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中国民法典第二次草案透视
被引量:
2
1
作者
孙莹
《社科纵横》
2010年第5期80-82,94,共4页
新中国民法典第二次草案作为当今民法学研究很好的"反面教材"是不应被我们忽略的。此次草案在体系和结构上仍承继了德国法传统。新中国民法典第二次起草也有其富含时代特色的立法指导思想——阶级斗争的思想。
关键词
新中国民法典
二次草案
特殊时代烙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鲜见的文献 珍贵的史料——《新中国民法典草案总览》序
2
作者
何勤华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7-128,共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草案 )已于 2 0 0 2年 1 2月 2 3日提交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 ,这标志着延续了 50多年的中国民事立法活动终将结出实际的成果。为配合民法草案的讨论、修改 ,法律出版社于近日出版了《新中国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草案 )已于 2 0 0 2年 1 2月 2 3日提交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 ,这标志着延续了 50多年的中国民事立法活动终将结出实际的成果。为配合民法草案的讨论、修改 ,法律出版社于近日出版了《新中国民法典草案总览》(何勤华、李秀清、陈颐编 )一书 ,该书收录了从新中国建立至 1 986年《民法通则》颁布为止我国立法工作者制定的民法草案 96个 ,是一部填补我国民法研究空白、极具史料和文献价值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新中国民法典
草案总览》
中国
立法工作
史料
民事立法
民法
史
民法典
原文传递
拾得遗失物归属原则的中国法制史考察——由“道不拾遗”谈起
被引量:
10
3
作者
马晓莉
赵晓耕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57-62,共6页
自西周以降,至近世民国,拾得遗失物归属原则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暗含着根植于本民族内部的自然变迁和来源于模仿西方的近代立法实践两条主线。通过对各朝拾得遗失物归属原则进行梳理分析,寻找一些可资于新中国民法典制...
自西周以降,至近世民国,拾得遗失物归属原则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暗含着根植于本民族内部的自然变迁和来源于模仿西方的近代立法实践两条主线。通过对各朝拾得遗失物归属原则进行梳理分析,寻找一些可资于新中国民法典制定的有益参照,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不拾遗
拾得遗失物
新中国民法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中国民法典第二次草案透视
被引量:
2
1
作者
孙莹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出处
《社科纵横》
2010年第5期80-82,94,共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新中国民法典起草五十年回顾与展望"(05XFX015)
文摘
新中国民法典第二次草案作为当今民法学研究很好的"反面教材"是不应被我们忽略的。此次草案在体系和结构上仍承继了德国法传统。新中国民法典第二次起草也有其富含时代特色的立法指导思想——阶级斗争的思想。
关键词
新中国民法典
二次草案
特殊时代烙印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鲜见的文献 珍贵的史料——《新中国民法典草案总览》序
2
作者
何勤华
机构
华东政法学院
出处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7-128,共2页
文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草案 )已于 2 0 0 2年 1 2月 2 3日提交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 ,这标志着延续了 50多年的中国民事立法活动终将结出实际的成果。为配合民法草案的讨论、修改 ,法律出版社于近日出版了《新中国民法典草案总览》(何勤华、李秀清、陈颐编 )一书 ,该书收录了从新中国建立至 1 986年《民法通则》颁布为止我国立法工作者制定的民法草案 96个 ,是一部填补我国民法研究空白、极具史料和文献价值的作品。
关键词
《
新中国民法典
草案总览》
中国
立法工作
史料
民事立法
民法
史
民法典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拾得遗失物归属原则的中国法制史考察——由“道不拾遗”谈起
被引量:
10
3
作者
马晓莉
赵晓耕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处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57-62,共6页
基金
教育部社科研究基金规划项目"新中国民法典起草历程回顾"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05JA820028)
文摘
自西周以降,至近世民国,拾得遗失物归属原则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暗含着根植于本民族内部的自然变迁和来源于模仿西方的近代立法实践两条主线。通过对各朝拾得遗失物归属原则进行梳理分析,寻找一些可资于新中国民法典制定的有益参照,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
关键词
道不拾遗
拾得遗失物
新中国民法典
Keywords
" no one pocketing anything found on the road"
lost property
Civil Law Code of PRC
分类号
D923.2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中国民法典第二次草案透视
孙莹
《社科纵横》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鲜见的文献 珍贵的史料——《新中国民法典草案总览》序
何勤华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0
原文传递
3
拾得遗失物归属原则的中国法制史考察——由“道不拾遗”谈起
马晓莉
赵晓耕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