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保守派后现代主义--从乔治·罗奇伯格的《和谐弦乐四重奏》研读他的《生存美学》 被引量:2
1
作者 金毅妮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3,共9页
美国当代作曲家乔治·罗奇伯格的创作生涯跨越了西方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阶段,其风格转变体现了当时西方主流音乐的倾向。文章通过对他的著述《生存美学》和代表作品《和谐弦乐四重奏》的研读,来阐释他"新保守派的后现代主... 美国当代作曲家乔治·罗奇伯格的创作生涯跨越了西方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阶段,其风格转变体现了当时西方主流音乐的倾向。文章通过对他的著述《生存美学》和代表作品《和谐弦乐四重奏》的研读,来阐释他"新保守派的后现代主义"音乐风格的形成缘由、矛盾-平衡理论基础以及音乐创作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罗奇伯格 生存美学 和谐弦乐四重奏 保守派后现代主义 浪漫主义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历史发展分期之我见 被引量:1
2
作者 苏坤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2-90,共9页
给后现代主义做时期划分虽有"难处",但"从教学上说很有必要"。文章采用四种撰写文学史模式之一,即出生—成熟—死亡过程式,将后现代主义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并认为20世纪50年代过渡时期后现代主义文学渗透存在主义... 给后现代主义做时期划分虽有"难处",但"从教学上说很有必要"。文章采用四种撰写文学史模式之一,即出生—成熟—死亡过程式,将后现代主义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并认为20世纪50年代过渡时期后现代主义文学渗透存在主义之思,20世纪六七十年代鼎盛时期后现代主义文学大兴形式试验,20世纪八九十年代颓势时期后现代主义文学更见倾向通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时期划分 后现代主义 一代后现代主义作家
下载PDF
是“意义牵引”抑或“无边放任”?——析现代、后现代、新后现代文本观及其差异
3
作者 朱荣英 《天中学刊》 2008年第6期34-36,共3页
现代主义者借助形上理性的护持曾一度建构了一整套语言规范以确保意义表达体系和接受系统的正当性。后现代主义者则试图全面颠覆这种话语中心主义及其具有规训作用的文化霸权,并将话语和文本视作非中心的差异系统,从而以无限开放、绵延... 现代主义者借助形上理性的护持曾一度建构了一整套语言规范以确保意义表达体系和接受系统的正当性。后现代主义者则试图全面颠覆这种话语中心主义及其具有规训作用的文化霸权,并将话语和文本视作非中心的差异系统,从而以无限开放、绵延且无边放任的互文本性去抹平一切带有总体性记述的综迹。新后现代主义又不满意于这种纯粹游戏化的极端式表达,而力图建构一种平面性的跟风写作和怡性阅读。当然,这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同样能导致文本思想在轻浮中的堕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新后现代主义 文本观
下载PDF
我们的问题意识:对美国的中国研究的反思 被引量:28
4
作者 黄宗智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5-183,7-8,共31页
本文先从问题意识的角度回顾了美国战后三代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研究,进而把那些研究置于近三百年来西方关于中国的思考的大框架之中来分析。目的是要证明中西方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维是怎样主宰了那些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们所提出和没有提... 本文先从问题意识的角度回顾了美国战后三代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研究,进而把那些研究置于近三百年来西方关于中国的思考的大框架之中来分析。目的是要证明中西方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维是怎样主宰了那些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们所提出和没有提出的问题,怎样塑造了他们对问题的解答,有时候甚至促使他们违反现有的经验证据。本文论证,在一个现代的中国,中西的相互渗透,包括对西方的选择性重新理解和对两者的调和,而不仅仅是两者间的冲突与矛盾,乃是必然的给定实际;在两者间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在实际层面上是不可能的,只有在理论建构的层面上方才可能。正是对后者的坚持导致了不少违反经验证据的研究和论点。更有进者,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也可以见于一系列其他相关的二元建构,诸如现代VS.传统、工业VS.农业、城市VS.乡村、市场VS.人口、市场VS.国家、形式理性法律VS.实体非理性法律、普适VS.特殊等。历史的视野要求我们把这些二元视作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而不是相互排除、非此即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意识 “共产主义中国”VS.“中国” 现代化VS.革命 西方中心主义VS.中国中心主义 保守主义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市场主义
原文传递
历史的开显与阐释 被引量:1
5
作者 蔡树才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37,共12页
从对历史是什么、历史何以可能的不同回答以及其中内含的思维与哲学上的差异来看,学术史上实际存在着四种历史研究及其反思形态:自然主义历史观是一种"法自然"的历史意识,因为人和语言均属于天然世界的一部分,故历史是一种自... 从对历史是什么、历史何以可能的不同回答以及其中内含的思维与哲学上的差异来看,学术史上实际存在着四种历史研究及其反思形态:自然主义历史观是一种"法自然"的历史意识,因为人和语言均属于天然世界的一部分,故历史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记事行为,历史的真实源出于它的天然性,它是不必证明的自然之真;客观科学主义的历史论视历史为客观的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它借助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力图重新恢复历史的"自然"真实性与可靠性,但其真实性实乃源出于一种二元论的理性观念设定,其所能指向的只是一种逻辑化的世界和历史;存在主义哲学及其解释学的历史观则追问历史何以可能,为一切史学奠定了存在的根基,敞明了一个更为真实的历史和真理,并倡导一种非实体(本体)、非二元论的哲学思维范式;后现代主义与新历史主义历史观认为历史是一种文本间的、语言学上的建构,历史是一种话语和权力游戏,把客观科学主义的历史论正好颠倒了过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主义 客观科学主义 后现代主义历史主义 存在主义哲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