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浅新地层岩冒注浆堵水技术探索
1
作者 王炬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0年第2期71-72,92,共3页
望峰岗矿工业广场内,第四纪新地层厚度在20~30m,新地层与下伏风化基岩段不整合地层界面附近含水量较丰富,二副井注浆时大胆改进岩冒段注浆设计,封堵了风化带含水层段的涌水通道,使井筒掘砌时涌水量大大降低,提高了注浆效果,加快了井筒... 望峰岗矿工业广场内,第四纪新地层厚度在20~30m,新地层与下伏风化基岩段不整合地层界面附近含水量较丰富,二副井注浆时大胆改进岩冒段注浆设计,封堵了风化带含水层段的涌水通道,使井筒掘砌时涌水量大大降低,提高了注浆效果,加快了井筒施工进度,降低了井筒造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副井井筒 新地层 岩冒 注浆堵水
下载PDF
关于琼东南盆地始新统地层研究的思考
2
作者 李胜勇 吴其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4-928,共15页
始新统湖相地层是琼东南盆地原油勘探领域的主力烃源岩,历年来各轮资源评价结果均显示具有较好的石油勘探前景,但自1987年Ying9井首次钻遇油层至今,琼东南盆地原油勘探领域一直未取得重大突破。近年来寄予厚望的S3X井钻探失利具有一定... 始新统湖相地层是琼东南盆地原油勘探领域的主力烃源岩,历年来各轮资源评价结果均显示具有较好的石油勘探前景,但自1987年Ying9井首次钻遇油层至今,琼东南盆地原油勘探领域一直未取得重大突破。近年来寄予厚望的S3X井钻探失利具有一定典型性,笔者等以S3X井钻后分析为契机,通过与珠江口和北部湾盆地始新统地层对比研究,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看法。分析显示琼东南盆地已发现原油中,源于低等水生生物的C304-甲基甾烷含量,以及反映氧化还原条件的姥植比(Pr/Ph)参数,均弱于珠江口和北部湾盆地半深湖相优质烃源岩;琼东南盆地“低频—连续—强振幅”地震相特征与珠江口盆地钻井证实的半深湖相优质烃源岩地震反射特征差异较大;琼东南盆地在区域位置、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模式方面与珠江口和北部湾盆地也存在明显差异,使得始新统湖相地层的分布规模和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条件等方面,均弱于珠江口和北部湾盆地。因此,建议在与周缘盆地始新统地层的对比研究过程中应适度审慎,尤其是以陵水凹陷为代表的中央坳陷带始新统湖相烃源岩分布规模不宜过于乐观。同时,指出受地貌格局影响,不同凹陷海侵进程并不同步,琼东南盆地除始新统发育湖相地层外,渐新统崖城组早期部分凹陷也具有发育湖相地层和油型烃源岩的条件,这一新观点在一定程度可扩展琼东南盆地原油勘探研究的局面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湖相烃源岩 C304-甲基甾烷 低频连续强反射 对比研究 原油勘探 琼东南盆地
下载PDF
牛场组——上扬子区南部志留系兰多维列统的一个新地层单位 被引量:9
3
作者 戎嘉余 詹仁斌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0-306,i001,共8页
志留纪初的扬子海底域大都被缺氧水占据 ,黑色笔石页岩 (称龙马溪组 )广泛发育 ,底栖生物难以存活 ;但表层水域仍然充氧 ,是笔石等生物的生活场所。在上扬子海南缘的近岸、浅水区 (贵州北部 )繁衍了腕足动物及三叶虫等壳相生物 ,笔石稀... 志留纪初的扬子海底域大都被缺氧水占据 ,黑色笔石页岩 (称龙马溪组 )广泛发育 ,底栖生物难以存活 ;但表层水域仍然充氧 ,是笔石等生物的生活场所。在上扬子海南缘的近岸、浅水区 (贵州北部 )繁衍了腕足动物及三叶虫等壳相生物 ,笔石稀少或缺失。相关地层长期被笼统地归于龙马溪组而没有其他名称。现以贵州湄潭牛场高滩剖面为依据 ,将该地原归“龙马溪组”的地层新建为牛场组 ,按全国地层委员会的最新要求 ,描述命名剖面 (地理位置、岩性特征、生物组合、顶、底界线、厚度、横向延展、与上覆、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等 ) ,讨论它与相关地层的区别与对比等。牛场组底部因发现笔石而确定了地层位置 ;其顶界因尚未发现可资肯定时代的化石 ,只是根据区域对比推测其时代归属。研究结果表明 ,牛场组代表兰多维列 (L landovery)世早—中期、黔中古陆以北近岸、充氧、浅水的非笔石相地层 ,在黔北遵义、湄潭、思南一带发育 ,这一适宜于底栖生物生存的正常浅海环境为大灭绝后壳相生物的复苏与辐射提供了基本条件。与牛场组相当的地层包括标准龙马溪组下部的一部分和标准香树园组的下部 ,前者以黑色笔石页岩为特征 ,后者以瘤状泥灰岩、泥质灰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场组 志留纪 非笔石相地层 岩石地层单元 贵州 中国
原文传递
层序界面和界线层型相结合而产生的地层划分的一个新概念:最优自然界线 被引量:20
4
作者 梅仕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77-284,共8页
通过对层序界面的详细剖析,指明了层序地层系统是独立存在于地方性的岩石地层系统和全球性的年代地层系统之间的区域性、过渡性地层系统,并因此提出了一个新的三重地层分类方案;通过将层序界面概念和界线层型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 通过对层序界面的详细剖析,指明了层序地层系统是独立存在于地方性的岩石地层系统和全球性的年代地层系统之间的区域性、过渡性地层系统,并因此提出了一个新的三重地层分类方案;通过将层序界面概念和界线层型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应该将全球层型剖面和点(GSSP)选在层序界面的整合部位从而建立最佳自然界线的观点,为建阶工作指出了工作层位和地区;以二叠纪Guadalaupian统和乐平统的分界研究为实例,对最佳自然界线的概念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指出Guadalupian统和乐平统分界的最佳自然界线位于牙形石Mesogondolella granti带和Glarkina posibitteri带之间,它也是Transpecos复合层序(时带〕和UAA-1复合层序(时带)之间的层序年代地层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界面 三重地层 分类 界线层型 地层划分
下载PDF
地层新能源工程原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何满潮 屈晓红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91-94,共4页
为了综合利用地层能源,达到优化资源的目的,提出了地层新能源的概念;并提出了地层新能源利用工程的系统构成及原理,指出该系统由保存和提供能量的储能系统,从储能系统中提取地层能供使用的提能系统,将能量传输到需要场合释放的释能系统... 为了综合利用地层能源,达到优化资源的目的,提出了地层新能源的概念;并提出了地层新能源利用工程的系统构成及原理,指出该系统由保存和提供能量的储能系统,从储能系统中提取地层能供使用的提能系统,将能量传输到需要场合释放的释能系统,以及监测系统运行效果的自动监测系统构成,其中关键技术是地层储能技术和提能技术。最后,用工程实例验证了地层新能源工程原理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能源工程 储能系统 提能系统 释能系统 监测系统 综合费用
下载PDF
地层新能源工程原理及相关技术研究
6
作者 何满潮 屈晓红 《太阳能》 2007年第6期38-41,共4页
本文介绍地层新能源的概念,并提出地层新能源工程系统构成及原理,指出该系统的关键技术是地层储能技术。在此基础上,对于地层储能技术、提能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以及地热供暖系统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地层新能源工程技... 本文介绍地层新能源的概念,并提出地层新能源工程系统构成及原理,指出该系统的关键技术是地层储能技术。在此基础上,对于地层储能技术、提能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以及地热供暖系统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地层新能源工程技术发展急需研究和探索的四个方面的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能源工程 储能技术 热泵技术 建筑节能 自动控制
下载PDF
新三系地层(N_2)特征与勘察施工技术革新
7
作者 薛瑜珊 王晓明 薛振勇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364-366,共3页
在我国的陇西及其他地区具特殊性状的新三系地层(N2)广泛存在。研究针对该地层特征的有效勘察施工技术,对分布区的工程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以天水一带为例,在阐述陇西地区新三系地层的分布和风化特征基础上,对目前的勘察施工现状及存在... 在我国的陇西及其他地区具特殊性状的新三系地层(N2)广泛存在。研究针对该地层特征的有效勘察施工技术,对分布区的工程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以天水一带为例,在阐述陇西地区新三系地层的分布和风化特征基础上,对目前的勘察施工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新的勘察施工和评价方案,可较好地反映该地层的存在状况和力学特征,获取可信的勘察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系地层 勘察施工技术 原位测试 评价标准
下载PDF
聂拉木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朱同兴 周铭魁 +4 位作者 邹光富 李建忠 冯心涛 庄忠海 贾保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3-437,共5页
发现中—晚三叠世鱼龙化石、三叠系和侏罗系珊瑚-海绵生物礁灰岩,识别出白垩系与侏罗系层序不整合界面,查证并获取若干二叠系大陆裂谷型火山岩和早白垩世岛弧型火山岩新的资料。在综合研究地层古生物、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磁性地层、岩... 发现中—晚三叠世鱼龙化石、三叠系和侏罗系珊瑚-海绵生物礁灰岩,识别出白垩系与侏罗系层序不整合界面,查证并获取若干二叠系大陆裂谷型火山岩和早白垩世岛弧型火山岩新的资料。在综合研究地层古生物、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磁性地层、岩浆岩、变质岩、区域构造等资料的基础上,将测区地质发展演化分为:前奥陶纪基底形成、奥陶纪—泥盆纪稳定陆表海、石炭纪—侏罗纪离散型被动大陆边缘、白垩纪—古近纪汇聚型前陆盆地、新近纪—第四纪后造山隆升5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古生物资料 岩石-构造分析 地质演化 聂拉木地区 喜马拉雅
下载PDF
对鱼台盆地的新认识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钟模 《盐湖研究》 CSCD 1996年第1期13-21,共9页
根据微体生物资料,将原定之始新统“官庄组”修正为始新统至上古新统三垛组、戴南组和阜宁组四段),将原定78—4孔和丰钾3孔宫庄组更为下白垩统青山组;综合地震、重力、古生物资料对鱼台盆地有了新的认识:其一,鸳楼断层西段不... 根据微体生物资料,将原定之始新统“官庄组”修正为始新统至上古新统三垛组、戴南组和阜宁组四段),将原定78—4孔和丰钾3孔宫庄组更为下白垩统青山组;综合地震、重力、古生物资料对鱼台盆地有了新的认识:其一,鸳楼断层西段不存在而是向北东方向延伸;其二,认为鱼台盆地是一个统一的盆地,所谓师砦、欢口、鱼台三个被此分割的盆地,实际上是三个相互连通的次凹;其三,提出了李阁附近是盆地的沉降中心和成钾有利部位;其四,提出了有海源的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生物 海源 古生物 鱼台盆地 地层
下载PDF
浅析永安市甫弼勘查区滑覆构造特征及其对含煤地层的影响
10
作者 杨树亮 《能源与环境》 2009年第3期70-71,共2页
通过对甫弼勘查区滑覆构造特征的分析和形成机制的探讨,认识到甫弼勘查区煤层的连续性和煤层的可采边界受勘查区滑覆构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推覆构造使煤系地层范围变大,滑脱构造使煤系上覆地层变薄。对滑覆构造的研究,为"老地层下... 通过对甫弼勘查区滑覆构造特征的分析和形成机制的探讨,认识到甫弼勘查区煤层的连续性和煤层的可采边界受勘查区滑覆构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推覆构造使煤系地层范围变大,滑脱构造使煤系上覆地层变薄。对滑覆构造的研究,为"老地层下和新地层下"找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甫弼 滑覆构造 煤系地层 地层 新地层
下载PDF
聊城-兰考隐伏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中国东部平原区一条重要的隐伏活动断裂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向宏发 王学潮 +6 位作者 郝书俭 张辉 虢顺民 李今朝 李洪武 林元武 张晚霞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7-315,共9页
在化探定位的基础上 ,通过浅层地震勘探、钻探地质剖面和新地层年代学等多手段探测研究 ,首次查明了聊考隐伏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位错量和最新一期活动时代 ,厘定了断裂位错上断点达地表 2 0m以下 ,最新一期活动在全新世早期 ,属浅埋的... 在化探定位的基础上 ,通过浅层地震勘探、钻探地质剖面和新地层年代学等多手段探测研究 ,首次查明了聊考隐伏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位错量和最新一期活动时代 ,厘定了断裂位错上断点达地表 2 0m以下 ,最新一期活动在全新世早期 ,属浅埋的隐伏活动断裂。断裂第四纪以来的平均位错速率为 0 12mm/a ,在中国东部属中等偏强的一类隐伏活动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活动性 聊城-兰考隐伏断裂 浅层地震勘探 新地层年代学
下载PDF
苏北后生断陷阜四段高位域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玉瑞 《复杂油气藏》 2011年第2期9-13,共5页
在介绍阜四段(E1f4)岩电性特征及识别标志基础上,叙述了戴南组与阜四段(E2d/E1f4)间可疑地层"泥尾巴段"剖面的属性,认为它是断陷期剥蚀下伏阜宁组(E1f)等地层形成的E2d泥屑流沉积产物。据此,对SHS1井E2d、E1f可疑地层精细划分... 在介绍阜四段(E1f4)岩电性特征及识别标志基础上,叙述了戴南组与阜四段(E2d/E1f4)间可疑地层"泥尾巴段"剖面的属性,认为它是断陷期剥蚀下伏阜宁组(E1f)等地层形成的E2d泥屑流沉积产物。据此,对SHS1井E2d、E1f可疑地层精细划分,发现了一套E1f4高位域新地层,进而指出吴堡事件形成了E2d/E1f4区域不整合和箕状断陷格局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后生断陷 新地层 高位域 再沉积 泥屑流 不整合
下载PDF
小秦岭金矿田成因的锶同位素约束 被引量:32
13
作者 祁进平 赖勇 +1 位作者 任康绪 唐国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543-2550,共8页
本文报道了前人对小秦岭金矿田部分金矿床流体包裹体、赋矿围岩(太华群)、文峪花岗岩的锶同位素结果以及作者新获得的中-新元古界地层(官道口群-栾川群)的缌同位素测试结果。鉴于小秦岭金矿田的金矿床和文峪花岗岩均形成于130Ma 左右,... 本文报道了前人对小秦岭金矿田部分金矿床流体包裹体、赋矿围岩(太华群)、文峪花岗岩的锶同位素结果以及作者新获得的中-新元古界地层(官道口群-栾川群)的缌同位素测试结果。鉴于小秦岭金矿田的金矿床和文峪花岗岩均形成于130Ma 左右,作者将所有^(87)Sr/^(86)比值返算为130Ma 时的初始值,即 I_(Sr-130)比值。文峪花岗岩的8件 I_(Sr-130)=0.7077~0.7084, 平均0.7082;太华群的12件 l_(Sr-130)=0.7073~0.8090,平均0.7557;中-新元古界地层的15件 I_(Sr-130)=0.7119~0.8373,平均0.7623;赋存于太华群中的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的22件 I_(Sr-130)值变化于0.7334~0.7519,平均0.7440:赋存于文峪花岗岩中的矿脉流体包裹体7件 I_(Sr-130)=0.7135~0.71 85,平均0.7162。由此可见,赋存于太华群的金矿床 I_(Sr-130)值远高于文峪岩体,而落入太华群和中-新元古界地层的 I_(Sr-130)值范围,表明成矿流体不可能源于文峪花岗岩岩浆分异,而源于太华群和/或中-新元古界地层的变质脱水;赋存于文峪岩体中的含矿石英脉 I_(Sr-130)值低于太华群和/或中-新元古界地层,也低于太华群中的金矿床,但显著高于文峪岩体,应是高 I_(Sr-130)的成矿流体与低 I_(Sr-130)值的文峪花岗岩围岩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此,碰撞造山成岩成矿与流体作用模式可较好阐释小秦岭金矿田的成因,即,中生代扬子与华北板块碰撞过程中,由中-新元古界地层及下伏太华群组成的陆壳板片沿小河断裂向北 A 型俯冲到小秦岭金矿田之下,俯冲板片经变质脱水作用为小秦岭金矿田形成提供了成矿流体,成矿流体与赋矿围岩的相互作用造成太华群中的矿脉与文峪岩体中的矿脉具有明显不同的 I_(Sr-130)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同位素 小秦岭金矿田 太华群 文峪花岗岩 中-元古界地层
下载PDF
福建永安龙塘勘查区找煤前景分析
14
作者 杨树亮 《能源与环境》 2015年第6期97-98,共2页
龙塘勘查区煤层的连续性和煤层的可采边界受勘查区滑脱构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二叠统童子岩组地层隐伏于三叠系溪口组和侏罗系地层之下。对勘查区滑脱构造的研究,为新地层之下寻找煤系地层提供找煤方向。
关键词 滑脱构造 煤系地层 新地层
下载PDF
西双版纳勐海勐满热泉型金矿 被引量:8
15
作者 冯钞熔 王应宝 +2 位作者 李云留 莫运东 赵含军 《云南地质》 2008年第2期170-174,共5页
勐满金矿赋存在澜沧群浅变质岩系和侏罗系红层中,金富集对围岩岩性无明显选择,具低温热液蚀变特征,属热泉、变质热液成因。
关键词 超显微粒 地层赋矿 热泉型金矿 勐满 滇南
下载PDF
Critical Range of Soil Boron for Prognosis of Boron Deficiency in Oilseed Rape 被引量:6
16
作者 WEI YOUZHANG Department of Soil Science and Agricultural Chemistry,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9 (China)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83-288,共6页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ed yields of oilseed rape (Brassica napus L.) and extractable boron concentrations in three soil layers (A, P and W)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ten experiments on three types of soils (Alluvic 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ed yields of oilseed rape (Brassica napus L.) and extractable boron concentrations in three soil layers (A, P and W)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ten experiments on three types of soils (Alluvic Entisols, Udic Ferrisols and Stagnic Anthrosols) in northern, western and middle Zhejiang Province. Among several mathematical models used to described the relationships, the polynomial equation, y = a + bx + cx2 + dx3, where y is the yield of oilseed rape seed and x the extractable boron concentration in P layer of soil, was the best one. The critical range of the concentrations corresponding to 90% of the maximum oilseed rape yield was 0.40-0.52 mg kg-1. The extractable boron concentration of the P layers of the soils was the most stable. The critical range determined was verified through the production practices of oilseed rape in Zhejiang and Anhui provi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ron deficiency critical range oilseed rape soil layer
下载PDF
Neoproterozoic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of Subei-Huainan in China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为付 刘双龙 +3 位作者 孙立新 白文爽 丁振坤 王泽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449-1458,共10页
Subei-Huainan in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platform is a key area of convergence of China’s north-south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of Neoproterozoic.Due to the lack of fossils,the Neoproterozoic strat... Subei-Huainan in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platform is a key area of convergence of China’s north-south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of Neoproterozoic.Due to the lack of fossils,the Neoproterozoic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is still a difficulty in this area.The division of Neoproterozoic strata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rrelation framework of the stratigraphic sequences have been done through recognizing the regularity of meter-scale cycles by measuring the outcrop of Neoproterozoic strata and using the Fischer diagram and the sea-level curve of transgressive-regressive by the maximum flooding sedimentary and molar teeth carbonate sedimentary.The maximum flooding sedimentary which becomes cycle sequence comparison of sign is isochronous in the same basin and is a key of cycle sequence comparison although paleogeographic environment and sedimentary sequence may be different in the sedimentary strata of the same geologic time.Molars carbonates,having specific geological distrution time and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and mainly developing in the ramp environment of the platform edge in the 1500-650 Ma,are the new symbol of the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in the Neoproterozoic.Because of the missing of the fossil record,the maximum flooding and the molar-teeth carbonate sedimentary,as the new research ideas,are used in stratigraphic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scher diagram sea-level change molar-teeth carbonate maximum flooding sedimentary NEOPROTEROZOIC Subei-Huainan
下载PDF
Hydrocarbon Potential of Pre-cenozoic Strata in the North Yellow Sea Basin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峰 戴春山 +2 位作者 陈建文 李刚 孙萍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CAS 2005年第1期21-36,共16页
The North Yellow Sea Basin ( NYSB ), which was developed on the basement of North China (Huabei) continental block, is a typical continental Mesozoic-Cenozoic sedimentary basin in the sea area. Its Mesozoic basin is a... The North Yellow Sea Basin ( NYSB ), which was developed on the basement of North China (Huabei) continental block, is a typical continental Mesozoic-Cenozoic sedimentary basin in the sea area. Its Mesozoic basin is a residual basin, below which there is probably a larger Paleozoic sedimentary basin. The North Yellow Sea Basin comprises four sags and three uplifts. Of them, the eastern sag is a Mesozoic-Cenozoic sedimentary sag in NYSB and has the biggest sediment thickness; the current Korean drilling wells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eastern sag. This sag is comparatively rich in oil and gas resources and thus has a relatively good petroleum prospect in the sea. The central sag has also accommodated thick Mesozoic-Cenozoic sediments.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hree series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in the North Yellow Sea Basin, namely, black shales of the Paleogene, Jurassic and Cretaceous. The principal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in NYSB are the Mesozoic black shale. According to the drilling data of Korea, the black shales of the Paleogene, Jurassic and Cretaceous have all come up to the standards of good and mature source rocks. The NYSB owns an intact system of oil generation, reservoir and capping rocks that can help hydrocarbon to form in the basin and thus it has the great potential of oil and gas.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hydrocarbon resources is mainly considered to be in the Cretaceous and then in the Jurass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sequence stratigraphic comparison Pre-Cenozoic basin North China ( Huabei ) continental block the North Yellow Sea Basin ( NYSB )
下载PDF
保定市与雄县新近代沉积地层之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江涛 《土工基础》 2014年第1期72-74,共3页
保定市与雄县均存在新近代沉积地层,二者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在二者新近代沉积地层共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其地貌特征、沉积环境、地层岩性、沉积特征等进行分析比较,总结了各自不同的沉积特征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并简单阐述了对不同新近代... 保定市与雄县均存在新近代沉积地层,二者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在二者新近代沉积地层共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其地貌特征、沉积环境、地层岩性、沉积特征等进行分析比较,总结了各自不同的沉积特征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并简单阐述了对不同新近代沉积地层进行工程勘察与地基处理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沉积地层 特征 保定 雄县
原文传递
Stratigraphy of southeastern flanks of Raichikhinsk brown coal field (Zeya-Bureya sedimentary basin) 被引量:1
20
作者 Tat'yana V. Kezina 《Journal of Geoscientific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 2004年第2期110-119,共10页
The results of the palynologic and paleobotanic analyses have allowed determining the Paleocene (including Danian) and Eocene deposits in the series of coal-bearing sediments of southeastern flanks of the Raichikhinsk... The results of the palynologic and paleobotanic analyses have allowed determining the Paleocene (including Danian) and Eocene deposits in the series of coal-bearing sediments of southeastern flanks of the Raichikhinsk brown coal field. Their age was corroborated by the palynologic and paleobotanic data. The detailed biostartigraphic data were obtained in the area"Pioneer"for the first time. The coal-bearing strata were correlated with those from the sections of the Arkhara-Boguchan brown coal field and the stratotype of the Tsagajan Formation of the Bureya Belogor’y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OZOIC Tsagajan Formation PALYNOSTRATIGRAPHY Kivda layers brown coal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