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开新剧团与中国早期话剧的剧场探索
1
作者 黄育聪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8年第4期68-74,共7页
"五四"前后,南开学校的话剧演出是北方话剧运动的重要构成。它利用礼堂为演出场所,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戏剧观念。特别是张彭春融合了中西剧场艺术,为剧场演出活动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南开话剧剧场还塑造了新式观众,提高了话... "五四"前后,南开学校的话剧演出是北方话剧运动的重要构成。它利用礼堂为演出场所,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戏剧观念。特别是张彭春融合了中西剧场艺术,为剧场演出活动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南开话剧剧场还塑造了新式观众,提高了话剧地位,其理论设想与实践经验对中国话剧的剧场探索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开新剧团 剧场 话剧
下载PDF
筚路蓝缕的三大新剧社团——春柳社、进化团与南开新剧团
2
作者 彭耀春 《镇江高专学报》 2004年第1期16-20,共5页
文明戏时期最重要的新剧社团是春柳社、进化团与南开新剧团。春柳社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先驱,进化团的演剧具有浓厚的革命气息,南开新剧团在文明戏全面衰落之时"为中国早期话剧注入生机"。
关键词 剧社团 春柳社 进化团 南开新剧团 文明戏 现代话剧
下载PDF
“南国”尺度下的“话剧史”叙事——南开新剧团的跨文化戏剧实践及其文化位置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云龙 《艺苑》 2009年第5期35-43,共9页
19世纪未期,西方的戏剧形式首先经西方侨民传入中国,而中国人的演出则始自教会学校学生的业余戏剧活动,而且这些业余演出一开始就具有政论式的急峻与愤激,缺少的是艺术上的从容和优雅。当然,这种风格与晚清中国风云激荡的社会形势... 19世纪未期,西方的戏剧形式首先经西方侨民传入中国,而中国人的演出则始自教会学校学生的业余戏剧活动,而且这些业余演出一开始就具有政论式的急峻与愤激,缺少的是艺术上的从容和优雅。当然,这种风格与晚清中国风云激荡的社会形势有着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从而成为中国现代戏剧发生的背景和基调,甚至影响了后来的“话剧史”的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形式 话剧史 南开新剧团 跨文化 叙事 实践 中国现代戏剧 19世纪
下载PDF
辉煌的起点——论南开新剧团早期剧作
4
作者 郭晓丽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2-17,共6页
20世纪初,天津南开学校成立了新剧团。该团从成立之处上演了一系列精彩剧目,并在自身演剧理念的指导下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本文侧重分析新剧团早期三部代表性剧作:《一元钱》、《一念差》和《新村正》,从它们的思想内容、编导演特色以及... 20世纪初,天津南开学校成立了新剧团。该团从成立之处上演了一系列精彩剧目,并在自身演剧理念的指导下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本文侧重分析新剧团早期三部代表性剧作:《一元钱》、《一念差》和《新村正》,从它们的思想内容、编导演特色以及结构特征入手,分析在走向现代话剧过程中南开早期话剧的特色及其内在的发展脉络。特别是发展到《新村正》一剧时,现代话剧的面貌已经呈现出来,从而肯定南开话剧在中国早期话剧发展史上的意义和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开新剧团 思想内容 编导演特征 结构特征
下载PDF
“南开魂”:从南开新剧团看抗战时期南开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展开
5
作者 邓红 张诗瑶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04-113,共10页
南开新剧团是南开爱国教育的典范。抗战时期,南开新剧团的爱国性和成熟性以及日军对中国和南开学校残酷毁虐是新剧团进行爱国实践的基础。南开新剧团主要通过改译揭露社会黑暗、国民党反动统治和配合战争形势、发挥戏剧战斗作用的抗战剧... 南开新剧团是南开爱国教育的典范。抗战时期,南开新剧团的爱国性和成熟性以及日军对中国和南开学校残酷毁虐是新剧团进行爱国实践的基础。南开新剧团主要通过改译揭露社会黑暗、国民党反动统治和配合战争形势、发挥戏剧战斗作用的抗战剧本,开展宣传演出和赈济演出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些活动从“点”“块”“面”三个维度加强了爱国主义,不仅推动了大后方学校爱国实践的发展,为抗战宣传提供了文化力量和物质基础,更与南开学校其他的爱国教育活动共同形成了“以社会为课本”“以团体为方式”独特的南开爱国主义教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南开新剧团 抗战宣传
下载PDF
青少年周恩来与南开新剧团
6
作者 孙波 《文史杂志》 1992年第2期2-3,共2页
1913年春,15岁的周恩来随伯父举家迁到天津;同年8月中旬,考取了仿照欧美近代教育制度开办的天津南开中学。当时恰值弘扬“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兴起,闻名全国的南开中学成了天津新文化运动开展的主要阵地.该校1904... 1913年春,15岁的周恩来随伯父举家迁到天津;同年8月中旬,考取了仿照欧美近代教育制度开办的天津南开中学。当时恰值弘扬“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兴起,闻名全国的南开中学成了天津新文化运动开展的主要阵地.该校1904年由爱国人士张伯苓先生创建,学术自由空气甚浓,提倡“书外之学问”.自小便矢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在这里如鱼得水,孜孜求取具有新型民主思想和科学内容的新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开中学 南开新剧团 张伯苓 南开学校 学术自由 敬业乐群会 恩怨缘 近代教育 文化运动 一元钱
下载PDF
话剧、南开新剧团与曹禺——从中国话剧的发展看曹禺的成功
7
作者 董长华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 2001年第4期38-39,共2页
曹禺的成功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中国话剧发展至 30年代期待成熟的现代话剧艺术出现的时代要求使然 ;二是南开新剧团和张蓬春对曹禺的影响和培育 ;三是曹禺在借鉴学习外国戏剧技巧的同时坚持独立创作。
关键词 中国 话剧 南开新剧团 曹禺 话剧发展 现代文学研究
下载PDF
“五四”时期的学生戏剧--以天津南开新剧团、北京大学新剧团、清华学校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铃木直子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35,共9页
本文有关"五四"前后在北方的学生戏剧,以三所学校(天津南开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学校)为代表,阐明了北方学生戏剧的发展过程,有助于考察北方的新剧发展。把北方的新剧和上海的新剧活动对照,上海的新剧(文明戏)的特征就是商业... 本文有关"五四"前后在北方的学生戏剧,以三所学校(天津南开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学校)为代表,阐明了北方学生戏剧的发展过程,有助于考察北方的新剧发展。把北方的新剧和上海的新剧活动对照,上海的新剧(文明戏)的特征就是商业性戏剧,北方的新剧却是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的学生们成为旗手。本文考证当时的报刊资料,从实际的北方的新剧活动来解释北方戏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学生戏剧 南开学校新剧团 北京大学新剧团 清华学校新剧团
原文传递
南开新剧团与早期话剧剧本创作 被引量:1
9
作者 黄育聪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5-129,共5页
话剧作为一种"移植"的艺术形式,对剧本的要求与中国传统艺术差别较大。成立于1914年的南开新剧团,虽是学校剧团,却十分重视剧本创作。其剧本大体分为两类,一类反映了天津世态人情的变化,另一类反映了科技知识者矛盾的心理与... 话剧作为一种"移植"的艺术形式,对剧本的要求与中国传统艺术差别较大。成立于1914年的南开新剧团,虽是学校剧团,却十分重视剧本创作。其剧本大体分为两类,一类反映了天津世态人情的变化,另一类反映了科技知识者矛盾的心理与困难处境。在早期话剧不重视剧本的背景下,南开新剧团重视原创并推广剧本,对于推动中国话剧走向成熟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开新剧团 早期话剧 剧本创作
原文传递
南开新剧团戏剧教育及演剧实践经验的现代性刍议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爽 高超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1-83,共3页
南开新剧团在中国戏剧运动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20世纪上半叶北方戏剧活动的重要力量,这场持续近40年的校园戏剧运动不仅见证了中国话剧的诞生与成长,也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性的实践方法为中国话剧的长远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南开新剧团在中国戏剧运动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20世纪上半叶北方戏剧活动的重要力量,这场持续近40年的校园戏剧运动不仅见证了中国话剧的诞生与成长,也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性的实践方法为中国话剧的长远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其卓有成效的校园戏剧教育理念不仅创造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奇迹,也以引人瞩目的演剧实践和社会效应成为中国话剧发展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教育 南开新剧团 校园戏剧 中国现代教育 中国戏剧运动 戏剧活动 发展史研究 演剧
原文传递
张伯苓与南开新剧团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明 《戏剧艺术》 1982年第4期139-151,共13页
天津南开新剧团是早期北方剧运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中国话剧史(特别是前期)上有它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一页历史长期被忽视,以至几乎被人遗忘了。《张伯苓与南开新剧团》一文,资料翔实,十分珍贵,为中国话剧... 天津南开新剧团是早期北方剧运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中国话剧史(特别是前期)上有它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一页历史长期被忽视,以至几乎被人遗忘了。《张伯苓与南开新剧团》一文,资料翔实,十分珍贵,为中国话剧史的研究弥补了一个空白。研究问题,尤其是研究历史,只有掌握大量的资料,在大量资料的分析、鉴别中才能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本刊发表马明同志的《张伯苓与南开新剧团》一文,为话剧史家和研究者们提供一份资料,也希望大家能为我们提供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和文章,以推动中国话剧史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开新剧团 南开学校 中国话剧 周恩来 现代话剧 张伯苓 话剧史 早期话剧 文化运动 社会教育
原文传递
春柳社、春阳社与南开新剧团
12
作者 童然星 《古今谈》 2007年第4期52-54,共3页
谈话剧百年绕不开春柳社,谈春柳社又不能不谈春阳社和南开新剧团。因为这三个剧社所演的新剧催生了现代话剧。
关键词 南开新剧团 春柳社 现代话剧
原文传递
新发现张彭春日记的文献价值考述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诗洋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88,共16页
新发现的张彭春日记详细记载1924年到1932年间,张彭春在清华学校(大学)、南开大学任职的生活点滴,是作者历经"五四"之后的数次政治变局、文学思潮、思想论争的真实反映。日记不仅涉及张彭春与张伯苓、梁启超、徐志摩、胡适、... 新发现的张彭春日记详细记载1924年到1932年间,张彭春在清华学校(大学)、南开大学任职的生活点滴,是作者历经"五四"之后的数次政治变局、文学思潮、思想论争的真实反映。日记不仅涉及张彭春与张伯苓、梁启超、徐志摩、胡适、吴宓、梅兰芳等人的密切交往,还包含张氏参与戏剧排演、从事戏曲研究的详实记录,是考察中国早期话剧发展史及张彭春本人戏剧思想的新证。同时张氏主持清华学校改革、清华国学院成立等校务,在日记中留下诸多记载。张彭春日记涉事丰富,可读性较强,对研究民国期间文化史、教育史、社会史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彭春 日记 戏剧 清华学校(大学) 南开新剧团
下载PDF
新潮演剧中的学生演剧述论
14
作者 韩润磊 陈奥琳 《艺术评鉴》 2021年第5期133-137,共5页
清末民初的中国剧坛以新潮演剧为标志,开启了筚路蓝缕的中国戏剧现代化的历程。其中学生演剧作为一种演剧存在,其形态特征、文化内涵等均埋下了中国现代戏剧的种子,塑造了现代戏剧发生期的雏形。本文将这一时间段落的学生演剧(主要以代... 清末民初的中国剧坛以新潮演剧为标志,开启了筚路蓝缕的中国戏剧现代化的历程。其中学生演剧作为一种演剧存在,其形态特征、文化内涵等均埋下了中国现代戏剧的种子,塑造了现代戏剧发生期的雏形。本文将这一时间段落的学生演剧(主要以代表性的南开学生演剧为例证)纳入审视范围,览瞰与述论其在中国现代戏剧发生期的流动演变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演剧 学生演剧 南开新剧团 现代性
下载PDF
周恩来同志和南开新剧运动日志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振修 杨桂欣 《天津师院学报》 1980年第1期19-25,共7页
《周恩来同志和南开新剧运动日志》是我们搜集整理《南开新剧运动史料》的过程中编写的。编写这个《日志》的目的,是力图说明,在我国南方话剧运动发展的同时,我国北方的话剧运动也发展起来了,南开新剧团的活动就是很好的例子。通过《日... 《周恩来同志和南开新剧运动日志》是我们搜集整理《南开新剧运动史料》的过程中编写的。编写这个《日志》的目的,是力图说明,在我国南方话剧运动发展的同时,我国北方的话剧运动也发展起来了,南开新剧团的活动就是很好的例子。通过《日志》,真实地记录了周恩来同志对南开新剧运动的重要贡献;概括地反映了五四前夕南开新剧团的活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南开学校 重要贡献 周年纪念日 青年会 校长 南开新剧团 校庆 副部长 团员
下载PDF
戏剧与革命:川陕苏区红色剧社初探
16
作者 陈显川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2-17,共6页
川陕苏区的红色剧社不仅是一个文艺团体,更是当时重要的革命宣传队伍,其中最主要的两个是川陕省委新剧团(简称新剧团)和蓝衫剧团。川陕苏区时期,进行广泛而有效的革命宣传是党和红军取得人民群众支持、巩固根据地的重要手段。红色剧社... 川陕苏区的红色剧社不仅是一个文艺团体,更是当时重要的革命宣传队伍,其中最主要的两个是川陕省委新剧团(简称新剧团)和蓝衫剧团。川陕苏区时期,进行广泛而有效的革命宣传是党和红军取得人民群众支持、巩固根据地的重要手段。红色剧社通过通俗易懂又贴近群众喜好的戏剧表演,在川陕苏区开展了广泛的革命宣传。与其他的宣传手段相比,红色剧社不仅艺术特点鲜明,其宣传的实际效果也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陕苏区 红色剧社 新剧团 蓝衫剧团 宣传工作
下载PDF
正能量满满的“南开之父”张伯苓
17
作者 李雪松 《作文成功之路》 2019年第12期25-27,共3页
人物名片:他创办了大学、中学、女中和小学等南开系列学校,培养了周恩来、梅贻琦、陈省身、曹禺等一批旷世英才,是中国现代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他最早提出中国参加奥运会的愿望,创立了中国近代体育团体组织,推动了现代中国体育的发展,... 人物名片:他创办了大学、中学、女中和小学等南开系列学校,培养了周恩来、梅贻琦、陈省身、曹禺等一批旷世英才,是中国现代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他最早提出中国参加奥运会的愿望,创立了中国近代体育团体组织,推动了现代中国体育的发展,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竞技体育的先驱者;早在1909年他就自编自导了新剧《用非所学》,成立了“南开新剧团”,奠定并影响了中国话剧艺术的完善与发展,被誉为“中国北方话剧第一人”。他就是中国现代教育家张伯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伯苓 参加奥运会 南开新剧团 民办教育 梅贻琦 陈省身 话剧艺术 现代教育家
下载PDF
周恩来编撰幕表剧本《仇大娘》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崔国良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周恩来 南开学校 敬业乐群 南开新剧团 剧本 幕表 南开大学 早期话剧 版权页 天然
下载PDF
关于曹禺的早期创作 被引量:5
19
作者 田本相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6年第1期53-65,共13页
最近一个时期,曾接到一些朋友和年青同志的来信,向我索取曹禺早期创作的篇目,或探询有关的问题。这样,就促使我写一篇关于曹禺早期创作的文章,一方面是介绍;一方面也谈谈我的看法。
关键词 文学作家 《雷雨》 冬夜 南中周刊 思想倾向 古典诗词 庸报 《女神》 官场现形记 南开新剧团
下载PDF
漫忆当年雪艳琴 被引量:1
20
作者 严树培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4-55,共2页
1930年,宜宾匡时街戎州大戏院高结彩坊缀以耀眼金字“特聘全川驰名坤伶雪艳琴登台演出”。20年代末,川剧舞台上坤伶蔚然兴起,风靡当时,雪艳琴是首批坤伶中的佼佼者,年华二十余,声色艺均属上乘,当然倍受欢迎,场场客满,票价由二千四百文(... 1930年,宜宾匡时街戎州大戏院高结彩坊缀以耀眼金字“特聘全川驰名坤伶雪艳琴登台演出”。20年代末,川剧舞台上坤伶蔚然兴起,风靡当时,雪艳琴是首批坤伶中的佼佼者,年华二十余,声色艺均属上乘,当然倍受欢迎,场场客满,票价由二千四百文(约合银元2角)升为3角。笔者看过她的《传琴斩考》、《游园逼妃》、《青梅配》等戏,真是光彩照人。宜宾青年丁必达任肖记典当业掌柜,手面阔绰,爱好川剧,对雪艳琴佩服得五体投地,挂红、送彩,常到她下榻处走访,渐渐成为知交。丁逢人盛赞雪艳琴是新女性,思想纯属新潮流,“谈笑有高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艳 戎州 彩坊 丁逢 周慕莲 以言 演出剧目 东北三省 思潮影响 南开学校新剧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