕撞击综合征,尺骨斜形截骨短缩术可以取得满意疗效,同时可以纠正下尺桡关节脱位。对于病程长或伴有关节炎表现的患者,其效果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腕撞击综合征 尺骨斜形截骨短缩术 疗效分析
下载PDF
伸直型肱骨髁上斜形骨折复位固定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华斌 《中国骨伤》 CAS 2001年第1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伸直型肱骨髁上斜形骨折 复位固定 治疗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在胫骨近端斜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金亮 江起庭 +1 位作者 朱东波 杨国涛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5年第2期186-187,共2页
目的 总结交锁髓内钉联合内侧单皮质钢板治疗胫骨近端斜形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交锁髓内钉联合内侧单皮质钢板治疗胫骨近端斜形骨折8例. 结果 术后随访12-18个月, 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均小于5°畸形,无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等并发... 目的 总结交锁髓内钉联合内侧单皮质钢板治疗胫骨近端斜形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交锁髓内钉联合内侧单皮质钢板治疗胫骨近端斜形骨折8例. 结果 术后随访12-18个月, 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均小于5°畸形,无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交锁髓内钉联合内侧单皮质钢板治疗胫骨近端斜形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稳定等优点,适用于胫骨近端斜形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近端斜形骨折 交锁髓内钉 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