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敖古拉断裂带反转构造圈闭形成机制及控藏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孙显义 许凤鸣 王瑞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16,共7页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敖古拉断裂带对敖古拉油田的形成及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历来存在争议,集中在断裂带对油气运聚是纵向疏导还是横向分割。从断裂带构造解剖入手,分析构造发育演化历程,尤其是后期的构造反转活动,进而研究圈闭形成机制及...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敖古拉断裂带对敖古拉油田的形成及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历来存在争议,集中在断裂带对油气运聚是纵向疏导还是横向分割。从断裂带构造解剖入手,分析构造发育演化历程,尤其是后期的构造反转活动,进而研究圈闭形成机制及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研究认为,断裂带的后期构造反转,形成了众多反转背斜和反向屋脊断块等伴生构造,为油气提供了聚集场所;反转断层活动,对油气运移产生的地震泵与断层阀作用,纵向沟通青一段烃源岩与上覆萨、葡、高多个储集层系,使油气在上部几个储集层系中调节分配,起到油源断层的作用;在断块上倾方向形成的断层遮挡条件,受到长期构造活动影响而降低;敖古拉地区油气主要集中于断层上盘发育的系列反转背斜圈闭中,而下盘油气聚集丰度低、反向屋脊断块油藏不发育,与油源断层沟通的岩性圈闭是下盘油气成藏的主要场所;敖古拉断裂带对油气分布的主要贡献在于其沟通下生上储组合,是油气聚集的重要油源断层,与之伴生的上盘多个反转背斜和下盘与油源断层相关的岩性体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对松辽盆地龙西地区具类似特征的其他几条大断裂中浅层油气,勘探上应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转断层 反转背斜 地震泵 断层阀 油源断层
下载PDF
丹巴燕子沟金矿构造控矿特征分析及成矿机制初探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欣 汪雄武 +1 位作者 赵岩 侯林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1年第3期19-24,共6页
丹巴燕子沟金矿床地处我国重要的金矿成矿区-川西地区,已有较长的民采历史。在总结其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控矿构造、含矿岩系及成矿作用的研究,认为构造对该地区矿床的形成、富集、产出起着主导作用。矿区构造对金矿体的控制主要有... 丹巴燕子沟金矿床地处我国重要的金矿成矿区-川西地区,已有较长的民采历史。在总结其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控矿构造、含矿岩系及成矿作用的研究,认为构造对该地区矿床的形成、富集、产出起着主导作用。矿区构造对金矿体的控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由脆性断裂控制的石英脉型金矿体;二是由韧性剪切带和滑覆构造所控制的碳质板岩型金矿体。而矿区构造的"断层阀-地震泵吸"成矿机制也是该金矿形成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构造 断层阀-地震泵吸 地质特征
下载PDF
幕式成藏的机理和规律探讨 被引量:14
3
作者 赵靖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11,共3页
根据国内外油气成藏特点及盆地流体动力学综合分析,认为幕式成藏也是含油气盆地一种普遍存在的成藏方式,特别是对于多构造运动、断裂发育的盆地以及异常压力比较发育的盆地,幕式成藏往往占有重要地位。幕式成藏的机理主要有构造幕和构... 根据国内外油气成藏特点及盆地流体动力学综合分析,认为幕式成藏也是含油气盆地一种普遍存在的成藏方式,特别是对于多构造运动、断裂发育的盆地以及异常压力比较发育的盆地,幕式成藏往往占有重要地位。幕式成藏的机理主要有构造幕和构造泵作用、断层阀效应或地震泵作用以及超压积聚效应等3种作用。但与渐进式成藏不同,幕式成藏在时间上并不完全受生烃窗控制,而主要受控于区域构造运动、断裂活动或异常压力的演化,因此盆地的构造演化史、断裂活动史和异常压力发育史往往决定了幕式成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式成藏 构造幕作用 断层阀效应 超压积聚效应 成藏规律
下载PDF
五河地区金矿成矿模式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顺林 盛中烈 +1 位作者 朱义坤 张家嘉 《安徽地质》 2019年第1期10-17,共8页
通过《五河县荣渡-小溪集金及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工作,在总结前人工作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五河群原岩生成环境为大陆边缘或岛弧地区,五河岩群西堌堆岩组是区内金矿最主要的赋矿层位,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与金矿形成关系密切,矿石铅与... 通过《五河县荣渡-小溪集金及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工作,在总结前人工作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五河群原岩生成环境为大陆边缘或岛弧地区,五河岩群西堌堆岩组是区内金矿最主要的赋矿层位,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与金矿形成关系密切,矿石铅与围岩铅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表明两者有同源性,成矿物质可能部分来源于围岩。金矿迁移方式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步聚集阶段(预富集)-多次迁移阶段(积累期)-集中阶段(成矿期),五河地区金矿成矿时代应为多期次,综合来看本区成矿年龄大致在110~160Ma之间,提出含金韧性剪切带成矿作用三阶段模式和断层阀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河群 金矿 郯庐断裂 成矿模式 断层阀模式
下载PDF
构造转换背景下应力与流体相互作用控制华南朱溪超大型W-Cu矿床成矿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贺晓龙 张达 +10 位作者 吴淦国 狄永军 张志辉 李芳 胡擘捷 霍海龙 李宁 张鑫明 蔡梦颖 欧阳永棚 魏锦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35-1159,共25页
朱溪W-Cu矿床是近年来在江南斑岩-矽卡岩W矿带发现的一个超大型矿床,其成矿作用特点在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下逐渐明朗,但构造对成矿作用的控制机制尚未明确。文章基于矿床地质特征的观察,对与蚀变和矿化有关的构造进行解析,依据矿脉(... 朱溪W-Cu矿床是近年来在江南斑岩-矽卡岩W矿带发现的一个超大型矿床,其成矿作用特点在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下逐渐明朗,但构造对成矿作用的控制机制尚未明确。文章基于矿床地质特征的观察,对与蚀变和矿化有关的构造进行解析,依据矿脉(体)的穿切关系,主要厘定出5种具先后次序的控矿构造类型:早期挤压背景下形成的近水平贫矿热液脉(H脉),挤压向伸展转换背景下形成的陡倾波状张剪性含矿脉(R脉),水压致裂主导的流体逃逸构造和近直立平直白钨矿-石英-白云母脉(F脉),以及晚期伸展拆离背景下形成的角砾构造。其中,R脉为矽卡岩型W-Cu矿体的主要赋存形式,F脉为白钨矿-石英-白云母脉型矿体的主要赋存形式。结合前人同位素年代学资料,提出研究区经历了161 Ma以前的挤压,153~145 Ma期间挤压向伸展转换,145 Ma以后的伸展构造背景。其中,挤压向伸展转换时期的断层阀行为控制了朱溪W-Cu成矿作用。据此,文章将朱溪W-Cu矿床的断层阀模型划分为破裂前、断层阀(地震破裂)、流体充填(地震泵吸)、自愈合和再循环等5个阶段。矿化主要发生在断层阀模型的流体充填阶段,表现为压力骤降和流体沸腾,对应矽卡岩成矿期的退蚀变作用和浸染状W-Cu矿化,白钨矿-石英-白云母脉成矿期与白云母密切共生的细脉浸染状W-Cu矿化。朱溪W-Cu矿床的形成与燕山中晚期古太平洋俯冲板片沿扬子和华夏板块间的结合部位撕裂(156~135 Ma)导致岩石圈挤压向伸展转换并形成壳源过铝质-偏铝质花岗岩浆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W-Cu成矿作用 挤压向伸展构造转换 应力 断层阀与流体相互作用 朱溪
下载PDF
Tricuspid Valve Endocarditis in a Patient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6
作者 Barbara Liss de Sousa Freire Suyane Gomes Leite +3 位作者 Jose Antonio de Lima Neto Eduardo Ferreira Almeida Joaquim David Carneiro Neto Bruna Theresa de Sousa Freire 《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 2018年第5期502-508,共7页
The present study reports a case of a young patient who presented for 3 months dyspnea, edema of lower limbs, fever and important weight loss. She evolved with acute fever, hematemesis and focal seizures. An echocardi... The present study reports a case of a young patient who presented for 3 months dyspnea, edema of lower limbs, fever and important weight loss. She evolved with acute fever, hematemesis and focal seizures. An echocardiogram was performed demonstrating file presence of interventricular, interatrial, and extensive echogenic imaging and of poorly defined borders throughout the septal cusp of the tricuspid valve, suggestive of vegetation, chest tomography that observed several foci of pulmonary abscess and blood culture evidencing the presence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She was treated with Vancomycin, Meropenem and Amphotericin, along with clinical support. She underwent surgery to exchange the tricuspid valve for a biological prosthesis, evolving with clinical improvement and receiving discharge from hospit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nfective endocarditis interventricular communication echocardiograph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