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VCF患者行PKP后新发椎体骨折的风险因素 被引量:6
1
作者 沈金明 封蕾 +2 位作者 陈杰 吴煜 于建农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5期806-808,共3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新发椎体骨折(NVF)的潜在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筛查63例因OVCF行PKP治疗患者的临床结局。其中7例(11.1%)由于NVF疼痛而再次就诊纳为NVF组,其...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新发椎体骨折(NVF)的潜在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筛查63例因OVCF行PKP治疗患者的临床结局。其中7例(11.1%)由于NVF疼痛而再次就诊纳为NVF组,其余56例纳入非NVF组。行logisticIN归分析以确认PKP术后NVF的风险因子。结果7例NVF患者中1例发生于术后1个月内,6例发生于术后1年内,PKP术后1月内NVF发生风险无显著增高(P〉0.05),邻近椎体骨折与非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相似(P〉0.05)。NVF组年龄更大,女性患者居多,血清雌二醇(E2)水平更低。阳性似然比结果提示〉80岁、E2〈50pmol/L者发生NVF的风险增加。结论PKP术后短期内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无明显增加,高龄、女性、低E2等因素与PKP术后NVF的相关性最强,提示PKP术后NVF的发生与PKP手术相关性不大,与骨质疏松基础状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新发椎体骨折 邻近骨折 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后新发椎体骨折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2
作者 盖景颖 何飞平 +2 位作者 刘益锋 何改生 舒子震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后出现新发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并以此建立预测患者术后出现新发椎体骨折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 目的分析影响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后出现新发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并以此建立预测患者术后出现新发椎体骨折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在本医院进行椎体成形术治疗的OVCF患者187例,术后随访1年,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新发椎体骨折分为新发组51例,无新发组136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出现新发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R3.6.3软件包绘制预测患者术后出现新发椎体骨折的列线图模型;用校准曲线、ROC曲线判断预测效果。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bady mass index,BMI)、骨密度、骨水泥渗漏、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术后是否规律治疗骨质疏松、术后是否规律锻炼与患者术后出现新发椎体骨折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密度低(OR=2.861)、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OR=4.371)是出现新发椎体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术后规律治疗骨质疏松(OR=0.245)、术后规律锻炼(OR=0.098)是保护因素(P<0.05)。列线图校准曲线斜率接近于1,ROC曲线下面积为0.670(95%CI:0.581~0.758),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提示该模型拟合度良好(χ^(2)=8.437,P=0.412)。结论骨密度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是影响OVCF患者经椎体成形术后出现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而规律治疗骨质疏松、规律锻炼是保护因素。基于其影响因素建立的患者术后出现新发椎体骨折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有效鉴别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性骨折 成形术 骨质疏松 新发椎体骨折 列线图
下载PDF
PKP术后新发椎体骨折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雷飞 何雯 +5 位作者 杨函 冯大雄 康建平 叶飞 周庆忠 杨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我科采用PKP治疗的86例OVCF患...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我科采用PKP治疗的86例OVCF患者,根据是否有非手术椎体新发骨折分为新发骨折组(A组)及未骨折组(B组)。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水泥注入量、骨折椎体压缩程度、骨水泥椎间盘漏、骨折椎体数量。结果:21例患者(24.4%)新发骨折,15例发生在术后3个月内,6例发生在3个月后,16例为邻近椎体骨折,5例为非邻近椎体骨折;A组BMD(-3.43±0.42)低于B组(-2.91±0.20)(P=0.000);A组骨水泥椎间盘漏发生率大于B组(P=0.031);A组术前多椎体骨折发生率(≥2个)大于B组(P=0.000)。2组患者的年龄(P=0.453)、性别(P=0.841)、骨水泥注入量(P=0.081)、骨折椎体压缩程度无差别(P=0.71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骨密度OR=36 277.255、95%CI=60.057~21 913 095.13、P=0.001,术前存在2个及2个以上椎体骨折OR=13.275、95%CI=1.746~100.938、P=0.012,术中骨水泥发生椎间盘漏OR=26.785、95%CI=1.355~529.551、P=0.031。结论:骨密度低、术前存在2个及2个以上椎体骨折、术中骨水泥发生椎间盘漏是PKP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经皮后凸成形术 骨密度 间盘漏 新发椎体骨折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罗伟斌 林勇 +3 位作者 孙春喜 潘敏成 邹其声 孙欣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0期210-212,22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11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PVP的200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PVP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发生率,骨折位置及骨折发生时间的构成比。采用单...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11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PVP的200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PVP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发生率,骨折位置及骨折发生时间的构成比。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VP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PVP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发生率为25.5%(51例),其中骨折位置为胸段、腰胸段、腰段的构成比分别为17.6%(9例)、54.9%(28例)、27.5%(14例),而骨折时间≤PVP后3个月、PVP后3个月<骨折时间≤PVP后6个月、PVP后6个月<骨折时间≤PVP后12个月的构成比分别为74.5%(38例)、15.7%(8例)和9.8%(5例)。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危险因素骨密度<-4.5 SD、年龄≥70岁、骨水泥渗漏、骨水泥用量>5.0 ml、伤椎数目>2、术前Cobb角>30°的P值均<0.05。结论PVP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发生率较高,以腰胸段骨折和术后3个月内骨折最为常见。危险因素骨密度<-4.5SD、年龄≥70岁、骨水泥渗漏、骨水泥用量>5.0 ml、伤椎数目>2、术前Cobb角>30°是PVP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成形术 新发椎体骨折 术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后新发椎体骨折与脊柱矢状位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梁富耀 郑明锋 黄栢通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871-872,911,共3页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后新发椎体骨折和脊柱矢状位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抽取72例行椎体成形术为研究对象,对入组患者进行脊柱X线扫描,详细记录骨盆指数、骨盆倾斜角、骶骨斜坡、腰椎前凸角、胸椎后凸角和C7矢状位比值,根据随访1年后是否...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后新发椎体骨折和脊柱矢状位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抽取72例行椎体成形术为研究对象,对入组患者进行脊柱X线扫描,详细记录骨盆指数、骨盆倾斜角、骶骨斜坡、腰椎前凸角、胸椎后凸角和C7矢状位比值,根据随访1年后是否存在新发椎体骨折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探讨引发椎体成形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骨盆指数、骨盆倾斜角、腰椎前凸角和胸椎后凸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骶骨斜坡、骨盆倾斜角和C7矢状位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骨斜坡、胸椎后凸角和C7矢状位比值是导致椎体成形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成形术 新发椎体骨折 脊柱矢状位参数 骶骨斜坡 骨盆倾斜角 C7矢状位比值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PVP后新发椎体压缩骨折及骨水泥渗漏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6
作者 谭海涛 王挺锐 +2 位作者 钟贞浩 唐崧杰 陈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4期1511-1515,共5页
目的 研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新发椎体压缩骨折(NVCF)和骨水泥渗漏(BCL)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和验证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经PVP治疗的OVCF患者... 目的 研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新发椎体压缩骨折(NVCF)和骨水泥渗漏(BCL)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和验证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经PVP治疗的OVCF患者纳入本次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单变量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预测因子,构建列线图模型,用校准曲线对预测模型进行一致性评价,并通过十折交叉验证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用决策曲线分析(DCA)和临床影响曲线评估列线图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共有295例患者入组,PVP后有48例发生NVCF,非NVCF有247例;术后发生BCL 73例,非BCL 222例。高体重指数、低骨密度、多发性椎体骨折、术后未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和类固醇的使用是PVP后NVC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骨水泥量、手术时间和多发性椎体骨折是PVP后BCL的危险因素(P<0.05)。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的预测值与观测值间一致性良好;十折交叉验证显示列线图预测性能较高;DCA和临床影响曲线显示列线图的临床效用价值较高。结论 构建的列线图可有效预测PVP后NVCF和BCL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成形术 骨水泥渗漏 新发压缩骨折 列线图
下载PDF
全身骨显像诊断老年骨质疏松性新发椎体隐匿性骨折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赵莹 杨军荣 何千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5期79-82,共4页
目的 分析全身骨显像诊断老年骨质疏松性新发椎体隐匿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3年2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疑似老年骨质疏松性新发椎体隐匿性骨折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以最终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全部患者实施全身骨显... 目的 分析全身骨显像诊断老年骨质疏松性新发椎体隐匿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3年2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疑似老年骨质疏松性新发椎体隐匿性骨折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以最终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全部患者实施全身骨显像诊断和X线平片检查,计算诊断效能。结果 70例疑似老年骨质疏松性新发椎体隐匿性骨折患者手术结果,其中诊断阳性48例、阴性22例。全身骨显像诊断阳性48例、阴性22例。X线平片检查诊断阳性43例、阴性27例。全身骨显像诊断和X线平片检查诊断效能比较,全身骨显像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高于X线平片检查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新发椎体隐匿性骨折疾病采取全身骨显像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对于出现病变的患者全身骨骼代谢情况全面反应,针对出现的骨质疏松新发椎体隐匿性骨折评估和监测,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 新发隐匿性骨折 全身骨显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PVP术后新发骨折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2
8
作者 沈嫣 姜莺 +1 位作者 丁霞 吕晋新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282-286,共5页
目的探究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TF)病人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新发骨折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警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2018年我院收治的193例行PVP的OTF病人作为建模组,2019年1~12月收治的63例行PVP的OT... 目的探究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TF)病人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新发骨折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警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2018年我院收治的193例行PVP的OTF病人作为建模组,2019年1~12月收治的63例行PVP的OTF病人作为验证组。以术后2年或诊断为术后新发骨折为随访终点,统计建模组术后骨折发生率。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影响术后新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术后新发骨折风险,并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内部及外部验证。结果建模组PVP术后新发骨折发生率为21.76%(42/19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腰椎T值、椎体内裂隙样变、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率、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是OTF病人PVP术后新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建立预测术后新发骨折的列线图模型,预测模型中建模组的C-index为0.796(95%CI:0.724~0.836),验证组的C-index为0.730(95%CI:0.706~0.784);建模组预测术后1年及2年新发骨折发生率ROC的AUC分别为0.820、0.772,验证组的分别为0.778、0.721;建模组与验证组校准曲线斜率均接近1,决策曲线分析法(DCA)分析的阈概率在0.05~1之间,模型表现为正的净收益。结论本研究基于OTF病人行PVP术后新发骨折的5个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能够为临床医护人员预防PVP术后骨折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胸腰骨折 经皮成形术 新发椎体骨折
下载PDF
建立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椎体再骨折风险的预测模型
9
作者 轩冲 李健 周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1期1824-182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椎体成形术后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对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的37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2年随访期内有无椎体骨折,将患者分为骨折组和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椎体成形术后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对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的37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2年随访期内有无椎体骨折,将患者分为骨折组和对照组,采用Cox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列线图。结果:370例患者(骨折组55例,对照组315例)纳入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发现CT值、胸腰段、骨水泥的渗漏、抗骨质疏松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列线图AUC值分别为0.827,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最优校准曲线显示预测值和实际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模型在整个阈值概率范围内具有较高的临床净获益。结论:患者在椎体成形术后,CT值、胸腰段、骨水泥的渗漏、抗骨质疏松治疗是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使脊柱科医师能采取有效预防治疗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性骨折 经皮成形术 新发椎体骨折 列线图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经PVP/PKP术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
10
作者 石江友 陈荣春 +1 位作者 陈云生 伍耀宏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3年第5期116-121,共6页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是继发于骨质疏松症疾病基础上出现的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其常见于绝经后的老年女性及高龄男性,主要表现为胸腰背部疼痛、脊柱后弯畸形、活动受限等症...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是继发于骨质疏松症疾病基础上出现的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其常见于绝经后的老年女性及高龄男性,主要表现为胸腰背部疼痛、脊柱后弯畸形、活动受限等症状。目前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ns kyphoplasty,PKP)因其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被广泛用于该病的治疗,但术后出现新发的椎体骨折发病率高,且相关原因仍争议不断。文章回顾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OVCF经PVP或PKP治疗后出现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新发椎体骨折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椎体再骨折生存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11
作者 轩冲 汪红亮 周涛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11期966-969,共4页
目的 确定椎体成形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自然病程,并分析危险因素,探究相邻椎体骨折(adjacent vertebral fracture,AVF)和远端椎体骨折(remote vertebral fracture,RVF)的发生率及其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马鞍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 目的 确定椎体成形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自然病程,并分析危险因素,探究相邻椎体骨折(adjacent vertebral fracture,AVF)和远端椎体骨折(remote vertebral fracture,RVF)的发生率及其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马鞍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260例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5例,女185例;年龄62~81岁,平均(67.34±7.21)岁。根据术后至少2年的随访期内有无椎体骨折,将患者分为骨折组和对照组,然后按照骨折椎体与手术椎体的位置关系,将骨折组分为AVF组和RVF组,通过生存分析和各危险因素回归分析,探究AVF和RVF之间发生时间、危险因素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260例患者中新发椎体骨折55例,42例发生相邻椎体骨折,发病时间为(6.2±2.4)个月;13例发生远端骨折,发病时间为(12.3±1.6)个月。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CT值、抗骨质疏松药物的治疗、矢状面的失衡为AVF的危险因素(P<0.05);CT值为RVF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患者在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发生时间明显早于远端椎体骨折,CT值、抗骨质疏松药物的治疗、矢状面的失衡是AV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AVF和RVF发生的公共危险因素是CT值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性骨折 经皮成形术 新发椎体骨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新发椎体骨折风险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杨益 赵海 +2 位作者 王隆辉 文俊恩 刘圣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18期3568-3572,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新发椎体骨折风险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7月期间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新发椎体骨折风险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7月期间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和经济条件将其分为保守治疗组(n=54,采用非手术治疗)和PKP组(n=55,采用PK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疼痛程度、椎体指标、生活质量、新发椎体骨折风险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KP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以及治疗12个月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逐渐降低(P<0.05),PKP组治疗1周后、治疗1个月后VAS评分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保守治疗组治疗12个月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角均低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P<0.05),PKP组治疗1周后、治疗12个月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角逐渐降低(P<0.05);PKP组治疗1周后、治疗12个月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角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标准生理组分(PCS)、标准心理组分(MC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PKP组PCS、MCS评分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新发椎体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缓解患者早期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伤椎后凸畸形,且不会增加新发椎体骨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后凸成形术 老年 骨质疏松 压缩骨折 疗效 新发椎体骨折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新发骨折的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谦 董军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7期4401-4405,共5页
背景:椎体成形已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但是术后易再发椎体骨折,降低了总体疗效。目的:分析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新发骨折的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以指导临床的诊治,预防术后新发骨折这一常见... 背景:椎体成形已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但是术后易再发椎体骨折,降低了总体疗效。目的:分析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新发骨折的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以指导临床的诊治,预防术后新发骨折这一常见并发症。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Med、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2006-2021年收录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椎体成形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新发椎体骨折”,英文检索词为“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vertebroplasty、new vertebral fractures”。排除与研究相关性低、研究内容陈旧及重复性文献,然后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根据是否与手术有关,将影响椎体成形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因素分为两类:①患者的自身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骨质疏松、糖皮质激素使用、精神因素等。②椎体成形手术的相关因素,包括:脊柱后凸角度、手术椎体数、术中椎体恢复高度、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外渗等。影响因素较多,综合发现主要分为骨质疏松、椎体压力的改变、椎体活动度改变,需要从这3个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和治疗,降低术后新发骨折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改进手术方式和寻找强度更适宜、生物相容性更好、填充更方便的骨水泥将是下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成形术 新发椎体骨折 影响因素 综述
下载PDF
经皮椎体强化术后新发椎体压缩骨折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晋大祥 谢炜星 +3 位作者 梁德 江晓兵 庄洪 张顺聪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8-31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后新发椎体压缩骨折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2007年7月1日~2009年6月30日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椎体强化术治疗150例患者。其中128例患者未出现新发骨折,为A组;另外22例患者出现新发骨折,为B组。观...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后新发椎体压缩骨折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2007年7月1日~2009年6月30日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椎体强化术治疗150例患者。其中128例患者未出现新发骨折,为A组;另外22例患者出现新发骨折,为B组。观察指标包括患者年龄、性别、骨密度、术前已存在的骨折椎体个数、椎体强化术治疗的椎体个数、已有骨折的部位、骨折椎体的严重程度、平均骨水泥注入量、椎体强化术的方式(PVP或PKP)、骨水泥渗漏、新发骨折的部位、新发骨折间期。结果:全部150例患者经至少12个月的随访,出现新发骨折的患者其术前存在的平均骨折椎体个数及平均强化的椎体个数较多(P<0.05)。而年龄、性别、骨密度、骨折椎体的严重程度、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在A组和B组患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行PVP治疗的患者新发骨折的发生率高于行PKP治疗的患者(P<0.05)。结论:术前存在的椎体骨折个数及平均强化椎体个数是术后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与PVP相比,PKP术后新发骨折的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术 新发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
下载PDF
老年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16
15
作者 魏永杰 万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40-2141,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行择期PVP患者180例,按照有无出现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分为骨折组(48例)和对照组(132例)。收集所有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病史、骨密度(BMD... 目的探讨老年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行择期PVP患者180例,按照有无出现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分为骨折组(48例)和对照组(132例)。收集所有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病史、骨密度(BMD)的T值、术前已存在的骨折椎体个数、椎体强化术治疗的椎体个数、手术部位、骨折椎体严重程度、注入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例数、新发骨折的部位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BMI>24 kg/m2或<18.5 kg/m2、有过骨折病史、BMD>2.5 SD、术前已存在的骨折椎体个数>2、椎体强化术治疗的椎体个数>2的患者医院发生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比率较高。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值、骨折病史、BMD值、术前已存在的骨折椎体个数、椎体强化术治疗的椎体个数是与PVP后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后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是老年PVP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预防,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成形术 新发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学锋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5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术后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VCF)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6—2020-01于新蔡县人民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93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新发VCF将患者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收...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术后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VCF)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6—2020-01于新蔡县人民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93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新发VCF将患者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收集其临床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OVCF术后新发VCF的影响因素。结果93例OVCF患者中术后新发VCF 24例,占25.81%,将其纳入发生组;未发生69例,占74.19%,将其纳入未发生组。发生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方式、骨水泥渗漏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PVP术式、骨水泥渗漏是导致OVCF患者术后新发VCF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OVCF患者术后新发VCF发生率较高,受高龄、PVP术式、骨水泥渗漏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需给予针对性干预,以降低VCF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术后新发压缩性骨折 高龄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术后非手术椎体新发骨折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顾旻 佘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2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术后非手术椎体新发骨折的相关因素。方法 7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进行2年以上的随访,根据随访结果 ,按照是否出现新发椎体骨折... 目的探讨并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术后非手术椎体新发骨折的相关因素。方法 7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进行2年以上的随访,根据随访结果 ,按照是否出现新发椎体骨折将患者分为未骨折组(55例)和再骨折组(15例)。比较两组骨折情况、手术因素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经随访,有15例出现非椎体新发骨折,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骨密度、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术前骨折椎体数目、骨折压缩程度、手术强化椎体个数以及骨水泥渗漏等因素,与非椎体新发骨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椎体高度恢复程度、脊柱矢状面及骨水泥量则与非椎体新发骨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骨质疏松程度严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强化椎体数目过多则是非椎体新发骨折的高危因素,与非手术椎体再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分析,非椎体新发骨折的高危因素主要是骨质疏松程度严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者强化椎体数目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非手术新发骨折 因素
下载PDF
全身营养状况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后椎体再骨折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永甫 贺振年 +3 位作者 郭剑 曾杉 陈中 徐三中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521-524,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营养状况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椎体再发骨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行PKP的患者143例。测量BMI、上臂围、小腿围、血红蛋白、白蛋白、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NA-SF),分析营养状况对... 目的探讨全身营养状况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椎体再发骨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行PKP的患者143例。测量BMI、上臂围、小腿围、血红蛋白、白蛋白、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NA-SF),分析营养状况对再骨折的影响。结果 143例中,47例有椎体再骨折。再骨折组BMI、上臂围、白蛋白、血红蛋白、MNA-SF评分较无新发骨折组更低(P<0.05或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水平(OR=0.93,P=0.01),MNA-SF评分(OR=0.65,P=0.003)与再骨折的发生显著相关。ROC预测曲线显示白蛋白和MNA-SF预测再骨折发生的灵敏度分别是62.4%和73.0%,特异度分别是72.1%和67.2%。结论 PKP术患者全身营养状况较差,术后再骨折发生率较高。白蛋白和MNA-SF评分与PKP术后再骨折发生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营养状况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骨折 经皮后凸成型术 新发椎体骨折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高陵 李宏卓 +4 位作者 孙长英 牛建民 李园 李培民 郭凯波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361-36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行PVP治疗OVCFs患者94例,共212个椎体(其中男31例,女63例).椎体压缩骨折从胸5椎体到腰5椎体.分别观察了骨折椎体骨水泥注...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行PVP治疗OVCFs患者94例,共212个椎体(其中男31例,女63例).椎体压缩骨折从胸5椎体到腰5椎体.分别观察了骨折椎体骨水泥注入量,术前及术后1天、1月、6月及1年时的VAS疼痛评分,骨水泥渗漏及行椎体成形术椎体再骨折.结果:平均随访时间9个月;平均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3.3 mL(0.5~8 mL),64个椎体发生了骨水泥渗漏;术前VAS疼痛评分平均7.8分,术后1天3.1分,1月2.3分,3月2.1分,6月1.7分,12月1.5分;新发椎体骨折患者30个,共45椎体,发生于相邻椎体33个,非相邻椎体12个.结论:PVP是治疗OVCFs疼痛的有效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骨水泥渗漏 新发压缩骨折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PKP术后椎体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坤 肖少雄 +1 位作者 熊伟 黄自锋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年第9期962-963,共2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PKP)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11—2014-10采用PKP治疗的16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根据PKP术后是否出现椎体新发骨折,分为未骨折组(148例)和新发...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PKP)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11—2014-10采用PKP治疗的16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根据PKP术后是否出现椎体新发骨折,分为未骨折组(148例)和新发骨折组(13例)。结果术后随访时间,即新发椎体骨折时间距PKP术后0.93~22.97(11.93±6.97)个月。161例中13例(16个椎体)出现新发椎体骨折,新发骨折发生率8.07%。单因素分析发现,新发骨折组与未骨折组在吸烟史、椎体高度恢复率、骨密度、骨水泥渗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性别、骨水泥注入量、椎体骨折数、骨折发病季节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质疏松程度重、骨水泥渗漏是PKP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骨质疏松程度重、骨水泥渗漏是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PKP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PKP术中应尽可能减少骨水泥渗漏,术后应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后凸成形术 新发椎体骨折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