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世贞在明末清初文学演变过程中的价值与地位重估 被引量:2
1
作者 许建平 许在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83,共13页
王世贞是晚明一位影响大、争议多,被误读也多的承前启后的文学家,故须重新认识评价。事实上,王世贞与七子派的诗文理论是王阳明心学与前代诗学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先进性和集合性。王世贞诗学在继承“七子”派的同时,发生了六种新变:以博... 王世贞是晚明一位影响大、争议多,被误读也多的承前启后的文学家,故须重新认识评价。事实上,王世贞与七子派的诗文理论是王阳明心学与前代诗学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先进性和集合性。王世贞诗学在继承“七子”派的同时,发生了六种新变:以博补狭、性灵观、情法观、新格调体系、格调式神韵说、对模拟的扬弃等,从而形成了以情欲为源,以抒情写意为归,以法度范式为体,以学养为粮,以才气思为翼,以格调韵境为品,以自然为美的完整的文学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是中国诗学发展至此的集大成,标志着中国诗学理论至此已基本完成,此后的理论只是这一理论中某一枝(如宗唐派、宗宋派、性灵派、格调说、神韵说)的极端式的、精细化的发展,同时意味着时代风气转换的开始(如情法诗学取代道统诗学、性灵之风、博学之风、求实之风等)。王世贞诗文创作集前代之精,别开新体,量大、体全而不乏精品,形成雄浑、刚健、清新而自然的风格,被誉为明代苏轼。如果说明清文学的重心经历了由心学到实学、由义理到考据、由率性到致用、由性灵到神韵的转变的话,那么,王世贞就是这个转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剂、转换器,一位开启清代诗风的先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世贞 七子 集大成 先导
下载PDF
试论文学集团的政治性——以梁代两大文学集团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沈意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5-137,共3页
梁代中大通年间是文风转折的关键,这种转折起源于当时太子人选的变更。但仅着眼于文学本身的新陈代谢规律,仍无法解释梁代中期文坛之争的实质。这场文坛之争的背后,闪动着的正是政治上的刀光剑影。即使像《与湘东王书》这样的经典,也只... 梁代中大通年间是文风转折的关键,这种转折起源于当时太子人选的变更。但仅着眼于文学本身的新陈代谢规律,仍无法解释梁代中期文坛之争的实质。这场文坛之争的背后,闪动着的正是政治上的刀光剑影。即使像《与湘东王书》这样的经典,也只有从当时宫廷政治的角度才能够真正读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代 文学集团 折衷 新变派 政治性
下载PDF
梁代中期文坛之争的实质
3
作者 沈意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2-145,共4页
梁代中期大通年间是文风转折的关键,这种转折起源于当时太子人选的变换。因此,文风的转换也就意味着不同政治集团在朝廷中地位的转换。本文的目的就是要揭示出当时那场文坛之争的政治实质。
关键词 折衷 新变派 文风 政治实质
下载PDF
齐梁文坛的萧统与萧纲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剑虹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4-16,共3页
文章介绍了齐梁文坛的三派:复古派、折中派和新变派。着重介绍昭明太子萧统是折中派的代表,这一派的特点是基本上肯定魏晋以来骈体文学的发展,重视文采,重视雅正,主张文章要华实相扶,文质彬彬。新变派以萧统的同母弟萧纲等人为代表,这... 文章介绍了齐梁文坛的三派:复古派、折中派和新变派。着重介绍昭明太子萧统是折中派的代表,这一派的特点是基本上肯定魏晋以来骈体文学的发展,重视文采,重视雅正,主张文章要华实相扶,文质彬彬。新变派以萧统的同母弟萧纲等人为代表,这一派肯定南朝文学的新变,不像汉儒那样强调教化和美刺,侧重于抒发情性和陶冶性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统 萧纲 折中 新变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