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芦山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闭锁程度与变形动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赵静 武艳强 +4 位作者 江在森 牛安福 刘杰 王丽凤 魏文薪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1-691,1,共11页
利用1999—2007和2009—2011年中国大陆GPS水平速度场数据,采用DEFNODE(反演计算弹性岩石圈块体旋转、应变和块体边界断层闭锁或同震滑动的Fortran程序)负位错反演程序估算了芦山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的三维闭锁程度,并结合剖面结果分析... 利用1999—2007和2009—2011年中国大陆GPS水平速度场数据,采用DEFNODE(反演计算弹性岩石圈块体旋转、应变和块体边界断层闭锁或同震滑动的Fortran程序)负位错反演程序估算了芦山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的三维闭锁程度,并结合剖面结果分析了断层深浅部变形特征.GPS反演结果表明,1999—2007年,龙门山断裂中北段(闭锁比例为0.99)处于强闭锁(本文将闭锁比例大于0.97的称为强闭锁)状态;龙门山断裂南段地表以下深度16km内为强闭锁,深度16—21km处闭锁比例降低为0.62,深度21—24km处整条断裂逐渐转变为蠕滑状态.2009—2011年,即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中北段处于震后蠕滑状态;龙门山断裂南段深度16—21km处闭锁比例降低为0.45,其它位置闭锁程度保持不变.GPS剖面结果显示,2009—2011年,即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中北段为逆冲兼右旋走滑运动;而南段断层不能自由滑动、变形宽度较大.综合分析认为,汶川地震时,龙门山断裂南段并没有发生破裂,一直处于较强的闭锁状态,汶川地震的发生又加速了芦山地震的孕育进程;由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闭锁深度较中北段浅,因此芦山地震较汶川地震强度低、震级小、破裂范围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DEFNODE负位错反演 断层闭锁比例 滑动亏空 变形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