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罗蒂的新实用主义及其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
张庆熊
|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
|
新保守派后现代主义--从乔治·罗奇伯格的《和谐弦乐四重奏》研读他的《生存美学》 |
金毅妮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3
|
后现代主义、新保守主义与当代艺术发展策略 |
刘琦
|
《阿坝师专学报》
|
1998 |
0 |
|
4
|
当代人类学社会学理论的比较分析:后现代主义,还是新制度主义 |
张继焦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5
|
新写实小说的后现代主义美学向度 |
杨增和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7
|
|
6
|
哈佛版《新美国文学史》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史观及其反思 |
李松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7
|
怀旧的后现代主义——兼论“新维多利亚小说”再现历史的政治 |
杜丽丽
范跃芬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8
|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对比分析 |
王彩琴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9
|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视野下的新课程改革 |
龙喜平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4 |
5
|
|
10
|
后现代主义与当代文学的结缘——中国当代新写实小说析 |
赵联成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1
|
“后现代主义”城市发展新途径——一种人文主义的解读 |
许振晓
都林
|
《城市学刊》
|
2016 |
1
|
|
12
|
“新”的与“寓新于旧”的──从格式塔看后现代主义和新理性主义建筑思潮 |
郭昊羽
|
《新建筑》
|
1995 |
3
|
|
13
|
新修辞学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
鞠玉梅
|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8 |
4
|
|
14
|
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刍议——新课程改革面临的挑战 |
苏兰
苏春
|
《科教文汇》
|
2008 |
1
|
|
15
|
文化诗学与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的谱系研究 |
王进
|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7 |
1
|
|
16
|
用后现代主义教学理念创生大学新课堂 |
杨晓平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2008 |
1
|
|
17
|
埃伦·伍德对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新左翼理论的批判——以普兰查斯、拉克劳—墨菲和后现代主义为典型 |
姜霁青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8
|
“新状态”文学的诘难——兼评后现代主义 |
王晓华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9
|
现代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之比较 |
陈延庆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
2001 |
0 |
|
20
|
论文学创作的新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
董小玉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