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世纪文学中的“知识人”返乡与乡村现代化想象
1
作者 张继红 郭文元 《西部文艺研究》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新世纪以来,农裔城籍的“知识人”返乡书写备受关注。这一书写延续了“五四”乡土文学的批判立场,显现出乡村现代化语境下知识分子与乡村、民间的多元关系,具体表现为以非虚构“返乡体”为主的“知识人”的返乡歧路表述与自我镜像的含混... 新世纪以来,农裔城籍的“知识人”返乡书写备受关注。这一书写延续了“五四”乡土文学的批判立场,显现出乡村现代化语境下知识分子与乡村、民间的多元关系,具体表现为以非虚构“返乡体”为主的“知识人”的返乡歧路表述与自我镜像的含混,以及跨界写作行为与知识分子的乡村现代化想象悖论。这一含混和悖论源于返乡主体的城市化生活经历、学院化“知识体系”与童年经验的错位,以及由此而致的身份焦虑,因此“知识人”返乡书写的审美指向从“在场”视角转变为对“家园”意义的建构,也形成了有别于新文学乡土叙事传统的风格化特征和价值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文学 “知识人”返乡 农裔身份 现代化想象
下载PDF
“新”在何处:新世纪文学的流与变
2
作者 易晖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19,共4页
作为一个以时间维度结构出来的概念,新世纪(21世纪)文学之“新”是不言而喻的,它指向在与现实同步展开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文学场域,以及在此场域中产生的文学作品与文学新人。但是,如果我们把新世纪二十多年来的文学作整体观,则应将之与... 作为一个以时间维度结构出来的概念,新世纪(21世纪)文学之“新”是不言而喻的,它指向在与现实同步展开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文学场域,以及在此场域中产生的文学作品与文学新人。但是,如果我们把新世纪二十多年来的文学作整体观,则应将之与逝去的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最后的十年——90年代——关联起来,才能看出它与此前文学的承续与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新人 文学作品 文学场域 新世纪文学 同步展开 维度结构 整体观 20世纪
下载PDF
新世纪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以贾平凹、莫言为中心
3
作者 牛佳欣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5-19,86,共6页
新世纪文学是一种借助于时间上的变革获取其正当地位的文学阶段,新世纪文学发展于文化焦虑的中国语境之中,为摆脱“东方学”陷阱,这一时期的长篇小说文体开始有意向古典文学传统回溯,借鉴其写作手法,确立中国小说的独特意义。贾平凹和... 新世纪文学是一种借助于时间上的变革获取其正当地位的文学阶段,新世纪文学发展于文化焦虑的中国语境之中,为摆脱“东方学”陷阱,这一时期的长篇小说文体开始有意向古典文学传统回溯,借鉴其写作手法,确立中国小说的独特意义。贾平凹和莫言在新世纪以来的小说创作中,借鉴了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史传传统”中的以传写史、现实主义和民间视角的手法,“诗骚传统”中的抒情和言志的手法以及“叙事传统”中的笔记体、章回体和文本杂糅等文体构建手法,在借鉴中有所创新,在新世纪文学向外“还贷”的过程中产生了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文学 古典文学 贾平凹 莫言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态势研究的新方向与新突破——评洪治纲《中国新世纪文学的日常生活诗学》
4
作者 王振锋 《台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7-92,共6页
洪治纲是一位在中国当代文坛搏击风浪和辛勤耕耘的优秀学者与批评家。他的新著《中国新世纪文学的日常生活诗学》不仅体现了其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态势的精准把握,并且厚植于他过往在先锋文学、代际研究领域所积累的深厚学养,是其数十年... 洪治纲是一位在中国当代文坛搏击风浪和辛勤耕耘的优秀学者与批评家。他的新著《中国新世纪文学的日常生活诗学》不仅体现了其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态势的精准把握,并且厚植于他过往在先锋文学、代际研究领域所积累的深厚学养,是其数十年来学术研究和思考结果的一次集中展示。该书并非停留在书斋中的冰冷学问,而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统一、温度与锋芒兼具、思想与诗意并存的文学研究。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洪治纲不偏执一隅,而是将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与文学史相结合,在此三个层面实现了有机统一,不失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典范。正是洪治纲这种身体力行的学术实践,让我们看到了重构中国当代文论的可能性及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治纲 《中国新世纪文学的日常生活诗学》 文学态势 当代文论
下载PDF
新媒体语境下的新世纪文学现象研究——以陈春成《夜晚的潜水艇》为个案
5
作者 赵银鑫 《文存阅刊》 2023年第7期0064-0066,共3页
媒介的变迁给世界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文学也毫不例外。在当前新媒体语境下,文学的生产机制、存在方式、传播渠道、文学批评等各方面都在发生巨大变革。新世纪文学应置于新媒体语境中予以考察,以 90后作家陈春成的作品《夜晚的潜水艇... 媒介的变迁给世界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文学也毫不例外。在当前新媒体语境下,文学的生产机制、存在方式、传播渠道、文学批评等各方面都在发生巨大变革。新世纪文学应置于新媒体语境中予以考察,以 90后作家陈春成的作品《夜晚的潜水艇》为具体研究对象,重点分析新媒体对新世纪文学所产生的影响,探究新媒体语境下新世纪文学的特点及随之出现的相关问题,并试图从中得到启发,思考其可行性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新世纪文学 夜晚的潜水艇
下载PDF
当代文学的新发展:从新时期文学到新世纪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综述 被引量:2
6
作者 谭光辉 唐小林 白浩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9-143,共5页
关键词 文学研究会 新世纪文学 新时期文学 中国当代 学术年会 当代文学 综述 四川师范大学
下载PDF
新世纪文学中价值立场的退却与乱象的形成 被引量:31
7
作者 丁帆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6,共13页
关键词 新世纪文学 价值立场 文学 文学
下载PDF
新世纪文学的哀叹:回不去的“八十年代”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福贵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5-128,共4页
怀旧,作为人生暮年的个人情怀是人类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往往具有一种超越性的真诚感动;而当怀旧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情绪时,则意味着社会发展的回归与复古的渴望。其中,也包含有对于当下现实的失望与拒绝。作为一个过来人,当我们... 怀旧,作为人生暮年的个人情怀是人类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往往具有一种超越性的真诚感动;而当怀旧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情绪时,则意味着社会发展的回归与复古的渴望。其中,也包含有对于当下现实的失望与拒绝。作为一个过来人,当我们述说“八十年代”时,心底里的那份感动和忧伤是后来人所很难体味和理解的。今天,是一个集体怀旧的时代。有人说,回忆不单纯是一代过来人的年老怀旧情感追忆,而是一种“必要的激情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十年代 新世纪文学 怀旧情感 精神现象 社会情绪 社会发展 普遍 情怀
下载PDF
论新世纪文学与新文学传统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继红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37,共5页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自然生发的新阶段,新世纪文学正经历着"历时性世纪跨越"与"共时性当下转型"的时代难题。以动态的文学传统观确证、辨析和诠释新文学传统,并以底层表述、城乡关系书写等话语方式和题材类型在新文学...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自然生发的新阶段,新世纪文学正经历着"历时性世纪跨越"与"共时性当下转型"的时代难题。以动态的文学传统观确证、辨析和诠释新文学传统,并以底层表述、城乡关系书写等话语方式和题材类型在新文学传统中的流变为例,评估新世纪文学书写形态和审美精神的常与变,确定文学史坐标中新世纪文学在跨越线性文学史时间、创造共时性审美空间的时代文学特征,为新世纪文学建立一种当下性诠释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文学 文学传统 诠释 对话
下载PDF
新世纪文学的困境与蜕变 被引量:8
10
作者 於可训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7-103,共7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当代文学遭遇的困境,主要有三个方面:文学边缘化趋势的加剧;作家价值立场的混乱;文学文体的泛化。与此同时,新世纪文学也在发生艰难的蜕变,主要表现在:先锋作家的转向;向民间文化、文史典籍、传统诗文和方言土语寻求艺... 进入新世纪以来,当代文学遭遇的困境,主要有三个方面:文学边缘化趋势的加剧;作家价值立场的混乱;文学文体的泛化。与此同时,新世纪文学也在发生艰难的蜕变,主要表现在:先锋作家的转向;向民间文化、文史典籍、传统诗文和方言土语寻求艺术创新的文体资源和语言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文学 困境 蜕变
下载PDF
汉语文学的“逃离”与自觉——兼论新世纪文学的“晚郁风格”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晓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7-114,共18页
今天中国的文学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似乎所有的事都不重要,重要的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中国当代到底有没有好作品?关于好作品或伟大作品的焦虑,几乎又变成中国当代文学存在的理由。仿佛不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文学的存在都成了问题。
关键词 新世纪文学 “逃离” 汉语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风格 自觉 中国文学 作品
下载PDF
本土的全球性:新世纪文学的想象空间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颐武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0,共7页
一 二O一二年以来,有两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其实正好象征着中国文学的重要的、不可逆的变化,也在喻示着中国文学所建构的新的“本土的全球性”。一是二O一二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当然显示了近年来中国文学在全球的能见度的极大... 一 二O一二年以来,有两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其实正好象征着中国文学的重要的、不可逆的变化,也在喻示着中国文学所建构的新的“本土的全球性”。一是二O一二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当然显示了近年来中国文学在全球的能见度的极大的彰显,也凸显了本土文学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具有的某种全球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性 新世纪文学 想象空间 中国文学 诺贝尔文学 本土文学 不可逆 文学
下载PDF
批评与创作的同构关系——兼谈新世纪文学的危机与挑战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思和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8-91,共14页
长期以来,《当代作家评论》一直在全国高校组织文学讲座,很有影响。比如林建法曾经与苏州大学联合举办“小说家讲坛”,请来一流的当代小说家,他们谈的是小说;后来他与南京大学联合举办诗人的系列讲座,请的都是当代有名的诗人,讲... 长期以来,《当代作家评论》一直在全国高校组织文学讲座,很有影响。比如林建法曾经与苏州大学联合举办“小说家讲坛”,请来一流的当代小说家,他们谈的是小说;后来他与南京大学联合举办诗人的系列讲座,请的都是当代有名的诗人,讲的都是诗歌;现在林建法与杭州师范大学联合举办“批评家讲坛”,按理说就应该谈谈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家 新世纪文学 同构关系 《当代作家评论》 “小说家讲坛” 危机 创作 文学讲座
下载PDF
对新世纪文学特征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未民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7-47,共11页
中国"新世纪文学"的用法主要有三种,即新世纪以来的文学;与"新世纪文学"概念相对且相辅相成相伴相随的"新世纪文学";与旧世纪相对的"21世纪中国文学"。本文综合性地运用以上三种用法,用"... 中国"新世纪文学"的用法主要有三种,即新世纪以来的文学;与"新世纪文学"概念相对且相辅相成相伴相随的"新世纪文学";与旧世纪相对的"21世纪中国文学"。本文综合性地运用以上三种用法,用"新世纪文学"观,对"新世纪文学"的若干基本特征进行了初步描述,既从其总体特征上,描述了新世纪文学改变"减量"文学思维的"增量"趋势,改变非生态性思维的"生长"趋势、改变简单思维的"总体"趋势;更从其内部性质上,认为新世纪文学是一种以生活性文学观念为基本底蕴,以处理人、文学与"物"的关系,处理欲望与文明的关系为基本要旨和基本主题的开辟了"文学新世纪"的文学,是一种代表中国文明新的崛起时代的文明的缩影和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文学 增量 生长性 总体性 生活性 体物
下载PDF
新世纪文学之网络文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莉 张延松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95-97,共3页
2005年以来,"新世纪文学"研究成为文学批评的关键词。新世纪文学的构成中,网络文学的自由书写和网络传播最能表征新世纪文学不同于新时期文学、不同于传统文学观念与规则的新质。新世纪文学研究对这新的文学形态做了重点讨论... 2005年以来,"新世纪文学"研究成为文学批评的关键词。新世纪文学的构成中,网络文学的自由书写和网络传播最能表征新世纪文学不同于新时期文学、不同于传统文学观念与规则的新质。新世纪文学研究对这新的文学形态做了重点讨论,其批评特点呈现为"亚流派"研究。需要建构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批评话语对网络文学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具体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文学研究 网络文学 亚流派研究 批评话语建构
下载PDF
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左翼精神” 被引量:5
16
作者 何言宏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共5页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学知识分子现实战斗精神的复活,出现了一股十分强劲的"新左翼文学"思潮。"新左翼文学"的最为突出的方面,便是以对社会现实的见证与批判为核心的"新左翼精神"。但...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学知识分子现实战斗精神的复活,出现了一股十分强劲的"新左翼文学"思潮。"新左翼文学"的最为突出的方面,便是以对社会现实的见证与批判为核心的"新左翼精神"。但在同时,历史哲学的匮乏与阙如也成了"新左翼文学"的内在问题。特别是在今天这样的"后革命时代",是否需要和应该建立怎样的历史哲学是我们整个文学界和思想文化界所面临的巨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文学 “新左翼” 文学思潮”
下载PDF
新世纪文学:困境与生机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早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1-135,共5页
本文描绘新世纪文学的图景,针对当代文学一"胀"一"缩"的现状,分析传统文学法则在遭遇不同亚文化群体"规则壁垒"时的处境,指出由此导致的经由媒体过滤后的公众"当代文学想象"对当代文学的低估... 本文描绘新世纪文学的图景,针对当代文学一"胀"一"缩"的现状,分析传统文学法则在遭遇不同亚文化群体"规则壁垒"时的处境,指出由此导致的经由媒体过滤后的公众"当代文学想象"对当代文学的低估与伤害,以及这种格局造成的当代文学困境。本文也针对这种困境提出了可能的因应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文学 规则壁垒 亚文化 公众想象
下载PDF
新世纪文学中人民性问题的回溯、重构及当代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修磊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6-31,共6页
一、人民的文艺的三个方向文艺的方向问题,是新时代的文艺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1)文艺的根本问题就是为了谁、服务谁的问题,解决了这个方向问题,文艺从内容到... 一、人民的文艺的三个方向文艺的方向问题,是新时代的文艺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1)文艺的根本问题就是为了谁、服务谁的问题,解决了这个方向问题,文艺从内容到形式、从宏观到微观的问题就都可以迎刃而解。在当下,文艺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就是人民的方向,人民的文艺就是现实的文艺、时代的文艺、民族的文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艺 新世纪文学 人民的文艺 当代价值 人民性 习近平总书记
下载PDF
“工农兵的出场”与“人民性”的误读——延安文艺的当代诠释与新世纪文学的底层想象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继红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18,共7页
延安文艺思想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之间的关系,在新中国成立后也曾被主流文艺理论家所重视,甚至被认为是自五四以来“第二次更深刻的革命”,①特别是在“底层文学”思潮勃兴之际,工农兵、人民、普通民众等曾经指向革命主体的一些概念... 延安文艺思想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之间的关系,在新中国成立后也曾被主流文艺理论家所重视,甚至被认为是自五四以来“第二次更深刻的革命”,①特别是在“底层文学”思潮勃兴之际,工农兵、人民、普通民众等曾经指向革命主体的一些概念被重新启用,依此发掘其新时代的有效内涵,这是将当下底层写作与延安文艺进行“对接”的理论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文艺 工农兵 新世纪文学 想象 诠释 当代 误读 民性
下载PDF
“新世纪文学”的命名与理论焦虑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卫华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1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新世纪文学 焦虑 沈阳师范大学 文艺争鸣 文学研究所 中国文化 学术刊物 文学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