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加坡华文文学发展的形变与困境 被引量:1
1
作者 沈玲 《八桂侨刊》 2023年第3期16-22,92,共8页
作为国家文学的新加坡华文文学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作家作品数量较为可观。在多年的发展中新华文学有了新变,中西化句式增多、词汇使用呈多元化与本土化,作品中的新加坡家国意识和国际化视野增强。但新华文学也存在着创作者青黄不接,优秀... 作为国家文学的新加坡华文文学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作家作品数量较为可观。在多年的发展中新华文学有了新变,中西化句式增多、词汇使用呈多元化与本土化,作品中的新加坡家国意识和国际化视野增强。但新华文学也存在着创作者青黄不接,优秀作家作品数量减少等发展困境。新加坡国家价值观教育一步步的强化与实行多年的双语政策对华文文学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新华文学的未来发展面临较多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华文文学(华文学) 困境 双语政策
下载PDF
“世界华文文学”/“华语语系文学”视野下的“新华文学”——以《备忘录——新加坡华文小说读本》为中心 被引量:5
2
作者 刘俊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共7页
对于全球性的语种文学华文文学,海内外学界目前有两种主要的命名方式,一种以中国大陆学者为主,倾向于将这种文学命名为"世界华文文学",另一种以海外学者为主,热衷于把这种文学命名为"华语语系文学"(sinophone liter... 对于全球性的语种文学华文文学,海内外学界目前有两种主要的命名方式,一种以中国大陆学者为主,倾向于将这种文学命名为"世界华文文学",另一种以海外学者为主,热衷于把这种文学命名为"华语语系文学"(sinophone literature)。本文通过对"世界华文文学"与"华语语系文学"两种命名的历史梳理和特征概括,对两者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通过对新加坡华文文学(新华文学)重要选本的解析,阐释了"新华文学"在"世界华文文学"和"华语语系文学"两种不同文学谱系下的处境和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华文文学 华语语系文学 新加坡华文文学(华文学)
下载PDF
强化新华文学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新加坡文学评论与研究生存状态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古远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210-214,共5页
新加坡是最适合研究本土华文文学的国家。从对方修、王润华、杨松年等人的评论作品的评论中 ,可看出新华文学评论与研究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它是世界华文文学理论批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独立于中国文学之外的一支华文文学... 新加坡是最适合研究本土华文文学的国家。从对方修、王润华、杨松年等人的评论作品的评论中 ,可看出新华文学评论与研究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它是世界华文文学理论批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独立于中国文学之外的一支华文文学理论批评力量。它在探讨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新马华文学的关系、中国作家对新华文学所产生的影响 ,以及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史编写和作家个案、新马华文学不同阶段的文体研究及文学史资料整理方面 ,均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该国缺乏对文学基础理论与美学探讨的著作 ,尤其是在重写马华文学史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华文文学 主体性 独立性 文学评论 文学研究 生存状态 文学观念
下载PDF
新加坡华文学校教育体系消亡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6-60,共5页
新加坡近三代华人语言使用由汉语大规模转向英语,与新加坡华文学校教育体系消亡具有直接关系,该体系由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完整又庞大,无论学校数量还是学生人数都曾远超英文学校。华文学校教育体系消亡主要有政治、经济、社会、语... 新加坡近三代华人语言使用由汉语大规模转向英语,与新加坡华文学校教育体系消亡具有直接关系,该体系由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完整又庞大,无论学校数量还是学生人数都曾远超英文学校。华文学校教育体系消亡主要有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化等因素。20世纪70年代以前,新加坡历届政府为了消除华校的"中国文化沙文主义"色彩,利用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压制华文教育,使华校生在升学、就业、升职、收入等方面感到前途渺茫;同时弱化侨社与华校的联系,并采用"英语为主、华语为辅"的双语教育,逐渐把华文学校教育转向英文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华文学 教育体系 消亡
下载PDF
新加坡华文女作家孙爱玲的中国叙事
5
作者 张浬源 洪丽霁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9-84,共6页
孙爱玲作为新加坡华文女作家代表之一,其小说叙事以强烈的文化原乡情感为根基,总体风格承载着悠长的古典意味,呈现着中国文学的经典性特征。深入探究孙爱玲小说中国叙事的分类和叙述功能,我们发现,孙爱玲小说叙事的特征包括根植中国古... 孙爱玲作为新加坡华文女作家代表之一,其小说叙事以强烈的文化原乡情感为根基,总体风格承载着悠长的古典意味,呈现着中国文学的经典性特征。深入探究孙爱玲小说中国叙事的分类和叙述功能,我们发现,孙爱玲小说叙事的特征包括根植中国古典诗词两大滥觞——《诗经》《楚辞》的文学传统,对古典传奇、话本、戏文叙事结构和内容的借鉴,以及融合中华文化现代转化的整体营造等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爱玲 中国叙事 新加坡 华文文学
下载PDF
“新华文学”三十年──评《东南亚华文文学大系·新加坡卷》 被引量:2
6
作者 赖世和 《新东方》 1998年第5期57-60,共4页
关键词 华文学 东南亚华文文学 新加坡华文文学 都市化 作品 都市风情 橡胶树 女作家 走向世界 三十年
下载PDF
论新加坡华文文学的文化取向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列耀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2期29-33,共5页
在新加坡华文文学中 ,“本土性”的旨意 ,是要求新加坡华文作家 ,自觉确认自己的生存身份 ,自觉认同自己的文化身份 ,担当起在缺乏“传统”时确立传统 ,在不西不中状况中“整合”传统的重任。“原根性”的旨意 ,是为了以未曾在“合壁”... 在新加坡华文文学中 ,“本土性”的旨意 ,是要求新加坡华文作家 ,自觉确认自己的生存身份 ,自觉认同自己的文化身份 ,担当起在缺乏“传统”时确立传统 ,在不西不中状况中“整合”传统的重任。“原根性”的旨意 ,是为了以未曾在“合壁”中被整合过的中华文化 ,与西方文化相对垒、相抗衡 ,也是为了对被整合过的“中华文化” ,进行反省与修正。文学中的上述两种文化努力 ,将会不断重复。这种有意义的重复 ,将使新加坡华文文学更有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华文文学 文化取向 本土文化 华文
下载PDF
新加坡华文文学的认同:创造与传统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宁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1997年第2期71-76,共6页
新加坡华文文学的认同:创造与传统周宁一在地区概念上使用新加坡华文文学或许会选择1919年作为起点。①它是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影响的产物,是一种中国化的侨民文学,从作家身份、思想意识到题材主题、语言风格,莫不如是。然而,... 新加坡华文文学的认同:创造与传统周宁一在地区概念上使用新加坡华文文学或许会选择1919年作为起点。①它是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影响的产物,是一种中国化的侨民文学,从作家身份、思想意识到题材主题、语言风格,莫不如是。然而,侨民文学并不是方向。早在1927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华文文学 马来亚 华文学 华文文学 政治认同 语言与文化 文化认同 东南亚华文文学 华族文化 南洋色彩
下载PDF
新加坡华文文学:中华神韵与南洋风味 被引量:5
9
作者 曹安娜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3年第1期57-62,共6页
新加坡华文文学是以中华文化为底蕴 ,但最终是立足于自己所生存的这片土地 ,由此造成了既有中华神韵 ,又有南洋风味的独特风采。本文从解读新加坡华文文学中三位有代表性的作家———骆明、尤今、孙爱玲的文本入手 ,探索当今中所体现的... 新加坡华文文学是以中华文化为底蕴 ,但最终是立足于自己所生存的这片土地 ,由此造成了既有中华神韵 ,又有南洋风味的独特风采。本文从解读新加坡华文文学中三位有代表性的作家———骆明、尤今、孙爱玲的文本入手 ,探索当今中所体现的对中华文化传统的继承及其所形成的独特性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华文文学 故土性 本土性 骆明 尤今 孙爱玲
下载PDF
如何中华文化,怎样本土文学?——新加坡、马来西亚华文/华人文学与中华文化研究论纲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崇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5-160,共6页
新加坡、马来西亚华文/华人文学与中华文化之间存在着相当繁复的关系。这里的中华文化有三重含义:第一重是相对古典(晚清以前)的中华文化;第二重是20世纪以来(或现代)的中华文化;第三重是指中华文化在不同区域变异后仍然具有较强中国性... 新加坡、马来西亚华文/华人文学与中华文化之间存在着相当繁复的关系。这里的中华文化有三重含义:第一重是相对古典(晚清以前)的中华文化;第二重是20世纪以来(或现代)的中华文化;第三重是指中华文化在不同区域变异后仍然具有较强中国性的本土中国性文化。相较而言,第一重体现在有关文学书写中显得宽泛而散漫;第二重中既有对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承继与发展,又有对现代中华文化事件的回应与拓展;第三重中既有本土意识,又有地域文化和异族书写的介入。在多元并存的视角和语境下,关注新加坡、马来西亚本土中国性是为了强大和提升中国本土的文学和文化;反过来,也可以反哺世界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华文/华人文学 马来西亚华文/华人文学 华文 本土中国性
下载PDF
从征文比赛看新加坡华文文学创作的代际承传——以《新加坡青年散文选》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怀宇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81-84,共4页
新加坡华文创作的代际承传在前辈的关注和推动下正在进行,征文比赛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举措,对于扶持激励文学爱好者、发现培养文学新人、承传文学审美观念,它都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如何激发年轻人自觉的华文文学创作意识,答案仍然有待追寻。
关键词 新加坡 华文文学 代际承传
下载PDF
中国大陆新加坡华文文学研究二十年综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向忆秋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88-96,共9页
1990年到2009年发表于《华文文学》和《世界华文文学论坛》两刊的新华文学研究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及跨文类研究等几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二十年来新华文学研究最明显的变化体现在文体方面,最具学术意义的变化是研究观念的转... 1990年到2009年发表于《华文文学》和《世界华文文学论坛》两刊的新华文学研究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及跨文类研究等几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二十年来新华文学研究最明显的变化体现在文体方面,最具学术意义的变化是研究观念的转变。学者对新华文学研究热情下降和对文化研究的重视是二十年来新华文学研究的两大趋势。研究文体的不平衡、论文数量和质量的不平衡、研究方式的不平衡是新华文学研究二十年间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的新华文学研究在史料建设、作家个案研究、专题研究、理论方法和文本结合研究等几个方面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华文文学 华文文学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下载PDF
南洋都市语境下的新加坡华文文学语言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建英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52-54,共3页
新加坡华文文学语言的城市特征鲜明。多种语言的兼收并蓄,使新加坡华文文学语言洋溢着现代工商城市的气息,体现了南洋国际化都市海纳百川的特点。多样化的语言风格,使作品既有市井色彩,又有典雅凝炼的风韵。新加坡华文文学语言展现了当... 新加坡华文文学语言的城市特征鲜明。多种语言的兼收并蓄,使新加坡华文文学语言洋溢着现代工商城市的气息,体现了南洋国际化都市海纳百川的特点。多样化的语言风格,使作品既有市井色彩,又有典雅凝炼的风韵。新加坡华文文学语言展现了当代新加坡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冲突、传统观念与现代性思维的冲突,表现了华人的思想情感以及审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洋 都市语境 新加坡华文文学 语言
下载PDF
新加坡华文文学及其本土化一瞥──1978年《南洋商报》文艺副刊《写作人》研究
14
作者 凌彦 段妍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0年第3期25-29,共5页
关键词 新加坡 华文文学 《南洋商报》 《写作人》
下载PDF
《华文文学》期刊对新华文学的传播与研究
15
作者 燕世超 罗洁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0年第2期41-45,共5页
《华文文学》作为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期刊,对新华文学的传播与研究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前期《华文文学》对新华文学作品的刊载,为中国大陆对新华文学的接受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也为研究者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文本;后期对新华文学... 《华文文学》作为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期刊,对新华文学的传播与研究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前期《华文文学》对新华文学作品的刊载,为中国大陆对新华文学的接受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也为研究者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文本;后期对新华文学论文的刊载,对新华文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新华文学研究的学术重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文文学 华文学 传播 研究
下载PDF
比较文学视域与新加坡华文文学教学
16
作者 南治国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59-65,共7页
较诸于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提供的是一种更为开阔的文学视域,让学者在探求不同国家之文学的同时,能够把文学作品放在世界文学的格局和世界文学发展的长河中进行观照,不仅能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学,而且能对世界其他国家... 较诸于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提供的是一种更为开阔的文学视域,让学者在探求不同国家之文学的同时,能够把文学作品放在世界文学的格局和世界文学发展的长河中进行观照,不仅能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学,而且能对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学有"了解之同情",从而知晓我们自身文学的特异之处,清楚别的国家的文学同我们自身文学的差异之所在,并能辨考其间相互影响的痕迹,或彼此共通的文学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观念及方法 新加坡 华文文学教学
下载PDF
新加坡为抢救华文文学成立“新华文学馆”
17
《华人世界》 2010年第3期14-14,共1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酝酿了十年,新加坡文艺协会近日成立“新华文学馆”,希望能抢救、收集和整理已有近百年历史的新加坡华文文学,为新华文学史留下重要史料,作为日后借阅、研究和发表用途。
关键词 新加坡华文文学 文学 抢救 《联合早报》 百年历史 文学 文艺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加坡华文文学研究综述
18
作者 李勇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86-89,99,共5页
作为海外华文文学创作的重镇之一,新加坡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新加坡华文文学成为除台港文学之外的另一个华文文学研究的热点,研究不断深入,成绩斐然。
关键词 新加坡 华文文学 研究综述
下载PDF
新加坡华文文学语言特色初探
19
作者 张建英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88-92,共5页
新加坡华文文学语言由于独特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 ,在词语和语法两方面形成与其母体———中国文学不同的特点 :大量吸收外语成分并构成新词 ,闽、粤语词占较大比重 ,有独立使用的华语词汇以及中国熟语新用 ;词与词的搭配存在与普通... 新加坡华文文学语言由于独特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 ,在词语和语法两方面形成与其母体———中国文学不同的特点 :大量吸收外语成分并构成新词 ,闽、粤语词占较大比重 ,有独立使用的华语词汇以及中国熟语新用 ;词与词的搭配存在与普通话不同的现象。这些显著区别 ,构成中新两国华语文学互相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词 方言词 造词 文学语言 新加坡华文文学
下载PDF
新加坡华文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20
作者 吕周聚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6年第4期3-6,共4页
新加坡华文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复杂的联系,经过了从远游到淡化再到远离的三步曲。在创作主体方面,新加坡华人作家经历了从中国人到新加坡人再到世界人的身份变化;在创作本体方面,经历了从中国意识到本土意识再到世界意识的思想... 新加坡华文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复杂的联系,经过了从远游到淡化再到远离的三步曲。在创作主体方面,新加坡华人作家经历了从中国人到新加坡人再到世界人的身份变化;在创作本体方面,经历了从中国意识到本土意识再到世界意识的思想变化;在创作载体方面,呈现出从文言文到白话文再到汉语与英语相混的语言形式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华文文学 中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