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中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历史回顾、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
9
1
作者
沈松平
汪凤娟
《中国地方志》
2021年第4期18-26,124,125,共11页
新中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个别尝试、全面起步、快速发展、全国统一规划和全面繁荣4个历史阶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局部到全国,不仅开发了新的方志载体和传播方式,拓展了读志用志的途径,也改变了传统的志书编纂...
新中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个别尝试、全面起步、快速发展、全国统一规划和全面繁荣4个历史阶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局部到全国,不仅开发了新的方志载体和传播方式,拓展了读志用志的途径,也改变了传统的志书编纂模式,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既有文献对此未能充分探讨,本文试图全面探讨新中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历史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认为高标准、高起点地建立国家数字方志馆,统一地情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标准和建设规范,提高志书保密、数字版权保护的意识与技术水平,力求新媒体推送内容的高质量和推送形式的多样化,加速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推进全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地方志信息化
历史回顾
存在问题
发展建议
三网一馆两平台
在线修志
原文传递
题名
新中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历史回顾、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
9
1
作者
沈松平
汪凤娟
机构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中国地方志》
2021年第4期18-26,124,125,共11页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绍兴文理学院越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课题“越地方志发展史”(项目编号:16JDGH113)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新中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个别尝试、全面起步、快速发展、全国统一规划和全面繁荣4个历史阶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局部到全国,不仅开发了新的方志载体和传播方式,拓展了读志用志的途径,也改变了传统的志书编纂模式,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既有文献对此未能充分探讨,本文试图全面探讨新中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历史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认为高标准、高起点地建立国家数字方志馆,统一地情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标准和建设规范,提高志书保密、数字版权保护的意识与技术水平,力求新媒体推送内容的高质量和推送形式的多样化,加速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推进全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
新中国地方志信息化
历史回顾
存在问题
发展建议
三网一馆两平台
在线修志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中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历史回顾、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沈松平
汪凤娟
《中国地方志》
2021
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