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现代新儒学思潮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1
作者 田文军 魏冰娥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6-93,共8页
"现代新儒学思潮研究"课题组的工作已结束二十多年,早已成为历史。二十多年来,中国学术界对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视,特别是今天人们对儒学价值的肯定与重视,与当年课题组工作时期的情况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现代新儒学思潮研究"课题组的工作已结束二十多年,早已成为历史。二十多年来,中国学术界对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视,特别是今天人们对儒学价值的肯定与重视,与当年课题组工作时期的情况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发掘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特别是如何理解、论释儒家学说的价值,重视方法的探讨与择取,仍然是十分必要的。研究方法的差异,源于理论目标与实践需要的不同。我们清理与发掘民族文化传统的目的,在于服务现实的民族文化建设。离开对现实的民族文化建设需要的正确理解,很难对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全面科学的鉴别与选择。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回顾"现代新儒学思潮研究"课题的缘起和时代背景,重新审视课题组取得的学术成果,思考课题研究积存的方法意识以及曾经关注的思想理论问题,仍有其现实意义。因为,这种回顾与思考,不仅会引发我们在现实的儒学研究中对方法学问题的重视与思考,也会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发掘与诠释儒学的优秀传统,促进民族文化的复兴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儒学思潮研究 现代儒学 现代儒家 民族文化
下载PDF
《现当代新儒学思潮研究》
2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I0002-I0002,共1页
现当代新儒学思潮是从中国文化自身的大传统中生长出来的,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的挑战应运而生的,20世纪中国最具有根源性的思想文化的流派,是在现代中国反思与批判片面的现代性(包括全盘西化或俄化)的思想流派,
关键词 《现当代儒学思潮研究 中国
下载PDF
广大之处有精微 中庸道里见高明——方克立学术思想研究
3
作者 张允熠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5-184,共10页
方克立对近四十年来的中国学术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80年代,他曾与其他学者一起提出应对中国哲学范畴和范畴史进行挖掘、梳理和研究;20世纪90年代,他开显了“三大流派”和“三大思潮”既对立又互动的格局,为学界所公认;他开始... 方克立对近四十年来的中国学术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80年代,他曾与其他学者一起提出应对中国哲学范畴和范畴史进行挖掘、梳理和研究;20世纪90年代,他开显了“三大流派”和“三大思潮”既对立又互动的格局,为学界所公认;他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探索,较早阐明了新观点;他开创了中国大陆现代新儒学研究,其成果及影响蜚声海内外;他继承并发展了张岱年的“综合创新”文化观,提出了“马魂中体西用”论,引起学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大思潮 现代新儒学研究 “马魂中体西用”
下载PDF
唐君毅思想研究的多维视野——纪念唐君毅先生诞辰100周年暨学术思想研讨会侧记
4
作者 谢美英 袁智敏 《宜宾学院学报》 2009年第10期100-102,共3页
"纪念唐君毅先生诞辰100周年暨学术思想研讨会"于2009年5月22日至25日在宜宾学院举行。此次会议从文化视域、哲学史视野、乡土文化视域等多个维度对现代大儒唐君毅先生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研讨。
关键词 唐君毅 唐学研究 新儒学研究 纪念唐君毅先生诞辰100周年暨学术思想研讨会
下载PDF
在综合创新中实现中华文化的现代复兴——记方克立教授的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翔海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8-225,共8页
关键词 方克立 人物访谈 中国哲学 中国文化 新儒学研究 大陆地区 道德思想 彻底唯物丰义 马克思主义 文化观
原文传递
书讯
6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4-104,共1页
《全球语境中的儒家论说:杜维明新儒学思想研究》,胡治洪著,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8月版。在现代新儒学发展史上,杜维明是一位尚未完成但在国际人文学界业已具有甚高声望的第三代学者。他亲炙于牟宗三、徐复观及唐君毅,振发于现代... 《全球语境中的儒家论说:杜维明新儒学思想研究》,胡治洪著,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8月版。在现代新儒学发展史上,杜维明是一位尚未完成但在国际人文学界业已具有甚高声望的第三代学者。他亲炙于牟宗三、徐复观及唐君毅,振发于现代新儒家第一代大师熊十力,并且沿波讨源,经宋明诸子而直溯孔、孟原始儒家,从而基于儒家丰富深湛的心性论与天人学而透悟其道德形上学和哲学的人学,由此确立了自己的思想谱系。他早年负笈哈佛,此后基本上生活工作于作为现代西方文明中心的北美,在与一大批西方师友的沟通辩难之中,颇得西方学术思想攻错之利,由此一方面使他从理论形式及内容上对于作为其思想根基的儒学资源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另一方面则基于儒家包容性的人文主义而对近代以来以一元现代性论说和西方中心主义为特征的启蒙心态进行了深层反思和理论上的扬弃。为使儒家传统由花果飘零到灵根再植获具深广的文化心理空间,他以宏阔的文化视域,布置了以中国大陆及台港澳地区乃至新加坡为第一意义世界、以全球华人社群为第二意义世界、以究心中国文化的外籍人士为第三意义世界的“文化中国”。进而基于新轴心时代各大文明传统乃至原住民文化必须共同对于全球和平与人类生存有所作为的判断,他积极提倡“文明对话”,架设了宏大多元的全球性言论空间,并使儒家成为其中一个重要声音。他敏锐地把握到现代新儒家三代学者孜孜砣砣的学术建树及其道德文章的转变现世的作用以及1960年代以来东亚现代化与西方社会批判思潮之间的微妙的消长关系,适时提出了儒家传统“一阳来复”的审慎乐观的论断,对“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作出了一个阶段性的肯定。凡此均表明杜维明不仅在理论上,而且特别在见之于现实方面,对于现代新儒学都已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儒学思想 《全球语境中的儒家论说:杜维明儒学思想研究 胡治洪 书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