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斯洛特“接受性”概念探析——兼论“接受性”的价值意蕴 |
马小茹
李坤
|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信念、欲望与信欲:斯洛特与王阳明道德动机论之比较 |
黄勇
段素革(译)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3
|
藏书剔除:我国学者与斯洛特观点的对应和冲突 |
王彦祥
|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0
|
|
4
|
斯洛特“自我—他人不对称”观点批判 |
赵永刚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5
|
斯洛特是如何从“是”推出“应当”的 |
陈真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6
|
移情的道德叙事与论域检视——以斯洛特移情道德学说为中心的考察 |
韩玉胜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7
|
后历史时期中资本的内部空间:没有距离的内爆-斯洛特戴克《资本的内部空间》解读 |
张一兵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8
|
论斯洛特对纳斯鲍姆自主观念的批评 |
左稀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9
|
浅析斯洛特的《图书馆藏书剔除》 |
孟扬
|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10
|
英雄与反英雄的共轭——浅析《亚瑟王之死》中兰斯洛特的人物塑造 |
石松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3
|
|
11
|
情感·德性·关怀·容纳:反思我们的价值观——访迈克尔·斯洛特教授 |
韩玉胜
|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
2015 |
0 |
|
12
|
反伦理爱情故事的叙事张力——以《亚瑟王之死》的兰斯洛特与《三国演义》的吕布为例 |
石松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3
|
斯洛特美德伦理学视域下的善意谎言 |
赵岩
伍麟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8 |
1
|
|
14
|
豫让和兰斯洛特的形象比较与文化背景阐释 |
徐瑞阳
|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15
|
中国哲学与现代情感哲学——迈克尔·斯洛特教授访谈录 |
迈克尔·斯洛特
李海超
牛纪凤
|
《当代儒学》
|
2017 |
2
|
|
16
|
休谟的道德同情学说及其影响——基于麦基与斯洛特两条路径 |
马春雷
|
《晋阳学刊》
CSSCI
|
2019 |
0 |
|
17
|
中性动机与共同体生活——基于斯洛特的心理学旨趣 |
晏扩明
|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18
|
休谟与斯洛特的道德客观性理论比较研究——从道德与颜色的类比谈起 |
张燕
|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19
|
论昂达奇小说《经过斯洛特》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
刘坤
|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
2018 |
0 |
|
20
|
心何以成为道德的基础——论斯洛特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 |
初赵蓥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