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古典“结构-功能”论:从冰雪文化遗产到冰雪产业的转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继焦 侯晓晨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90-101,共12页
基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的理论视角和“资源-文化-产业”的研究线索,以哈尔滨冰雪产业为例,分析冰雪作为资源、文化、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结构-功能”变化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转化方式,呈现出从冰雪“冷资源”到经济“热产... 基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的理论视角和“资源-文化-产业”的研究线索,以哈尔滨冰雪产业为例,分析冰雪作为资源、文化、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结构-功能”变化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转化方式,呈现出从冰雪“冷资源”到经济“热产业”这一动态过程。自然状态下的冰雪是寒冷地区的居民取用最便利的资源,在早期冰雪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冰雪文化得以产生;冰雪文化遗产属于结构性遗产,具有配置资源的“结构-功能”;冰雪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不仅能够促进冰雪产业的转型,而且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推动哈尔滨当地形成以冰雪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内源性竞争优势,既有利于冰雪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也有利于冰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古典“结构-功能”论 冰雪资源 冰雪文化 冰雪文化遗产 冰雪产业
下载PDF
古镇古街中的“换装秀”:一种新古典结构功能论的分析
2
作者 崔钰卿 张继焦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8-74,共7页
在文化旅游产业繁荣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古镇古街历史文化景区中以汉服和少数民族服饰为主的换装式旅行体验持续“高热”。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的三个维度展开来看上演在古镇古街的“换装秀”:首先,从本体结构维度来看,其实质是以中国传统... 在文化旅游产业繁荣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古镇古街历史文化景区中以汉服和少数民族服饰为主的换装式旅行体验持续“高热”。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的三个维度展开来看上演在古镇古街的“换装秀”:首先,从本体结构维度来看,其实质是以中国传统服饰遗产为本体的文化展演,传统服饰历经漫长的岁月演变,具有极大的观赏性、体验性以及历史文化价值,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在现代社会中蕴含较大的创造潜力;其次,从其外在结构来看,处于古镇古街中的传统服饰并非一成不变,受古镇古街及其他外在条件的影响,其结构与功能随之更新,成为古镇古街文化旅游的一部分,可以在古镇古街的文化场景中实现自身创造性转化与可持续发展;最后,从其自生结构来看,传统服饰遗产在“传统—现代”转化中具有一定的自主能动性,具有吸引和配置资源的结构功能,由换装体验可以在古镇古街中自主衍生出一系列相关产业,带动古镇古街产业拓展与集聚,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结构性产业集群,实现传统服饰遗产在古镇古街中的活化利用与深入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结构功能 传统服饰遗产 “换装秀” 古镇古街
下载PDF
新古典“结构—功能”视阈下城市文化遗产与文旅融合发展——基于海南省海口市的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继焦 谢圣庚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05-113,共9页
从新古典“结构—功能”理论的三个研究维度来探讨城市文化遗产的文旅融合发展,研究表明,文化遗产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和载体。从本体结构看,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从外在结构看,文化遗产会受城市外在因素... 从新古典“结构—功能”理论的三个研究维度来探讨城市文化遗产的文旅融合发展,研究表明,文化遗产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和载体。从本体结构看,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从外在结构看,文化遗产会受城市外在因素的影响,从而发生结构性和功能性的变化;从自生结构看,文化遗产可视为结构遗产,具备内源性和结构能动性,是城市复兴的重要源流,它们可以自扩结构,形成自带能量的场域,进而有助于促进个人、产业、城市、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结构功能”理论 城市文化遗产 文旅融合 海口府城
下载PDF
历史文化遗产与特色小镇的内源型发展——以新古典“结构-功能论”为分析框架 被引量:25
4
作者 李宇军 张继焦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4-49,共6页
以中国特色小镇海南省潭门镇为例,从历史文化遗产变化和发展的视角,将李氏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学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内源型发展"理论和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相结合,推导出一套新古典"结构-功... 以中国特色小镇海南省潭门镇为例,从历史文化遗产变化和发展的视角,将李氏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学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内源型发展"理论和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相结合,推导出一套新古典"结构-功能论"来分析特色小镇建设的发展动力,即在经济社会转型条件下,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可以表现出新的功能,而且可以形成新的结构,更可以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推动资源配置并促进小镇内源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遗产 特色小镇 内源型发展 可持续发展 古典“结构-功能论”
下载PDF
苗族的文化转型:一种关于民族文化变迁的新古典“结构-功能论”--访中国民族研究团体联合会副会长张继焦研究员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继焦 张小敏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56-71,共16页
针对凯里市苗族文化转型的影像志案例,提出一种不同于西方古典"结构-功能论"的新古典"结构-功能论",认为文化转型的理论意义在于文化产生了新的功能和结构;对"地方性知识"分析法进行了补充,提出了"... 针对凯里市苗族文化转型的影像志案例,提出一种不同于西方古典"结构-功能论"的新古典"结构-功能论",认为文化转型的理论意义在于文化产生了新的功能和结构;对"地方性知识"分析法进行了补充,提出了"新知识"的分析方法;用"伞式社会""蜂窝社会"这对概念解释苗族文化转型的发展动力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转型 古典“结构-功能论” 知识”分析法
下载PDF
新古典“结构-功能论”:非遗传统民族技艺助力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经验和启发 被引量:9
6
作者 陆霓 张继焦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68-99,共32页
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和扶贫开发有机结合的非遗扶贫形式,是一种因地制宜的积极创新尝试,是一个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结构转型大背景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于现代社会经济结构下的生产生活,并不断满... 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和扶贫开发有机结合的非遗扶贫形式,是一种因地制宜的积极创新尝试,是一个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结构转型大背景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于现代社会经济结构下的生产生活,并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需求的动态探索过程。民族传统技艺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虽然具有其各民族独具的特殊性,但同样也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存在和其他中华文化相似的一般性。对于发达地区已然验证有效的经验,在民族地区必然存在能够推而广之的可行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表现出的新功能,不但能够在发达地区已经成熟完整的现代产业环境中“锦上添花”,也能够在基础薄弱的民族贫困地区中“雪中送炭”,甚至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新功能形成新结构,带动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推进当地产业结构的现代转型和成熟发展。本文将进一步运用新古典“结构—功能论”分析框架,对民族地区结合非遗产业化和扶贫工作,分析不同案例中非遗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转型中的不同功能、产业成熟程度和对扶贫工作的影响,对于探索多元有效的扶贫开发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结构-功能论” 非遗 民族地区 精准扶贫
下载PDF
从“八仙传说”文化遗产到文旅产业集群——基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 被引量:6
7
作者 邵伟航 张继焦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3-37,共25页
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保护与发展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在市场经济的外在结构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否进行以及如何进行产业化的问题是焦点之重。通过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蓬莱“八仙传说”文化遗产的形成和中华人民共和... 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保护与发展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在市场经济的外在结构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否进行以及如何进行产业化的问题是焦点之重。通过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蓬莱“八仙传说”文化遗产的形成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五个阶段形成文旅产业集群的过程进行田野调查,基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展开分析,提出文化遗产动态变化的过程实则是产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遗产所自带的能量与社会结构中官方与民间的推动力量,共同造就了历史文化名城文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古典“结构-功能论” 八仙传说 历史文化名城 文旅产业
下载PDF
新古典“结构-功能论”视域下县域经济振兴的内源性动力——以广东信宜玉器产业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雷潮 张继焦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24-31,共8页
广东信宜玉器产业将玉雕工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产业的内源型发展要素,对其进行商业运作,突出其文化功能属性,重塑品牌形象,从而推动传统产业的结构性改革,形成新的产业发展结构。以玉雕工艺为核心的泛玉器集群产业体系使信宜走出... 广东信宜玉器产业将玉雕工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产业的内源型发展要素,对其进行商业运作,突出其文化功能属性,重塑品牌形象,从而推动传统产业的结构性改革,形成新的产业发展结构。以玉雕工艺为核心的泛玉器集群产业体系使信宜走出一条自主发展的道路,信宜的玉器产业由“伞式社会”结构的国企向“蜂窝式社会”结构的民企转变,成为驱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振兴的动力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结构-功能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源型发展 县域经济振兴
下载PDF
新古典“结构-功能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现代产业发展的内源性动力 被引量:15
9
作者 陆霓 张继焦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9-165,共7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通过对广东省茂名、湛江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现象的实地考察,选取拖罗饼、笪桥黄瓜干、化橘红中药文化和吴川月饼等典型案例,基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视角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通过对广东省茂名、湛江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现象的实地考察,选取拖罗饼、笪桥黄瓜干、化橘红中药文化和吴川月饼等典型案例,基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视角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产业发展中不仅可以表现出新的功能,而且可能形成不同形式的新的结构,以一种新的结构-功能作用于现代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从小规模的家庭作坊开始,通过企业化运作,逐步实现规模化,而且还可以在不同产业中以不同的形式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和区域现代化产业集群,拉长“非遗”项目的产业链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结构功能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源性动力 现代产业
下载PDF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新古典学派”
10
作者 张雨男 《南海学刊》 2024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的历史见证与重要财富,许多学科都对文化遗产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文化人类学对文化遗产开展研究的特点之一是注重整体性。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利用新古典“结构-功能论”对中国文化遗产进行研究,逐渐形成了“新古典学派...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的历史见证与重要财富,许多学科都对文化遗产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文化人类学对文化遗产开展研究的特点之一是注重整体性。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利用新古典“结构-功能论”对中国文化遗产进行研究,逐渐形成了“新古典学派”。在理论建构和实证研究中,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新古典学派”体现出中国学术的原创性。依据文化遗产所处的整体社会情境来看,这些研究分别讨论了城市复兴、县域发展、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区域社会这五种情境下的文化遗产。在未来的文化遗产研究中,可以利用新古典“结构-功能论”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化遗产在“传统-现代”转型中的具体实践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古典“结构-功能论” 古典学派
下载PDF
基于S曲线的“要素-结构-功能-成本”协同创新研究
11
作者 刘建华 孟战 姜照华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46-151,共6页
基于S曲线对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前处于成熟阶段,尤其是以日本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早在2000年前便已进入成长阶段。依据S... 基于S曲线对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前处于成熟阶段,尤其是以日本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早在2000年前便已进入成长阶段。依据S曲线发展的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将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阶段分为"要素-结构-功能-成本"四个阶段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各个阶段提出了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中介、国外等的多主体协同创新战略,以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提供发展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汽车产业 S曲线 “要素-结构-功能-成本”框架
下载PDF
新古典“结构-功能论”视野下传统-现代的并接实践与文旅融合发展——兼与萨林斯“并接”概念的对话
12
作者 王剑峰 张雨男 《贵州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0-166,共7页
文旅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基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的理论视角,讨论文旅融合发展是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以及“传统-现代”... 文旅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基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的理论视角,讨论文旅融合发展是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以及“传统-现代”转型中实现传统文化遗产与现代旅游产业的并接实践。新古典“结构-功能论”能够阐明以往“并接”概念所没有解释清楚的动态实践具体过程。传统与现代的并接实践是传统文化要素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基于原有结构功能,产生新的结构功能。传统文化在结构功能上所具有的能动性与延展性,是文旅融合发展中传统与现代并接实践成功之要义。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旅融合而言,要注重做好传统与现代的“并接”。新古典“结构-功能论”对于指导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实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以及理解当下的文化变迁现象具有理论指导与启发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古典“结构-功能论” 并接实践 文旅融合
原文传递
对文艺类文化遗产“传统—现代”转型的新古典结构—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丽珺 张继焦 《创新》 2021年第2期73-83,共11页
文化遗产既是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经验与智慧,也可以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新古典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剖析文艺类文化遗产在传统与现代的转型中呈现出来的多种结构转变和功能变化。在现代社会语境中,文艺类文化遗产的... 文化遗产既是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经验与智慧,也可以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新古典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剖析文艺类文化遗产在传统与现代的转型中呈现出来的多种结构转变和功能变化。在现代社会语境中,文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形式多元化,如在城市复兴、特色小镇、文旅演艺、节庆庙会等不同场景或经济社会结构中均有存在,并以原生型、关联型、碎片型等不同的“结构—功能”形式,传承和发展着文艺类文化遗产的多元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结构功能分析 文艺类文化遗产 “传统—现代”转型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庙会的文化转型及其资本价值——基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的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慧 马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5期68-75,共8页
庙会这一民俗活动是中国乡土文化的具象形态与实际载体,在经济社会转型条件下,其结构与功能发生了转变,由民俗表象转向文化资本。蒙陕边界村落的庙会在并存与联结的现代转型模式中激发出了庙会文化的现代活力,形成了促进乡村振兴的文化... 庙会这一民俗活动是中国乡土文化的具象形态与实际载体,在经济社会转型条件下,其结构与功能发生了转变,由民俗表象转向文化资本。蒙陕边界村落的庙会在并存与联结的现代转型模式中激发出了庙会文化的现代活力,形成了促进乡村振兴的文化资本价值。在本体层面,庙会作为文化资源和资本,以其产品资源形态使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在结构层面,庙会民俗以其古镇场域空间优势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文旅产业集群;在自生层面,庙会作为结构遗产,以其自生结构合理配置乡村资源,形成了边界村落发展的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资本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庙会文化 资本价值 古典“结构功能论”
下载PDF
宗族研究范式的转型:从弗里德曼的古典范式到新古典结构—功能论
15
作者 刘仕刚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8-133,共6页
就目前而言,弗里德曼的宗族研究范式仍然主导着中国当下的宗族研究,但有两点不足一直被学界所忽视:一是它采用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部分视角而非整体视角来看待中国宗族;二是它忽视了"结构的延续性"的问题,缺乏对宗族结构变迁... 就目前而言,弗里德曼的宗族研究范式仍然主导着中国当下的宗族研究,但有两点不足一直被学界所忽视:一是它采用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部分视角而非整体视角来看待中国宗族;二是它忽视了"结构的延续性"的问题,缺乏对宗族结构变迁过程的关注,无法对当下中国宗族的复兴予以合理的解释。因此,本文认为中国宗族研究必须走出弗里德曼宗族研究的古典结构—功能范式,转向新古典结构—功能论,一方面从人类学的整体观出发,采用整体性视角,将宗族视为一种带有层级性与中心性的结构体系;另一方面对宗族结构体系进行一种长时段动态的结构—功能分析,并从"结构遗产"这一概念出发,将明清时期形成的宗族结构体系视为当下宗族复兴的"结构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族 弗里德曼 古典结构功能 结构遗产
下载PDF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治理进路——以结构—功能主义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8
16
作者 潘博 王立峰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8-95,共8页
以"结构—功能"主义为理论视野,能够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研究提供科学系统的分析视角与理论借鉴。从"结构—功能"主义中的"价值—制度—角色"分析框架出发,可以发现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面临着价值引导性... 以"结构—功能"主义为理论视野,能够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研究提供科学系统的分析视角与理论借鉴。从"结构—功能"主义中的"价值—制度—角色"分析框架出发,可以发现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面临着价值引导性弱化、制度规制实效不彰和角色错位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治理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应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以党内政治价值认同提供党的政治立场的合法性。二是以制度执行力建设强化党内制度的权威性。三是以政治角色扮演能力达成组织性与纪律性的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 党的政治建设 政治认同 结构-功能主义
下载PDF
基于文化遗产的“结构-功能”变迁,推动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源性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继焦 吴玥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8-136,共9页
时代发展对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厚的文化遗产资源,若利用得当并加以创新,完全可以在实现创造转化、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发挥独特的竞争优势,利用文化遗产之力促进城市内源性可持续... 时代发展对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厚的文化遗产资源,若利用得当并加以创新,完全可以在实现创造转化、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发挥独特的竞争优势,利用文化遗产之力促进城市内源性可持续发展。以广州、中山小榄、洛阳三座历史文化名城中的花卉文化为例,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的角度,将文化遗产置于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结构之中进行分析。唯有将文化遗产的发展纳入整个城市发展的脉络之内,使作为一种结构遗产的花卉文化的“结构—功能”变迁与城市的“传统—现代”转型相协调,才能真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探索出一条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文化名城 花卉文化 古典“结构功能论” 结构遗产
下载PDF
新旧动能转化视角下的高校课堂生态系统建构探索——基于要素—结构—功能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天立 《西部学刊》 2020年第16期125-128,共4页
新旧动能机制下课堂生态系统功能表现截然不同。旧动能机制下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刻板单调的灌输式教育,知识陈旧效果差;新动能机制下课堂生态充满活力,教师更新了教学手段,学生扩大了知识视野,获取的知识鲜活、巩固又培养了自主学习和创... 新旧动能机制下课堂生态系统功能表现截然不同。旧动能机制下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刻板单调的灌输式教育,知识陈旧效果差;新动能机制下课堂生态充满活力,教师更新了教学手段,学生扩大了知识视野,获取的知识鲜活、巩固又培养了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基本能力。我国的新动能课堂生态建构要充分运用新媒体资源和新技术要素;建立问题导向的启发式课堂教学;建立学生成才需要和社会宏观需要联动的互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动能转换 课堂生态系统 要素-结构-功能框架
下载PDF
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看京津冀协同发展
19
作者 张天骄 孙铁山 薛领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7-117,共11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是拉动全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引擎,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无疑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核心和重中之重。以往的研究视角大多围绕北京展开讨论,忽略了对周边中小城市的承载力和吸引力的分析。以新经济地理...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是拉动全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引擎,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无疑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核心和重中之重。以往的研究视角大多围绕北京展开讨论,忽略了对周边中小城市的承载力和吸引力的分析。以新经济地理学为视角,可以结合ABM构建一个基于垄断竞争、集聚与规模经济、交通成本、市场一体化的多区域空间分析框架。通过政策模拟不难发下如下四点:第一,中小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利于疏解,但存在“门槛效应”,跨过“门槛”才能实现有效疏解;第二,提高中小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连通性,能够进一步提升疏解效果;第三,通过创新提升本地产品的多样化和差异化多样程度,并建立市场的开放制度,通过企业进入与退出的市场竞争机制,实现高质量的疏解与集聚;第四,通过企业和人才补贴,可以短期内提升中小城市的市场规模,促进企业和人口的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非首都功能疏解 经济地理学 核心-边缘结构 中小城市
下载PDF
新古典结构-功能论视角下民族文化遗产的结构转型——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继焦 张爽 《民俗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4-134,160,共12页
随着文化遗产相关政策的落地执行,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民族交融地区,地方特色与旅游发展的结合面临着遗产多样性与发展标准单一化的紧张局面。从融合了遗产功能论与遗产批判论的新古典结构-功能论视角出发,通过对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 随着文化遗产相关政策的落地执行,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民族交融地区,地方特色与旅游发展的结合面临着遗产多样性与发展标准单一化的紧张局面。从融合了遗产功能论与遗产批判论的新古典结构-功能论视角出发,通过对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形成原因与历史变迁过程进行分析可知,文化遗产有其独特的本体结构,它能在外部结构的转型中生成新的结构。文化遗产嵌入在一套整体的社会系统中,有着自己的生命层次与经验历程,遗产转型是它再生产的一种形式。同时,遗产所自带的生命力不仅是社会系统的产物,也在生产着整体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结构-功能 文化遗产 结构转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