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太平洋俯冲带断裂几何学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郭雨帆 宫伟 +3 位作者 罗佳宏 汤兰荣 董非非 查小惠 《华北地震科学》 2017年第4期1-10,共10页
根据P波走时地震数据,使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西北太平洋俯冲带70km深度内的震源重定位及P波速度结构图件结果;并结合水深地形数据、断裂特征资料,绘制了西北太平洋俯冲带70km深度内的断裂几何学剖面图件;划分了西北太平洋俯冲带... 根据P波走时地震数据,使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西北太平洋俯冲带70km深度内的震源重定位及P波速度结构图件结果;并结合水深地形数据、断裂特征资料,绘制了西北太平洋俯冲带70km深度内的断裂几何学剖面图件;划分了西北太平洋俯冲带的断裂级别,一级断裂包括:Itoigawa-Shizuoka构造线(ISTL)、Tartary断裂(TF)、Tartary-Tanakura断裂(TTF)、Tartary-Ishikari断裂(TIF)、东日本海断裂(EJSF)、中央萨哈林—北海道断裂(CHSF)、Abashiri断裂(AF)、千岛盆地南部边界(KBB2)、西鄂霍次克断裂(WOF)、东鄂霍次克断裂(EOF);二级断裂包括:中央构造带(MTL)、Hatagawa构造线(HTL)、日本盆地边界(JBB1、JBB2)、北海道断裂(R8断裂、R9断裂、R10断裂、R11断裂、R12断裂、R13断裂)、千岛盆地北边界(KBB1)、东萨哈林断裂(ESF)、鄂霍次克海断裂(S1断裂、S2断裂、S3断裂)、堪察加半岛断裂(Ka1断裂、Ka2断裂、Ka3断裂、Ka4断裂);三级及以上断裂数量较多,如逆断性质的R1~R7断裂、R14~R25断裂以及正断性质的N1~N4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海沟 千岛-堪察加海沟 地震层析成像 断裂几何学特征 断裂分级
下载PDF
温宿北—野云沟断裂的构造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及塔北隆起的成因机制 被引量:22
2
作者 何登发 孙方原 +3 位作者 何金有 文竹 何娟 宋正云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17-934,共18页
克拉通内古隆起的构造变形是探究板块内部变形行为与大陆流变构造学的理想场所,断裂研究则是其主要突破口。本文基于新的地球物理与钻探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北部隆起的断裂系统尤其是其北部边界断裂的几何学与运动学开展研究。分析表明,... 克拉通内古隆起的构造变形是探究板块内部变形行为与大陆流变构造学的理想场所,断裂研究则是其主要突破口。本文基于新的地球物理与钻探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北部隆起的断裂系统尤其是其北部边界断裂的几何学与运动学开展研究。分析表明,温宿北—野云沟断裂系在重磁场与反射地震剖面上具有清楚的反映,为塔北隆起的北部边界断裂,长达600 km,自西向东由温宿北断裂、温巴什断裂和野云沟断裂三段构成。该断裂系是在早奥陶世末沿基底软弱带自南向北逆冲形成的大型断层相关褶皱带基础上在前翼发生突破而形成的,加里东末期形成雏形,二叠纪末期,受南天山洋关闭的影响由北向南的强烈挤压形成自北而南的逆冲构造系统。该逆冲系统迁就原加里东期的滑脱面发育,并对原来的逆冲系统进行叠加、改造,形成一系列小断块叠加的大型背冲断裂系统,使得该断裂带基本定型。喜马拉雅期塔北隆起轴部发育张扭性断裂构造系统,该断裂系遭受左旋压扭,断裂的活动时序自东向西趋晚,具有长期演化、多期发育、继承、叠加与复合的特征。活动强度呈古生代强烈、中生代—新生代早期弱化、新生代晚期趋强的"强-弱-强"的演化趋势,在横向上呈西段强烈、东段略弱的特征。其成因主要与早奥陶世末期北昆仑洋关闭、二叠纪末期南天山洋关闭、古近纪新特提斯洋关闭引起的周缘地体与塔里木地块的碰撞拼合相关,表现出周缘板块构造事件对板内变形的强烈影响。该断裂系是重要的油气富集带。研究其成因与演化有助于该带油气勘探的拓展,例如西秋断裂带的油气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宿北—野云沟断裂 断裂几何学 运动学 基底滑脱断裂 塔北隆起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冀中坳陷霸县凹陷古近纪断裂活动特征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艺 戴俊生 +2 位作者 王珂 邹娟 张丹丹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33,5,共7页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地震、地质等资料,运用断裂落差法对霸县凹陷古近纪断裂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北东向断裂,由于牛东断层的控制而呈现半地堑形态,断裂在平面和剖面上具有几种不同的几何形态,平面上主要有...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地震、地质等资料,运用断裂落差法对霸县凹陷古近纪断裂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北东向断裂,由于牛东断层的控制而呈现半地堑形态,断裂在平面和剖面上具有几种不同的几何形态,平面上主要有平行式、斜交式;剖面组合形态主要有Y字型、复Y字型、地堑和地垒等类型。断裂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主要分为3个阶段:孔店—沙四期,活动性断裂数量少,强度大;沙三—沙二期,活动断裂数量明显增多,发育了众多三级、四级断裂,规模小,活动弱;沙一—东营期,断裂活动强度稍增大,至东营末期,断裂活动趋于稳定。古近纪断裂活动性自南向北有逐渐增强的趋势,走向由北北东向逐渐变为北东东向。霸县凹陷沙三段和沙二段有利于油气成藏,其次是沙一段和东营组;断裂的活动为潜山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运移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县凹陷 古近纪 断裂几何学特征 断裂活动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