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危重型气管插管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1
作者 伍啟华 陈立 +6 位作者 蔡海荣 蔡鑫桂 刘淑玲 黄妙纯 陈伯钧 叶烨 李庆敏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1-924,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危重型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危重型气管插管患者24例,按照治疗方案分成中西医结合组18例及对照组6例;对照组治疗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均未接受中药鼻饲;中...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危重型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危重型气管插管患者24例,按照治疗方案分成中西医结合组18例及对照组6例;对照组治疗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均未接受中药鼻饲;中西医结合组辨证治疗,阳证者加予三拗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阴证者予四逆汤加减,每日1剂,疗程14d;所有患者均未接受中成药注射剂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日、ICU住院日、机械通气时间、14d内及30d内全因死亡率、休克发生率及治疗前后PaO2/FiO2、WBC、hs-CRP、PCT等指标;同时对患者出现的各类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日、ICU住院日、机械通气时间、14d内全因死亡率及14d治疗前后WBC、hs-CRP、PCT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组30d内全因死亡率、30d内休克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aO2/FiO2较对照组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出血事件及严重胃肠功能障碍。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气管插管患者确有疗效,能降低死亡率及休克发生率,改善PaO2/FiO2,可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气管插管患者的辅助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四逆汤 三拗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危重型 气管插管
下载PDF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血栓调节蛋白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对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高凤威 周琳 +5 位作者 邵小宝 王华 杨圆 陈鑫 刘艺 朱培元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748-753,共6页
目的探讨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栓调节蛋白(TM)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t-PAIC)对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79例COVID-19确诊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危重型(n=51)和危重型... 目的探讨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栓调节蛋白(TM)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t-PAIC)对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79例COVID-19确诊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危重型(n=51)和危重型(n=28)2组。比较2组患者凝血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差异,分析TAT、TM和t-PAIC与其他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对危重型COVID-19的诊断价值。结果与非危重型患者相比,危重型患者的TAT、TM和t-PAIC水平显著升高(P<0.001)。TAT、TM和t-PAIC与多项生物标志物呈正相关,其中TAT与D-二聚体的相关性最强(r=0.786,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AT(OR=1.346,P<0.05)和t-PAIC(OR=1.128,P<0.05)是危重型COVID-19的独立危险因素。TAT、TM和t-PAIC联合诊断危重型COVID-19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918,诊断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94.1%。结论联合检测TAT、TM和t-PAIC可有效辅助诊断危重型COVID-19,对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危重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血栓调节蛋白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流行前后ICU环境中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分析
3
作者 王筱 梁艳茹 +4 位作者 张悦 陆湘华 丰俊 王远萍 赵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13-1219,共7页
目的探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流行前后上海市部分医疗机构重症监护病房(ICU)环境中病原菌的分布及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法分离鉴定病原菌,通过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 目的探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流行前后上海市部分医疗机构重症监护病房(ICU)环境中病原菌的分布及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法分离鉴定病原菌,通过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基于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核心基因组MLST(cgMLST)探讨其亲缘关系。结果大流行后ICU环境中病原菌总检出率(6.10%,101/1656)低于大流行前(10.77%,181/1680;P<0.05)。大流行前后,ICU环境中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在被褥表面占比均维持在最高水平,但大流行后ST型呈多样性分布。MLST_Pasteur结果显示,162株鲍曼不动杆菌分为20种ST型,以ST2(80.25%,130株)为主;MLST_Oxford结果显示,162株菌株共有19种ST型,以ST208(37.04%,60株)为主;基于cgMLST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大流行后ST208_Oxford与ST540_Oxford和ST369_Oxford的亲缘关系更接近,ST164_Pasteur克隆由大流行前的ST234_Oxford转变为大流行后的ST1418_Oxford,新发现2种新型ST_Pasteur和11种新型ST_Oxford。结论大流行后ICU环境中病原菌检出率低于大流行前,大流行前后相同分离位点ST型分布略有不同,大流行前后的流行克隆仍以ST2_Pasteur/ST208_Oxford为主,但部分等位基因发生了改变,cgMLST在同源性分析、进化与传播、暴发分析方面的精确度优于MLST_Oxford和MLST_Pasteu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鲍曼不动杆菌 ST 同源性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环境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常态化防控时期心内科就诊患者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及睡眠质量调查
4
作者 钱倩倩 程自平 +4 位作者 范彬 齐乐 陈晨 刘兆平 章蓓蓓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98-503,共6页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常态化防控时期,心内科就诊患者的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和睡眠质量情况调查,以便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1至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作为研...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常态化防控时期,心内科就诊患者的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和睡眠质量情况调查,以便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1至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焦虑自评量表(GAD-7)、抑郁自评量表(PHQ-9)、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来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和睡眠质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纳入423例患者,其中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51.3%、51.0%和74.5%,睡眠质量普遍较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0.646)、>45岁(>45~60岁,OR=0.362;>60~80岁,OR=0.316)是心内科就诊患者焦虑的保护因素,大学以上学历(OR=13.886)、有2019-nCoV感染史(OR=21.420)是心内科就诊患者焦虑的危险因素;男性(OR=0.413)是心内科就诊抑郁的保护因素,大学以上学历(OR=3.103)、有2019-nCoV感染史(OR=8.763)是心内科就诊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女性(OR=0.594)、有2019-nCoV感染史(OR=27.514)是躯体化症状的危险因素;>45岁(>45~60岁,OR=0.181;>60~80岁,OR=0.440)是心内科就诊患者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有2019-nCoV感染史(OR=42.036)是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2019-nCoV常态化防控时期,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及睡眠障碍检出率高。有2019-nCoV感染史是心内科就诊患者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及睡眠障碍的共同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焦虑 抑郁 躯体障碍 睡眠质量 心脏病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高凝状态及血栓并发症的发病机制综述
5
作者 龚俊峰 张燕 罗琰琨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36-140,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可诱发患者凝血功能障碍,且与血栓并发症(微血管血栓形成、静脉血栓栓塞、脑卒中)风险升高相关。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COVID-19相关凝血功能障碍及血栓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将进一步升高。本文综述维持性血液...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可诱发患者凝血功能障碍,且与血栓并发症(微血管血栓形成、静脉血栓栓塞、脑卒中)风险升高相关。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COVID-19相关凝血功能障碍及血栓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将进一步升高。本文综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OVID-19相关高凝状态及血栓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以期为该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凝血 血栓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前后儿童流感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芸 李淑娟 汪宇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前后儿童流感的流行特征,为流感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分析近年儿童流感感染情况,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前后儿童流感的流行特征,为流感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分析近年儿童流感感染情况,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上报6881例儿童流感病例,甲型流感共6308例,占91.67%,乙型流感573例,占8.33%,不同年份、不同抗原型流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为1.22∶1.00,性别对于流感感染无影响(P>0.05);流感发病随年龄增加呈现递增趋势,以学龄期(>6~14岁)儿童为主,不同年龄段感染流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年第一、四季度为流感高发季节,新冠前后不同季节发生流感病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地区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后儿童流感病例明显下降,疫情防控政策也有效的控制了流感流行;每年第一、四季度为流感高发季节,应注重流感季节流感防控及筛查;学龄期(>6~14岁)儿童发病率高,关注此类人群的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流感 流感 儿童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 疫情防控 流行病学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欧翔 刘丽莎 +1 位作者 汤石林 邵挥戈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15-220,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未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未感染组),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24例(感染组),比较两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未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未感染组),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24例(感染组),比较两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血脂、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C肽、餐后2 h C肽、糖化血红蛋白、β-羟丁酸,并分析上述因素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的总胆固醇显著低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和β-羟丁酸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β-羟丁酸成正相关(P<0.05),与总胆固醇和餐后2 h C肽成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白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β-羟丁酸水平升高以及总胆固醇和餐后2 h C肽水平降低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控制相关因素可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广西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体外膜氧合临床救治与转运的经验及建议 被引量:8
8
作者 覃涛 王晓源 +3 位作者 刘永春 温汉春 张剑锋 卢俊宇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466-469,共4页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湖北省武汉市爆发,并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防治形势十分严峻。面对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救治的难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订了相关的诊疗方案,提出对常规治疗手段无效的危重型患者可采用体外膜氧合(EC...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湖北省武汉市爆发,并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防治形势十分严峻。面对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救治的难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订了相关的诊疗方案,提出对常规治疗手段无效的危重型患者可采用体外膜氧合(ECMO)技术进行挽救性治疗。本团队根据区域特征,总结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ECMO的临床救治及转运的经验,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高此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危重患者 体外膜氧合 临床救治 转运 经验 建议 广西
下载PDF
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成人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救治流程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志捷 李方义 +5 位作者 周立新 汤展宏 钱克俭 寇秋野 谭杰文 王庭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25-1330,共6页
早期恰当的有创机械通气是现行指南推荐的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的重要救治手段之一,然而如何具体对有创机械通气危重型患者实施精准评估和有效治疗,对于实现整体救治成功率的提高,避免不同地区危重型患者有创机械通气... 早期恰当的有创机械通气是现行指南推荐的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的重要救治手段之一,然而如何具体对有创机械通气危重型患者实施精准评估和有效治疗,对于实现整体救治成功率的提高,避免不同地区危重型患者有创机械通气临床救治质量的差异,减少治疗异质性,改善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预后,尤其是基层医院显得非常重要。为指导各地医院积极救治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国家卫生健康技术推广应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平台组织相关专家,根据国际、国内相关最新指南,编制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成人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救治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有创机械通气 流程
下载PDF
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罹患病毒性角膜炎、病毒性结膜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分析
10
作者 李琦 王超庆 +4 位作者 李兆瑞 汪秀秀 高燕歌 房莹莹 李韵秋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4年第1期33-35,47,共4页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病毒性角膜炎、病毒性结膜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被诊断为病毒性角膜炎的患者48例、病毒性结膜炎的患者15例,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 病毒性角膜炎可表现为树枝...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病毒性角膜炎、病毒性结膜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被诊断为病毒性角膜炎的患者48例、病毒性结膜炎的患者15例,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 病毒性角膜炎可表现为树枝状、点状、地图状及盘状改变,绝大多数为上皮型病变,且药物治疗效果良好。病毒性结膜炎症状体征较轻,经药物治疗后基本痊愈。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罹患病毒性角膜炎、病毒性结膜炎多以轻症为主,经药物治疗愈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病毒角膜炎 病毒性结膜炎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型、危重型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规范
11
作者 周洁 鄂海燕 +4 位作者 邓建华 张敬 胡世荣 王梁敏 唐玲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10期2-13,共12页
为进一步加强临床重型、危重型患者护理的规范化和同质化,发挥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优势,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委托北京市中医护理能力提升工程办公室组织专家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型、危重型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规范》。此规范对新型冠状... 为进一步加强临床重型、危重型患者护理的规范化和同质化,发挥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优势,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委托北京市中医护理能力提升工程办公室组织专家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型、危重型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规范》。此规范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型、危重型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病因病机、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临床分型、护理措施等内容,其中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与护理、用药护理、呼吸支持护理、俯卧位治疗护理、营养支持护理、一般护理、康复期护理等内容,方便各医疗机构临床护理人员参照使用,为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型、危重型患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 危重 中西医结合 护理规范
下载PDF
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危重型患者成功救治与护理1例报道
12
作者 查梦文 郭舒哲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S02期326-328,共3页
2022年12月重庆出现了由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所致的重症及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病人群主要以免疫功能较差的老年人为主[1],如未及时治疗可快速发展为ARDS、呼吸衰竭、脓毒症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重症救护是当前医疗机构面临... 2022年12月重庆出现了由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所致的重症及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病人群主要以免疫功能较差的老年人为主[1],如未及时治疗可快速发展为ARDS、呼吸衰竭、脓毒症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重症救护是当前医疗机构面临的最大挑战,如何安全、有效地对其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其病死率是每位医务人员面临的棘手问题,尤其是针对合并症较多的老年危重症患者,其治疗难度更大,更需要医护人员的协同救护。本文总结1例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危重型合并多种并发症患者的诊治经过和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 发病人群 冠状病毒感染 呼吸衰竭 危重 医务人员 ARDS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俞建辨治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经验——附危重型验案1则
13
作者 孙雯 俞建 +7 位作者 王文沁 和婧伟 陶金好 田鹤 夏爱梅 曾玫 王中林 张晓波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50-53,共4页
介绍俞建教授以扶正解毒、标本兼顾为原则治疗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经验。俞教授提出,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卫分和气分表现为主;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多为风热证和风热挟湿证,普通型出现疫毒入肺表现,重型/危重型则疫毒侵袭更... 介绍俞建教授以扶正解毒、标本兼顾为原则治疗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经验。俞教授提出,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卫分和气分表现为主;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多为风热证和风热挟湿证,普通型出现疫毒入肺表现,重型/危重型则疫毒侵袭更为深入。其中,针对重型/危重型,需中西医联合救治,标本兼顾,俞教授对宣肺败毒方进行化裁,使其更适宜于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的清热透邪、泻肺解毒治法。并附危重型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奥密克戎变异株 儿童 /危重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医证型规律
14
作者 李明远 方超 +4 位作者 施卫兵 郭锦晨 余龙 饶建国 马守亮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949-954,共6页
目的:对安徽省2022年12月19日—2022年12月27日861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中医证型要素进行分析,探究其中医证型规律。方法:通过问卷星、腾讯文档等平台收集感染者的临床资料,以此建立数据库,通过IBM SPSS Statistics 25... 目的:对安徽省2022年12月19日—2022年12月27日861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中医证型要素进行分析,探究其中医证型规律。方法:通过问卷星、腾讯文档等平台收集感染者的临床资料,以此建立数据库,通过IBM SPSS Statistics 25平台予以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对上述数据挖掘,分析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中医证型特点。结果:中医证型包括疫毒束表证、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湿毒郁肺证、疫毒夹燥证、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7种。关联规则显示恶寒和寒战同时出现较其他症状同时出现可能性大。聚类分析涉及7种病性要素(表寒、郁热、寒湿、湿热、气虚、阳虚、阴虚)、6种病位要素(肺、脾、胃、肝、胆、肾);因子分析涉及7种病性要素(表寒、郁热、寒湿、湿热、气虚、阳虚、阴虚)、7种病位要素(肺、脾、胃、肝、胆、肾、大肠)。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推导出相似的结论,反映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本质。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因以寒为主,夹有湿邪,具有伤阳耗气、束表化热等特点;病性为虚实夹杂,病位主要责之肺脾,并涉及胃、肝、胆、肾、大肠,证型以寒湿郁肺证和疫毒束表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奥密克戎变异株 中医证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专家建议(2023) 被引量:10
15
作者 康军仁 于康 +4 位作者 刘燕萍 闫洁 窦攀 华鑫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75-80,共6页
规范化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临床结局,加速机体康复并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疗与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中也... 规范化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临床结局,加速机体康复并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疗与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中也明确提出,应将营养支持治疗纳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与康复的全过程。为此,北京市临床营养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在结合最新临床营养指南、研究证据及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订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专家建议(2023)》。本建议提出,应建立并遵循包括营养筛查、营养诊断、营养支持治疗和临床监测在内的规范化营养管理路径与策略,并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实施个体化营养管理,旨在为临床医生和临床营养医师等专业人员开展规范化营养支持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营养支持 治疗 危重 儿童 孕产妇
下载PDF
以张震辨治思想为指导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治策略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建平 马小虎 田春洪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18,共5页
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医药从全方位、多角度地参与抗击疫情的实践。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中药方剂在疫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中医名家从不同理论体系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机进行阐释,并指导实践。尽管对疾病病机的认识不尽统一,... 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医药从全方位、多角度地参与抗击疫情的实践。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中药方剂在疫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中医名家从不同理论体系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机进行阐释,并指导实践。尽管对疾病病机的认识不尽统一,但均肯定疫疠毒邪在发病中的主导地位,强调疾病治疗应在辨证指导下开展。张震教授精研辨证学与治疗学,结合张震教授辨证理念-中医证的两态三三构型规律,及临床中总结的经验方剂,总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辨治策略。根据疾病进展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分初期、发热期、恢复期三期进行治疗,结合恢复期不同的主症,分别推荐治疗方剂。以期为此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和借鉴,助力“保健康、防重症”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两态三三构规律 中医治疗 张震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兰 刘乐明 +2 位作者 刘美玲 万灵丽 汤佳珍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6期76-79,共4页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诊断为COVID-19的2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未合并2型糖尿病92例(CN组),合并2型糖尿病82例(T2DM组),...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诊断为COVID-19的2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未合并2型糖尿病92例(CN组),合并2型糖尿病82例(T2DM组),合并糖尿病肾病82例(DN组)。分析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与CN组及T2DM组相比,DN组合并症更常见、治疗时间更长,Fbg、K^(+)、CK、LDH水平更高,RBC、Hb、ALB、Na^(+)、Ca^(2+)水平更低,贫血、低钙血症发生率更高,ACEI/ARB、胰岛素治疗率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危重型比例高于T2DM组,DN组重型比例及危重型比例均高于CN组,DN组病死率、自动出院比例高于CN组及T2D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合并COVID-19临床特征往往高龄,合并症更常见,治疗时间更长,更容易出现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凝血功能异常及心肌损伤,RBC、Hb、ALB水平更低,病情相对危重。在临床上需要重视并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2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型肺炎防治的“内和”与“外谐” 被引量:2
18
作者 蔡慧玲 张璇 +3 位作者 丁英霞 逄丽 李倩楠 姚笑 《现代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66-70,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疫病的产生源于人体内外环境的改变。基于这一观点,根据五运六气中“三年化疫”理论及六淫致病规律,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内外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内和外谐”的整体防治策略,分型以中草药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疫病的产生源于人体内外环境的改变。基于这一观点,根据五运六气中“三年化疫”理论及六淫致病规律,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内外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内和外谐”的整体防治策略,分型以中草药内服调整脏腑气血阴阳倾移而成“内和”,寒湿郁肺型可选用麻黄加术汤合九味羌活汤加减;痰热壅肺型可选用麻杏石甘汤、宣白承气汤合凉膈散加减;湿阻中焦型可选用藿香正气散合麻杏薏甘汤加减;肺脾气虚型可选用沙参麦冬汤和香砂养胃丸加减;气阴两虚型可选用竹叶石膏汤和养阴清肺丸加减。同时使用芳香辟秽类中草药做烧薰、薰洗、香佩等治疗方式,改变人体体表湿温环境,致邪毒无适宜生存环境无法入侵人体相关脏器而造“外谐”,最终达到“内和外谐”的整体平衡状态以击败新型冠状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五运六气 三年化疫 内和外谐 防治
下载PDF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合并细菌/真菌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19
作者 高晶 陈勇 +2 位作者 王鹏飞 谢晓娟 王娜 《传染病信息》 2023年第3期208-212,共5页
目的建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合并细菌/真菌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2月1日—2023年1月11日间在我院确诊为危重型COVID-19的1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在2022年12月1—2... 目的建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合并细菌/真菌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2月1日—2023年1月11日间在我院确诊为危重型COVID-19的1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在2022年12月1—28日间收治的127例患者作为建模组,2022年12月29日—2023年1月11日收治的59例作为验证组。根据是否合并细菌/真菌感染,将研究对象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记录研究对象获得标本培养阳性结果前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并验证模型准确性。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基础疾病种数、意识障碍情况、是否使用呼吸机是危重型COVID-19患者发生细菌/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建立列线图模型,Hosmer-Lemeshouw检验结果显示建模组P=0.459,验证组P=0.982,拟合度较好。ROC曲线显示此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建模组和验证组列线图模型预测危重型COVID-19患者发生细菌/真菌感染的AUC分别为0.941(95%CI:0.899~0.983)、0.843(95%CI:0.728~0.959),决策曲线结果显示此列线图预测模型价值较高。结论基于危重型COVID-19患者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合并细菌/真菌感染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能为医护人员早期识别管理危重型COVID-19发生细菌/真菌感染高风险患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危重 细菌感染 真菌感染 风险预测模
下载PDF
基于“细胞因子风暴”探讨中医药治疗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被引量:21
20
作者 王利 许言午 何建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22,I0012,共6页
"细胞因子风暴"发病机制复杂,易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疾病迅速加重、恶化,死亡率高。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疫情中,患者病情急剧恶化乃至死亡,与其体内爆发"细胞因子风暴"密切相关。《新型冠状... "细胞因子风暴"发病机制复杂,易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疾病迅速加重、恶化,死亡率高。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疫情中,患者病情急剧恶化乃至死亡,与其体内爆发"细胞因子风暴"密切相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以下简称《诊疗方案》)制定了重型、危重型COVID-19的中医药方案,中医药以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整体治疗优势而受到了关注。基于"细胞因子风暴",结合《诊疗方案》中对重型、危重型辨证分型及推荐处方,探讨中医药治疗重型、危重型COVID-19的可能作用及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细胞因子风暴 危重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