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上扬子地区断裂活动对页岩气保存的破坏作用
被引量:
14
1
作者
余光春
魏祥峰
+1 位作者
李飞
刘珠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5-362,共8页
以四川盆地及周缘下古生界海相页岩层系断裂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地震综合解释及对页岩层系裂缝方解石脉中流体包裹体的分析测试,结合不同含气性典型页岩气钻井解剖,开展了断裂活动对页岩气后期保存破坏作用的研究。断裂的级别及空间叠...
以四川盆地及周缘下古生界海相页岩层系断裂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地震综合解释及对页岩层系裂缝方解石脉中流体包裹体的分析测试,结合不同含气性典型页岩气钻井解剖,开展了断裂活动对页岩气后期保存破坏作用的研究。断裂的级别及空间叠置方式、断裂活动的期次及其持续性对页岩气的保存条件具有重要的影响:①断裂级别越高其影响范围越大,距离一级断裂约10 km以内,保存条件破坏较大;距离二级断裂5 km以内,页岩含气性受影响明显;距离三级断裂2~3 km以内受一定影响;四级断裂影响不明显;②在井区断裂密度相似的前提下,不同级别的断裂从平行到小角度相交再到大角度相交,对页岩气保存的破坏作用逐渐增强;③断裂活动期次越多、持续时间越长对页岩气后期保存的破坏作用越强。根据断裂期次及活动持续性,可划分为4种类型:①晚燕山期短期活动,保存条件影响较小;②燕山期-早喜马拉雅期断续活动,保存条件受一定影响;③晚燕山期以来持续活动,保存条件破坏严重;④喜马拉雅期以来持续活动,保存条件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断裂
活动
断裂级别
保存条件
页岩气
四川盆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车排子地区石炭系挤压逆冲构造区断层共生裂缝发育程度定量表征
被引量:
7
2
作者
杨少春
牛海瑞
+2 位作者
宋明水
赵永福
汪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共8页
在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多期挤压逆冲构造背景下,石炭系火山岩断裂伴生大规模构造裂缝。综合利用岩心、薄片、成像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车排子地区石炭系断层共生裂缝的发育程度进行定量化表征及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与逆断层伴生的高角...
在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多期挤压逆冲构造背景下,石炭系火山岩断裂伴生大规模构造裂缝。综合利用岩心、薄片、成像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车排子地区石炭系断层共生裂缝的发育程度进行定量化表征及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与逆断层伴生的高角度剪切缝和扩张裂缝是石炭系发育的主要裂缝类型,构造裂缝的走向、倾角、密度及张开度等参数与断层密切相关;研究区断裂级别可划分为Ⅰ~Ⅲ级,通过建立断层共生裂缝密度分布函数,得出3类断层对裂缝发育的控制范围分别为5.5、3.0、0.9 km。在充分考虑不同级别断层对裂缝发育控制作用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石炭系断裂强度,通过全区断裂信息维到裂缝信息维的转换,最终实现对车排子地区石炭系断层共生裂缝发育程度的精细刻画和定量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逆冲构造
断裂级别
裂缝密度
定量表征
车排子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斜坡区断裂演化特征及对三叠系百口泉组成藏意义
被引量:
25
3
作者
陈永波
潘建国
+5 位作者
张寒
王国栋
黄林军
黄立良
马德龙
陈雪珍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1-24,共14页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获得工业油气流,而断裂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斜坡区三维、二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建立了玛湖凹陷斜坡区构造、断裂样式,利用构造导向滤波、分频相干等...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获得工业油气流,而断裂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斜坡区三维、二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建立了玛湖凹陷斜坡区构造、断裂样式,利用构造导向滤波、分频相干等技术相结合在平面上对断裂进行了预测及平面组合,并根据断裂形成时间、断裂样式和控制地层结构等要素把断裂划分为3个级别,其中Ⅰ级断裂近平行于西北缘山前逆掩断裂带,具有控"鼻隆"作用,形成时间为海西中期至印支期;Ⅱ级断裂为近垂直于边界断裂的走滑断裂,将Ⅰ级断裂错断相交叉形成断块,同时起着山前推覆体运动过程中调节横向应力的作用,形成时间为海西中期至喜马拉雅期;Ⅲ级断裂为Ⅰ级断裂和Ⅱ级断裂呈剪切关系形成的断裂,多为层间断裂,也发育走滑断裂伴生的羽状剪切断裂,在剖面呈"Y"字型,多形成于中印支期—燕山期。断裂在垂向上不但作为油气运移通道,同时将与二叠系油气运移相伴随的有机酸流体从Ⅰ级、Ⅱ级断裂进入百口泉组后,在优势运移通道内的长石被溶解,形成次生孔隙储层发育带,从而形成成岩圈闭。次生孔隙发育带的提出,突破了以前埋深大于3 500m的勘探禁区,极大拓展了勘探深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凹陷斜坡区
等时地层格架剖面
断裂
样式
断裂
期次及
级别
油源
断裂
成岩圈闭
原文传递
题名
上扬子地区断裂活动对页岩气保存的破坏作用
被引量:
14
1
作者
余光春
魏祥峰
李飞
刘珠江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5-362,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地区页岩气富集规律与勘探评价方法”(2017ZX05036-001)资助。
文摘
以四川盆地及周缘下古生界海相页岩层系断裂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地震综合解释及对页岩层系裂缝方解石脉中流体包裹体的分析测试,结合不同含气性典型页岩气钻井解剖,开展了断裂活动对页岩气后期保存破坏作用的研究。断裂的级别及空间叠置方式、断裂活动的期次及其持续性对页岩气的保存条件具有重要的影响:①断裂级别越高其影响范围越大,距离一级断裂约10 km以内,保存条件破坏较大;距离二级断裂5 km以内,页岩含气性受影响明显;距离三级断裂2~3 km以内受一定影响;四级断裂影响不明显;②在井区断裂密度相似的前提下,不同级别的断裂从平行到小角度相交再到大角度相交,对页岩气保存的破坏作用逐渐增强;③断裂活动期次越多、持续时间越长对页岩气后期保存的破坏作用越强。根据断裂期次及活动持续性,可划分为4种类型:①晚燕山期短期活动,保存条件影响较小;②燕山期-早喜马拉雅期断续活动,保存条件受一定影响;③晚燕山期以来持续活动,保存条件破坏严重;④喜马拉雅期以来持续活动,保存条件影响较大。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断裂
活动
断裂级别
保存条件
页岩气
四川盆地
Keywords
fluid inclusions
fault activity
fault grade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shale gas
Sichuan Basin
分类号
TE13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车排子地区石炭系挤压逆冲构造区断层共生裂缝发育程度定量表征
被引量:
7
2
作者
杨少春
牛海瑞
宋明水
赵永福
汪勇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
中石化新星山东新能源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油气勘探管理中心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09001)
文摘
在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多期挤压逆冲构造背景下,石炭系火山岩断裂伴生大规模构造裂缝。综合利用岩心、薄片、成像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车排子地区石炭系断层共生裂缝的发育程度进行定量化表征及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与逆断层伴生的高角度剪切缝和扩张裂缝是石炭系发育的主要裂缝类型,构造裂缝的走向、倾角、密度及张开度等参数与断层密切相关;研究区断裂级别可划分为Ⅰ~Ⅲ级,通过建立断层共生裂缝密度分布函数,得出3类断层对裂缝发育的控制范围分别为5.5、3.0、0.9 km。在充分考虑不同级别断层对裂缝发育控制作用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石炭系断裂强度,通过全区断裂信息维到裂缝信息维的转换,最终实现对车排子地区石炭系断层共生裂缝发育程度的精细刻画和定量表征。
关键词
挤压逆冲构造
断裂级别
裂缝密度
定量表征
车排子地区
Keywords
compressional thrust structure
fault grade
fracture density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Chepaizi area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斜坡区断裂演化特征及对三叠系百口泉组成藏意义
被引量:
25
3
作者
陈永波
潘建国
张寒
王国栋
黄林军
黄立良
马德龙
陈雪珍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1-24,共14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编号:2011ZX05003-003)资助
文摘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获得工业油气流,而断裂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斜坡区三维、二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建立了玛湖凹陷斜坡区构造、断裂样式,利用构造导向滤波、分频相干等技术相结合在平面上对断裂进行了预测及平面组合,并根据断裂形成时间、断裂样式和控制地层结构等要素把断裂划分为3个级别,其中Ⅰ级断裂近平行于西北缘山前逆掩断裂带,具有控"鼻隆"作用,形成时间为海西中期至印支期;Ⅱ级断裂为近垂直于边界断裂的走滑断裂,将Ⅰ级断裂错断相交叉形成断块,同时起着山前推覆体运动过程中调节横向应力的作用,形成时间为海西中期至喜马拉雅期;Ⅲ级断裂为Ⅰ级断裂和Ⅱ级断裂呈剪切关系形成的断裂,多为层间断裂,也发育走滑断裂伴生的羽状剪切断裂,在剖面呈"Y"字型,多形成于中印支期—燕山期。断裂在垂向上不但作为油气运移通道,同时将与二叠系油气运移相伴随的有机酸流体从Ⅰ级、Ⅱ级断裂进入百口泉组后,在优势运移通道内的长石被溶解,形成次生孔隙储层发育带,从而形成成岩圈闭。次生孔隙发育带的提出,突破了以前埋深大于3 500m的勘探禁区,极大拓展了勘探深度范围。
关键词
玛湖凹陷斜坡区
等时地层格架剖面
断裂
样式
断裂
期次及
级别
油源
断裂
成岩圈闭
Keywords
Mahu slope area
Isochronous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Fault styles
Formation periods and grades of faults
Oil-migrating faults
Diagenetic traps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上扬子地区断裂活动对页岩气保存的破坏作用
余光春
魏祥峰
李飞
刘珠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车排子地区石炭系挤压逆冲构造区断层共生裂缝发育程度定量表征
杨少春
牛海瑞
宋明水
赵永福
汪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斜坡区断裂演化特征及对三叠系百口泉组成藏意义
陈永波
潘建国
张寒
王国栋
黄林军
黄立良
马德龙
陈雪珍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