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哈克教授的幼小断层理论看法国的幼小衔接措施 被引量:35
1
作者 杨敏 印义炯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9年第4期55-56,共2页
幼小衔接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德国的哈克教授研究指出,幼小衔接过程中主要存在着学习方式、行为规范、社会结构、学习环境等六个方面的断层问题,对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而法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幼儿园附... 幼小衔接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德国的哈克教授研究指出,幼小衔接过程中主要存在着学习方式、行为规范、社会结构、学习环境等六个方面的断层问题,对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而法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幼儿园附设于小学中、科学划分母育学校和小学的学习阶段、统一母育学校与小学的监督视导工作、母育学校教师与初等教育教师接受同样的培训、增加男性教师比重等来解决幼小断层问题,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文章对这些措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望对我国幼小断层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小断层理论 法国 幼小衔接
下载PDF
幼小断层理论视域下幼小衔接教育分析
2
作者 李晓敏 《世纪之星—小学版》 2022年第20期121-123,共3页
本文首先阐述了幼小断层理论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分析了在幼小断层理论视域下开展幼小衔接教育的动因,并对基于幼小断层理论视域下实施幼小衔接教育的基本条件进行了研究,针对幼小断层理论视域下进行幼小衔接教育的挑战进行了论述,从构建... 本文首先阐述了幼小断层理论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分析了在幼小断层理论视域下开展幼小衔接教育的动因,并对基于幼小断层理论视域下实施幼小衔接教育的基本条件进行了研究,针对幼小断层理论视域下进行幼小衔接教育的挑战进行了论述,从构建体系化的教学内容、加大知识与幼儿的联系、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几方面逐一解析幼小断层理论下优化幼小衔接教育的方法,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小断层 断层理论 幼小衔接 衔接教育
下载PDF
铲形断层:发展断层相关褶皱理论的“新引擎”
3
作者 李志刚 杨雪 +4 位作者 吴显灿 孙闯 胡秀 龙伟旺 代向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3-445,共13页
建立褶皱形态、断层结构和断层滑动之间的定量关系是当前地学研究国际前沿领域之一。Anderson断层理论和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果,二者都基于平面断层假设,但铲形断层及其上覆褶皱、地貌面弯曲变形在自然界中普遍... 建立褶皱形态、断层结构和断层滑动之间的定量关系是当前地学研究国际前沿领域之一。Anderson断层理论和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果,二者都基于平面断层假设,但铲形断层及其上覆褶皱、地貌面弯曲变形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对上述理论形成了挑战。本研究利用前翼三角剪切和后翼简单剪切的综合模式,建立深部和地表耦合的铲形断层传播褶皱模型,用来解释上述构造变形机制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背斜区三维构造精细解析和铲形断层传播褶皱三维数值建模对比研究,实现构造变形从二维向真三维研究转换;准确限定孕震断层的铲形几何形态,为定量同震和震后变形提供直接的约束条件,为未来地震危险性评估提供科学数据支持;准确落实地下铲形断层和褶皱变形模型、裂缝发育区和构造型圈闭大小,服务于油气勘探开发。因此,铲形断层传播褶皱模型,一方面为完善和提升断层相关褶皱理论提供了新引擎,另一方面对区域构造变形分析、地貌演化重塑、地震危险性评价和油气资源前景评估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erson断层理论 断层相关褶皱理论 铲形断层 铲形断层传播褶皱 真三维模型
下载PDF
幼小断层理论视域下幼小衔接的教材路径探究--以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代芬 杨燕霞 《林区教学》 2022年第8期120-124,共5页
幼小衔接应是幼儿园与小学的双向衔接。完善衔接教育,教师是主体,教材是关键。通过分析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拼音、阅读和口语交际版块的衔接内容,尝试从明确幼小的任务与职责、构建幼小教研共同体、完善家园校协同制... 幼小衔接应是幼儿园与小学的双向衔接。完善衔接教育,教师是主体,教材是关键。通过分析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拼音、阅读和口语交际版块的衔接内容,尝试从明确幼小的任务与职责、构建幼小教研共同体、完善家园校协同制度三个方面弥补幼小之间的断层,帮助幼儿顺利度过适应期,健康快乐地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小断层理论 幼小衔接 统编教材 小学语文
下载PDF
基于断层相互作用理论的强震成组孕育发生初步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化然 李轶群 +1 位作者 马宏生 王建国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1-56,共6页
应用应力触发理论原理,基于断层相互作用理论,研究了川滇地区6级以上地震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初步结果表明,后续强震大多发生在前一地震所触发的应力增长区,这证明了强震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即强震是成组孕育、成组发生的,这... 应用应力触发理论原理,基于断层相互作用理论,研究了川滇地区6级以上地震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初步结果表明,后续强震大多发生在前一地震所触发的应力增长区,这证明了强震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即强震是成组孕育、成组发生的,这对强震的地点预测有一定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相互作用理论 应力触发 强震 地震 地点预测 库仑破裂应力 成组孕育 成组发生
下载PDF
基于断层滑移理论的页岩地层套管变形风险评价方法及应用
6
作者 桂俊川 桑宇 +5 位作者 曾波 黄浩勇 苟其勇 黎俊峰 徐尔斯 钟光海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23年第2期209-224,242,共17页
针对套管变形风险预测难的现状,本文首先建立了断裂的临界扰动压力和激活角度计算方法,然后定量模拟了各类地质力学因素对临界扰动压力的影响规律,最后基于建立的方法预测了X2井的套管变形风险。通过本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断裂的... 针对套管变形风险预测难的现状,本文首先建立了断裂的临界扰动压力和激活角度计算方法,然后定量模拟了各类地质力学因素对临界扰动压力的影响规律,最后基于建立的方法预测了X2井的套管变形风险。通过本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断裂的临界扰动压力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断裂的临界扰动压力越低,地层发生剪切错动的风险就越高,套管变形的风险越高。不同的断层应力状态,最优势滑移断裂所在的倾向和走向不同。地层孔隙压力越高,断裂的临界扰动压力越低;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差异越大,断裂的临界扰动压力越低;断裂面的摩擦系数越小,断裂的临界扰动压力越低。X2井最优势滑移断裂临界扰动压力平均值为2.24MPa左右,且全井段存在多处断裂激活显示,井眼套管变形风险较高;当X2井的最优势滑移断裂的临界扰动压力大于4.5MPa时,井眼一定不发生套变;当X2井最优势滑移断裂的临界扰动压力较低,甚至存在断裂激活显示的情况下,井眼不一定发生套变;在存在断裂激活显示的情况下,但没有发生套变的原因可能和地层中不发育断裂或者发育的断裂方向不在激活角度范围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滑移理论 页岩地层 摩尔圆 临界扰动压力 套管变形
下载PDF
断层冲击地压的影响因素与震级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忠华 潘一山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1期5206-5210,共5页
应用围岩-断层模型,按突变理论,分析了断层冲击地压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对断层冲击地乐的震级进行了预测。断层冲击地压是由于开采活动引起的断层突然相对错动、弹性应变能迅速释放的动力现象。其特点是释放能量多、震级高、破坏程度... 应用围岩-断层模型,按突变理论,分析了断层冲击地压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对断层冲击地乐的震级进行了预测。断层冲击地压是由于开采活动引起的断层突然相对错动、弹性应变能迅速释放的动力现象。其特点是释放能量多、震级高、破坏程度较大,应进行重点防治,以避免人员伤亡,减少重大损失。断层冲击地压的震级随断层厚度增大而减小,随断层软化指数增大而增加,随断层初始剪切弹性模量增大而增加,随同岩的初始剪切弹性模量增大而减小。结果表明,应用突变理论对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所做的解析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断层 冲击地压 震级 突变理论
下载PDF
南阳凹陷边界断层三维几何学及运动学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智 张志业 +2 位作者 何登发 罗曦 熊健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62,共15页
新野断层位于南襄盆地南阳凹陷南部的控凹边界断裂,研究其三维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对分析南阳凹陷的形成演化至关重要。以2/3D地震、钻井及测井资料为基础,以正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和构造复原理论为指导,深入剖析新野断层的三维几何学和运... 新野断层位于南襄盆地南阳凹陷南部的控凹边界断裂,研究其三维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对分析南阳凹陷的形成演化至关重要。以2/3D地震、钻井及测井资料为基础,以正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和构造复原理论为指导,深入剖析新野断层的三维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及其对凹陷形成的控制作用。根据断层平面走向,结合倾角和断距变化,将新野断层分为西、中、东3段;空间上认为,新野断层是由多个等倾角面构成的复杂曲面,通过两个垂向轴面和4个横向轴面,将新野断层断面分为11个等倾角区。根据平衡地质剖面复原结果对比,认为新野断层西段、东段形成于晚白垩世,中段形成于始新世大仓房期并逐渐与西段、东段硬连接形成一条断层;断层及其上盘地层旋转程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强;断层反转强度自西向东亦逐渐变大。新野断层西段为“座椅式”正断层,中段由“转折式”正断层转“犁式”正断层,东段为“犁式”正断层。沿断层走向的差异沉降和断面形态差异是南阳凹陷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的重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凹陷 新野断层 几何学特征 运动学特征 断层相关褶皱理论 构造复原
下载PDF
四川盆地北部米仓山冲断带多层滑脱系统构造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文竹 何登发 +1 位作者 樊春 孟征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2-286,共5页
根据野外地质、地震地质资料及平衡复原技术对米仓山山前二维构造特征进行解析,通过三维可视化分析对米仓山山前各断层的空间组合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米仓山山前构造特征具有分层性:深部构造由震旦系滑脱层控制,发育基底逆冲断层;... 根据野外地质、地震地质资料及平衡复原技术对米仓山山前二维构造特征进行解析,通过三维可视化分析对米仓山山前各断层的空间组合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米仓山山前构造特征具有分层性:深部构造由震旦系滑脱层控制,发育基底逆冲断层;中部构造由震旦系与三叠系嘉陵江组滑脱层共同控制,具双重构造;浅层构造受三叠系嘉陵江组滑脱层影响,呈单斜构造。由于三叠系嘉陵江组顶部滑脱层向东逐渐抬升,导致了米仓山山前由西向东缩短率逐渐减小,中部双重构造中的断层主要呈5种组合特征:断层上发育次一级的调节断层,断层间彼此保持平行向两侧延展,断层与断层发生相交,断层逐渐向上抬升最终消亡,断层内部产生新的调节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仓山 滑脱层 断层相关褶皱理论 平衡复原 三维可视化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的构造样式与圈闭作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磊 吕双兵 朱映康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27,31,共5页
为研究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样式与圈闭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作为指导,结合前人的研究,重新对准南前陆冲断褶皱带的构造样式进行划分.分析断裂的剖面组合特征及平面分布形态和不同构造样式形成的圈闭要素.结果表明,基底卷... 为研究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样式与圈闭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作为指导,结合前人的研究,重新对准南前陆冲断褶皱带的构造样式进行划分.分析断裂的剖面组合特征及平面分布形态和不同构造样式形成的圈闭要素.结果表明,基底卷入型构造样式在未受断裂改造和破坏的情况下形成的圈闭有效;厚薄叠加型构造样式形成的圈闭,其上下不叠置,较为发育;薄薄叠加型构造样式形成的圈闭,含油气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南前陆盆地 前陆冲断带 断层相关褶皱理论 构造样式 圈闭
下载PDF
南天山山前复杂褶皱的构造形态分析:以库车秋里塔克背斜和柯坪八盘水磨背斜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汪新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8-576,共9页
南天山山前发育叠瓦状断层和叠加褶皱,这类褶皱构造形态复杂,研究难度大。应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依据地表倾角产状、二维地震剖面和钻测井数据,建立了南天山山前库车秋里塔克背斜和柯坪八盘水磨背斜的构造模型。该研究思路和手段对中国... 南天山山前发育叠瓦状断层和叠加褶皱,这类褶皱构造形态复杂,研究难度大。应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依据地表倾角产状、二维地震剖面和钻测井数据,建立了南天山山前库车秋里塔克背斜和柯坪八盘水磨背斜的构造模型。该研究思路和手段对中国西部山前带复杂褶皱的研究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天山山前 叠加褶皱 构造形态 断层相关褶皱理论
下载PDF
塔北古隆起的三维地质结构及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18
12
作者 陈槚俊 何登发 +2 位作者 孙方源 王峰 张伟康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133,共13页
盆地深层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可以揭示沉积盆地早期的物质记录,揭示盆地深层地质结构、构造样式及其变化特点,还原构造-古地理环境等。塔北古隆起是塔里木盆地油气最富集的构造单元之一,是研究板块内部变形的理想场所。对塔北古隆起地质结... 盆地深层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可以揭示沉积盆地早期的物质记录,揭示盆地深层地质结构、构造样式及其变化特点,还原构造-古地理环境等。塔北古隆起是塔里木盆地油气最富集的构造单元之一,是研究板块内部变形的理想场所。对塔北古隆起地质结构的精细解析有利于加深对古隆起控油气理论的理解,对深层海相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文中基于整个塔北地区的地震资料以及大量钻井资料,建立其三维地质结构,通过Petrel软件实现三维可视化。塔北古隆起存在12个不整合面,可划分为五大构造层:基底(AnZ)、震旦系—下古生界(Z-S)、上古生界(D3d-P)、中生界(T-K1)、新生界(E-Q)构造层。塔北古隆起的地质结构受其深层主干断裂系统控制,依据深层主干断裂发育模式的差异,可将古隆起分为4段:(Ⅰ)温宿凸起段;(Ⅱ)英买力低凸起段;(Ⅲ)哈拉哈塘凹陷与轮南低凸起段;(Ⅳ)草湖凹陷与库尔勒鼻状凸起段。哈拉哈塘凹陷-库尔勒鼻状凸起(甚至包括孔雀河斜坡)的古生界构造层保留了NE-SW向的古生代构造形迹,与近E-W向深层主干断裂系统斜交,可能指示塔北古隆起在晚古生代处于右旋压扭性或NW-SE向主应力环境,直到侏罗纪—早白垩世才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北古隆起 主干断裂系统 三维地质结构 断层相关褶皱理论 构造分段 构造环境
下载PDF
乌泊尔断裂带构造几何学与运动学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槚俊 何登发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45,共21页
乌泊尔断裂带位于帕米尔构造结东北缘,作为揭示青藏高原形成与演化历史的关键地区之一,为碰撞造山作用提供了详细信息,因此厘清乌泊尔断裂带关键构造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该断裂带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本文利用钻测井资... 乌泊尔断裂带位于帕米尔构造结东北缘,作为揭示青藏高原形成与演化历史的关键地区之一,为碰撞造山作用提供了详细信息,因此厘清乌泊尔断裂带关键构造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该断裂带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本文利用钻测井资料、二维地震反射资料、DEM高程资料以及喀什地区1:100000地质图,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为指导,对乌泊尔断裂带进行精细构造解析。研究认为,乌泊尔断裂沿走向至少可分为东、西两段,西段构造变形强烈,而东段较弱,构造样式沿断裂走向上有较大差异;垂直于构造走向上可划分出两个等倾角区;乌泊尔地区的变形最早于中新世早期开始,自上新世以来构造变形强烈,乌泊尔断裂在该区域的活动起始于第四纪,具有幕式活动的特点;通过断层相关褶皱分析得到,自中新世至上新世,断裂东段的构造缩短量至少为9.47km,第四纪以来的构造缩短量至少为11.65km。第四系生长地层的内部结构受控于基底叠瓦构造和乌泊尔断裂,明确深浅构造的关系能较好得限定研究区关键构造的形成演化过程,可作为复杂构造解析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尔 乌泊尔断裂带 断层相关褶皱理论 几何学 运动学
下载PDF
A FRACTAL MODEL AND ENERGY DISSIPATION FOR EN ECHELON FRACTURES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和平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1994年第2期12-19,共8页
observations from the field and the taboratory show that en echelon fractures withinfracture zones have a foede1 within Ricdel structure’ The tensile fallure mecbanism of en echelonfractures can be described by the p... observations from the field and the taboratory show that en echelon fractures withinfracture zones have a foede1 within Ricdel structure’ The tensile fallure mecbanism of en echelonfractures can be described by the pile-ups of sbear crack-dislocations. A fractal model can be used tosimulate the Riedel within Xiedel geometry, allowing the direct rneasarement of tbe ftactal dimen sions of en echelon fractare systems. The energy dissipation of tbe en ccbe1on fracture system canbe deduced using a fracil damage evo1ution model which exptalns tbe evo1ution process of en eche lon fracture svstems. The fractal nature of the fractures can be used to dcrive an accurate estimateof total energy dissip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 echelon fracture system Riedel geometry fractal model energy dissipation
下载PDF
Analysis on activation laws caused by coal mining in fault footwall and its criterion 被引量:2
15
作者 YU Wei-jian WANG Wei-jun WU Zhong-jian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12年第2期123-128,共6页
The system research aimed at activation laws caused by coal mining in fault footwall based on the rock strata me- chanics theory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three-belt characteristics of overlying strata above min... The system research aimed at activation laws caused by coal mining in fault footwall based on the rock strata me- chanics theory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three-belt characteristics of overlying strata above mined-out area, the fault acti- vation effect wa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three periods: the initial activation, the excessive activation and the ultimate activation. Corresponding activation criterion was also deduced by the mechanics theory. Results of engineering example and numerical analysis show that the activation criterion can reflect the activation laws of fault caused by coal m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ult activation footwall strata movement activation criterion
下载PDF
Waves scattering induced by an interface crack in a coated material
16
作者 常军 刘勇 许金泉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9期950-955,共6页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two-dimensional problem of elastic wave scattering from a finite crack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a coated material layer and its substrate. By adopting the Fourier transform method and introdu...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two-dimensional problem of elastic wave scattering from a finite crack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a coated material layer and its substrate. By adopting the Fourier transform method and introducing the crack opening displacement function, the boundary value problem is simplified for numerically solving a system of Cauchy-type singular integral equations by means of Jacobi polynomial expansion.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and the crack opening displacements are defined in terms of the integral equations solutions. The influence of the dimensionless wave number and the ratio of crack length to layer thickness on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and crack opening displacements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ve scattering lnterfacial crack Coated materials
下载PDF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STABILITY OF A DEEP ROADWAY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国彬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1995年第1期58-65,共8页
In this paper the thickness of a broken zone, a state parameter of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is used as the index to evaluate the stabi1ity of surrounding rock of a deep roadway. The paper gives a theoretic formula fo... In this paper the thickness of a broken zone, a state parameter of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is used as the index to evaluate the stabi1ity of surrounding rock of a deep roadway. The paper gives a theoretic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broken zone.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not only the ultimate strength of rockmass but its residual strength and strain-softening level all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of a deep roadway. The paper’s results show that to reinforce surrounding rock, raise its residual strength and lower its strain-softening level should be taken as a basic requirement for supports of a deep roadway.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 also indicates that it is impossible for roadway supports to change surrounding rock states of a deep roadway, so it is certain for them to work in a broken state. For this reason, a sufficient yieldable quantity is necessary for roadway supports used in deep m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mining roadway stability broken-zone thickness
下载PDF
对发震地点施加应力
18
作者 马罗内 沈萍 《国际地震动态》 2003年第12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地震力学 断层摩擦理论 余震持续时间 应力变化速率 震后特性 发震地点
下载PDF
A Simple Model for Earthquake Instability
19
作者 Li Ping'en Yin Youqua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0年第2期179-189,共11页
Based on the heterogeneity of fault plane strength,the macro rupture process of a fault plane can be treated as the rupture accumulation process of local micro-elements in the fault surface.Assuming that the strength ... Based on the heterogeneity of fault plane strength,the macro rupture process of a fault plane can be treated as the rupture accumulation process of local micro-elements in the fault surface.Assuming that the strength of the local micro-elements follows the Weibull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the macro-fault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of the complete load-deformation process is derived from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viewpoint.Applying a one-dimensional earthquake mechanics model and using far-field displacement a as the control variable,the problem of earthquake instability is investigated by employing the stability theor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stiffness ratio(stiffness ratio of fault to surroun-ding rock) β is the important parameter that affects the occurrence of earthquakes.Earthquake instability occurs only when β < 1,and the sudden stress jump appears at the displacement turning point of the equilibrium path curve.The expression of three important parameters for earthquakes(fault half-dislocation distance after earthquake,earthquake stress drop and elastic energy release) is also given.When β≥1,the earthquake does not occur and the fault only slips slowly without an earthqu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quake instability Fault rupture Weibuil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ault constitutive relation Equilibrium path curve Stress sudden jump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