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度下乡:建构“新乡土中国”路径依赖 被引量:9
1
作者 洪建设 曾盛聪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5-50,共6页
“乡土中国”最集中概括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特征。随着乡土社会内生力量的推动和外生力量的催化 ,“新乡土中国”与费孝通先生上世纪 40年代所描述的“乡土中国”相去甚远。在“新乡土中国”里 ,如何构建一个具有乡土特色的民主法治... “乡土中国”最集中概括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特征。随着乡土社会内生力量的推动和外生力量的催化 ,“新乡土中国”与费孝通先生上世纪 40年代所描述的“乡土中国”相去甚远。在“新乡土中国”里 ,如何构建一个具有乡土特色的民主法治社会无疑又成为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诚然 ,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仰仗多元“合力”,通过架构和催生各种路径实现乡土中国由传统向现代化方向转变。在诸种“合力”中 ,“制度下乡”是构筑现代性的“新乡土中国”民主法治的最关键最核心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中国 新乡土中国 制度 民主 法治
下载PDF
乡村巨变:社会转型还是国家转型?——从《乡土中国》到《新乡土中国》再到《乡村社会关键词》 被引量:9
2
作者 狄金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138-142,共5页
《乡土中国》中对旧小说里诉讼程序的描述已成为诸多社会科学研究者所能背诵的篇目:"把‘犯人’拖上堂,先各打屁股若干板,然后一方面大呼冤枉。父母官用了他‘看相’式的眼光,分出那个‘獐头鼠目’,必非好人,重加呵责,逼出供状,结果... 《乡土中国》中对旧小说里诉讼程序的描述已成为诸多社会科学研究者所能背诵的篇目:"把‘犯人’拖上堂,先各打屁股若干板,然后一方面大呼冤枉。父母官用了他‘看相’式的眼光,分出那个‘獐头鼠目’,必非好人,重加呵责,逼出供状,结果好恶分辨,冤也伸了,大呼青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中国 社会转型 新乡土中国 乡村社会 国家转型 关键词 科学研究者 诉讼程序
下载PDF
解读人际关系理性化——读贺雪峰《新乡土中国》 被引量:3
3
作者 谢丽旋 《社会科学论坛》 2010年第9期196-203,共8页
贺雪峰先生所著《新乡土中国》,生动描绘了中国农村和农民生活的场景,让人有进入农村现场的感觉。尤其可贵的是,作者将农民作为鲜活的人来对待,真切关心农民过得如何,将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关键词 新乡土中国 贺雪峰 人际关系 理性化 解读 农民生活 中国农村 描绘
下载PDF
乡村社会巨变与农村研究进路——以《乡土中国》与《新乡土中国》为范例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杨柳 刘小峰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3-158,共6页
晚清以来,经历国家革命与市场、现代性以及消费主义等形塑的乡村社会,正处于和仍将处于巨变之中。从20世纪中叶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到新时期贺雪峰的《新乡土中国》,作为一种承继传统与现代的知识谱系以及不同历史时期记录乡土社会性... 晚清以来,经历国家革命与市场、现代性以及消费主义等形塑的乡村社会,正处于和仍将处于巨变之中。从20世纪中叶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到新时期贺雪峰的《新乡土中国》,作为一种承继传统与现代的知识谱系以及不同历史时期记录乡土社会性质的典范文本,可以构成当前理解中国农村转型的重要基础视角。另一方面,以《乡土中国》与《新乡土中国》为范例,在历史比较以及学术接力过程中重新审视乡村社会转型与当前农村研究的进路,无论是在经验研究还是理论拓展方向均可以获得新的智识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之变 研究关怀 乡土中国 新乡土中国
下载PDF
新乡土中国巨变的精神守望与艺术探索——论叶炜的乡土中国三部曲《福地》《富矿》《后土》
5
作者 张丽军 王大鹏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8-25,共8页
叶炜作为新乡土小说的创作者,是一个乡土的忠实守望者。他从农村的生命体验出发,对以麻庄为中心的乡土世界进行了原汁原味和富有乡土大地逻辑理念的审美书写。通过他的作品《福地》《富矿》《后土》,我们可以领略到苏北鲁南大地上乡村... 叶炜作为新乡土小说的创作者,是一个乡土的忠实守望者。他从农村的生命体验出发,对以麻庄为中心的乡土世界进行了原汁原味和富有乡土大地逻辑理念的审美书写。通过他的作品《福地》《富矿》《后土》,我们可以领略到苏北鲁南大地上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乡村人的情感纠葛。叶炜三部小说展现了现代文明与农村文明的交锋,被动的接受与主动的融入交织在一起,体现着农村文明变迁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叶炜在继承传统叙事手法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通过描写一个小乡村的变化,呈现出对乡土中国大地正在发生的巨变的深刻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叙事 现代文明 新乡土中国叙事理念
下载PDF
转型期中国乡村的解读——评贺雪峰先生新著《新乡土中国》
6
作者 李小芳 贺建军 朱学恩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83-85,共3页
贺雪峰先生的《新乡土中国》是对转型期中国乡村的最好解读。本书成功地把握了当下中国的时代背景,作者不盲从,有社会责任感,以农村调查把握的第一手材料为依据,对农村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本书具有学术上的严谨... 贺雪峰先生的《新乡土中国》是对转型期中国乡村的最好解读。本书成功地把握了当下中国的时代背景,作者不盲从,有社会责任感,以农村调查把握的第一手材料为依据,对农村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本书具有学术上的严谨性,同时,又适合大众的阅读需求,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土中国 贺雪峰 书评 乡村 现代化建设 农业经济 农民
下载PDF
《乡土中国》与《新乡土中国》之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徐榕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58-160,共3页
费孝通先生的名著《乡土中国》,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了中国的农村社会形态,成为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者的必读书目。徐杰舜教授担任课题组组长的"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最终成果《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 费孝通先生的名著《乡土中国》,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了中国的农村社会形态,成为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者的必读书目。徐杰舜教授担任课题组组长的"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最终成果《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是新时期研究农村问题的专著。通过对时代背景、理论基石、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继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中国 新乡土中国 比较
下载PDF
“新乡土中国”社会团结的秩序基础——兼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乡村社会秩序建构 被引量:6
8
作者 尹广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30,共12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乡村社会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土中国”,呈现出“新乡土中国”的发展样貌。基于对中国西部地区高柏镇乡村社会70年发展变革现实社会形态的呈现,借助对制度变迁理论中关于社会秩序议题的认知,把变革之中乡村社会秩...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乡村社会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土中国”,呈现出“新乡土中国”的发展样貌。基于对中国西部地区高柏镇乡村社会70年发展变革现实社会形态的呈现,借助对制度变迁理论中关于社会秩序议题的认知,把变革之中乡村社会秩序的构筑与形塑放在一个具有一定社会结构和网络关系的特定乡间聚落社会空间中,以考察村民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乡村组织),群体(乡村组织)与群体(乡村组织)之间,基于特定社会处境或利益诉求,展开不同互动形态和关系连接,去理解和分析当乡村社会传统的村落团结维系“遭遇”外来的行政性力量“嵌入”时,乡村社会原有的秩序形态如何适应并整合新的外来力量,进而内外两种力量相互之间进行着怎样的一系列互构和博弈,并最终形塑了乡村的社会团结和秩序维系及其变迁。研究得出:当外来的行政嵌入型秩序之力量(国家政权的制度法规建设与政策施政倡导、乡镇政权的行政命令与施政干预、驻村乡镇干部的村治行为等),进入到乡村社会的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并与村庄内生型秩序之恒定准则和样态(家庭及其家族、人际关系与人情往来、村落规范与村庄权威、村民小组与村级组织等),在村庄这一现实场景中遭遇,并转而进行着一系列的互构和博弈时,乡村社会里既存的两种场域形态——村头公共舆论场(非正式组织化的)和村庄红白喜事场(正式组织化的),构成了乡村社会中外来的行政嵌入型秩序与村庄内生型秩序之力量互动整合的主要场域,也成为调试外嵌性秩序与内生型传统这两股不同的地方性社会秩序维系的主要力量源,并最终构筑起了乡村社会日常的秩序维系与团结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土中国 社会团结 内生型秩序 行政嵌入型秩序
下载PDF
从“乡土中国”到“新乡土中国”:农村人际关系变迁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唐金武 毕淑敏 《枣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94-101,共8页
20世纪末,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基层政权体制的变动以及农村发展的滞后,促使农村人际关系从“乡土中国”开始向“新乡土中国”变迁。“乡土中国”中农村人际关系是以“熟人社会”为人际交往基础,以血缘、地缘为人际交往核心,以“人情”... 20世纪末,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基层政权体制的变动以及农村发展的滞后,促使农村人际关系从“乡土中国”开始向“新乡土中国”变迁。“乡土中国”中农村人际关系是以“熟人社会”为人际交往基础,以血缘、地缘为人际交往核心,以“人情”关系为人际联系纽带;“新乡土中国”中农村人际关系是从“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的过渡,以“利益关系”为人际交往中心,以人际关系“理性化”为发展趋势。两者的对比研究可以为后乡土中国背景下处理农村人际关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中国 新乡土中国 农村人际关系 变迁
下载PDF
从“城乡融合”看和谐社会——评《新乡土中国》一书
10
作者 周蕾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新乡土中国 城乡融合 中国经济出版社 农村建设 社会 田野调查 武义县 徐杰舜
下载PDF
《新乡土中国》 被引量:2
11
作者 贺雪峰 《杭州》 2019年第27期53-53,共1页
深入解读农民和农村问题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作者从乡村生活的细节——诸如半熟人社会、农民的合作能力、村庄精英的谱系、农民负担机理等方面作深入透视,让读者沉浸到乡村中,冲击原有的对乡村的经验与想像,促使你去思考,这正是不易... 深入解读农民和农村问题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作者从乡村生活的细节——诸如半熟人社会、农民的合作能力、村庄精英的谱系、农民负担机理等方面作深入透视,让读者沉浸到乡村中,冲击原有的对乡村的经验与想像,促使你去思考,这正是不易察觉的中国经验、中国常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土中国 北京大学出版社 乡村生活 农民负担 中国经验 半熟人社会 农村问题 合作能力
下载PDF
从“乡土中国”到“新乡土中国”——以湖北省黄梅县礼俗调查为例
12
作者 刘婧 《湖南农机(学术版)》 2010年第4期114-115,共2页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为我们描述了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和框架结构,贺雪峰教授在《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中纪录了对当下时代背景下中国农村问题的思考。以一次具体的实地调查为例,...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为我们描述了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和框架结构,贺雪峰教授在《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中纪录了对当下时代背景下中国农村问题的思考。以一次具体的实地调查为例,具体分析从《乡土中国》到《新乡土中国》中"礼治秩序"的发展和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中国 新乡土中国 礼治
下载PDF
从常识中生长出来的理论——评贺雪峰的《新乡土中国》
13
作者 颜毅艺 《社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3-63,60,共2页
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这是理论界一直以来都有的呼声,反复呼吁表明了要做到这一点的困难.在中国农村研究中,贺雪峰先生一直努力实践这一立场,他的学术随笔<新乡土中国>是他这种努力的体现.
关键词 社会转型 社会生活 新乡土中国 贺雪峰 书评 随笔 农村
下载PDF
另类的声音,另类的路 读《新乡土中国》
14
作者 何慧丽 《中国改革》 2003年第7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新乡土中国 书评 贺雪峰 国情
下载PDF
浅论乡村社会完善民事调解机制的必要性——关于《新乡土中国》的现实思考
15
作者 姜露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26-29,共4页
民事调解是乡村治理极为细微的一环,其所面向的对象是村民个体。由于村民个体利益的复杂性,民事调解在应对村庄问题时所发挥的作用就尤为重要。贺雪峰《新乡土中国》一书叙述了转型时期中国乡村的问题,其中谈及民事调解的问题,引发了人... 民事调解是乡村治理极为细微的一环,其所面向的对象是村民个体。由于村民个体利益的复杂性,民事调解在应对村庄问题时所发挥的作用就尤为重要。贺雪峰《新乡土中国》一书叙述了转型时期中国乡村的问题,其中谈及民事调解的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乡村治理问题的思考。在"半熟人"的乡村社会中,村庄的政治、经济、文化、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完善民事调节机制是为了适应乡村社会表现出来的新的时代特征。完善乡村民事调解机制是新的乡土中国的现实需要,是突破乡村治理困境的需要,是发掘村庄中的有效资源,促进乡村民事调解机制完善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土中国 乡村社会 完善 民事调解
下载PDF
艺术追踪与现实情怀的融合——评李兴阳教授新著《新世纪乡土小说与中国农村变革》
16
作者 余荣虎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4年第2期320-327,共8页
李兴阳教授的学术新著《新世纪乡土小说与中国农村变革》以新思路、新方法研究新世纪乡土小说在内容上的“新质”,从而发掘出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村庄形象、乡村政治、文化生态、伦理道德、宗教与民间神秘文化、民俗文化的新... 李兴阳教授的学术新著《新世纪乡土小说与中国农村变革》以新思路、新方法研究新世纪乡土小说在内容上的“新质”,从而发掘出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村庄形象、乡村政治、文化生态、伦理道德、宗教与民间神秘文化、民俗文化的新意涵。同时,该著以大量小说文本为基础剖析了新世纪乡土小说在创作方法上的“新质”,特别探讨了新世纪作家以迥异于经典现实主义的方法,在叙事方式上千奇百怪的尝试。该著对新世界乡土小说的研究建立于对新世纪农村现状的关怀,对于农业的困境以及脱困的方法与途径,对于土地制度与农民人格形成之关系,做出了冷静、务实、精辟的分析。该著在材料与研究对象的选择上也具有鲜明的特点。作者在材料上下的是“硬功夫”、“真功夫”,真正做到了“信而有征”,新见迭出。在研究对象上,既不“因人立言”,也不“因人废言”。总之,该著以扎实可靠的材料、灵活多样的批评方法以及严谨的学风进一步推进了新世纪乡土文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兴阳 世纪乡土小说与中国农村变革》 艺术追踪 现实情怀
下载PDF
中国农村现代化路径省思——兼评徐杰舜、贺雪峰的“新乡土中国”概念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炳祥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0,共9页
在对中国乡村现代化的探索中,学者们提出的"农村城市化"路径其实是西方国家发展的一般性路径。以评论徐杰舜和贺雪峰二教授的"新乡土中国"概念为导引,将反思工业化发展的弊端作为前提,从人类文明发展历程考察村庄... 在对中国乡村现代化的探索中,学者们提出的"农村城市化"路径其实是西方国家发展的一般性路径。以评论徐杰舜和贺雪峰二教授的"新乡土中国"概念为导引,将反思工业化发展的弊端作为前提,从人类文明发展历程考察村庄的本性及其意义,进而探索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另一种可能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土中国 村庄本性 盛世危言 中国路径
原文传递
中国农村精准扶贫经验的国际传播——以短视频系列节目《新乡土中国》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温庆 罗青 毕建录 《国际传播》 2020年第5期73-81,共9页
摆脱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CGTN出品、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团队参与制作的短视频系列节目《新乡土中国》,2019年9月17日起在全球范围陆续上线。节目一经播出,引发了国际社会关于中国脱贫攻坚经验的热烈讨论。... 摆脱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CGTN出品、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团队参与制作的短视频系列节目《新乡土中国》,2019年9月17日起在全球范围陆续上线。节目一经播出,引发了国际社会关于中国脱贫攻坚经验的热烈讨论。本文以《新乡土中国》为例,分析其国际传播效果,归纳总结中国扶贫故事的国际传播路径,以期为相关议题的国际传播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土中国 精准扶贫 国际传播 路径
原文传递
“流动的酒席”:后(新)乡土中国的一个表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萧子扬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10期41-44,共4页
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指出中国社会的根本属性是乡土性。但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中国农村也经历着不同程度的转型,乡土中国正在发生着愈演愈烈的变化。本文以"流动的酒席"这一有趣的发现为切入... 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指出中国社会的根本属性是乡土性。但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中国农村也经历着不同程度的转型,乡土中国正在发生着愈演愈烈的变化。本文以"流动的酒席"这一有趣的发现为切入点,进一步探讨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和新时期乡土中国的变化,或者说后(新)乡土中国的表征。重点提出"后(新)乡土中国"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的酒席” 乡土中国 后()乡土中国
下载PDF
新乡土中国视阈下基层司法职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邢勇 《东南法学》 2016年第1期179-197,共19页
乡土司法即乡土社会的基层司法,是指农村地区基层法院及其派出法庭的司法活动。在乡土中国向新乡土中国变迁的新形势下,基层司法在基层治理体系中被赋予更加重要的使命。人民法庭的核心职能就是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人民法庭的重要... 乡土司法即乡土社会的基层司法,是指农村地区基层法院及其派出法庭的司法活动。在乡土中国向新乡土中国变迁的新形势下,基层司法在基层治理体系中被赋予更加重要的使命。人民法庭的核心职能就是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人民法庭的重要职能体现在支持、指导、参与等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土中国 基层司法 核心职能 重要职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