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断骨巴布膏辅助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治疗效果
1
作者 韦旭明 周恺棣 +3 位作者 陈旭 吕枫 殷渠东 胡宣洋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2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三七断骨巴布膏对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无锡市新吴区新瑞医院和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采用内固定治疗的11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9例。术后,对照... 目的:探讨三七断骨巴布膏对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无锡市新吴区新瑞医院和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采用内固定治疗的11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9例。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三七断骨巴布膏外敷,持续4周。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肿胀程度、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 d,8、12周,2组肿胀程度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1、2、4周,研究组肿胀程度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术后1、2、4周,研究组疼痛程度数字评估量表(NR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12周,2组NR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周,研究组腕关节功能Cooney法评分(Cooney)及腕关节患者自我评分(PREW)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周,2组Cooney及PREW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应用三七断骨巴布膏,可以减轻在患肢肿胀、疼痛程度,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缩短骨折愈合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肿胀 疼痛 三七断骨巴布膏
下载PDF
探讨应用QCT诊断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15
2
作者 赵亮 李来 +2 位作者 黄敬 代丽红 张平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93-295,共3页
目的 应用QCT检测成年人L3 BMD探讨诊断骨质疏松症标准。方法 复查 1998年以来普查检测成年人L3 BMD的原始资料 76 3份 ,从中找出能随访受检者健康状况的资料 5 10份 ,男 2 13人 ,女 2 97人 ,年龄 2 0~ 86岁 ,10岁为 1个年龄组进... 目的 应用QCT检测成年人L3 BMD探讨诊断骨质疏松症标准。方法 复查 1998年以来普查检测成年人L3 BMD的原始资料 76 3份 ,从中找出能随访受检者健康状况的资料 5 10份 ,男 2 13人 ,女 2 97人 ,年龄 2 0~ 86岁 ,10岁为 1个年龄组进行统计分析 ,同时对其中低BMD者进行健康状况及生活方式的问卷调查。结果  (1)峰值BMD位于 30岁年龄组 ,男性 (2 38 0± 30 1)mg/cm3 ;女性(2 4 2 4± 31 2 )mg/cm3 。 (2 )修正[1] 诊断OP标准为骨密度低于均值 - 2 0标准差 (公式 :BMD <x - 2 0SD)。 (3)修正[1] 诊断OP的分级诊断标准为 3级及诊断量化表。结论 ①修正后的诊断标准 ,符合临床实际病例 ,减少漏诊率 ;②应用分级诊断标准可为科学研究OP及临床观察药物疗效 ,提供具体客观指标及科学依据 ;③诊断量化表可供临床医师查表 ,直接准确、快捷地做出OP的分级诊断 ,并易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诊断 BMD 骨质疏松症 QCT OP 断骨 成年人 健康状况 年龄组 漏诊率
下载PDF
双能X线和单光子吸收法及定量超声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比较 被引量:11
3
作者 伍贤平 廖二元 +3 位作者 周智广 黄干 邓小戈 彭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1-14,共4页
了解三种方法诊断骨质疏松症(OP)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和单光子吸收法(SPA)及定量超声(QUS),同时随机测量294例受试者腰椎后前位和侧位、左侧髓部和前臂骨矿密度(BMD)及右侧胫骨超声速... 了解三种方法诊断骨质疏松症(OP)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和单光子吸收法(SPA)及定量超声(QUS),同时随机测量294例受试者腰椎后前位和侧位、左侧髓部和前臂骨矿密度(BMD)及右侧胫骨超声速度(SOS)。结果DXA和SPA测量桡骨OP的检出率分别为25.9%和21.4%,DXA测量腰椎后前位、侧位、侧位兴趣区、Ward’s区和股骨颈OP检出率分别为16.0%、22.8%、26.2%、19.4%和4.42%,QUS的OP检出率为17.7%。三种方法及不同部位之间的测量结果呈显著相关(r=0.494~0.967,P<0.01)。DXA测量前臂1/3处BMD显著高于SPA。诊断OP的齐同率DXA各部位相互之间平均为40.1%±15.5%,DXA与SPA平均为48.4%±19.0%,QUS与DXA和SPA平均为38.8%±10.2%,各平均值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OP的检出率取决于受检部位,腰椎侧位兴趣区和挠骨是检出率最高的部位,股骨颈和尺骨是最低的部位。SPA与DXA测量前臂BMD高度相关,诊断结果无显著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XA 诊断 OP 检出率 QUS 单光子吸收法 BMD 骨质疏松症 定量超声 断骨
下载PDF
骨代谢生化指标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徐伟 杨蕊敏 +2 位作者 王吉耀 朱继珩 诸骏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6-18,共3页
测定11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老年人的尿羟脯氨酸/肌酐、血清骨钙素,并计算羟脯氨酸/肌酐与骨钙素的比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计算各指标曲线下面积,分别为69.3%、69.2%和76.9%,羟脯氨酸/肌酐与骨钙... 测定11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老年人的尿羟脯氨酸/肌酐、血清骨钙素,并计算羟脯氨酸/肌酐与骨钙素的比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计算各指标曲线下面积,分别为69.3%、69.2%和76.9%,羟脯氨酸/肌酐与骨钙素比值的最佳临界点≥4.30。按不同区间羟脯氨酸/肌酐与骨钙素比值计算拟然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肌酐 诊断 骨钙素 羟脯氨酸 骨代谢生化指标 比值 老年人 断骨 受试者
下载PDF
断骨丹外敷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胀的活血通络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丽俊 顾频颉 +1 位作者 凌燕 李冬梅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917-920,共4页
目的观察断骨丹外敷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胀的活血通络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间在本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胀的患者共6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冰敷消肿,观察组以断... 目的观察断骨丹外敷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胀的活血通络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间在本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胀的患者共6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冰敷消肿,观察组以断骨丹外敷。分别测量两组患者下肢肿胀度及血清指标(TNF-α、IL-1、IL-6)水平,并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髋关节HSS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肿胀程度在术后第3天、第7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1、IL-6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髋关节HSS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断骨丹外敷可有效缓解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胀,起到良好的活血通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肿胀 断骨 活血通络 三七 乳香 没药
下载PDF
断骨膏外用对去势大鼠骨折后骨痂形成和改建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许勇 李飞跃 +3 位作者 王晋申 齐进 周琦 李中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6-560,共5页
目的观察外用断骨膏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早期骨痂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切除卵巢法制作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切除卵巢组,n=45),正常对照组(n=25)大鼠采用假手术。术后第3个月,两组各取5只大鼠验证造模情况;其余60只大鼠制作胫骨骨折模型,其中... 目的观察外用断骨膏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早期骨痂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切除卵巢法制作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切除卵巢组,n=45),正常对照组(n=25)大鼠采用假手术。术后第3个月,两组各取5只大鼠验证造模情况;其余60只大鼠制作胫骨骨折模型,其中切除卵巢组分为骨质疏松对照组(外用空白对照药膏,n=20)和骨质疏松断骨膏组(外用三七断骨膏,n=20)。分别在骨折早期的第1、2、3、4周采用X线、组织形态学以及Micro-CT检测骨痂形成的情况。结果切除卵巢术后第3个月,Micro-CT显示切除卵巢组大鼠骨小梁数目减少,间距增加,骨密度降低,说明骨质疏松造模成功。骨折后第2~4周时,骨质疏松对照组骨痂体积较大,但骨痂密度在第3周后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断骨膏外用后,骨痂体积接近正常对照组,但在第3周后骨痂密度则明显高于骨质疏松对照组(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切除卵巢组软骨骨痂向骨性骨痂转化进程延缓,而外用断骨膏可以改善此过程。结论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早期,断骨膏能够促进软骨骨痂向骨性骨痂转化形成,减少早期软骨骨痂的过量形成,提高骨痂的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骨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痂
下载PDF
断骨丹剂型优化促骨折愈合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傅文彧 李飞跃 +1 位作者 奚小冰 张昊杜宁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450-452,共3页
目的观察断骨丹传统剂型与优化后新剂型对骨折愈合的疗效。 方法 90例桡骨远端骨折病例 ,其中空白组 30例 ,断骨丹传统剂型组 30例 ,断骨丹优化剂型组 30例 ,对其临症状、体征、X片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的二组间疗效观察各... 目的观察断骨丹传统剂型与优化后新剂型对骨折愈合的疗效。 方法 90例桡骨远端骨折病例 ,其中空白组 30例 ,断骨丹传统剂型组 30例 ,断骨丹优化剂型组 30例 ,对其临症状、体征、X片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的二组间疗效观察各项无明显差异 ;治疗二组与空白组疗效观察均有明显差异。 结论断骨丹经剂型工艺优化后具有传统剂型的疗效 ,又具有使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剂型优化 断骨 骨折愈合 膏剂
下载PDF
髋臼横断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对臼顶负重面积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庆贤 张英泽 +4 位作者 潘进社 李亚洲 宋朝晖 赵立力 韩长伶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 :采用压敏片技术测量髋臼横断骨折及采用不同内固定方法后臼顶负重区的负重面积。方法 :取成年男性防腐尸体骨盆 5具 (含双侧股骨中上段 )。标本分为如下各组 :Ⅰ组 (完整骨盆 ) ,A组(前柱单钢板内固定 ) ,B组 (后柱单钢板内固定 )... 目的 :采用压敏片技术测量髋臼横断骨折及采用不同内固定方法后臼顶负重区的负重面积。方法 :取成年男性防腐尸体骨盆 5具 (含双侧股骨中上段 )。标本分为如下各组 :Ⅰ组 (完整骨盆 ) ,A组(前柱单钢板内固定 ) ,B组 (后柱单钢板内固定 ) ,C组 (前柱单钢板加后柱单钢板内固定 ) ,D组 (前柱拉力螺钉加后柱单钢板内固定 ) ,用特制的夹具将骨盆和股骨固定于单足站立中立位 ,去除髋关节囊 ,将压敏片贴于股骨头上 ,分别测量各组标本髋臼臼顶负重区的负重面积 ,对所得数据通过SPSS 10 0软件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LSD法多重比较。结果 :Ⅰ组 ,A组 ,B组 ,C组 ,D组的臼顶负重区负重面积 (cm2 )分别为 :4 4 3± 0 5 7、2 36± 0 4 2、2 6 1± 0 4 4、3 30± 0 5 2、34± 0 4 1。对以上 5组中臼顶负重面积进行LSD法多重比较 ,结果为Ⅰ组与A、B、C、D四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ⅠA<0 0 1,PⅠB<0 0 1,PⅠC<0 0 5 ,PⅠD<0 0 5 ) ,A组与B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AB>0 0 5 ) ,C组与D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CD>0 0 5 ) ,A、B两组与C、D两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AC<0 0 5 ,PAD<0 0 5 ,PBC<0 0 5 ,PBD<0 0 5 )。结论 :对于髋臼横断骨折 ,即使给予解剖复位内固定 ,髋臼臼顶负重面积也不能恢复至正常。双柱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负重 断骨 骨折 内固定方法 钢板内固定 骨盆 面积 差别 增加
下载PDF
性激素、骨钙素测定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萌萌 窦宇 +1 位作者 郭忠 吴乃宝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4年第5期542-543,共2页
关键词 骨钙素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性激素 临床意义 断骨 早期诊断 甲亢患者 水平 人体 雌二醇
下载PDF
根骨螺纹钉及自攻自断骨螺纹钉临床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吉书 常晓娟 +2 位作者 周晓晴 王贯新 范影 《北京口腔医学》 CAS 1993年第1期19-23,26,共6页
本文将根骨螺纹固位钉及钝化自攻自断骨螺纹固位钉临床应用于126例各种严重牙体缺损修复并进行术后一年的随访复查,疗效优良率达98.4%.虽无统计学显著差异,但是其优良率与牙例使用平均钉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并对钉道的设制和失败的原因... 本文将根骨螺纹固位钉及钝化自攻自断骨螺纹固位钉临床应用于126例各种严重牙体缺损修复并进行术后一年的随访复查,疗效优良率达98.4%.虽无统计学显著差异,但是其优良率与牙例使用平均钉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并对钉道的设制和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缺损的修复 根骨螺纹钉 自攻自断骨螺纹钉
下载PDF
超声诊断骨化性肌炎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薛晓艳 王吉发 张秋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87-87,109,共2页
关键词 骨化性肌炎 内收肌 轻度 强回声 超声诊断 疼痛 断骨 移动 边界 简介
下载PDF
微创性骨介入诊断骨病、骨肿瘤的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平 温世明 严由伦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3年第6期274-276,共3页
关键词 骨病 骨肿瘤 介入诊断 微创 断骨 骨疾病 介入检查 血管性 针吸 治疗手段
下载PDF
外周骨定量CT(pQCT)诊断骨质疏松症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万圣祥 SteffenWolf LutzClaes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应用pQCT诊断骨质疏松症的可靠性。方法用万能测压机测量41份股骨转子间松质骨弹性模量(E-Module)、用pQCT测量骨密度及通过图像分析系统测量骨组织形态学参数——骨容积密度(BV/TV)和骨小梁结构因... 目的研究应用pQCT诊断骨质疏松症的可靠性。方法用万能测压机测量41份股骨转子间松质骨弹性模量(E-Module)、用pQCT测量骨密度及通过图像分析系统测量骨组织形态学参数——骨容积密度(BV/TV)和骨小梁结构因子(TBPf),并分析骨密度与E-Module、BV/TV及TBPf间的相关性。结果骨密度值与E-Module值呈二次曲线相关(r=0.75,P<0.0001);与BV/TV呈直线相关(r=0.76,P<0.0001);与TBPf呈直线负相关(r=0.73,P<0.0001)。结论pQCT测得的骨密度能客观反映骨强度和骨结构,pQCT能用于动态监测骨丢失、及时诊断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QCT 骨密度 断骨 BV 外周骨定量CT 骨质疏松症 骨结构 直线相关 股骨转子
下载PDF
断骨丹剂型优化对兔桡骨骨折愈合弯曲载荷的影响
14
作者 傅文彧 张昊 +2 位作者 符诗聪 史玮镔 刘涛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观察经剂型优化后断骨丹贴剂有无促进兔桡骨骨折的愈合作用。方法:家兔72只,其中8只未造模作正常值测定,64只手术造成右桡骨中段骨折,并分为空白组、断骨丹传统剂型组、普通方法提取浸膏贴膏组、剂型优化提取浸膏贴膏组... 目的:观察经剂型优化后断骨丹贴剂有无促进兔桡骨骨折的愈合作用。方法:家兔72只,其中8只未造模作正常值测定,64只手术造成右桡骨中段骨折,并分为空白组、断骨丹传统剂型组、普通方法提取浸膏贴膏组、剂型优化提取浸膏贴膏组,于2周、4周分别处死,取出骨折的桡骨进行弯曲载荷测定进行对比观察。结果:2周中的4组按弯曲载荷从大到小排列为剂型优化后提取浸膏贴膏组、普通方法提取浸膏贴膏组、断骨丹传统剂型组、空白组。4周中的4组弯曲载荷与2周组排列相同,而剂型优化后提取浸膏贴膏组在2周和4周均与空白组有显著差异。结论:断骨丹经剂型优化提取浸膏制成的贴膏对兔桡骨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并优于传统剂型断骨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断骨 剂型优化 弯曲载荷 中医药治疗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二至六小时接活一切断骨”散治愈骨折3809例疗效总结
15
作者 周德 吴庆荣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2期163-163,167,共2页
目的:探讨"二至六小时接活一切断骨"散治疗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接活断骨3809例,根据骨折不同部位,取药粉20~200g倒入干净碗中或小盆中,再取鲜鸡胸肉(去皮、去肌腱、去脂肪)100~200g,用电动搅肉机打细... 目的:探讨"二至六小时接活一切断骨"散治疗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接活断骨3809例,根据骨折不同部位,取药粉20~200g倒入干净碗中或小盆中,再取鲜鸡胸肉(去皮、去肌腱、去脂肪)100~200g,用电动搅肉机打细末掺入药粉等量,加入5~30ml50度以上白酒搓均匀,铺上比骨折部位大10倍的薄膜塑料纸,再将搅拌均匀的肉和药倒在塑料纸上,超骨折部位5倍长、宽压平整,敷药。选好方位,对位、对线、轻拉、慢放、自然复位。结果:锁骨、指骨、趾骨、跖骨敷药2h取药;颈椎、腰椎、肋骨,敷4h取药;肱骨、尺骨、桡骨、胫腓骨敷6h,除股骨颈粉碎性骨折敷2次,每次6h,其余均6h接活。3809例骨折全部治愈。结论:应用"二至六小时接活一切断骨"散可完全避免因手术伤害神经、肌腱及三大循环系统,造成肌无力、肌萎缩、半瘫或全瘫、创伤性骨质增生、创伤性关节炎及其他后遗症,临床效果显著,并取得速效骨质增长法速效软化、钙化的功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至六小时接活一切断骨”散 正骨术 外用药 骨折
下载PDF
长期不明原因高热诊断骨及骨髓转移癌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辉芳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F0002-F0002,共1页
【病例简介】 男,50岁,农民。主因高热近2个月入院。患者2015年11月底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9。C左右,伴多汗、咳嗽、咳少量白痰,无其他不适,先后在村卫生所、妇幼保健院、多个三甲医院住院,多种医技检查结果显示除C... 【病例简介】 男,50岁,农民。主因高热近2个月入院。患者2015年11月底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9。C左右,伴多汗、咳嗽、咳少量白痰,无其他不适,先后在村卫生所、妇幼保健院、多个三甲医院住院,多种医技检查结果显示除C反应蛋白(CRP)升高、血红细胞沉降率(ESR)快外,其余指标未见明显异常;影像学检查除初期胸片提示肺部轻微感染外无明显阳性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转移癌 不明原因 断骨 热诊 红细胞沉降率 妇幼保健院 C反应蛋白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血细胞形态发育异常对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意义的探讨
17
作者 许长峰 吴文巧 +1 位作者 吴钟玲 万琼 《江西医学检验》 1991年第3期9-10,共2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简称MDS)是一组异质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异常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难治性贫血。由于MDS的病态造血致使血细胞形态发育出现异常改变,观察这些改变对临床诊断MDS具有实际意义。我们在浦氏提出的六项形态发育异常指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简称MDS)是一组异质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异常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难治性贫血。由于MDS的病态造血致使血细胞形态发育出现异常改变,观察这些改变对临床诊断MDS具有实际意义。我们在浦氏提出的六项形态发育异常指标基础上进行了观察,并探讨其在MDS诊断中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MDS 血细胞形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临床意义 断骨 观察 实际 异常指标 实用价值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对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断骨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谢兵 陈志祥 孙启钊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6期663-664,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断骨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院骨科住院部收治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康复训练组(56例)和早期康...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断骨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院骨科住院部收治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康复训练组(56例)和早期康复训练组(56例),将常规康复训练组患者和早期康复训练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进行准确记录,并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早期康复训练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常规康复训练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早期康复训练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82.14%;常规康复训练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64.29%,早期康复训练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明显优于常规康复训练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断骨的愈合及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训练 常规康复训练 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断骨愈合 功能恢复
下载PDF
CT诊断骨化性肌炎1例
19
作者 任保峰 邢淑娟 王颖 《黑龙江医学》 1999年第7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骨化性肌炎 断骨 CT诊断 肘关节功能 压痛 活动受限 体检 障碍 表面
下载PDF
混合陈旧断骨的尸源鉴定1例
20
作者 彭微 王建勋 +4 位作者 王丽娜 张博 王建 葛晨阳 穆豪放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892-894,共3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2017年7月,本鉴定中心受某地委托,要求帮助赵某(男)和朱某(男)从40余块混合的陈旧断骨检材中找到亲属的遗骨。通过沟通了解到,在某湖的施工过程中,误挖出40余块陈旧骨骼,其中有赵某父亲(死于1967年)和朱某爷爷(死于1949... 1案例1.1简要案情2017年7月,本鉴定中心受某地委托,要求帮助赵某(男)和朱某(男)从40余块混合的陈旧断骨检材中找到亲属的遗骨。通过沟通了解到,在某湖的施工过程中,误挖出40余块陈旧骨骼,其中有赵某父亲(死于1967年)和朱某爷爷(死于1949年)的尸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STR分型 混合检材 陈旧断骨 尸源认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