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高兴》看贾平凹对新农民形象的建构
1
作者 高婷 柴红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254-256,共3页
长篇小说《高兴》是继《秦腔》之后,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又一新高度。贾平凹小说塑造的农民形象经历了从旧式传统农民到新农民的变迁轨迹,在贾平凹小说《高兴》中塑造了异于传统农民的特质突出的新农民形象刘高兴,并赋予小说主人公以深刻... 长篇小说《高兴》是继《秦腔》之后,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又一新高度。贾平凹小说塑造的农民形象经历了从旧式传统农民到新农民的变迁轨迹,在贾平凹小说《高兴》中塑造了异于传统农民的特质突出的新农民形象刘高兴,并赋予小说主人公以深刻的寓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高兴》 刘高兴 新农民形象 寓意
下载PDF
“人民文艺”中农民历史主体性的想象与构建
2
作者 阎浩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145,共9页
“人民文艺”是以农民为主体的文艺。毛泽东将原本被排斥于现代文艺活动之外的农民作为文艺活动的主要对象,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文艺生态和文化生态。如果从其启蒙对象即工农大众来说,“人的文学”没有实现其目标。“人的文学”未能完成的... “人民文艺”是以农民为主体的文艺。毛泽东将原本被排斥于现代文艺活动之外的农民作为文艺活动的主要对象,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文艺生态和文化生态。如果从其启蒙对象即工农大众来说,“人的文学”没有实现其目标。“人的文学”未能完成的“启蒙农民”“改造农民”重任,最后由“人民文艺”逐步实现了。“人民文艺”使农民完成了观念上的转换与更新。要深刻理解“人民文艺”,首先要理解区别于资产阶级现代性文化的无产阶级新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在新民主主义阶段,无产阶级新文化强调的是反帝反封建;到了社会主义阶段,则将“资产阶级文化”与“封建文化”一道作为批判和否定的对象。此时,“人民文艺”更突出革命农民对“无产阶级意识”的接受过程;“人民文艺”赋予了农民以新的“人民”品性,塑造具有无产阶级意识的“社会主义新农民”形象,成为其重要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文艺 无产阶级文化 农民历史主体性 社会主义新农民形象
下载PDF
从苦难者到“新农民”——20世纪中国农民文学形象的历史转变 被引量:1
3
作者 皇甫风平 孟中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45-47,共3页
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农民形象经历了从苦难者形象到"新农民"形象的历史转变。农民形象的塑造就是一个带有叙事者强烈幻想色彩与对"未来"良好愿望的叙事过程,一个理想的实现的过程。"农村新人"、"新农... 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农民形象经历了从苦难者形象到"新农民"形象的历史转变。农民形象的塑造就是一个带有叙事者强烈幻想色彩与对"未来"良好愿望的叙事过程,一个理想的实现的过程。"农村新人"、"新农民"、"新式农民"等等对"新"的持续不断的追求和"新"农民持续不断被创造也说明了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文学 苦难者形象 新农民形象
下载PDF
俄国民粹派文学的农民本位意识
4
作者 许传华 《俄罗斯学刊》 2012年第4期84-88,共5页
俄国民粹派作家将自己的创作定位于农村题材,采用农民喜闻乐道的话语,描绘出诸多"新农民形象"。民粹派作家此举源于民粹主义的农民本位意识,他们立足于功利主义的审美理念,创造出了民粹派文学的类型化人物形象。
关键词 民粹派文学 农民本位意识 新农民形象 功利化审美
下载PDF
土地流转制度与《麦河》中曹双羊的形象塑造
5
作者 王微 朱俞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17年第3期286-286,共1页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历程,而中国的现代化根本问题在于农村的现代化。提到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得不提到土地的问题,土地问题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核心问题。而和土地分不开的就是农民。不同历史时期下的农民存在不同时期的独特特点,...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历程,而中国的现代化根本问题在于农村的现代化。提到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得不提到土地的问题,土地问题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核心问题。而和土地分不开的就是农民。不同历史时期下的农民存在不同时期的独特特点,国家土地政策的变化对农民形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农村新人”的新农民形象也应运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新农民形象 《麦河》 曹双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