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和歌修辞法之一——本歌取——以《新古今和歌集》为中心 被引量:1
1
作者 谷肖梅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1-125,共5页
本歌取是日本传统诗歌形式——和歌的一种修辞手法。与汉诗中的借典手法不尽相同。它产生于万叶时代 ,在历代御撰和歌集中鲜有收录 ;然而 ,在 30 0多年后的《新古今和歌集》中 ,运用了本歌取的和歌却随处可见。本文作者对此深感兴趣 ,... 本歌取是日本传统诗歌形式——和歌的一种修辞手法。与汉诗中的借典手法不尽相同。它产生于万叶时代 ,在历代御撰和歌集中鲜有收录 ;然而 ,在 30 0多年后的《新古今和歌集》中 ,运用了本歌取的和歌却随处可见。本文作者对此深感兴趣 ,探索了其兴盛的原因 ,并主要以《新古今和歌集》为例 ,介绍了本歌取的种类及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歌取 和歌 修辞法 《新古今和歌集》 日本 诗歌
下载PDF
三大和歌集歌风嬗变与《新古今和歌集》“幽玄”新风——《新古今和歌集》译本序
2
作者 王向远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08-117,154,共11页
日本文化本质上属于感性的审美文化。要了解日本人与日本文化,必先了解作为日本审美文化之载体的日本文学;要了解日本文学,必先了解日本民族文学的重要样式“物语”与“和歌”(包括俳句);要了解和歌,必先了解《万叶集》《古今和歌集》... 日本文化本质上属于感性的审美文化。要了解日本人与日本文化,必先了解作为日本审美文化之载体的日本文学;要了解日本文学,必先了解日本民族文学的重要样式“物语”与“和歌”(包括俳句);要了解和歌,必先了解《万叶集》《古今和歌集》《新古今和歌集》这三大古典和歌集。它们陆续形成了被称为“万叶风”“古今风”“新古今风”的三种不同歌风,体现了不同历史时代、不同社会阶层的情感取向与审美趣味,并且可以使用“诚”“物哀”“幽玄”三个美学概念分别加以概括。作为一种世界观和美学观的“幽玄”,是《新古今和歌集》和歌“新风”的集中体现,也是和歌及和歌美学高度成熟状态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歌 《万叶集》 《古今和歌集》 《新古今和歌集》 物哀 幽玄
下载PDF
论《新古今和歌集》之古典主义
3
作者 莫琼莎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88-94,127,共8页
《新古今和歌集》作为日本古典和歌的重要典籍之一,开启了日本中世文学审美典范,承继并完善了平安时代以来日本传统的审美理念。其中的古典主义倾向是本论文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分析《新古今和歌集》中的古典主义产生的历史契机、古典主... 《新古今和歌集》作为日本古典和歌的重要典籍之一,开启了日本中世文学审美典范,承继并完善了平安时代以来日本传统的审美理念。其中的古典主义倾向是本论文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分析《新古今和歌集》中的古典主义产生的历史契机、古典主义的传承与转变以及通过具体的歌例分析古典主义的审美呈现来全方位、多角度地解析《新古今和歌集》的美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中世文学 《新古今和歌集》 古典主义
下载PDF
浅析日本人的美学理念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在学 太文慧 《外国问题研究》 CSSCI 1999年第4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日本民族 美学理念 审美意识 人的美学 《万叶集》 江户时期 《源氏物语》 新古今和歌集 美学意识 实用主义
下载PDF
浅析“幽玄” 被引量:6
5
作者 宿久高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1998年第4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幽玄 审美理念 日本古典文学 言不尽意 理论著作 创作主体 新古今和歌集 贵族精神 审美情趣 文艺史
原文传递
《小仓百人一首》中的咏春歌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濯凡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1995年第1期57-58,67,共3页
《小仓百人一首》在日本就如同《唐诗三百首》在中国,是一部家喻户晓、人人出口能诵的和歌集。它由藤原定家于1235年编成,因收录100位歌人每人1首和歌而得名,分春、夏、秋、冬、离别、羁旅、相闻、杂诗等8类。其中收咏春歌6首。虽然同... 《小仓百人一首》在日本就如同《唐诗三百首》在中国,是一部家喻户晓、人人出口能诵的和歌集。它由藤原定家于1235年编成,因收录100位歌人每人1首和歌而得名,分春、夏、秋、冬、离别、羁旅、相闻、杂诗等8类。其中收咏春歌6首。虽然同是咏春,但因每位作者的经历不同,因而他们对春的咏叹、情思也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春 《唐诗三百首》 生卒年 大江匡房 汉译 樱花 平安时代 新古今和歌集 平安京 日本古典文学
原文传递
谈寅次郎
7
作者 熊泽民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1997年第3期51-54,共4页
一九六九年八月二十七日,当日本松竹映画株式会社在东京几家影院首次上映《男》(中文译成《男人的烦恼》)时,并没有引起影评界的特别关注,谁知这部轻松愉人的小市民喜剧却立即在观众中引起了异乎寻常的反响,人们是真的被那个活蹦乱跳、... 一九六九年八月二十七日,当日本松竹映画株式会社在东京几家影院首次上映《男》(中文译成《男人的烦恼》)时,并没有引起影评界的特别关注,谁知这部轻松愉人的小市民喜剧却立即在观众中引起了异乎寻常的反响,人们是真的被那个活蹦乱跳、赤诚宽厚的寅次郎迷住了。二十五年过去了,《男》截至一九九二年底以每年两部的速度拍了四十五集,在电影院受家庭影视设备挑战的今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社会 文化精神 日本文化 轻喜剧 源氏物语 结构张力 家园意识 “物哀” 新古今和歌集 日本民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