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现代性及其冲突 被引量:3
1
作者 祝晓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2-76,共5页
作为一个独特的艺术存在和社会存在,新中国"十七年"电影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现代性,社会历史层面的"现代性"对"十七年"电影中的"现代性"产生了极度的压力,导致了主题的时代变化。在"十七年&q... 作为一个独特的艺术存在和社会存在,新中国"十七年"电影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现代性,社会历史层面的"现代性"对"十七年"电影中的"现代性"产生了极度的压力,导致了主题的时代变化。在"十七年"电影中,来自社会现实层面的"冲突"及其解决,不同于经典意义的"悲剧",而是正剧代替了悲剧,以一种"非冲突"或"反冲突"的方式来表现冲突,成就了现代性与民族性的一次联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 现代性 冲突
下载PDF
新时期文学史料编纂与“十七年”作家的历史评价——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兼谈现实主义再认识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秀明 葛舒沁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52,共14页
在近些年当代文学史料研究渐成气候,并向时段、地域、形态、传媒等全方位铺开之际,有一套研究资料似乎有必要引起关注,即1978年提出设想后陆续出版,一直延至20世纪90年代末才结束,总计有近90册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以下简称... 在近些年当代文学史料研究渐成气候,并向时段、地域、形态、传媒等全方位铺开之际,有一套研究资料似乎有必要引起关注,即1978年提出设想后陆续出版,一直延至20世纪90年代末才结束,总计有近90册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以下简称《丛书》)。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集体合作的大型丛书,不仅对后来的史料编纂及其批评和研究产生了影响,而且其本身就具有重要文献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期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大型丛书 集体合作 当代文学史料 史料编纂 现实主义 十七
下载PDF
“十七年”中国电影在越南的传播(1949—1966)
3
作者 张怀强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20-128,共9页
“十七年”中国电影在越南的传播为两国曾经共同奋斗的岁月提供了一个生动注脚。当时中国电影在越南放映传播的主要形式有露天电影与流动放映队、电影院与中国电影周以及大使馆与“外交点映”等,其中露天电影与流动放映队完成了越南绝... “十七年”中国电影在越南的传播为两国曾经共同奋斗的岁月提供了一个生动注脚。当时中国电影在越南放映传播的主要形式有露天电影与流动放映队、电影院与中国电影周以及大使馆与“外交点映”等,其中露天电影与流动放映队完成了越南绝大多数人口的电影覆盖,不仅宣传了反美帝国主义,还介绍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新成就。其时在越南上映的中国电影极具时效性、题材丰富类型多样、具有越南传播特色,这些电影亦对越南电影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电影在越南传播能够获得成功,主要在于两国对电影意识形态功能认知一致、两国历史文化相近相通、在文化上共同抵资抗美、帮助越南革命切实推进等原因。“十七年”中国电影对越传播为“同志加兄弟”般的中越关系发展贡献了力量,国家顶层重视、无私援助越南,文化全面合作、追求平等互信,“人民性”文艺思想灌注中国电影创作始终等,这些经验对于当今如何做好中越电影交流与合作具有历史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中国电影 越南传播 文化交流 人民性
原文传递
新中国“十七年”的外国儿童文学译介与出版
4
作者 朱嘉春 秦茂盛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92,共9页
新中国“十七年”出版的外国儿童文学译本不仅丰富了当时国内的儿童图书市场,也是社会主义新中国儿童教育的有力工具。由于受到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该时期我国的儿童文学译介以对苏联作品的译介数量最多,影响最大。译介的主要目... 新中国“十七年”出版的外国儿童文学译本不仅丰富了当时国内的儿童图书市场,也是社会主义新中国儿童教育的有力工具。由于受到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该时期我国的儿童文学译介以对苏联作品的译介数量最多,影响最大。译介的主要目标是服务于新中国儿童的教育和培养,而以少年儿童出版社为代表的国营专业出版机构是译本成功走向市场的重要保障。以书目定量统计和个案分析为主要方法对“十七年”外国儿童文学在中国译介与出版情况进行整体考察可知,在通过翻译引进外国儿童文学的过程中,译者、编辑和出版商应充分考虑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中的主流儿童观和教育政策等影响因素,共同打造既符合时代要求,又满足读者期待的译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 翻译出版 中国“十七年” 《木偶奇遇记》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下载PDF
新中国“十七年”丁善德艺术歌曲创作研究
5
作者 李启源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46-153,共8页
新中国“十七年”是丁善德艺术歌曲创作的高峰期,他创作的19首艺术歌曲涵盖了现实主义风格的原创性艺术歌曲、由民歌改编创作的艺术歌曲和为毛泽东诗词谱曲的艺术歌曲三个类别。这些歌曲实现了民族性、时代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为中国... 新中国“十七年”是丁善德艺术歌曲创作的高峰期,他创作的19首艺术歌曲涵盖了现实主义风格的原创性艺术歌曲、由民歌改编创作的艺术歌曲和为毛泽东诗词谱曲的艺术歌曲三个类别。这些歌曲实现了民族性、时代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为中国艺术歌曲体裁和创作技法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善德 中国“十七年” 艺术歌曲
下载PDF
新中国十七年美术展览中人民新形象的呈现与传播
6
作者 文苑仲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3期77-82,共6页
新中国十七年美术展览不仅是美术交流、传播的平台,而且是中国人民新形象的展示窗口。专业美展表现了专业美术工作者塑造人民新形象的探索,工农兵美展表现了劳动者对自身形象的建构,赴海外交流展则将中国人民的新形象播布四海。这些美... 新中国十七年美术展览不仅是美术交流、传播的平台,而且是中国人民新形象的展示窗口。专业美展表现了专业美术工作者塑造人民新形象的探索,工农兵美展表现了劳动者对自身形象的建构,赴海外交流展则将中国人民的新形象播布四海。这些美术展览呈现与传播了人民新形象,以视觉化的方式印证并强化了人民群众的心理及身份认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十七 美术展览 人民形象
下载PDF
蓄力复苏 多元创造:2023年中国电影热点综述
7
作者 周星 李昕婕 《现代视听》 2024年第1期52-58,共7页
2023年的中国电影,市场逐步回温,不仅取得了疫情以来的最高年度票房成绩,更在多个市场维度实现创新发展。2023年,中国电影在题材类型、主题深度、艺术表现等多个方面进行多元创造,艺术探索和创新之作也多有呈现,题材聚焦历史、现实、神... 2023年的中国电影,市场逐步回温,不仅取得了疫情以来的最高年度票房成绩,更在多个市场维度实现创新发展。2023年,中国电影在题材类型、主题深度、艺术表现等多个方面进行多元创造,艺术探索和创新之作也多有呈现,题材聚焦历史、现实、神话、科幻、军事、扫黑、诈骗、直播等,主题探索以亲情伦理、社会现实和生死议题为主。新主流电影持续发力,艺术手法的创新在老中青三代导演的创作中均有显现。整体而言,2023年中国电影产出《满江红》《流浪地球2》《封神:朝歌风云》《消失的她》《孤注一掷》《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坚如磐石》等多部现象级作品,取得了市场和口碑双丰收。同时,多部国际电影节上的获奖佳作,也为本年度中国电影的艺术创造画上有力标记,成为中国文化发展和创新的强力考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3 中国电影 电影产业 创作现象 主流电影 艺术创
下载PDF
新中国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宣传画的图像叙事研究
8
作者 张爱坤 《艺术生活》 2023年第4期11-17,共7页
作为电影作品的宣传附属,新中国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宣传画的生产遵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以情节化的视觉元素安排和民族化的视觉符号呈现,形成了一套较为统一的图像叙事模式。这种统一的图像叙事模式适应了新中国刚刚... 作为电影作品的宣传附属,新中国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宣传画的生产遵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以情节化的视觉元素安排和民族化的视觉符号呈现,形成了一套较为统一的图像叙事模式。这种统一的图像叙事模式适应了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政治诉求,也体现了“民族解放”“民族团结”“民族建设”的时代主题。以“典型化”“情节化”和“符号化”为显著特征,电影宣传画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提炼与重组,将影像文本重新编码为政治宣传画属性的图像,是政治化美学原则的视觉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十七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电影宣传画 图像叙事
下载PDF
回应与引领:《美术》期刊与新中国十七年美术
9
作者 王洪斌 《艺术生活》 2023年第4期4-10,共7页
《美术》杂志自1950年创刊以来,肩负着传播与践行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引导美术创作方向、展现美术创作成果、推动当代中国美术理论建设的任务与使命。《美术》杂志不仅承载着新中国美术历史的丰富信息、主流线索与典型案例,同时... 《美术》杂志自1950年创刊以来,肩负着传播与践行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引导美术创作方向、展现美术创作成果、推动当代中国美术理论建设的任务与使命。《美术》杂志不仅承载着新中国美术历史的丰富信息、主流线索与典型案例,同时也记录着新中国美术发展全景,积极参与了国家美术形象的塑造。刊登在《美术》中的文章,是现代美术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新中国美术的宝贵资料。本文以《美术》期刊文献为切入点,梳理《美术》杂志是如何回应、记录新中国十七年美术发展,进而影响、推动新中国美术发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 中国十七 文艺方针
下载PDF
人民形象的呈现及象征意义--以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美术中的人民形象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惠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18,I0009,共6页
作为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美术创作最重要的主题,人民形象从或微观或宏观的角度彰显出时代风貌,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持久的社会影响力。新中国美术家们通过对画面构成形式的调整与改造,实现人民形象在艺术表现、功能价值和精神意... 作为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美术创作最重要的主题,人民形象从或微观或宏观的角度彰显出时代风貌,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持久的社会影响力。新中国美术家们通过对画面构成形式的调整与改造,实现人民形象在艺术表现、功能价值和精神意义方面的传承和创新,使人民形象成为统合主人地位、实现现代化和幸福生活的象征性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形象 中国 十七 绘画
下载PDF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之我见 被引量:4
11
作者 饶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1-12,共2页
“十七年电影”从创作到研究,从发行到放映,构建了完整的电影体系,它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影响,甚至是对几代中国人的影响,都使得它成为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
关键词 中国 十七电影 电影艺术
下载PDF
新年画运动与新中国十七年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
12
作者 顾琪 孙旭红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96-105,共10页
新中国十七年时期,新年画是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载体。新年画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气氛热烈、主题鲜明、雅俗共赏、便于传播,这些特征很好地契合了当时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接受心理和审美习惯,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领导和主流意识... 新中国十七年时期,新年画是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载体。新年画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气氛热烈、主题鲜明、雅俗共赏、便于传播,这些特征很好地契合了当时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接受心理和审美习惯,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领导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新年画通过讴歌代表人物、阐释政治词汇、紧扣中心工作和再现民众生活,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具象化、通俗化、本土化和情感化传播。新年画工作者运用因地制宜、贴近实际、情感共鸣、图式多样等策略实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效果最优化,其传播经验至今仍有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十七 主流意识形态 传播
下载PDF
探讨新中国十七年版画的题材类型
13
作者 马娟 张华 《文存阅刊》 2023年第2期154-156,共3页
新中国成立后,从 1949 年到 1966 年,十七年期间版画艺术题材类型的研究成果丰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视觉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版画作品的视觉分析,对十七年版画题材进行分类,探讨新中国十七年版画作品的题材类... 新中国成立后,从 1949 年到 1966 年,十七年期间版画艺术题材类型的研究成果丰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视觉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版画作品的视觉分析,对十七年版画题材进行分类,探讨新中国十七年版画作品的题材类型,进行总结、概括,具体、全面了解十七年版画题材的现实状况和整体面貌,以期达到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效果,显现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版画题材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十七 版画 题材类型
下载PDF
新中国前十七年电影中的上海影像 被引量:1
14
作者 衣凤翱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01-104,共4页
新中国前十七年,基于创作环境的根本性改变,中国电影中上海影像的都市性征渐趋弱化。海派文化视阈下,中国电影上海影像特质化表征的女性形象在女性解放的号召中文化性别逐渐消失。当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创作传统汇入新历史时期的政治语境... 新中国前十七年,基于创作环境的根本性改变,中国电影中上海影像的都市性征渐趋弱化。海派文化视阈下,中国电影上海影像特质化表征的女性形象在女性解放的号召中文化性别逐渐消失。当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创作传统汇入新历史时期的政治语境中之时,在新中国前十七年电影农村文化主流的冲刷下,海派文化不自觉地呈现出自我否定的迹象。当新中国前十七年电影以农村文化视点俯视以上海为代表的都市文化之时,中国电影中的上海影像被观念化了,这是农村文化与都市文化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之间冲突的有力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十七 中国电影 上海影像 海派文化
下载PDF
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日用消费品设计实践与转型
15
作者 易建芳 肖艳会 许立洁 《艺术生活》 2023年第4期18-25,共8页
文章以新中国十七年日用消费品设计实践为研究对象,厘清这一时期推动日用消费品设计转型的社会机制。日用消费品设计的现代性诉求体现在出口创汇背景下,以及手工艺合作运动和现代科技工业十分落后条件下的技术创新运动。在新中国十七年... 文章以新中国十七年日用消费品设计实践为研究对象,厘清这一时期推动日用消费品设计转型的社会机制。日用消费品设计的现代性诉求体现在出口创汇背景下,以及手工艺合作运动和现代科技工业十分落后条件下的技术创新运动。在新中国十七年间,日用消费品设计落实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为其解决了生活问题。同时在国家意志对设计服务问题的不断强调中开始了设计转型,1949至1966年间的民生设计是探讨新中国设计历史开端的重要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十七 民生设计 日用消费品 设计转型
下载PDF
新中国十七年时期的电影摄影艺术
16
作者 郑国恩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9-36,共8页
新中国十七年时期的电影摄影艺术郑国恩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为新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从总体上看40几年来,新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是巨大的,和解放前比,其成就是显著的。当然,道路也是崎岖不平的。由于"左"的... 新中国十七年时期的电影摄影艺术郑国恩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为新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从总体上看40几年来,新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是巨大的,和解放前比,其成就是显著的。当然,道路也是崎岖不平的。由于"左"的思潮的干扰和破坏,我们电影事业没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摄影艺术 十七时期 摄影艺术创作 造型处理 光线处理 影片 银幕形象 中国电影艺术 拍摄角度 内容与形式统一
下载PDF
“十七年”中国电影中的基本美学形态与国家意志 被引量:4
17
作者 金丹元 徐文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87,共7页
在"十七年"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电影创作虽然几经起落,但始终呈现出明显的教化意味与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导向,其电影美学形态演化在体现现实复杂性的同时,也呈现出高度的国家意志特征。
关键词 “十七年”中国电影 美学形态 国家意志
下载PDF
“中国梦”:想像和建构新的认同——再思六十年中国电影 被引量:24
18
作者 张颐武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7,共13页
新中国已经建立了六十年。六十年间,中国电影和这个国家一齐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和转折。电影当然是一种娱乐和休闲的形式,但它也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想像,是一个民族国家的重要的文化形态。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时刻,回顾电影发展的六... 新中国已经建立了六十年。六十年间,中国电影和这个国家一齐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和转折。电影当然是一种娱乐和休闲的形式,但它也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想像,是一个民族国家的重要的文化形态。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时刻,回顾电影发展的六十年是对于中国在20世纪后半叶到21世纪的"大历史"进程的反思和探讨的一部分,也是对于中国的认同建构重要部分的重新认知。从"公民身份"建构的角度对中国电影六十年发展历程进行简单回顾,可以提供一个新的理论思考的角度和空间,而通过对电影发展六十年的轨迹的分析可以发现和思考"中国梦"的轨迹。六十年来中国电影的道路正是中国发展道路的一部分,在中国认同的创造中,电影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影直接参与了"新中国"的认同的创造,也直接参与了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的发展和中国电影的发展之间相互扣连及相互依存的关系和它与"中国梦"展开的过程的关系是异常紧密的。中国电影六十年的历程有一个贯穿其中的主题,就是中国的公民身份的建构和转变的历程,也就是确立"公民"和"消费者"的同一,"英雄"与"凡人"的同一的进程,这也是一个"中国梦"展开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六十 中国 公民身份建构 中国电影发展史
下载PDF
试论新十年中国电影文化价值体系的不同表现 被引量:2
19
作者 汪开庆 李祖鹏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共3页
目前国内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塑造和确立国家形象的历史使命。随着世界电影中民族精神的渗透力和影响力的加强,中国主流大片中的民族文化形象建构问题越来越受导演的青睐。新十年中国电影中具有代表性的批判传统文化和武侠电影作品,... 目前国内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塑造和确立国家形象的历史使命。随着世界电影中民族精神的渗透力和影响力的加强,中国主流大片中的民族文化形象建构问题越来越受导演的青睐。新十年中国电影中具有代表性的批判传统文化和武侠电影作品,以及中国大片中主旋律影片,传统政治文明、各种形式的写实主义电影在文化价值体系中有着不同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文化价值 表现
下载PDF
电影符号学视域下“十七年”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叙事表达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27-131,共5页
本文从电影符号学切入,对影像符号的意义表达、中国民族动画电影影像与民族化叙事之间的关系及民族动画电影中电影符号的精神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研究,并以"前、后十七年"中国民族动画电影为例,对电影叙事影像符号的构架设置与... 本文从电影符号学切入,对影像符号的意义表达、中国民族动画电影影像与民族化叙事之间的关系及民族动画电影中电影符号的精神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研究,并以"前、后十七年"中国民族动画电影为例,对电影叙事影像符号的构架设置与意义传达进行探讨,力求从电影符号学角度对"十七年"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叙事表达进行深入挖掘,提出中国民族动画影片应重视电影与观影者的关系,重视民族化叙事符号的精神指意性在影片中的表达的学术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影像符号 “十七年”中国动画电影 民族化叙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