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像斯宾诺沙一样生活
1
作者 苗野 《清洗世界》 CAS 2002年第4期12-12,共1页
像这样一个每时每刻都在死亡线上的人,对生命的理解一定是最本质的。因为他没有时间装模作样,虚张声势。前几天,为了我的专栏去采访唐师曾,他是著名的战地记者,因报道海湾战争而出名,也因美国在海湾战争中使用贫铀弹而患上了白血病,我... 像这样一个每时每刻都在死亡线上的人,对生命的理解一定是最本质的。因为他没有时间装模作样,虚张声势。前几天,为了我的专栏去采访唐师曾,他是著名的战地记者,因报道海湾战争而出名,也因美国在海湾战争中使用贫铀弹而患上了白血病,我喜欢跟他聊天,像这样一个每时每刻都在死亡线上的人,对生命的理解一定是最本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线 海湾战争 战地记者 本质 白血病 斯宾诺沙 理解 贫铀弹 采访 专栏
下载PDF
索洛维约夫论西方哲学
2
作者 张百春 《哈尔滨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28-37,共10页
关键词 索洛维约夫 西方哲学 认识主体 理性主义 广延性 斯宾诺沙 莱布尼茨 自我意识 黑格尔 认识客体
下载PDF
追求宁静
3
作者 陆放延 《社会》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斯宾诺沙 宁静的心情 现代人 “父母官” 伦理学 航海贸易 发展的机遇 迎来送往 天到晚 现实意义
下载PDF
席勒的自然观和中国的山水诗
4
作者 德博 《外国语文》 1985年第3期9-17,共9页
十八世纪,也就是在席勒生活的时代里,整个人文思潮都集中在有关大自然的对话上。这并非突然发生的:在荷兰人的绘画、特别在罗兰(Claude Lorrain 1600—1682)的油画作品里,自然风景和人物、建筑处于同等的地位。斯宾诺沙(Spinoza)在1677... 十八世纪,也就是在席勒生活的时代里,整个人文思潮都集中在有关大自然的对话上。这并非突然发生的:在荷兰人的绘画、特别在罗兰(Claude Lorrain 1600—1682)的油画作品里,自然风景和人物、建筑处于同等的地位。斯宾诺沙(Spinoza)在1677年宣布"自然即上帝"(Deussive natura);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们例如莱布尼兹(Leibni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兰人 山水诗 席勒 自然观 陶渊明 十八世纪 欧洲 启蒙运动 斯宾诺沙 人文思潮
下载PDF
谈嫉妒心理之危害及防治之法
5
作者 曹继兴 《应用心理学》 1986年第1期43-46,共4页
一、关于“嫉妒”的概念嫉妒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一种思想早就被人们大体以基本相近的意义来使用它。欧洲著名的伦理学家斯宾诺沙明确提出:嫉妒是“妨碍一个人努力或活动能力的情绪。”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 一、关于“嫉妒”的概念嫉妒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一种思想早就被人们大体以基本相近的意义来使用它。欧洲著名的伦理学家斯宾诺沙明确提出:嫉妒是“妨碍一个人努力或活动能力的情绪。”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乃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抑他人的伟大性,使之与他人相齐。”英国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认为:品德上是个卑鄙者,必然嫉妒光明磊落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嫉妒心理 弗兰西斯·培根 哲学家 防治 危害性 心理状态 事业 嫉妒者 斯宾诺沙 黑格尔
下载PDF
追求宁静
6
作者 陆放延 《政工学刊》 1997年第11期48-48,共1页
追求宁静○陆放延人总爱追求卓越,追求辉煌,追求热闹和欢乐,这一切自然无可非议,然而与这一切相辅相成的,人还应该追求一样东西,这就是宁静。现代人生活在节奏越来越快的年代里。一个充满竞争也充满机遇的年代,有着太多的压力,... 追求宁静○陆放延人总爱追求卓越,追求辉煌,追求热闹和欢乐,这一切自然无可非议,然而与这一切相辅相成的,人还应该追求一样东西,这就是宁静。现代人生活在节奏越来越快的年代里。一个充满竞争也充满机遇的年代,有着太多的压力,也有着太多的诱惑,于是现代人就像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静的心情 斯宾诺沙 现代人 “父母官” 话语中心 伦理学 商业社会 航海贸易 发展的机遇 迎来送往
下载PDF
大三巴牌坊
7
作者 覃传丽 《四川统一战线》 1999年第12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圣保罗教堂 意大利 建筑艺术 建筑风格 装饰图案 斯宾诺沙 南部中国 巴洛克式 花岗石 耶稣会
下载PDF
嫉妒伤身
8
作者 陈开俊 《中国天主教》 1995年第1期45-46,共2页
一切嫉妒之火总是从燃烧自己开始的。所以,嫉妒别人是一种痛苦的自我折磨。好嫉妒他人者,首先危及的是自己的身心健康。 这一点,前人早有认识。巴尔札克说:“妒者所嫉受的痛苦比任何人遭受的痛苦更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会使... 一切嫉妒之火总是从燃烧自己开始的。所以,嫉妒别人是一种痛苦的自我折磨。好嫉妒他人者,首先危及的是自己的身心健康。 这一点,前人早有认识。巴尔札克说:“妒者所嫉受的痛苦比任何人遭受的痛苦更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会使他痛苦万分。”斯宾诺沙说:“就像厌倦者无法对付厌倦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亮 周瑜 巴尔札克 身心健康 斯宾诺沙 《三国演义》 人的幸福 精神障碍 神经哀弱 科学研究
下载PDF
寂静中的风景
9
作者 吴劲薇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查尔斯·兰姆 无法形容 现代主义 意识形态 东印度公司 职业作家 化腐朽为神奇 小职员 斯宾诺沙 卖文为生
原文传递
“玫瑰色”的十字架——读莫尔特曼的《被钉十字架的上帝》
10
作者 陈驯 《金陵神学志》 1996年第4期62-64,共3页
读莫尔特曼的《被钉十字架的上帝》,给我最深的感触,不妨用斯宾诺沙的话来表达即:"不要哭,不要笑,而要理解。"在莫尔特曼的思想中的十字架里,对十字架的哭与笑是很少的,而更多的确实是深沉的理解。所以我才引用Goethe的几句语... 读莫尔特曼的《被钉十字架的上帝》,给我最深的感触,不妨用斯宾诺沙的话来表达即:"不要哭,不要笑,而要理解。"在莫尔特曼的思想中的十字架里,对十字架的哭与笑是很少的,而更多的确实是深沉的理解。所以我才引用Goethe的几句语诗"RosyCross"为本文的标题和开篇之语。以表我对莫尔特曼的十字架神学的意义的回应。可以说,在莫尔特曼的思想中,上帝的受苦已被其拯救了的人的不受苦所取代,"受苦被受苦本身所克服……被弃绝的苦难被爱的苦难所克服",上帝的受苦为使人不受苦,他的死亡把人带进永生。因此,莫尔特曼把受苦的上帝和基督的十字架介绍给苦难的危机四起的人间、渴望自由却难得自由的生灵、需要十字架支撑才能继续生存的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架 上帝 莫尔 玫瑰色 基督教神学 自由 理解 斯宾诺沙 危机 耶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