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西清江上游NE向活动断层束分段分形特征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树仁 吴淦国 +5 位作者 胡道功 石玲 易顺华 汪华斌 徐瑞春 梅应堂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2-149,共8页
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初步厘定了清江上游NE向断层束7条区域性活动断层的轨迹结构,并依据断层几何轨迹的间断、连接和重叠特性,划分断层带的相对独立断裂段;进而利用分形分维分析,分别估算活动断层和相对独立断层段的轨迹结构分... 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初步厘定了清江上游NE向断层束7条区域性活动断层的轨迹结构,并依据断层几何轨迹的间断、连接和重叠特性,划分断层带的相对独立断裂段;进而利用分形分维分析,分别估算活动断层和相对独立断层段的轨迹结构分维值。计算结果表明:每条断层的轨迹结构具有其特征性的分维值,轨迹结构越复杂,分维值越高,咸丰断层分维值最高(D=1.268),齐岳山断层带分维值最低(D=0.980);每个相对独立的断层段也具有特征性的分维值,其中,郁江断层带的Ⅱ段的分维值最高(D=1.318),齐岳山断层带的Ⅰ段的分维值最低(D=0.962);断层轨迹结构越复杂、分段阶区分支断裂越多、分维值越高,其现今活动性越强;活动断层分段分形分析是进行断层活动性评价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束 分段 分形 分维 活动断层 鄂西
下载PDF
关角隧道9号斜井断层束初期支护大变形控制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侯超 《公路隧道》 2012年第3期46-53,共8页
文章结合关角隧道通过二郎洞断裂带的实际施工过程经验,对断裂带引起初期支护大变形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详细的总结,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断层束 初期支护大变形 变形控制 斜井
下载PDF
煤矿断层束间煤层开采底板破坏与水害评价
3
作者 李杨 《能源与节能》 2018年第10期36-38,132,共4页
随着开采环境简单、构造简单煤层的减少,复杂环境的煤层开采量逐年增大,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增大,断层群发育区域尤为严重。以华泓煤业煤矿为例,采用"主控因素评价法"建立数据模型,详细分析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建... 随着开采环境简单、构造简单煤层的减少,复杂环境的煤层开采量逐年增大,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增大,断层群发育区域尤为严重。以华泓煤业煤矿为例,采用"主控因素评价法"建立数据模型,详细分析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形象地介绍了断层束,这对保证该地区煤矿生产安全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水害评价 煤层 断层束
下载PDF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评估上颌后牙区施耐德膜增厚与根尖周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冯博 李凤翔 杜启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4-651,共8页
目的 评估患者上颌窦内衬黏膜上皮,即施耐德膜(SM)增厚的情况及其与上颌后牙区根尖周病变(PAL)的关系,以期为牙源性上颌窦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301例患者554个上颌窦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影... 目的 评估患者上颌窦内衬黏膜上皮,即施耐德膜(SM)增厚的情况及其与上颌后牙区根尖周病变(PAL)的关系,以期为牙源性上颌窦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301例患者554个上颌窦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影像学资料,以确定上颌后牙PAL与SM增厚的相关性。记录病理性黏膜增厚的病例数,并根据SM增厚的程度与类型进行分类。评估SM增厚与PAL的直径,PAL上缘与上颌窦底的波及关系及有PAL的患牙是否进行根管治疗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上颌后牙区,当患者出现PAL时,SM增厚的检出率高于无PAL,并且PAL与SM增厚之间具有相关性。PAL各项检测指标与SM增厚程度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BCT根尖周指数(CBCT-PAI) PAL直径与SM增厚程度呈现正相关性,而PAL上缘与上颌窦底的3种不同波及关系、有PAL的患牙是否进行根管治疗与SM增厚程度不具有相关性。PAL各项检测指标与SM增厚类型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有PAL的患牙是否进行根管治疗与SM增厚类型之间具有相关性,而PAL直径和PAL上缘与上颌窦底的3种不同波及关系与SM增厚类型不具有相关性。结论 上颌后牙PAL与SM增厚密切相关,PAL直径与SM增厚程度呈正相关;有PAL且进行过根管治疗的患牙常见出现SM息肉型增厚,PAL上缘与上颌窦底的波及关系不影响SM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耐德膜增厚 根尖周病变 锥形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引导下肺结节诊断、定位及治疗技术专家共识
5
作者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呼吸介入专业委员会 孙加源 +3 位作者 陈恩国 徐冬阳 谢芳芳 张冀松 《癌症》 CAS 2024年第3期89-105,共17页
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系统可以在术中便捷地实时生成目标区域的3D影像、透视图像,部分甚至可以提供增强透视与穿刺引导。近年来,CBCT系统在肺介入诊疗领域中的应用得到了较快发展,该技术在肺... 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系统可以在术中便捷地实时生成目标区域的3D影像、透视图像,部分甚至可以提供增强透视与穿刺引导。近年来,CBCT系统在肺介入诊疗领域中的应用得到了较快发展,该技术在肺结节诊断、定位和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优势已得到众多临床证据的支持。为了优化和标准化CBCT系统技术操作规范,指导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由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呼吸介入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制订本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锥形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诊断 定位 治疗
下载PDF
基于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特征对根尖周炎患者再生牙髓治疗效果的预测作用
6
作者 马依热·阿布都赛麦提 阿地拉·阿布力孜 +1 位作者 蒋文雯 阿依古丽·吐尔地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9期1043-104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T特征对根尖周炎患者再生牙髓治疗(REP)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根尖周炎患者182例,均接受REP治疗并获取CBCT,随访观察12个月,根据治疗效... 目的探讨基于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T特征对根尖周炎患者再生牙髓治疗(REP)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根尖周炎患者182例,均接受REP治疗并获取CBCT,随访观察12个月,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160例和无效组22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再生牙髓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BCT特征对根尖周炎患者再生牙髓治疗效果的预测效能。结果有效组患者的年龄、术前根尖周病损体积较无效组小,皮质骨破坏占比较无效组低(P<0.05)。以根尖周炎患者再生牙髓治疗效果为因变量(无效=1,有效=0),年龄、皮质骨破坏、根尖周病损体积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根尖周病损体积(OR=1.041,95%CI:1.014~1.069)为根尖周炎患者再生牙髓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术前根尖周病损体积预测根尖周炎患者再生牙髓治疗效果的AUC为0.852(95%CI:0.792~0.900),特异度为73.12%,敏感度为95.45%。结论基于CBCT测定的术前根尖周病损大小是根尖周炎患者再生牙髓治疗效果的预测因素,术前根尖周病损体积小的患牙可以获得更好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计算机断层扫描 根尖周炎 再生牙髓治疗 牙髓血运重建术
下载PDF
成人单侧后牙反[牙合]髁突及颌骨对称性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研究
7
作者 于巾涵 原工杰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6期35-40,48,共7页
目的 研究成人单侧后牙反[牙合]引起的长期咬合不对称对髁突和下颌骨的影响,探讨成人单侧后牙反[牙合]者髁突和下颌骨的变化。方法 选择20例成人单侧后牙反[牙合]患者为反组,15例个别正常[牙合]患者为正常组。用InvivoDental 5.1软件测... 目的 研究成人单侧后牙反[牙合]引起的长期咬合不对称对髁突和下颌骨的影响,探讨成人单侧后牙反[牙合]者髁突和下颌骨的变化。方法 选择20例成人单侧后牙反[牙合]患者为反组,15例个别正常[牙合]患者为正常组。用InvivoDental 5.1软件测量髁突前后径、髁突内外径、髁突内外径-矢状面角度、髁突与正中矢面距、关节各间隙、关节窝宽度、关节窝深度、关节结节后壁倾斜角度、底角、下颌角、下颌升支长度、下颌体长度、下颌总长度。结果 正常组左右比较,关节形态、位置及下颌骨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反[牙合]组左右比较,反[牙合]侧关节后间隙与底角更大,反[牙合]侧下颌体长度和下颌总长度更小。正常组与反[牙合]侧比较,反[牙合]侧髁突内外径-矢状面角、关节上间隙更小;关节窝宽度、底角、下颌角均更大。正常组与非反[牙合]侧比较,非反[牙合]侧髁突与正中矢面距、关节上间隙更小;关节窝宽度、下颌角、下颌体长度、下颌总长度更大。结论 成人个别正常者双侧关节形态、位置及下颌骨形态基本对称。成人单侧后牙反[牙合]者双侧关节位置不对称,反[牙合]侧髁突位置更靠前和双侧关节窝增宽出现适应性改建,下颌骨形态不对称向反[牙合]侧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后牙反[牙合] 颞下颌关节 下颌骨 对称性 锥形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联合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融合技术在老年胸主动脉瘤腔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8
作者 张尧鑫 李国杰 +1 位作者 梁锋 刘梦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9期1136-1139,共4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联合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图像融合技术在老年胸主动脉瘤腔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收治的行腔内介入治疗的73例老年胸主动脉瘤患者,按照...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联合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图像融合技术在老年胸主动脉瘤腔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收治的行腔内介入治疗的73例老年胸主动脉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7,术中采用CTA联合CBCT图像融合技术引导)和对照组(n=36,术中采用CTA引导)。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辐照时间、总辐射剂量及手术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老年胸主动脉瘤患者技术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辐照时间、总辐射剂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联合CBCT图像融合技术在老年胸主动脉瘤腔内介入治疗能进一步降低造影剂用量和辐照剂量,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锥形计算机断层扫描 胸主动脉瘤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应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和机载影像系统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比较 被引量:7
9
作者 张璋 罗剑锋 +1 位作者 刘美莲 王文华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探究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应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和机载影像系统(on Board Image,OBI)分析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筛选2018年7月~2021年7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诊的14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所有患者... 目的探究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应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和机载影像系统(on Board Image,OBI)分析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筛选2018年7月~2021年7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诊的14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所有患者均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CBCT组和OBI组,每组各70例患者。比较两组的摆位误差及放射剂量差异,分析CBCT、OBI系统在降低鼻咽癌患者IMRT的摆位误差中的价值。结果(1)相比于校正前,校正后两组的摆位误差均明显降低,并且相比于OBI组,校正后CBCT组的摆位误差明显更低(P均<0.05);(2)在降低鼻咽癌患者IMRT的摆位误差中,CBCT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特异度、敏感度与OBI对比均明显升高(Z=2.241,P<0.000);(3)相比于校正前,校正后两组的计划靶区边界(margins of planning target volume,MPTV)值均明显降低,并且相比于OBI组,校正后CBCT组的MPTV值明显更低(P均<0.05);(4)两组脑干、脊髓、晶状体和视交叉的实际剂量高于计划剂量,且CBCT组低于OB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应用CBCT、OBI系统分析均可校正摆位误差,提高患者的摆位与调强放疗精确度。CBCT、OBI系统可以通过减少摆位误差,有可能进一步缩小计划靶区范围,从而减少靶区临近危机器官的照射剂量的临床目的。CBCT的作用更明显,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锥形计算机断层扫描 OBI系统 调强放疗 摆位误差 放射剂量
下载PDF
下颌第一磨牙区舌侧凹陷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亮亮 张玉昕 +1 位作者 甘抗 朱娟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1-226,共6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对下颌第一磨牙缺牙区舌侧凹陷的发生率和程度进行研究,以减少种植手术过程中发生舌侧骨穿孔的风险。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107例成人患者的CBCT资料,选取下颌第一磨牙缺牙区截面影像,根据下颌... 目的: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对下颌第一磨牙缺牙区舌侧凹陷的发生率和程度进行研究,以减少种植手术过程中发生舌侧骨穿孔的风险。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107例成人患者的CBCT资料,选取下颌第一磨牙缺牙区截面影像,根据下颌第一磨牙区牙槽嵴的形状将下颌第一磨牙区颌骨形态分为凸型(C型)、直型(P型)、凹型(U型);确定每组的发生率,通过选定的解剖标志测量舌侧凹陷的角度、深度,并分析其特征。结果:在107例患者中,下颌第一磨牙区舌侧凹陷(U型)发生率为29.0%,凹陷的平均角度为(57.77±8.68)°;凹陷的平均深度(LCD)为(2.77±0.80)mm;舌侧最凸点(P)到牙槽嵴顶(Vc)和下颌下缘(Vd)的平均垂直距离分别为(11.61±1.73)mm和(15.33±2.65)mm。结论:下颌磨牙区舌侧倒凹的存在为在该区域进行种植手术增加了潜在风险,本研究中下颌第一磨牙缺牙区舌侧倒凹的发生率为29.0%;CBCT影像可以准确描述下颌磨牙区域的解剖特征,为制定种植计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舌侧凹陷 牙槽嵴形态 锥形计算机断层扫描 种植牙
下载PDF
3D机器人系统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成像在颈椎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邢俊 孙炎冰 +4 位作者 朱子奇 李刚 焦静 倪其鸣 于红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3-507,共5页
目的:通过与常规X线摄影和CT进行比较,探讨Siemens双悬吊3D机器人系统(Multitom RAX)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成像(CBCT)在颈椎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将在本院骨科就诊且因疑似颈椎疾病而分别行正侧位X线摄影(A组)、颈椎CT(B组)或3... 目的:通过与常规X线摄影和CT进行比较,探讨Siemens双悬吊3D机器人系统(Multitom RAX)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成像(CBCT)在颈椎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将在本院骨科就诊且因疑似颈椎疾病而分别行正侧位X线摄影(A组)、颈椎CT(B组)或3D RAX CBCT(C组)检查的6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基于3组图像,测量每例患者颈椎解剖学参数,包括枕颈角(OC_(2)A)、第1胸椎倾斜角(T_(1)SA)、C_(2)与C_(7)矢状面轴向距离(cSVA)及颈椎前凸角(CL),并采用4级评分法评估图像质量。计算各组的辐射剂量,包括容积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和剂量面积乘积(DAP)。对3组的各项解剖学参数的测量结果、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指标进行比较。结果:A、C两组的OC_(2)A、CL及cSVA分别为18.29°±6.73°、10.52°±12.53°、(26.77±10.33)mm及18.14°±7.23°、10.54°±11.08°、(27.07±9.26)mm,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OC_(2)A、CL及cSVA分别为14.78°±6.98°、3.32°±13.70°和(21.92±8.85)mm,与A、C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A组:2.5±0.65、B组:3.72±0.45、C组:3.52±0.6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剂量长度乘积(DLP)较B组降低了54.6%,较A组DAP增大了8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颈椎检查时,采用3D机器人系统CBCT较常规X线能提供质量更高的图像且相比CT有更精准的站立位测量数据及更低的辐射剂量,能为临床提供更精准、更有价值的测量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3D机器人系统 锥形计算机断层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下载PDF
成人骨性Ⅱ类患者不同垂直骨面型上颌窦容积及口咽气道体积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盼明 李政泽 +1 位作者 李军鹤 崔淑霞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528-537,共10页
目的评估成人骨性Ⅱ类患者不同垂直骨面型上颌窦容积(MSV)及口咽气道体积的差异,并探索MSV与口咽气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成人骨性Ⅱ类患者90例,年龄、性别严格匹配。应用Mimics 21.0软件对所有样本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影... 目的评估成人骨性Ⅱ类患者不同垂直骨面型上颌窦容积(MSV)及口咽气道体积的差异,并探索MSV与口咽气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成人骨性Ⅱ类患者90例,年龄、性别严格匹配。应用Mimics 21.0软件对所有样本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影像进行双侧上颌窦及口咽段气道的三维重建,分别计算出其体积。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垂直骨面型、不同性别的MSV及口咽气道体积差异,并探索MSV与口咽气道体积的相关性。结果成人骨性Ⅱ类患者平均MSV为(18360.42±3747.41)mm^(3),左右侧MSV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明显大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垂直骨面型分组中,高角组MSV明显大于均角组和低角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角组大于低角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骨性Ⅱ类患者平均口咽气道体积为(17517.80±6056.33)mm^(3);男性明显大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高角组、均角组至低角组口咽气道体积逐渐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SV与口咽气道体积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58(P<0.01)。结论在成人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中,下颌平面角较大者,MSV较大,口咽气道体积较小,且MSV与口咽气道体积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容积 口咽气道 骨性Ⅱ类 垂直骨面型 锥形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下载PDF
锥形束CT在下颌下腺结石精确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杨小凤 孙小娟 +2 位作者 乔光伟 周忠伟 兰会霞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41-1045,共5页
目的比较X线片、超声、CT、锥形束CT(CBCT)对不同位置下颌下腺结石的检出率,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下颌下腺结石诊疗中的辅助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21年3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113例下颌下腺结石患者的X线片、超声、CT、CBC... 目的比较X线片、超声、CT、锥形束CT(CBCT)对不同位置下颌下腺结石的检出率,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下颌下腺结石诊疗中的辅助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21年3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113例下颌下腺结石患者的X线片、超声、CT、CBCT检查资料,比较4种成像方法对不同位置结石的检出率及总检出率。利用Mimics 19.0软件和CBCT数据对结石进行3D重建,从可视化角度观察结石的位置、大小、形态及数目。结果CBCT和CT对下颌下腺结石的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2%(111/113)vs 95.6%(108/113),P>0.05],但均高于X线片(65.5%,74/113)和超声(73.5%,83/113)的总检出率。超声对导管前、中段结石的检出率最低[分别为63.6%(21/33)、72.2%(26/36)],与CBCT[分别为97.0%(32/33)、100.0%(36/36)]、CT[分别为93.9%(31/33)、97.2%(35/36)]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X线片对导管后段结石的检出率低于超声、CBCT、CT[40.9%(18/44)vs 81.8%(36/44)、97.7%(43/44)、95.5%(42/44),均P<0.01]。将CBCT数据导入Mimics 19.0软件后,成功地对不同大小、形态及数目的下颌下腺结石进行了可视化重建,重建图像清晰,结石与下颌骨的解剖位置关系显示直观。结论CBCT对下颌下腺结石的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替代传统CT进行涎石病诊断。对于双手双合诊未查及但超声提示的导管后段结石,可直接行CBCT检查进行精确诊断;对于导管前、中段结石,可考虑X线片和CBCT检查。可视化技术有助于临床患者宣教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下腺结石 锥形计算机断层扫描 诊断 数据可视化
下载PDF
基于斜孔散射校正板的锥束X射线CT散射校正方法
14
作者 郭成龙 倪培君 +1 位作者 齐子诚 付康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84,共9页
锥束X射线CT和二维扇束、平行束CT系统相比具有扫描速度快、射线利用率高、重建图像轴向分辨率和水平分辨率一致等优点,是当前工业CT技术发展的重点。然而,由于散射线的存在,其成像质量受到影响。为了减小散射线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提出... 锥束X射线CT和二维扇束、平行束CT系统相比具有扫描速度快、射线利用率高、重建图像轴向分辨率和水平分辨率一致等优点,是当前工业CT技术发展的重点。然而,由于散射线的存在,其成像质量受到影响。为了减小散射线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斜孔散射校正板的散射校正方法,对该方法的原理和实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获取原始扫描数据以及斜孔散射校正板后的扫描数据,利用插值和平滑处理的方法获得散射场数据。然后,通过将原始数据减去散射场数据后进行重建,即可得到无散射的CT图像。通过与光栅式散射校正板校正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应用于涡轮叶片的锥束CT扫描结果校正,典型区域(叶片内冷却通道及叶片内壁)对比度噪声比分别提升了14.2%和56.8%,而光栅式散射校正板校正后,同一位置对比度噪声比分别仅提升了5.6%和27.6%,验证了基于斜孔散射校正板散射校正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计算机断层扫描 散射校正 伪像 斜孔散射校正板
下载PDF
基于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研究牙根吸收的临床特征
15
作者 黄小庆 赵亮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2703-2706,共4页
目的:确定因不同指征接受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成像的患者中牙根吸收的发生率和特征。方法:收集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866次连续CBCT扫描数据,并计算总样本和特定指征的吸收率。结果:137例患者共199颗牙齿存在吸收,在特定指征中... 目的:确定因不同指征接受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成像的患者中牙根吸收的发生率和特征。方法:收集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866次连续CBCT扫描数据,并计算总样本和特定指征的吸收率。结果:137例患者共199颗牙齿存在吸收,在特定指征中患病率为3.1%~29.2%。17.5%(24例)的患者有2个吸收点,7.3%(10例)的患者有3个或更多的吸收点;以前牙为主[43.7%(87/199)],其次为磨牙[40.7%(81/199)]和前磨牙[15.6%(31/199)]。最常见的吸收类型为外吸收[41.2%(82/199)]、颈部吸收[19.6%(39/199)]、感染诱发的根尖吸收[17.6%(35/199)]、阻生齿吸收[9.5%(19/199)]、内吸收[7.5%(15/199)]和替代吸收[4.5%(9/199)]。大多数吸收的牙齿未接受过牙髓治疗[80.9%(161/199)],影像学上尖周正常[64.8%(129/199)]。137例存在吸收的患者中,45例(32.8%)为偶然发现。结论:CBCT检测到高比例的偶然发现的吸收表明,常规放射线成像不能精准检测到吸收的存在,因此牙根吸收未得到充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吸收 锥形计算机断层扫描 患病率 相关性
下载PDF
锥形束CT测量舌厚度预测声门暴露困难的有效性
16
作者 丁媛 程菲 +2 位作者 周晗 赵严礼 张铁成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8-481,共4页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测量舌厚度(TT)在预测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声门暴露困难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颌面手术患者97例,男45例,女52例,年龄18~67岁,ASAⅠ或Ⅱ级。术前采用CBCT测量TT,并记录张口度(IID)、BMI、甲颏距离(TMD)、...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测量舌厚度(TT)在预测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声门暴露困难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颌面手术患者97例,男45例,女52例,年龄18~67岁,ASAⅠ或Ⅱ级。术前采用CBCT测量TT,并记录张口度(IID)、BMI、甲颏距离(TMD)、改良Mallampati分级(MMT)。根据全麻诱导时Cormack-Lehane(CL)分级将患者分为两组:喉镜易显露组(E组,CL分级Ⅰ或Ⅱ级,n=86)和喉镜难显露组(D组,CL分级Ⅲ或Ⅳ级,n=11)。分析IID、BMI、TMD、MMT、TT与喉镜暴露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预测喉镜显露困难的有效性。结果与E组比较,D组BMI、MMTⅢ、Ⅳ级占比明显升高(P<0.05),TT明显延长(P<0.05),TMD明显缩短(P<0.05)。BMI、TMD、MMT、TT预测喉镜暴露困难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0、0.714、0.726、0.797,敏感性分别为36.4%、63.6%、63.6%、81.8%,特异性分别为95.3%、69.8%、76.7%、68.6%。将BMI、MMT、TMD、TT作为模型预测喉镜暴露困难AUC为0.913,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83.7%。结论CBCT测量TT是预测喉镜暴露困难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纳入BMI、TMD、MMT和TT四个指标的综合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计算机断层扫描 舌厚度 气道评估 声门暴露困难
下载PDF
口腔锥形束CT对隐形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检测效果分析
17
作者 徐巍巍 邓旭霞 +4 位作者 霍英杰 季洪超 李薇 刘兰 刘雅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 探讨隐形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前后的口腔锥形束CT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以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钟摆矫治器,观察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比两组治... 目的 探讨隐形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前后的口腔锥形束CT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以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钟摆矫治器,观察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上下颌骨的骨性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长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上颌第一磨牙(U6)的位移距离对比,牙冠与牙根在各个维度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蝶鞍中心、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之间夹角(SNA)、蝶鞍中心、下牙槽座点、鼻根点之间夹角(SNB)、腭平面倾斜角(SN-PP)、上颌平面角(PP-FH)、后面高(S-Go)、后面高与前面高之比(S-Go/N-Me)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前后的前下面高与前面高之比LFH/TFH、L6近中颊的尖点与MP平面垂直距离[L6-MP(LPDH)]、U1-SN角度差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口腔锥形束CT的检测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改善磨牙远移后牙齿垂直方向变化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治器 错[牙合]畸形 第一磨牙 下颌骨 锥形计算机断层摄影
下载PDF
锥形束CT联合超声骨刀微创法治疗儿童上颌埋伏多生牙的临床疗效
18
作者 陈丹 何晓玲 唐坤伦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36-539,共4页
目的观察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联合超声骨刀微创法治疗儿童上颌埋伏多生牙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入院的60例上颌埋伏多生牙患儿,根据... 目的观察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联合超声骨刀微创法治疗儿童上颌埋伏多生牙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入院的60例上颌埋伏多生牙患儿,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30)与对照组(n=30)。两组患儿均接受锥形束CT检查,研究组行超声骨刀手术治疗,对照组行电动式颌面外科微动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出院时间)、术后牙齿松动度、张口度、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并发症(麻醉注射反应、面部肿胀、鼻腔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出血量、出院时间分别为(2.15±1.18)mL、(24.47±3.25)h,分别低(短)于对照组[(12.42±5.03)mL、(34.79±4.23)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牙齿松动总发生率为46.67%,明显低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术后1、3、7 d张口度依次为(9.01±1.27)、(17.03±3.71)、(22.49±4.28)mm,均大于对照组[(8.19±1.18)、(15.06±3.37)、(20.25±3.8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术后1、3、7 d VAS评分依次为(5.39±0.68)、(3.25±0.49)、(1.24±0.28)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81±0.62)、(3.71±0.53)、(1.71±0.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联合超声骨刀微创法治疗儿童上颌埋伏多生牙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患儿手术创伤及疼痛程度,降低牙齿松动度发生风险,扩大张口度,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上颌埋伏多生牙 锥形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超声骨刀 微创 张口度
下载PDF
骨科手术中锥形束CT与超声骨刀的联合应用及效果分析
19
作者 李彤 王倩 +2 位作者 卫星宇 张欢欢 赵婷婷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6期558-564,共7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中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与超声骨刀联合应用的效果及其优势。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间接受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中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与超声骨刀联合应用的效果及其优势。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间接受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术中引入CBCT进行实时扫描成像,以精准定位手术区域并评估骨切除情况。根据切骨工具的不同,患者被分为超声骨刀组(n=40)和高速磨钻组(n=40)。详细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引流量、住院时间、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指数)、颈椎Cobb角、椎管占位率、骨性融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高速磨钻组相比,超声骨刀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切口引流量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同时,超声骨刀组术后3个月、12个月JOA评分及改善率明显优于高速磨钻组(P<0.05);术后1周、3个月及12个月NDI指数也明显优于高速磨钻组(P<0.05)。此外,超声骨刀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高速磨钻组(20.00%)(P<0.05)。结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中,CBCT与超声骨刀联合应用不仅能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损伤,还能有效改善脊髓神经和颈椎功能障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骨科手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超声骨刀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 手术配合 围术期
下载PDF
千伏级锥形束断层扫描在鼻咽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3
20
作者 王瑾 许峰 +4 位作者 柏森 张洪 钟仁明 李燕 李小玉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61-765,共5页
背景与目的: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由于剂量分布较常规放疗更符合鼻咽癌病灶与临近解剖结构对剂量的复杂要求而逐渐被临床采用,但IMRT对摆位精确度及其验证的要求高。千伏级锥形束断层扫描(kilo-volt con... 背景与目的: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由于剂量分布较常规放疗更符合鼻咽癌病灶与临近解剖结构对剂量的复杂要求而逐渐被临床采用,但IMRT对摆位精确度及其验证的要求高。千伏级锥形束断层扫描(kilo-volt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kV-CBCT)是新出现的实时图像引导技术,本研究旨在评价kV-CBCT图像引导技术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摆位修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kV-CBCT于放疗实施前对22例鼻咽癌患者进行扫描,并在线将重建的容积图像与计划CT扫描图像匹配,调整床位后给予放疗。对患者数据离线后进行分析,计算摆位误差以及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边界。结果:22例患者共754次kV-CBCT扫描中,首次kV-CBCT(调整前)扫描共505次,其中摆位偏差在左右、头足和前后3个方向误差≤2mm的检测次数分别为386(76.4%)、384(76.0%)和433(85.7%);调整床位后(调整后)扫描共106次,其中在3个方向摆位偏差≤2mm的检测次数分别为:103(97.2%)、103(97.2%)和106(100%);治疗后扫描共143次,3个方向误差≤2mm的检测次数分别为125(87.4%)、124(86.7%)和129(90.0%)。患者摆位的系统和随机误差调整前在X、Y、Z轴分别为(-0.7±1.6)mm、(-0.7±1.8)mm和(-0.3±1.7)mm,调整后分别为(-0.4±0.8)mm、(0.3±0.8)mm和(0.0±0.7)mm,治疗后分别为(0.2±1.2)mm、(0.3±1.3)mm和(0.1±1.1)mm。在调整前、后PTV最大边界分别为4.0mm和2.1mm。结论:kV-CBC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在鼻咽癌IMRT中可以提高等中心摆位精度,检测并调整摆位误差,有效减小照射野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伏级锥形断层扫描 鼻咽肿瘤 调强放疗 摆位误差 计划靶 体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