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引导后路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许国增 崔伟锋 +1 位作者 乔忆莲 李鹏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后路联合注射胶原酶到突出物内和表面的技术与疗效。[方法] 通过第5腰椎和第1骶椎间(L5-Sl)解剖学和影像学的研究分析,确定经小关节内缘、穿黄韧带、通过硬膜外达突出物的穿刺入路(简称后路)。在临床应用中结合...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后路联合注射胶原酶到突出物内和表面的技术与疗效。[方法] 通过第5腰椎和第1骶椎间(L5-Sl)解剖学和影像学的研究分析,确定经小关节内缘、穿黄韧带、通过硬膜外达突出物的穿刺入路(简称后路)。在临床应用中结合硬膜外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CT)空气造影解决该入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问题。对60例经CT检查,诊断为L5-Sl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CT引导下后路直接注射胶原酶到突出物内和表面。[结果]穿刺成功率100%,经术后3个月至3年的随访,57例疗效优良,优良率为95%,18例3个月后经CT复查有17例突出物变小或消失,溶解率94.4%。[结论]CT引导注射胶原酶是治疗L5-Sl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 后路注射 胶原酶 穿刺方法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数字化X线摄影(DR)联合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马先一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77-0080,共4页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数字化X线摄影(DR)联合使用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效果及其影像学特点。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202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诊断的18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对这些患者先后实施数字化X线摄影和CT扫描。采用双盲法对影像进行分...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数字化X线摄影(DR)联合使用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效果及其影像学特点。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202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诊断的18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对这些患者先后实施数字化X线摄影和CT扫描。采用双盲法对影像进行分析,比较单独和联合使用这两种方法在诊断活动性肺结核方面的效率,包括检出率、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研究发现,在揭示肺结核的特定影像学特征方面,CT相较于DR更为有效,特别是在显示支气管病变、纵隔淋巴结肿大、树芽征和空洞征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DR和CT联合应用在诊断活动性肺结核方面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于单独使用任一方法,联合检查的检出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 CT与DR联合使用在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和灵敏度,虽然单独使用CT检查在细节揭示方面优于DR,但是联合使用两种检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诊断效率,特别是在鉴别诊断中更为有效,推荐在肺结核疑似病例的诊断中采用CT与DR的联合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数字化x线摄影 肺结核
下载PDF
X线诱导声学计算机断层扫描在放射检测及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吴文杰 李屹洲 +1 位作者 李强 刘瑞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7期2149-2153,共5页
X线诱导声学计算机断层扫描(XACT)是一种新兴的数字成像技术。XACT是利用单脉冲X线和超声信号的实时分析实现低辐射量和高分辨率的成像,XACT在放射检测、辐射剂量监测、肿瘤定位以及骨疾病诊断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XACT能够... X线诱导声学计算机断层扫描(XACT)是一种新兴的数字成像技术。XACT是利用单脉冲X线和超声信号的实时分析实现低辐射量和高分辨率的成像,XACT在放射检测、辐射剂量监测、肿瘤定位以及骨疾病诊断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XACT能够在单次光照时间内成像,减少辐射暴露,对临床转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XACT在各种医学成像领域的应用潜力已被验证,但仍需要优化成像重建算法以及提高设备临床适用性等。未来,应深入开发新的成像算法以及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以推动其在医学成像中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检测 疾病诊断 x线诱导声学计算机断层扫描 辐射量 单次光照时间
下载PDF
扇形束在线高能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引导下食管癌的摆位误差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培培 段诗苗 +5 位作者 江浩 吴云来 张雷 徐全敬 申建 赵家成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1634-1636,1642,共4页
目的:利用扇形束在线高能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MVCT)获取的数据分析食管癌的摆位误差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医生在临床靶区-计划靶区外放间距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therapy,TOMO)治疗的食管癌病人,将治疗前行MVCT扫... 目的:利用扇形束在线高能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MVCT)获取的数据分析食管癌的摆位误差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医生在临床靶区-计划靶区外放间距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therapy,TOMO)治疗的食管癌病人,将治疗前行MVCT扫描获取的图像与模拟CT的图像进行配准,记录X(左右)、Y(头脚)、Z(腹背)和ROLL(沿横截面旋转)四个方向的误差并对其分析。结果:≥70岁病人在X、Z和ROLL三个方位的摆位误差均大于<70岁病人(P<0.01),在Y方向上两年龄组摆位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方向的摆位误差显示,X轴和Y轴方向的摆位误差主要集中在0~3 mm,Z轴方向的主要集中在3.1~6 mm;横断面旋转误差分布在区间0°~、1.1°~和2.1°~的分别为537(88.2%)、62(10.2%)和10(1.6%)。体膜固定与颈胸膜固定病人的摆位误差在X轴方向和Z轴方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Y轴方向和ROLL轴方向上采用体膜固定方式病人的摆位误差大于颈胸膜(P<0.01)。在Y轴方向上女性摆位误差大于男性(P<0.05),X、Z和ROLL方向不同性别间摆位误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固定方式治疗食管各有优点与缺点,临床医生在勾画靶区外放距离时应考虑病人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年龄、性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摆位误差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 线高能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食管肿瘤
下载PDF
计算机X线摄影在口腔摄影(曲面断层)中的应用及技术要点 被引量:4
5
作者 何宪国 吴慧钊 +1 位作者 韩春庆 张俊峰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6期864-865,共2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口腔摄影(曲面断层)方法,以取得高质量曲面断层影像。方法应用SOREDEX的Granex3+Ceph口腔全景X射线机与AGFA的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相匹配进行口腔摄影,对所得1024例照片进行分析、评定,所得结果与使用传统屏片系统...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口腔摄影(曲面断层)方法,以取得高质量曲面断层影像。方法应用SOREDEX的Granex3+Ceph口腔全景X射线机与AGFA的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相匹配进行口腔摄影,对所得1024例照片进行分析、评定,所得结果与使用传统屏片系统所得的968例照片相比较。结果甲片率上升,废片率下降,影像质量得到临床医师的肯定。结论用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进行口腔摄影(曲面断层)可使工作效率、影像质量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x线摄影 曲面断层摄影 口腔
下载PDF
小儿颈部包块的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诊断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红丽 廖承德 +2 位作者 张渝华 石浩 张林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5-316,共2页
目的总结小儿颈部包块的临床及影像诊断经验,分析评价CT在诊断小儿颈部包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6月本院颈部包块26例的临床、病理诊断资料及CT检测颈部包块起源的位置、密度、边缘情况和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CT... 目的总结小儿颈部包块的临床及影像诊断经验,分析评价CT在诊断小儿颈部包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6月本院颈部包块26例的临床、病理诊断资料及CT检测颈部包块起源的位置、密度、边缘情况和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CT诊断颈部包块发生于颈前区7例、颈外侧区13例、其他部位及不能明确者6例。低密度者8例,等密度、高密度者各2例,混杂密度14例;炎症性包块13例,先天性包块11例;甲状腺炎性包块1例;口咽部纤维、脂肪组织瘤样增生1例。结论CT检查是诊断小儿颈部包块的较佳方法,结合病史及体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包块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儿童
下载PDF
核磁共振与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技术在身体成分测量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秋海 陈佩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9-532,523,共5页
关键词 核磁共振 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技术 身体成分 测量 应用
下载PDF
计算机X线摄影术在重症监护病房床边摄影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赵书臣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 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术在重症监护病房床旁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比较计算机X线摄影术与屏/片系统床旁摄影合格率、一次成功率及患者受辐射剂量等,来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术在床旁摄影中的作用。结果 计算机X线摄影术摄片合格率... 目的 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术在重症监护病房床旁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比较计算机X线摄影术与屏/片系统床旁摄影合格率、一次成功率及患者受辐射剂量等,来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术在床旁摄影中的作用。结果 计算机X线摄影术摄片合格率100%,一次性成功率100%,患者受辐射剂量减少20%~30%。结论 计算机X线摄影术在重症监护病房床旁摄影中优于屏/片系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x线摄影术 重症监护病房 床边胸片
下载PDF
电子束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扫描机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渊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80-182,共3页
冠状动脉钙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的标志 ;电子束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扫描机是目前定量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的最佳无创影像方法 ,已成为其它无创检测冠状动脉钙化方法的参考标准 ,所测定的冠状... 冠状动脉钙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的标志 ;电子束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扫描机是目前定量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的最佳无创影像方法 ,已成为其它无创检测冠状动脉钙化方法的参考标准 ,所测定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狭窄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临床上应用电子束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扫描机检测冠状动脉钙化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初步筛选方法。现试就电子束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的临床基础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诊断学 冠状动脉钙化的无创影像学检测方法 综述 动脉粥样硬化 电于束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扫描机
下载PDF
应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技术对比分析心房颤动及非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的形态学特征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宏伟 王照谦 +7 位作者 尹晓盟 杨东辉 杨志强 肖明 高连君 张树龙 杨延宗 夏云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40-44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对评价心房颤动(房颤)及非房颤患者左心耳形态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入选的86例患者分为房颤组44例为拟行导管消融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对照组42例为无房颤的患者。...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对评价心房颤动(房颤)及非房颤患者左心耳形态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入选的86例患者分为房颤组44例为拟行导管消融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对照组42例为无房颤的患者。所有患者经 MSCT 肺静脉成像检查,进行三维容积重建。测量左心耳容积、左心耳口长短径直径、左心耳与冠状动脉左回旋支的关系、左心耳嵴的长度及宽度。结果:房颤组患者左心房容积(119.8±33.4)ml、左心耳容积(10.1±4.8)ml、左心耳口面积(293.2±113.7)mm^2、左心耳口长短径(24.3±5.3)mm、(15.6±4.4)mm 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分别为:(89.6±29.2)ml,(7.5±3.1)ml,(221.5±87.6)mm^2,(20.8±3.8)mm 及(13.0±3.3)mm,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5)。房颤组患者左心耳口面积自54.0 mm^2~502.4 mm^2不等,对照组为111.0 mm^2~566.6 mm^2不等。而两组中左心耳嵴的长度及宽度、左心耳基部同冠状动脉左回旋支的距离没有显著差别。结论:在房颤患者中,除了左心房的增大,左心耳容积及左心耳口面积也显著地增大,提示左心耳形态学的改变同房颤的发生密切相关。房颤患者左心耳口面积相差很大,术前评价左心耳口对选择封堵器及其型号很有帮助。另一方面,左心耳非常接近冠状动脉回旋支,基于左心耳基部消融时,应谨慎选择消融策略以避免损伤回旋支。MSCT 可作为测量及评价左心房、左心耳相关指标,明确左心耳周围组织结构的有效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耳 心房颤动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下载PDF
冠状静脉窦形态学的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筱梅 杨延宗 +1 位作者 王照谦 林治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8-290,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对评价国人冠状静脉窦形态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因各种原因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符合健康成人标准,进行三维容积图像重建。测量冠状静脉窦的长度、窦口的直径及...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对评价国人冠状静脉窦形态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因各种原因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符合健康成人标准,进行三维容积图像重建。测量冠状静脉窦的长度、窦口的直径及其主要属支的数目、直径、属支与冠状静脉窦之间的夹角和冠状静脉窦的变异情况。结果:200例观察者均可见其主要分支。心中静脉99%(198例)汇入冠状静脉窦;大的左心室后静脉发现率为70%;左心房斜静脉和心小静脉出现率为54%(108例)、23%(46例);冠状静脉窦长度21~60(平均为35.61±8.16) mm;窦口直径:6.5~17.5(平均为10.01±3.61)mm;心脏静脉异常占22例(11%),包括:膨大、肌桥、迂曲、成角及汇入左侧心腔等。结论:MSCT是诊断冠状静脉窦及其分支变异的新方法。对于指导冠状静脉窦电极的置入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静脉窦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在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随访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12
作者 贾崇富 王照谦 +5 位作者 杨志强 卞晓明 孙喜霞 王海燕 郑鹏 谢丽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在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EVE)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3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于EVE前、后行MSCT检查,对比观察EVE前、后MSCT图像,分析真、假腔、重要分支及内支架等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①真、假...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在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EVE)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3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于EVE前、后行MSCT检查,对比观察EVE前、后MSCT图像,分析真、假腔、重要分支及内支架等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①真、假腔内径在EVE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支架覆盖区假腔内完全血栓化,20例假腔内部分血栓化;②97支腹部分支及髂总动脉受累,EVE后4支修复,30支不同程度缓解,63支无变化。2支无名动脉受累,EVE后修复;③1例支架伸展不良合并Ⅰ型内漏;④8例支架内漏发生,占26.7%;其中Ⅰ型内漏5例(均位于支架近端),Ⅱ型内漏即肋间动脉漏2例,Ⅰ型与Ⅱ型内漏并发1例。结论:MSCT应作为主动脉夹层EVE后随访并优先选择的主要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隔绝术 主动脉夹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国产与进口碘帕醇注射液用于肝脏增强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检查的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绍林 张雪林 +2 位作者 邱士军 胡敏燕 许军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32-734,共3页
目的 :比较国产与进口碘帕醇注射液临床安全性、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CT)增强扫描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盲法平行对照临床等效试验设计 ,试验药和对照药分别为国产和进口碘帕醇注射液 ,入组病例 4 6例分为 2组 ,试验组 2 3例 ,... 目的 :比较国产与进口碘帕醇注射液临床安全性、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CT)增强扫描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盲法平行对照临床等效试验设计 ,试验药和对照药分别为国产和进口碘帕醇注射液 ,入组病例 4 6例分为 2组 ,试验组 2 3例 ,对照组 2 3例 ,药物剂量按 1.5mL·kg- 1,注射速度2 .5mL·s- 1,分别取肝脏 2点测其增强前后CT值作为增强效果判定指标。结果 :试验组增强后CT值升高 (43±s 9)HU ;对照组为 (41± 10 )HU ,2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碘帕醇注射液临床应用安全有效与进口产品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帕醇 造影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x线影像增强 临床试验
下载PDF
心房颤动者冠状静脉窦形态学的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筱梅 王照谦 +3 位作者 贾崇富 孙喜霞 杨志强 杨延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38-440,共3页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探讨心房颤动(房颤)者冠状静脉窦及左心房形态学的变化。方法:因房颤行MSCT肺静脉成像和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共收取冠状静脉窦图像质量最佳者100例,分为房颤组[50例:女20例,平均年龄(...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探讨心房颤动(房颤)者冠状静脉窦及左心房形态学的变化。方法:因房颤行MSCT肺静脉成像和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共收取冠状静脉窦图像质量最佳者100例,分为房颤组[5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0.5±13.0)岁]及对照组[50例:女23例,平均年龄(53.6±13.0)岁]。测量冠状静脉窦口的直径(上下径和前后径)、距冠状静脉窦口1 cm、2 cm处冠状静脉窦的直径(上下径和前后径)及各处面积;左心房的直径。结果:房颤组与对照组比较:冠状静脉窦口直径[上下径:(19±7)mm vs(16±8)mm,P=0.05;前后径:(13±2)mmvs(11±3)mm,P=0.01]、距冠状静脉窦口1 cm处冠状静脉窦直径[上下径:(15±1)mm vs(13±2)mm,P<0.01;前后径:(11±5)mm vs(11±1)mm,P=0.03]和左心房直径[上下径(45±4)mm vs(31±7)mm,P=0.04;前后径:(53±4)mm vs(44±5)mm,P<0.01]房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房颤者冠状静脉窦及左心房发生形态解剖重构;其形状与正常人群无差异,其中管状冠状静脉窦占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静脉窦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心房颤动
下载PDF
计算机X线摄影与屏-片系统胸部床旁摄影显示病灶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8
15
作者 禹智波 张云泉 李锦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6-228,共3页
目的:比较计算机X线摄影、屏-片系统胸部床旁摄影显示病灶能力的ROC曲线特性,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显示胸部病灶能力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计算机X线摄影和屏片系统床旁胸片各120例和106例,以CT检查为金标准进行对照,将两组床旁胸片显示的... 目的:比较计算机X线摄影、屏-片系统胸部床旁摄影显示病灶能力的ROC曲线特性,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显示胸部病灶能力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计算机X线摄影和屏片系统床旁胸片各120例和106例,以CT检查为金标准进行对照,将两组床旁胸片显示的病灶清晰程度分为清晰、可见、模糊、隐约可见、未见5类,统计两组的例数,绘制ROC曲线。结果:120例计算机X线摄影胸片中,102例行CT检查,64例CT所显示的病灶中,计算机X线摄影能显示62例,2例未见病灶。106例屏片系统胸片中,92例行CT检查,48例CT所显示的病灶中,屏片系统能显示44例,4例未见病灶。计算机X线摄影和屏-片系统胸部床旁摄影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2(95%CI:0.849~0.974)和0.777(95%CI:0.681~0.874)。结论:相同摄影条件下,计算机X线摄影床旁胸片显示病灶能力高于屏-片系统,计算机X线摄影床旁胸片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x线摄影 床旁胸片 ROC曲线 线下面积 评价研究
下载PDF
主动脉壁内血肿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贾崇富 王照谦 +3 位作者 杨志强 王军 孙喜霞 王海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在主动脉壁内血肿(AIH)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GE Lightspeed Plus或Lightspeed 16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进行增强前后扫描,共发现20例AIH,为AIH组。另随机选取20例单纯主动脉粥样硬化病例...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在主动脉壁内血肿(AIH)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GE Lightspeed Plus或Lightspeed 16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进行增强前后扫描,共发现20例AIH,为AIH组。另随机选取20例单纯主动脉粥样硬化病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MSCT征象。结果:①20例患者主动脉壁均呈新月形或环形增厚,达5.0~12.3 mm,CT值:45.6~75.4 Hu。②14例患者主动脉钙化内移达3.0~10.3 mm。③20例患者合并粥样硬化穿透性溃疡和内膜渗漏分别为15处和7处。④AIH组的主动脉壁最大厚度及平扫CT密度值、主动脉最大直径和主动脉钙化内移距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是检出AIH的快速、无创检查方法,对临床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确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且便于治疗后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少见部位心脏黏液瘤的多层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和超声心动图诊断评价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炜 夏娟 +5 位作者 孙庆军 马小静 王黎 陈鑫 熊青峰 彭志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44-848,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心脏多发或少见部位黏液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探讨多层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和超声心动图对其联合检查的必要性。方法:收集我院2003-02至2015-12经手术证实的14例多发和非起源于左心房卵圆窝的心脏黏液瘤,分析其MSCT征象... 目的:通过分析心脏多发或少见部位黏液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探讨多层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和超声心动图对其联合检查的必要性。方法:收集我院2003-02至2015-12经手术证实的14例多发和非起源于左心房卵圆窝的心脏黏液瘤,分析其MSCT征象,并与超声心动图结果对照。结果:14例患者中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12例,准确率约85.7%;MSCT诊断11例,准确率约84.6%。术前超声心动图和MSCT对此类多发或非常规位置起源心脏黏液瘤的诊断准确率基本相当且优势互补,超声心动图对于瘤体的运动、瘤蒂的位置、形态和附着点判断优于MSCT。而MSCT可同时排除有无肺动脉栓塞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结论:多发或起源少见部位的心脏黏液瘤既有着与常规单发左心房黏液瘤相似的影像学表现,又有其特殊征象,两种检查方法密切结合,可对此类疾病及其并发症诊断达到较高的水平,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黏液瘤 多发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冠状动脉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成像意外检出肺栓塞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贾崇富 李艳霞 +4 位作者 杨志强 张中和 孙喜霞 王海燕 王照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4-367,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图像上意外检出肺栓塞的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2006-01至2009-01临床怀疑冠心病并接受冠状动脉MSCT检查的6231例患者,意外检出肺栓塞40例,其中5例合并心功能不全,12例合并阵发...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图像上意外检出肺栓塞的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2006-01至2009-01临床怀疑冠心病并接受冠状动脉MSCT检查的6231例患者,意外检出肺栓塞40例,其中5例合并心功能不全,12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记录肺栓塞的发生部位。结果:意外检出肺栓塞共40例,占0.6%。①40~49岁2例,50~59岁4例,60~69岁9例,70岁及以上25例。②叶间动脉型4例(10.0%),肺叶动脉型9例(22.5%),肺段动脉型25例(62.5%),肺亚段动脉型2例(5.0%)。各级肺动脉受累支数共151支,中心肺动脉受累20支(13.2%),外周肺动脉受累131支(86.8%)。③下肢静脉血栓7例(17.5%),D-二聚体>0.50mg/L6例(15.0%)。结论:冠状动脉MSCT图像上肺栓塞的意外检出率为0.6%,且大多数为外周型。每一名影像医师都应常规利用冠状动脉MSCT图像评价是否存在肺栓塞,尤其是合并心房颤动或心功能不全的高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对疑似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遇春 鲁锦国 +4 位作者 尚健慧 陈鑫 陈燕 刘会霖 苏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目的:研究心内科疑似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及血栓分布特点,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CA)扫描在诊断冠心病的同时能否同时排除肺栓塞。方法:2013-01至2014-10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时疑诊肺栓塞患者,回顾性分析行64层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肺动... 目的:研究心内科疑似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及血栓分布特点,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CA)扫描在诊断冠心病的同时能否同时排除肺栓塞。方法:2013-01至2014-10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时疑诊肺栓塞患者,回顾性分析行64层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肺动脉造影(CTP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CTPA上血栓分布特点。将诊断肺栓塞者设为肺栓塞组(n=261),无肺栓塞者为非肺栓塞组(n=142)。结果:403例患者中,肺栓塞患者261例(64.8%)。所有疑似肺栓塞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胸痛及晕厥。肺栓塞组中,女性、心悸患者的比例高于非肺栓塞组,而胸痛的比例少于非肺栓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栓塞组晕厥、胸闷患者比例高于非肺栓塞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5例(93.9%)肺栓塞患者于CTCA扫描区域均能发现血栓征象,余肺栓塞患者16例(6.1%)为小面积肺栓塞,其血栓仅位于两上肺动脉。结论 :由于就诊心内科的肺栓塞患者临床表现与心血管疾病的相似性,对心内科呼吸困难、心悸、胸痛、晕厥的患者,需同时诊断有无冠心病及肺栓塞。CTCA扫描在诊断冠心病能同时基本明确诊断肺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三维计算机X线断层照像术测量股骨颈前倾角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客 唐盛平 +3 位作者 覃均昌 于薇 韩镜明 刘宝萍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三维CT测量股骨颈前倾角(FNA)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DDH患儿12例,其中双髋脱位4例,单髋脱位8例,均行闭合复位、蛙式石膏外固定术,采用GE公司Hip speed Fi/x双层螺旋CT进行表面遮盖成像、最大密度... 目的探讨三维CT测量股骨颈前倾角(FNA)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DDH患儿12例,其中双髋脱位4例,单髋脱位8例,均行闭合复位、蛙式石膏外固定术,采用GE公司Hip speed Fi/x双层螺旋CT进行表面遮盖成像、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等三维观察和FNA测量,分别在术前对股骨头颈、髋臼及臼头关系行三维重建。结果髋脱侧FNA明显增大,与其同年龄段患儿正常髋关节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三维CT可直观、全面及分解地显示髋关节结构,更加精确地测量FNA,从而达到对DDH患儿个体化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计算机x线断层照像术 股骨颈前倾角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