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腰椎融合术中应用新型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梅继文 穆尚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8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用于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均行腰椎融合术,观察组术中植入新型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对照组术中植入圆柱状螺纹融... 目的探讨新型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用于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均行腰椎融合术,观察组术中植入新型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对照组术中植入圆柱状螺纹融合器。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评价Oswestry腰腿功能指数(ODI)及日本矫形科学学会(JOA)脊髓功能评分,术后6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并根据X线检查观察椎间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同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3、6个月ODI均降低,JOA脊髓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术后3、6个月变化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3%、90.0%(P<0.05)。观察组坚固融合21例(55.3%)、可能融合17例(44.7%),对照组分别为14例(46.7%)、16例(54.3%),观察组坚固融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腰椎融合术中应用新型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治疗及固定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变 新型可膨胀椎间融合器 圆柱状螺纹融合器
下载PDF
脊柱内镜下经腰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膨胀式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廖鑫 吕超 +1 位作者 罗政 刘俊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10期12-20,共9页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下经腰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TLIF)联合膨胀式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9月-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73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Endo-TLIF组(32例)和...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下经腰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TLIF)联合膨胀式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9月-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73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Endo-TLIF组(32例)和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和临床疗效。结果Endo-TLIF组手术时间长于TLIF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TLIF组,术后卧床时间短于TLIF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明显低于术前,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出院时,Endo-TLIF组腰痛VAS明显低于T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至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腰腿痛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和术后1个月,Endo-TLIF组JOA评分高于TLIF组,ODI低于T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个月至末次随访时,两组各时间点JOA评分和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TLIF和Endo-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两者近期临床疗效相当,Endo-TLIF具有出血少和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但手术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镜 融合 退变性疾病 微创 膨胀融合器
下载PDF
比较两种前段膨胀椎间融合器在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不稳症的生物力学特点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春霖 杨通宝 +1 位作者 朱红鹤 严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9期1639-1642,共4页
背景:前段膨胀椎间融合器是近年来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膨胀式椎间融合器,有圆形与方形两种,其与椎体骨质的接触面积显著增大。目的:比较圆形与方形两种前段膨胀椎间融合器在后路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失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双牵开摆动... 背景:前段膨胀椎间融合器是近年来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膨胀式椎间融合器,有圆形与方形两种,其与椎体骨质的接触面积显著增大。目的:比较圆形与方形两种前段膨胀椎间融合器在后路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失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双牵开摆动椎间盘镜下应用前段膨胀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失稳症患者97例,其中圆形组51例,方形组46例,分别于单侧或双侧置入两枚圆形或方形前段膨胀椎间融合器。结果与结论:按照功能障碍指数标准评估疗效,圆形组优34例,良13例,可3例,差1例;方形组优33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置入后6,12个月,圆形组椎间隙高度丢失率高于方形组(P<0.05)。随访结束时圆形组与方形组分别有47,44例达骨性融合。圆形组3例发生翻转及向后方移位,方形组1例轻微硬脊膜撕破。提示方形前段膨胀椎间融合器较圆形者椎体沉降率低,与椎体的接触面积更大、更稳定,且采用"隔离置入技术"单侧置入双枚方形前段膨胀椎间融合器可显著降低置入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融合器 盘镜 不稳症 对比研究 隔离置入技术
下载PDF
可膨胀箱形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及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穆尚强 梅继文 +1 位作者 孙爽 王宇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251-254,共4页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具有坚强界面稳定性能以及高度自稳性能的可膨胀箱形椎间融合器(EVIFC)。方法根据国人腰椎结构特点设计出EVIFC,并采用医用钛合金材料制成模型,取15具腰椎标本随机分为3组,其中每组有5具标本,有一组作为对照组,其余...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具有坚强界面稳定性能以及高度自稳性能的可膨胀箱形椎间融合器(EVIFC)。方法根据国人腰椎结构特点设计出EVIFC,并采用医用钛合金材料制成模型,取15具腰椎标本随机分为3组,其中每组有5具标本,有一组作为对照组,其余两组行L4-5椎间盘切除,有一组仅固定EVIFC(EVIFC组),另一组固定EVIFC后再固定腰椎GSS-Ⅱ系统(GSS-Ⅱ组),测量3组标本在受到轴向压缩前屈、后伸、侧屈及扭转状态下的载荷位移、载荷应变关系及强度和刚度的变化。结果 3组在轴向压缩、前屈、后伸和侧屈时腰椎的应变随载荷增大而增大,相同载荷下,3组间应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00N以内载荷作用下腰椎纵向压缩位移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加,3组间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0 N载荷轴向压缩时GSS-Ⅱ强度最大(P<0.05);而在前屈、后伸及侧屈时3组间应力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轴向压缩刚度和弯曲刚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IFC组的最大扭矩为3.57N·m;GSS-Ⅱ组为3.96 N·m;对照组为3.71 N·m,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IFC组与GSS-Ⅱ组、对照组的扭转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VIFC固定腰椎后的生物力学性能与传统固定GSS-Ⅱ系统和正常腰椎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器 可膨胀融合器 生物力学 钛合金
下载PDF
可膨胀性椎间融合器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宏波 燕军 +3 位作者 刘世学 赵有春 彭军 李春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5期180-181,共2页
目的:探讨可膨胀性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方法:2009年4月~2010年5月我院对50例患者采用可膨胀性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其中采用后路椎间盘镜下操作治疗的有41例,采用后外侧经皮穿治疗的有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 目的:探讨可膨胀性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方法:2009年4月~2010年5月我院对50例患者采用可膨胀性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其中采用后路椎间盘镜下操作治疗的有41例,采用后外侧经皮穿治疗的有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效果、植骨融合率、椎间隙高度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时间8~38个月,平均16个月,按照Odom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36例为优,占72%;9例为良,占18%;4例为可,占8%;1例为差,占2%。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其优良率达90%。CT影像显示椎间盘突出并椎管严重狭窄,椎间融合器没有移位现象,与骨已融合,椎间高度没有明显下降。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仅有3例出现并发症,占6%。结论:可膨胀性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融合率高、恢复良好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膨胀融合器 退行性疾病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膨胀性椎间融合器在腰椎融合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培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96-102,共7页
目的探讨膨胀性椎间融合器在腰椎融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采用膨胀性椎间融合器行腰椎融合术69例(治疗组),与同期行腰椎椎弓根内固定的椎间融合术72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痛... 目的探讨膨胀性椎间融合器在腰椎融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采用膨胀性椎间融合器行腰椎融合术69例(治疗组),与同期行腰椎椎弓根内固定的椎间融合术72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肢疼痛的改善情况;采用腰椎前凸角评价腰椎曲度;椎间植骨融合通过术后腰椎X线片、动力位X线片及薄层三维CT重建检查按照Suk标准判定,同时观察过伸过屈位时植入物的稳定性。结果全部患者随访时间>18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方面,治疗组3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两组均无感染、神经根损伤及内植物松动、移位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两组椎间植骨均获得融合或可能融合,治疗组JOA评分由术前的(4.52±1.78)分提高到(12.57±2.96)分、改善率为(76.81±7.20)%,VAS评分由术前的(4.45±1.58)分降至(1.92±0.62)分,腰椎前凸角由(28.50±16.30)°变为(30.20±12.50)°;B组JOA评分由术前的(4.71±1.26)分提高到(12.31±2.85)分、改善率为(73.86±8.60)%,VAS评分由术前的(4.68±1.51)分降至(2.13±1.93)分,腰椎前凸角由术前的(27.50±15.20)°变为(23.90±13.20)°。两组同期JOA评分、改善率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椎前凸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能够更好地维持腰椎前曲。结论应用膨胀性融合器行腰椎融合术,可以取得满意的椎间融合效果,同时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能够维持腰椎前曲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和术 融合器 微创性 曲度 膨胀
下载PDF
可膨胀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30例回顾性分析(英文)
7
作者 于峥嵘 李淳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4385-4390,共6页
回顾性分析2005-08/2008-02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应用可膨胀椎间融合器(B-Twin)行后路开放腰椎椎间融合治疗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8~72岁;椎间融合节段L1/21例,L2/31例,L3/41例,L4/514例,L5/S113例。单独应用B-Twin8例(单... 回顾性分析2005-08/2008-02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应用可膨胀椎间融合器(B-Twin)行后路开放腰椎椎间融合治疗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8~72岁;椎间融合节段L1/21例,L2/31例,L3/41例,L4/514例,L5/S113例。单独应用B-Twin8例(单枚1例,双枚7例),结合椎弓根螺钉22例(单枚17例,双枚5例);直径9.5/11.0mm28例,直径11.5/13.0mm2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时采用JOA评分(29分法)、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通过腰椎X射线平片评价融合间隙高度变化及腰椎滑脱纠正情况。30例患者中28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9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术后优良率97%,随访优良率100%。JOA评分术后优良率93%,随访优良率96%。融合间隙高度术前占上位椎体的0.29±0.09,术后占上位椎体的0.44±0.09,随访时占上位椎体的0.42±0.09。腰椎滑脱患者中,术前滑脱占上位椎体高度的10%~60%;术后滑脱占上位椎体高度的0%~40%;随访滑脱占上位椎体高度的0%~30%。无神经损伤、感染患者。减压过程中因粘连硬膜撕裂1例,术后融合器陷入终板1例,随访时融合器碎裂1例。提示可膨胀椎间融合器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对神经刺激少等优点,术后及随访效果满意。需注意根据术前及术中测得椎间高度选择匹配的融合器型号;如放置单枚椎间融合器偏椎间隙一侧有碎裂可能,为防止碎裂应充分植骨,并可应用2枚椎间融合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膨胀 融合器 后路融合
下载PDF
膨胀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2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万永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8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因腰椎不稳症行椎间融合术(保留终板、均匀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结合内固定)治疗的25例患者,观察临床疗效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手术后患者病情改善为优1... 目的:观察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因腰椎不稳症行椎间融合术(保留终板、均匀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结合内固定)治疗的25例患者,观察临床疗效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手术后患者病情改善为优19例,良5例,可1例,JOA评分优良率达到96.0%,椎间融合率为96.7%。结论: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椎间融合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不稳症 可膨胀融合器 融合
下载PDF
后路双牵开摆动式椎间盘镜下单纯融合器置入治疗腰椎管狭窄并失稳症的中长期评估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春霖 尚利杰 +3 位作者 严旭 曹争明 邵成龙 冯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5-341,共7页
背景:腰椎管狭窄并失稳症发病人数逐年增高,可引起患者腰腿疼痛、间歇性跛行或者下肢区域性感觉麻木等症状,近年来学者们不断尝试各种微创治疗术式,如何进一步减小手术的创伤及并发症,提高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并失稳症的临床效果,是... 背景:腰椎管狭窄并失稳症发病人数逐年增高,可引起患者腰腿疼痛、间歇性跛行或者下肢区域性感觉麻木等症状,近年来学者们不断尝试各种微创治疗术式,如何进一步减小手术的创伤及并发症,提高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并失稳症的临床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目的:探讨后路双牵开摆动式椎间盘镜下经单侧入路单纯膨胀式融合器置入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并失稳症的中长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自身对照临床试验于2012至2014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采用后路椎间盘镜下单侧椎板小开窗减压并置入双枚膨胀式融合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5例。试验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3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单节段者6例,二节段者20例,三节段者9例,共73个椎体间行融合,随访60-85个月,平均(70.17±5.40)个月;②35例患者手术时间35-75 min,平均(53.49±9.13)min,术中出血量50-250m L,平均(114.86±54.23)m L;③1例术中发生硬脊膜破裂,术后出现低颅压性头痛,给予补液及止痛治疗3 d后头痛消失。切口愈合不良1例,给予负压封闭引流1周后愈合;④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6个月、1年、2年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痛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病变椎间隙高度均明显降低。术后6个月复查时31个(42.5%)椎间隙达到坚固融合,25个(34.2%)达到可能融合,17个(23.3%)未融合;术后1年复查时51个(69.9%)椎间隙达到坚固融合,22个(30.1%)达到可能融合;术后2年复查时57个(78.1%)椎间隙达到坚固融合,16个(21.9%)达到可能融合;末次随访复查时62个(84.9%)椎间隙达到坚固融合,11个(15.1%)达到可能融合;⑤末次随访时发现融合器移位1例,因无症状嘱患者定期复查;⑥结果提示,椎间盘镜下单纯膨胀式融合器置入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并失稳症具有较好的中长期疗效,是一种较为可靠的微创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症 失稳症 盘镜 单侧入路 双侧减压 膨胀融合器 融合 中长期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腰椎间盘镜下B-twin融合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治疗 被引量:3
10
作者 吕浩然 何二兴 郭剑鸿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65-866,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间盘镜下椎间盘摘除、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融合术后椎间隙感染的原因、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对5例应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发生的椎间隙感染,采用二次开放手术清除局部脓肿,局部放置抗生素治疗,椎间融合...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间盘镜下椎间盘摘除、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融合术后椎间隙感染的原因、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对5例应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发生的椎间隙感染,采用二次开放手术清除局部脓肿,局部放置抗生素治疗,椎间融合器B-twin不取出。结果患者3~5个月后感染症状消失,临床检验学指标正常、影像学检查脓肿消失,痊愈。结论后路腰椎间盘镜融合术后椎间隙感染的原因可能有术中污染、患者自身抵抗力低下等,腰腿痛症状多很明显,早期二次开放手术治疗可以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镜 感染 可膨胀融合器
下载PDF
椎间植骨融合与加用B-Twin融合治疗下腰椎不稳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小春 张小勇 韩为 《实用骨科杂志》 2012年第9期784-786,共3页
目的比较椎间单纯植骨融合与加用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B-Tw in)两种不同融合方法治疗下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按同一标准选择的36例下腰椎不稳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植骨融... 目的比较椎间单纯植骨融合与加用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B-Tw in)两种不同融合方法治疗下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按同一标准选择的36例下腰椎不稳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椎间隙高度及并发症等有无差异。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病例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椎间隙高度有差别,椎间植骨融合组椎间隙高度丢失较多。结论自体骨与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B-Tw in)是治疗下腰椎不稳的良好融合材料。后路椎间单纯植骨融合(以下简称)治疗费用较低,无免疫排斥反应,但其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较加用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以下简称B-Tw in融合)多;B-Tw in融合术后恢复较快,但治疗费用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不稳 植骨融合 可膨胀融合器
下载PDF
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B-Twin可膨胀椎间融合器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西峰 王岩 +8 位作者 肖嵩华 刘郑生 刘保卫 张永刚 朱守荣 路宁 王征 毛克亚 张雪松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53-115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B-Twin可膨胀椎间融合器治疗退行性腰骶椎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8月应用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B-Twin可膨胀椎间融合器椎间融合的方法治疗21例退变性腰骶椎疾病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B-Twin可膨胀椎间融合器治疗退行性腰骶椎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8月应用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B-Twin可膨胀椎间融合器椎间融合的方法治疗21例退变性腰骶椎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28~79岁,平均52岁。病程3个月~40年,中位时间9个月。病变部位:T11、12 1例,T12、L1 1例,L1、2 1例,L2、3 1例,L4、54例,L5、S1 13例。所有患者均有顽固性腰痛或下肢神经根性症状。B-Twin可膨胀椎间融合器植入的方法为15例双侧,6例单侧。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法评价功能恢复情况;根据X线片采用Suk等标准评价植骨融合效果。结果 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个月~3年,平均23.8个月。术后19例坐骨神经痛症状消失,2例胸腰段病变患者症状无明显缓解。术前及术后1、3、6、18个月ODI分别为79%±16%、30%±9%、26%±10%、21%±12%、20%±10%,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法评价,获优1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0.5%。术后18个月根据Suk等标准评价植骨融合情况,获优1例,良19例,差1例,优良率95.2%。其中,1例T11、12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双下肢肌力无改善,6个月后行椎弓根固定、椎板切除减压,随访期内仍无改善;1例L4、5椎间盘突出于术后4个月复发,改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随访期内无复发;其余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获持续缓解。结论内窥镜结合椎间融合是治疗腰椎不稳的良好组合,B-Twin可膨胀椎间融合器是L4、5和L5、S1微创融合的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骶疾病 盘突出症 内窥镜 B-TWIN 可膨胀融合器
原文传递
膨胀式椎弓根螺钉联合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9
13
作者 高明暄 刘兴炎 +2 位作者 甄平 薛云 田琦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04-908,共5页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椎间融合器和膨胀式椎弓根螺钉(expandable pedicle screw,EPS)重建腰椎滑脱症稳定性的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6月-2008年3月,收治腰椎滑脱症患者23例,其中男9例,女14例;年龄24~72岁,平均48.7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30....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椎间融合器和膨胀式椎弓根螺钉(expandable pedicle screw,EPS)重建腰椎滑脱症稳定性的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6月-2008年3月,收治腰椎滑脱症患者23例,其中男9例,女14例;年龄24~72岁,平均48.7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30.4个月。其中退行性滑脱18例,峡部裂性滑脱5例。滑脱节段:L3、41例,L4、514例,L5、S18例。按Meyerding滑脱分级标准,Ⅰ度17例,Ⅱ度4例,Ⅲ度2例(含1例复发性L5峡部裂)。采用PLIVIOS椎间融合器(48只)行后路椎体间融合,EPS(84枚)行滑脱复位、内固定治疗。应用EPS的指征包括;初次手术合并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对既往椎弓根螺钉翻修、术中调整钉道重新植钉、腰骶椎锚定和增加额外的固定把持力。采用JOA临床腰椎手术评分系统、X线片滑脱复位的Boxall标准及椎体间骨性融合的Cook等标准对疗效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术后1例翻修患者合并脑脊液漏,经保守治疗,于术后23d切口延期愈合,未合并椎管内感染;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神经、脏器损伤等手术并发症发生。2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9个月,平均17.8个月。脊柱前后位、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检查示84枚EPS均在椎体内完全膨胀。末次随访时JOA改善率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2.61%;滑脱解剖复位14例,改善6例,无改善3例,复位率86.96%;椎体间骨性融合20例,固定2例,失败1例,融合率86.96%。结论EPS联合椎间融合器重建腰椎滑脱症能有效复位、固定和椎间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器 膨胀弓根螺钉 滑脱症 复位 融合
原文传递
可膨胀性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术后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菊根 杨进顺 +1 位作者 谢楚海 廖壮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37-1139,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疾病应用可膨胀性融合器B-Twin治疗的临床并发症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0月~2009年10月7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应用B-Twin椎间融合器治疗期间出现的术后并发症,分析其原因。[结果]72例患者中... [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疾病应用可膨胀性融合器B-Twin治疗的临床并发症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0月~2009年10月7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应用B-Twin椎间融合器治疗期间出现的术后并发症,分析其原因。[结果]72例患者中融合器位置欠佳9例(12.50%)。随访6~24个月,术后并发椎间隙感染1例(1.39%);椎间隙高度丢失﹤20%2例(2.78%);原发或相邻节段椎间盘再突出各1例(1.39%);邻近节段不稳3例(4.17%);椎间不融合3例(4.17%);其中融合器脱出1例(1.39%);腰痛症状复发13例,其中2例有神经根症状(2.78%)。[结论]B-Twin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出现并发症的原因与手术适应证及腰椎术式的选择,术中减压范围,术前椎间隙前后径高度的测量及融合器的型号选择、置入位置和植骨数量、质量有关,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是正确选择应用B-Twin融合器和规范手术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膨胀融合器 退行性疾病 并发症
原文传递
MED镜下置入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15
作者 宿显良 张春霖 严旭 《医药论坛杂志》 2015年第6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MED镜下椎管减压、置入前段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MED镜下置入前段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108例。结果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20个月。手术时间平均45mi... 目的探讨MED镜下椎管减压、置入前段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MED镜下置入前段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108例。结果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20个月。手术时间平均4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80ml。根据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93例(86.1%),良11例(10.2%),可4例(4.6%)。结论MED镜下椎管减压、置入前段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可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 MED 可膨胀融合器
原文传递
PEEK Cage在颈椎外科中的初步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燕平 刘新宇 +2 位作者 李惠武 王洪彬 杜伟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新型材料聚醚醚酮 融合器
下载PDF
Solis椎间融合器固定与钛板固定治疗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关海森 吕宏乐 +2 位作者 刘全喜 王黎明 范波胜 《中国实用医刊》 2010年第3期93-94,共2页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化而导致上下椎体骨赘增生,压迫神经根、脊髓等,临床表现主要为单侧或双侧肢体无力、麻木、疼痛、手握力差、行走困难、重者四肢瘫痪等,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差[1].我院于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应用新型材料聚醚醚酮(P...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化而导致上下椎体骨赘增生,压迫神经根、脊髓等,临床表现主要为单侧或双侧肢体无力、麻木、疼痛、手握力差、行走困难、重者四肢瘫痪等,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差[1].我院于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应用新型材料聚醚醚酮(PEEK)生产的颈椎融合器(Solis)及钛板固定手术治疗颈椎病,并进行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器 固定治疗 钛板固定 手术治疗 盘退化 融合器 体骨赘 治疗效果 新型材料 四肢瘫痪 双侧肢体 临床表现 聚醚醚酮 对比研究 手握力 神经根 非手术 增生 疼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