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点弯曲载荷下岩体偏置斜裂隙的应力强度因子
1
作者 王超 伍永平 +3 位作者 赵自豪 曹健 段会强 杨盼盼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2,共9页
地下巷道(硐室)顶板常因弯曲离层而破断,其破断位置与裂隙几何形态和位置密切关联。为揭示裂隙对岩层断裂的影响,建立了岩体偏置斜裂隙的三点弯曲模型,定义了裂隙的偏置系数和贯通率,分析了裂隙偏置系数、倾角和贯通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地下巷道(硐室)顶板常因弯曲离层而破断,其破断位置与裂隙几何形态和位置密切关联。为揭示裂隙对岩层断裂的影响,建立了岩体偏置斜裂隙的三点弯曲模型,定义了裂隙的偏置系数和贯通率,分析了裂隙偏置系数、倾角和贯通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基于力学平衡原理和σ-K关系导出了偏置斜裂隙与偏置竖裂隙应力强度因子K的关系式。同时分析了裂隙倾角、贯通率和偏置系数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规律。该方法可为裂隙影响下巷道(硐室)顶板的张拉断裂提供判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点弯曲 应力强度因子 岩体 偏置斜裂隙 贯通率
下载PDF
混凝土T梁桥腹板区域斜裂隙监测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俞伟山 《北方交通》 2020年第5期28-31,共4页
基于宏应变FBG传感器功能原理,借助混凝土T型梁桥腹板区域斜裂隙监测分析,对基于FBG宏应变的混凝土T型梁桥腹板区域斜裂隙进行监测,检测分析荷载与承拉应变影响下的腹板区域斜裂隙发展状态,阐述了FBG宏应变传感器在混凝土T型梁桥腹板区... 基于宏应变FBG传感器功能原理,借助混凝土T型梁桥腹板区域斜裂隙监测分析,对基于FBG宏应变的混凝土T型梁桥腹板区域斜裂隙进行监测,检测分析荷载与承拉应变影响下的腹板区域斜裂隙发展状态,阐述了FBG宏应变传感器在混凝土T型梁桥腹板区域斜裂隙监测上的技术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T梁桥 宏应变传感器 形变监测 腹板区域 斜裂隙
下载PDF
预应力连续箱体梁腹板裂隙防范加固技术研究
3
作者 魏前程 《华东公路》 2023年第1期57-59,共3页
以某连续箱体梁桥为例,分析了该型桥梁的箱体梁腹板裂隙形成原因,并从混凝土浇注质量控制、水化热影响控制两个方面,研究分析了该型箱体梁腹板裂隙控制措施。结果显示,通过强化浇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加强水化热影响控制,能够在很大程度... 以某连续箱体梁桥为例,分析了该型桥梁的箱体梁腹板裂隙形成原因,并从混凝土浇注质量控制、水化热影响控制两个方面,研究分析了该型箱体梁腹板裂隙控制措施。结果显示,通过强化浇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加强水化热影响控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和降低因施工质量原因所导致的箱体梁腹板裂隙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养护 预应力连续箱体梁 腹板斜裂隙 防范加固 技术研究
下载PDF
江南—雪峰山前缘油气聚集及烃源对比——南方构造问题之三 被引量:11
4
作者 丁道桂 刘光祥 +3 位作者 陈玉华 潘文蕾 瞿常博 饶丹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5-354,共10页
江南—雪峰隆起带是在中三叠世末印支运动形成的由SE向NW、由S向N基底拆离的推覆体,它使扬子海相中古生界盆地发生了由强及弱的递进(衰减)变形改造。在江南—雪峰推覆体前缘的冲断层—断弯褶皱带(B带),下古生界地层中形成如通山县半坑... 江南—雪峰隆起带是在中三叠世末印支运动形成的由SE向NW、由S向N基底拆离的推覆体,它使扬子海相中古生界盆地发生了由强及弱的递进(衰减)变形改造。在江南—雪峰推覆体前缘的冲断层—断弯褶皱带(B带),下古生界地层中形成如通山县半坑、凤凰县水打田、阿拉营、慈利县南山坪、麻江等一系列裂隙—背斜型(沥青)古油藏。在逆掩断层—断展褶皱带(C带),上古生界地层中形成赤壁市北门岔、慈利县苗市等断展背斜型油藏及油苗。通过油源对比分析,这些古油藏(沥青)的形成是在印支—早燕山期接受了中扬子早古生代克拉通周边坳陷的盆地中,斜坡相下寒武统、下志留统及下二叠统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在向台地方向运移时,聚集在推覆体前缘的"X"形裂隙带及断展背斜中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拆离推覆体 裂隙-背型古油藏 烃源对比 江南-雪峰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