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5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作用机制和门槛效应 被引量:6
1
作者 韩刚 李润琴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0,共10页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数字经济无疑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2013~2022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造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与新型城镇化水平指数研究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并引入技术创新和碳减排分析...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数字经济无疑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2013~2022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造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与新型城镇化水平指数研究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并引入技术创新和碳减排分析数字经济驱动新型城镇化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在新型城镇化水平低的省(区、市)与中部地区提升效果更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技术创新和碳减排是数字经济促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传导机制;通过进一步的门槛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因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呈现出先正后负的特征。研究结论可为加速释放数字经济红利,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新型城镇化 技术创新 碳减排 产业结构 门槛效应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助力基于新型城镇化的数字乡村建设审视 被引量:7
2
作者 文丰安 黄上珂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6,共12页
数字乡村建设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而出现,数字乡村建设不仅可以通过现代数字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质量,破除城乡数字鸿沟和贫富差距,还可以为新质生产力助力奠定物质基础、提升主体效能和汇聚... 数字乡村建设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而出现,数字乡村建设不仅可以通过现代数字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质量,破除城乡数字鸿沟和贫富差距,还可以为新质生产力助力奠定物质基础、提升主体效能和汇聚发展要素,进一步优化城乡间产业结构、科创实力、生活质量的支撑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数字中国是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部署和决策,数字技术能够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进而成为赋能党和政府各方面工作要求的重要引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数字乡村建设有利于优化城乡产业结构,是带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有利于推动区域数字科技协调共建,是促进城乡关系发展共荣的关键动能;有利于夯实乡村全面发展的新基座,在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当前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着城乡数字能力发展的鸿沟巨大、数字乡村基层治理效能和城乡融合发展要求不适应、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产业转型困难等方面的问题。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数字乡村建设需要统筹推动城乡数字资源配置,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建立灵敏高效的现代化数字乡村治理体系;引财智兴产业,充分发挥“智慧城市”对“数字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数字乡村建设 农业农村现代 乡村振兴战略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与新型城镇化水平耦合协调及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莹 方文箐 +2 位作者 秦才欣 陈一丁 徐颖 《卫生软科学》 2024年第3期63-68,共6页
[目的]基于卫生资源配置现状,探究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耦合协调及相互作用关系。[方法]构建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及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灰色关联分析,对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度和关联度... [目的]基于卫生资源配置现状,探究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耦合协调及相互作用关系。[方法]构建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及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灰色关联分析,对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度和关联度进行探究。[结果]2012-2021年,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水平均值为0.506,新型城镇化水平均值为0.517,卫生资源配置低于城镇化水平。耦合协调度呈现增长趋势,由0.1增长至0.995,均值为0.681。卫生资源配置水平与新型城镇化中外商投资总额关联度最高,其次是医疗保险社会综合覆盖率、人均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新型城镇化水平与卫生总费用的关联度最高,其次是卫生技术人员和床位数。[结论]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快速增长、波动增长和基本稳定增长的阶段性特征。新型城镇化水平与卫生总费用、卫生人员及床位数密切相关,而卫生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离不开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资源配置 新型城镇化 耦合协调度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协调发展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斌 杜松朴 +1 位作者 薛建春 孙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7,共13页
探究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耦合机理,对于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边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位于黄河流域中上游的内蒙... 探究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耦合机理,对于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边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位于黄河流域中上游的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耦合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5-2021年内蒙古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均有所提升,空间分异明显。新型城镇化水平由2005年的0.26提升到2021年的0.69,生态安全水平由2005年的0.26提高到2021年的0.57,公共健康水平在2021年达到0.64;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与公共健康耦合协调水平呈现波动增长态势,由2005年的0.22上升到2021年的0.62,表现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耦合协调水平较高,其余盟市较低的空间格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均GDP、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是制约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年均障碍度分别为17.32%、8.74%、7.33%。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促进内蒙古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持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 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 耦合机理 障碍度模型 黄河流域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内在机理与政策展望 被引量:3
5
作者 郭冬梅 吴雨恒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8,共9页
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是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部署。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作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两大战略,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为支撑、相辅相成的。推动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处... 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是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部署。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作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两大战略,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为支撑、相辅相成的。推动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处理好县城与乡村、县城与大城市这两对关系,并加快实现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在城乡间的优化配置,有助于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为此,需要进一步深化城乡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城乡要素优化配置和空间布局调整,因地制宜,协同施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全面振兴 新型城镇化 有机结合 内在机理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耦合测度及时空演化 被引量:2
6
作者 闫华飞 章雷敏 郑新宇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1,116,共7页
新型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优化相互影响,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份2014—2019年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分别测算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综合指数,并测度两者的耦合协调水平,探究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 新型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优化相互影响,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份2014—2019年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分别测算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综合指数,并测度两者的耦合协调水平,探究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各省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均呈现逐年递增态势,且存在“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2014—2019年,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从0.5630上升到0.6987,由“勉强协调”发展为“初级协调”水平。(3)时间上,两者间耦合协调度逐年提升,具有非均衡性特征,2014—2017年提升较快,2017—2019年提升趋缓;空间上,呈现下游、中游、上游逐级递减且较为明显的区域块状集聚特征,区域间差距在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产业结构 耦合协调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关于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姜长云 杨易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本文分析了新时代新征程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必要性,探讨了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而提出了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 本文分析了新时代新征程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必要性,探讨了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而提出了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思路与对策建议,即要注意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并增强县城、中心镇、特色小镇等的磁力效应;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加强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政策支持;要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并强化改革对发展的赋能效应;要深化新型城镇化乃至宏观层面的相关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全面振兴 城乡融合 农业农村发展
下载PDF
中国式城镇化:从传统城市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 被引量:1
8
作者 何一民 何永之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人类文明经历了农业文明时代,进入到工业文明时代,开启了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晚,因此在中国城市化前期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跟随者和模仿者,以“物”...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人类文明经历了农业文明时代,进入到工业文明时代,开启了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晚,因此在中国城市化前期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跟随者和模仿者,以“物”为主的城市化成为发展的方向,因而也出现了若干城市病。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遵循。因而,跟随西方传统城市化的发展,不符合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初心,也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选择了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并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和新路径,扭转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方向,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中国从传统城市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有其历史逻辑,也是“两个结合”的中国化与当代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城镇 新型城镇化 基本逻辑 人民城市 “两个结合”
下载PDF
粮食主产区的新型城镇化与粮食安全——基于土地规模化经营中介效应检验 被引量:1
9
作者 华坚 杨梦依 曹慧敏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1期50-60,共11页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新型城镇化成为粮食主产区城乡二元结构变革和农业生产方式转型的关键。论文基于2007—2021年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省级面板数据,从产业链视角利用熵值法测度粮食安全水平,基于新型城镇化内涵构建包含人口、经济、...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新型城镇化成为粮食主产区城乡二元结构变革和农业生产方式转型的关键。论文基于2007—2021年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省级面板数据,从产业链视角利用熵值法测度粮食安全水平,基于新型城镇化内涵构建包含人口、经济、社会、空间的多维度指标体系并测度新型城镇化水平,探究新型城镇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并以土地规模化经营为中介变量,分析新型城镇化及其各维度影响粮食安全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粮食主产区的新型城镇化对粮食安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土地规模化经营在新型城镇化对粮食安全的作用过程中存在中介效应;2)分维度异质性分析表明,人口城镇化与空间城镇化对粮食安全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土地规模化经营在其中发挥部分或完全的中介效应。为此,提出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鼓励土地规模化经营并从人口、经济、社会、空间城镇化多个维度因地制宜调整粮食发展战略是粮食主产区发展的长远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新型城镇化 土地规模经营 粮食主产区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基本公共服务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效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戴为民 陈思宇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2-43,共12页
基于我国2010—2020年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效应,并从区域层面进行了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第一,基本公共服务显著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不仅会促进本地新型城镇化发展... 基于我国2010—2020年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效应,并从区域层面进行了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第一,基本公共服务显著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不仅会促进本地新型城镇化发展,还对邻近地区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第二,基本公共服务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即对东、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而对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直接效应不明显,间接效应显著;第三,工业化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和固定资产投资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认为应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制定差异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推进跨区域间的合作,以提高整体新型城镇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基本公共服务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效应 效应分解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的困境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翠莲 李思思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7-43,共7页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在此背景下,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为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城乡融合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切点,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仍会面临主观认知和客...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在此背景下,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为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城乡融合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切点,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仍会面临主观认知和客观认同“双重缺乏”、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不健全、城市生存成本压力大与职业技能匮乏等困境。因此,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要以社区为载体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融入度;以政策保障缓和市民化过程的个人成本为导向,优化政府出台的转移支付制度;以培育更高素质更高技能的转移人口为目标,实现培训内容同社会需求相匹配,技能难度同农业转移人口自身素质相平衡,全方位多渠道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是当前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 户籍制度改革 财政转移支付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与物流业动态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雯 刘缓缓 韩琦璇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61-69,共9页
探究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与物流业的互动关系,对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基于中国1998—202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VAR构建三元估计模型,通过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动态分析三者之间的交互关系。研... 探究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与物流业的互动关系,对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基于中国1998—202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VAR构建三元估计模型,通过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动态分析三者之间的交互关系。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与物流业三者之间并未形成良性互动局面;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建设是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但物流业无论是对新型城镇化还是乡村振兴的带动效果都不明显;城乡协调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物流业亟需变革自身发展模式,实现高质量转型,才能发挥其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畅通经济循环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振兴 物流业
下载PDF
以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可云 冯晟 《中国名城》 2024年第1期52-58,共7页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自“新型城镇化”首次提出以来,概念内涵不断丰富,并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如何以新型城镇化助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已成为亟待...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自“新型城镇化”首次提出以来,概念内涵不断丰富,并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如何以新型城镇化助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已成为亟待回答的时代命题。研究从4个角度分析了新型城镇化的时代内涵,即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景观城镇化,并探究了新型城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提供了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中国式现代 实现路径 人口城镇 经济城镇 社会城镇 景观城镇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研究
14
作者 孙斌 杜松朴 +1 位作者 薛建春 童鑫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6,共11页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统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水平,以黄河流域内的7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模型,并结合时空演...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统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水平,以黄河流域内的7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模型,并结合时空演化过程分析了黄河流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度发展格局,最后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未来5年耦合协调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黄河流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部分城市群出现轻度波动,耦合协调特征由失调、濒临协调转化为勉强协调、初级协调;最后通过预测未来5年黄河流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度发展过程,推断城市群均处于显著提升状态,且逐步达到初级协调阶段.针对目前黄河流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生态安全 系统动力学模型 耦合协调 黄河流域城市群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安徽省碳排放网络建构研究
15
作者 宣蔚 张雯 +2 位作者 赵静 陆妍霏 赵力伟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8期1157-1165,共9页
在发展新型城镇化及推进区域碳减排的双重压力下,探索兼顾二者综合效应的空间关联网络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结合地理空间数据和碳排数据,运用改进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2011—2019年新型城镇化视... 在发展新型城镇化及推进区域碳减排的双重压力下,探索兼顾二者综合效应的空间关联网络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结合地理空间数据和碳排数据,运用改进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2011—2019年新型城镇化视域下的安徽省碳排网络进行构建,并确定其中影响城市碳流动的关键关联要素。结果表明:①长期来看,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对于促进区域碳减排具有重要积极作用;②安徽省中东部城市的点入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南北部城市的点出度保持在较高水平,位于中部地区的凝聚子群对周边城市的联动影响更大;③城市间相似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显著影响碳排网络的构建,其中相似的经济城镇化水平对网络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结构 碳排放 新型城镇化 多元系统 关联要素
下载PDF
河南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16
作者 鲁春阳 张传系 +2 位作者 文枫 胡涛 申振阔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28-132,共5页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路径。通过构建人口发展质量指数、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公共服务质量指数、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社会治理绩效的五维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路径。通过构建人口发展质量指数、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公共服务质量指数、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社会治理绩效的五维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求和法对2012—2021年河南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结果显示:(1)河南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稳步上升态势。(2)河南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经历了准备、起步、初步实现及基本实现四个阶段,但仍未达到完全实现的高水平阶段。(3)人口发展、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及生态环境等4项质量指数均呈现增长态势,但增幅各异,社会治理绩效略有下降。为促进高质量发展,河南需强化城市间协同效应、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及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以人为核心 河南省 评价体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协调发展研究
17
作者 孙斌 杜松朴 +1 位作者 薛建春 姜慧敏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9期1298-1306,共9页
为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加强黄河治理保护、促进沿黄地区高质量发展,选取2002-2021年黄河流域7个城市群60个地级市(州)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探讨了黄河流域7个城市群的新型城镇化... 为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加强黄河治理保护、促进沿黄地区高质量发展,选取2002-2021年黄河流域7个城市群60个地级市(州)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探讨了黄河流域7个城市群的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协调发展状况及其时空演化特征与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①2002-2021年黄河流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和公共健康子系统发展水平均有所提升;②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系统耦合协调水平总体上呈现波动增长态势,在整体格局上,位于黄河流域中下游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系统发展水平较好,而其他城市群则较差;③预测2022-2026年黄河流域各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系统协调水平将整体显著提升。根据评估与预测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 BP神经网络模型 耦合协调机制 黄河流域城市群
下载PDF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各类要素如何双向流动 被引量:1
18
作者 尹稚 《中国经济周刊》 2024年第8期104-105,共2页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亦被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亦被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如“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区域经济格局 政府工作报告 全面振兴 双向流动 新格局 重要载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下载PDF
旅游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动态新型城镇化门限效应
19
作者 赵磊 李诗琪 康敏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48,共18页
将新型城镇化纳入旅游业导向型经济增长研究框架,能够有效拓展对经济增长决定因素的认识视域。文章在量化测度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基础上,基于中国2004—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能够捕捉非线性不对称动态因素的面板门限回... 将新型城镇化纳入旅游业导向型经济增长研究框架,能够有效拓展对经济增长决定因素的认识视域。文章在量化测度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基础上,基于中国2004—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能够捕捉非线性不对称动态因素的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并使用允许门限变量和解释变量同时内生的一阶差分矩估计法,实证检验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新型城镇化门限效应。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因新型城镇化水平不同而呈现具有显著双重门限特征的非线性关系,并且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新型城镇化跨越门限值而具备边际效用递增特性。因此,文章认为,增进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同,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在旅游业影响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渠道作用,能够显著提升旅游业的经济增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 新型城镇化 经济增长 动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
下载PDF
土地政策松绑与县域新型城镇化——来自农村宅基地改革的经验证据
20
作者 吴振磊 赵佳源 张瀚禹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40,共15页
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外流,土地粗放利用、宅基地闲置甚至抛荒问题日益凸显。宅基地改革是促进土地要素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宅基地改革试点政策,运用... 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外流,土地粗放利用、宅基地闲置甚至抛荒问题日益凸显。宅基地改革是促进土地要素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宅基地改革试点政策,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构造准自然实验,检验农村宅基地改革能否促进县域新型城镇化。研究发现:农村宅基地改革可以显著提升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政策路径识别发现,农村宅基地改革从非农就业、产业结构升级和激发市场潜能三方面提升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异质性研究表明,行政区划上,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对于县、县级市和市辖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提升能力呈现递增趋势;地区差异上,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政策效应在东部、中部地区县域得到有效发挥,对西部地区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提升效果有限。通过土地政策改革推进以县域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也从经验上就如何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改革 土地改革 县域新型城镇化 要素积累 市场潜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