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植-石门复向斜新元古-早古生代烃源岩特征
1
作者 杨幸起 张琳婷 +2 位作者 刘春红 张洁 张立明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10-15,共6页
除页岩气之外,桑植石门复向斜常规天然气也应值得关注,通过野外观察及实验分析,对桑植石门复向斜的烃源岩沉积环境、类型及分布、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后得出:本区烃源岩主要发育于上震旦统-下寒武统中,分布面积广且厚度大,包括碳... 除页岩气之外,桑植石门复向斜常规天然气也应值得关注,通过野外观察及实验分析,对桑植石门复向斜的烃源岩沉积环境、类型及分布、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后得出:本区烃源岩主要发育于上震旦统-下寒武统中,分布面积广且厚度大,包括碳酸盐岩、泥质岩。上震旦统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腐泥型,有机碳含量高,有机质演化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综合评价中等烃源岩。下寒武统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腐泥型,演化程度也处于过成熟阶段,综合评价为好的烃源岩,2个层位均处于生气阶段或者生气阶段的末期。应用有机碳法得出桑植-石门复向斜区的天然气总资源量为0.457 44~0.479 81×10^(12) m^3,中间值为0.468 625×10^(12) m^3,应用地质类比法得出本区常规天然气的资源量为0.457 5~0.501 8×10^(12) m^3,中间值为0.479 6×10^(12)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桑植-石门复向斜 新元古-早古生代 烃源岩特征
下载PDF
粤西云开地区基底变质岩的组成和形成 被引量:27
2
作者 周雪瑶 于津海 +2 位作者 王丽娟 沈林伟 张春晖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55-882,共28页
云开地块被认为是华南西南部一个重要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出露区,但对其基底组成的认识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对云开地块内基底变质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Hf同位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云开地块的基底主要由于新元古代-早古生代... 云开地块被认为是华南西南部一个重要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出露区,但对其基底组成的认识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对云开地块内基底变质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Hf同位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云开地块的基底主要由于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的变质沉积岩组成。它们具有比上地壳平均成分更高的Si O2和相对更低的Al2O3、Ca O、Na2O,岩石成熟度中等。微量元素与PAAS相似,但Sr、Cr、Ni等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轻度亏损,而大多数样品的Zr、Hf、Th、U等轻度富集,说明源区更富集长英质组分而贫镁铁组分。地球化学特征和碎屑锆石组成指示这套沉积岩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环境,源区既有古老的再循环物质,也有大量未经明显改造的新元古代岩浆物质。综合本文和前人的锆石U-Pb定年数据,云开地块基底变质岩原岩可以分为两组:第一组样品形成较早(时代上限为850~522Ma),总体年龄谱特征显示出与华夏南岭地区的亲缘性。这组样品的源区主要有4次岩浆作用(2700~2400Ma、1800~1400Ma、1150~900Ma、850~700Ma),均涉及到古老地壳再循环以及新生地壳的加入,但以再循环的物质为主。最主要的新生地壳生长发生在新太古代和Grenville期。而第二组样品的沉积时代在517Ma之后,具有与扬子南缘新元古代沉积岩的相似性。这组亲扬子沉积物的源区具有不同的4次岩浆事件(2600~2350Ma、2000~1750Ma、1700~1500Ma、900~750Ma),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早期岩浆主要涉及古老基底再循环。古元古晚期-中元古早期岩浆大多起源于新生地壳物质,而新元古代是最重要的新生地壳生长期,同时也涉及大量古老地壳物质的再循环。不同时代沉积岩的碎屑物质组成变化表明大概在〈522~517Ma之间云开沉积盆地和物源区受到一定程度的构造运动影响,使得源区由华夏地块变成扬子地块。这期构造事件很可能是早古生代造山事件的初始阶段。根据本文资料和其他证据我们认为云开地块归属于华夏板块,扬子与华夏地块的分界线至少在云开地块以北,且很可能在平乐与平南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开地块 基底变质沉积岩 新元古-早古生代 锆石U-Pb-Hf同位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