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话语本质及其功能 |
程郁儒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2
|
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新趋势研究 |
张金华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现实与突围: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海外传播 |
包学敏
赵宇
|
《黑河学院学报》
|
2024 |
2
|
|
4
|
新世纪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
阿不来提·吉力力
|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
2024 |
0 |
|
5
|
以“中国性”建构民族命运共同体——当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新观察 |
赵卫防
|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
2022 |
4
|
|
6
|
新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表现方法与产业发展 |
张智华
|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
2014 |
1
|
|
7
|
中国电影音乐中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掺入与整合——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草原上的人们》为研究对象 |
沈力
|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
2024 |
0 |
|
8
|
新中国三十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女劳模形象的类型化特征 |
赵红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9
|
新中国电影思潮与中国“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
杨伟
|
《艺术科技》
|
2017 |
0 |
|
10
|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刍议 |
董伟建
余秀才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11
|
命名与修辞: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元问题” |
胡谱忠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12
|
走在历史拐点上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写给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诞生六十周年 |
马谛
胡志刚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3
|
民族身份与性别表述——新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
邹华芬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14
|
国家形象塑造——新中国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创作(1949-1976) |
胡清清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15
|
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弘扬与提升——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主题与叙事变迁 |
顾广欣
李亦中
|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
2013 |
2
|
|
16
|
新中国少数民族影像书写:历史与政治——兼对“重写中国电影史”的回应 |
吕新雨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6
|
|
17
|
“十七年”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意识形态、叙事结构与女性形象 |
邴波
聂爱文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5 |
2
|
|
18
|
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发展轨迹及发展对策 |
胡谱忠
|
《民族艺术研究》
|
2017 |
5
|
|
19
|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70年:以守正促创新,倚融合增团结 |
李静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20
|
以原生态的名义——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多元呈现(2000—2008) |
邹华芬
刘波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