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统计测度及产业结构升级效应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旭辉 王经伟 夏万军 《统计学报》 2024年第1期37-47,共11页
系统梳理新基建的主要领域,重塑新基建的测度指标体系,在考察2017—2021年中国新基建水平及特征的基础上,探讨新基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新基建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有效提振了国内需求并推动了数字化转... 系统梳理新基建的主要领域,重塑新基建的测度指标体系,在考察2017—2021年中国新基建水平及特征的基础上,探讨新基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新基建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有效提振了国内需求并推动了数字化转型工作;目前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是部署新基建的主要堵点和难点;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近年来新基建的地区差距有所缓解,在区域一体化水平日益提高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区域间的协同联动;新基建可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且考察期内随时间推移这种正向促进效应愈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技术创新 数字化转型 区域差距 产业结构升级
下载PDF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我国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
2
作者 宁靓 李倩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3-76,共14页
新一轮数字技术革命带领人类步入数字经济时代,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2014—2021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选取空间计量模型等实证检验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绿... 新一轮数字技术革命带领人类步入数字经济时代,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2014—2021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选取空间计量模型等实证检验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基建”能够促进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分区域研究发现,中、西部地区“新基建”对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系数显著。分类别研究发现,三种类型的“新基建”均能够提高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其中融合基建的影响系数最大,且不同类别“新基建”在不同区域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性。另外,“新基建”对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兼具正向溢出效应,经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在此基础上,为我国“新基建”促进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计量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创新“增量提质”与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被引量:1
3
作者 仲伟俊 《新疆社会科学》 2024年第2期55-67,共13页
提升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既是打破技术低端锁定局面的必由之路,也是赋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然选择。运用动态面板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选取2012—2022年15个制造业产业链数据,实证检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创新“增量提... 提升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既是打破技术低端锁定局面的必由之路,也是赋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然选择。运用动态面板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选取2012—2022年15个制造业产业链数据,实证检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创新“增量提质”与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可显著推动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攀升,该作用呈现“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的空间分布格局。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技术创新“增量提质”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中间发挥中介作用;相较于技术创新数量,技术创新质量的中介效能更强;数字技术创新“增量提质”的中介效应具有地区异质性,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地区。据此,提出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存算”体系建设;筑构技术创新生态网络;扎实推进“强链”、“延链”、“补链”相关建议,以期实现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技术创新“增量提质” 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数字化链式共生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马荣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61,共14页
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工具,也是实现产业深度转型与升级的重要抓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如同现代经济的血脉,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在这方面... 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工具,也是实现产业深度转型与升级的重要抓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如同现代经济的血脉,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在这方面的快速进步,尤其是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应用上,不仅优化了人口流动和资源配置,还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本研究从新质生产力的角度切入,探索了新型数字技术革命性突破及其应用在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旨在深入探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促进高质量发展中的机制、效应及提升路径。首先聚焦于产业结构升级、市场整合、技术创新、经济效率等方面,揭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机制。其次,通过技术效应、配置效应、结构效应和空间效应四个维度,分析了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效应,探讨了如何通过这一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化路径。不仅深化了对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在促进高质量发展中作用的理解,还提出了具体的实践建议和优化路径,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结构升级 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扩大内需战略下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测度分析
5
作者 李丽霞 付晶园 +4 位作者 金亚亚 王家友 柳佳乐 王子娇 胡延晶 《统计学与应用》 2024年第4期1407-1419,共13页
新型基础设施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依据。同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区别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其具有更广阔的内需空间,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发展潜力点。基于此,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进行水平测... 新型基础设施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依据。同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区别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其具有更广阔的内需空间,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发展潜力点。基于此,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进行水平测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2018~2022年30个地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我国扩大内需发展的影响及区域差异效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 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水平在稳步提升,融合、技术、城镇环境方面建设贡献率最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 区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存在区域性不均衡情况。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总体发展较好,中西部地区发展空间较大。3) 实证分析表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扩大内需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东部地区的新型基础设施水平对内需的促进作用最为有效。The new infrastructure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the new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which has a broader space for domestic demand and is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potential point for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uses factor analysis to measure and analyz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new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China, and on this basis,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new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30 regions on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in China from 2018 to 2022 and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effect analysi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new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China is steadily improv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ion, technology and urban environment has the greatest contribution rate, which has a significant promotion effect. 2) There is a regional imbalance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new infrastructure. Th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reas in the east have a good overall development, while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have a large room for development. 3) The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new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and the new infrastructure level in the eastern reg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in promoting domestic dem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高质量发展 扩大内需 水平测度
下载PDF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理及实证检验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亚飞 黄欢欢 +1 位作者 石铭 刘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2-203,共12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特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经济时代促进经济一般增长和均衡增长的新引擎,对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包容性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创新性将新基建纳入共同富裕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特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经济时代促进经济一般增长和均衡增长的新引擎,对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包容性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创新性将新基建纳入共同富裕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011—2020年30个省级样本数据,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测度新基建水平指数和共同富裕水平指数。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新基建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及市场化进程、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新基建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分地区看,新基建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共同富裕,而对北方地区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分新基建细分类别看,融合基建、创新基建、信息基建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共同富裕,但在影响系数上,呈现出融合基建、信息基建、创新基建依次递减的事实特征;市场化进程以及农村健康性、教育培训性、迁移性人力资本投资均有助于强化新基建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该研究不仅有助于在学理上厘清新基建与共同富裕之间的理论关联,从共同富裕视角丰富新基建的可持续或包容性评估框架;还有助于在实践层面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协调新基建与共同富裕目标任务提供经验证据与政策蕴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共同富裕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市场化进程 调节效应
下载PDF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影响地区创新绩效--基于长三角41个城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治栋 余雅莹 《调研世界》 2023年第4期64-72,共9页
本文聚焦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用于地区创新绩效的理论机理、空间规律及影响效应。以2010—2020年长三角4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杜宾模型、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地区创新绩效提升,且... 本文聚焦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用于地区创新绩效的理论机理、空间规律及影响效应。以2010—2020年长三角4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杜宾模型、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地区创新绩效提升,且对地区创新绩效的影响会随着创新水平的提升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2)长三角地区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空间外部性和动态化正向连续性特征;在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中,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溢出效应均显著为正,相较于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对创新绩效的提升发挥了更强的推动作用;(3)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地区创新绩效间存在基于地区吸收能力的单门槛效应。本研究有助于厘清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地区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为推动地区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地区创新绩效 空间溢出效应 吸收能力
下载PDF
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绿色发展效应及其收敛性 被引量:9
8
作者 孔芳霞 刘新智 +1 位作者 周韩梅 何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0-171,共12页
在构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权法、弹性系数公式和耦合协调模型,测算2006—2019年中国281个城市及重大战略区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绿色发展效应,进一步通过Dagum基尼系数、收敛方法对中国及重大战略区域... 在构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权法、弹性系数公式和耦合协调模型,测算2006—2019年中国281个城市及重大战略区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绿色发展效应,进一步通过Dagum基尼系数、收敛方法对中国及重大战略区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发展效应的区域差异、收敛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全国及各重大战略区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绿色发展效应整体上呈边际递减效应。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发展效应的总体差异来源以区域间差异与超变密度为主。各重大战略区域的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呈下降趋势。其中,区域间差异表现为南北区域差异,京津冀与长三角、粤港澳、长江中游、成渝等区域之间的差异较大,南部区域之间的差异较小。③全国及重大战略区域均存在σ收敛、β收敛,而城镇化水平、人力资本、环境规制、技术创新、金融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对提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绿色发展效应在区域上存在异质性影响。进而提出扭转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发展效应处于“边际效应递减”的建议:立足区域发展差异,做到因地制宜、因类施策,有序开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绿色设备与技术应用,搭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强化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渗透融合发展,助力产业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占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绿色发展效应 区域差异 收敛性
下载PDF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基于智慧城市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9
作者 胡壮程 张明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4-45,共12页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则是在新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我国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理论分析表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缓解资源错配和扩大市场规模两个...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则是在新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我国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理论分析表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缓解资源错配和扩大市场规模两个机制促进了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同时产业集聚和绿色金融能够增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基于智慧城市试点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验证了理论结论,并通过异质性分析进一步发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缩小中小城市与大城市在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上的差距。所以,应该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产业集聚程度、合理发展绿色金融、协调不同规模城市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角色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绿色技术创新 智慧城市试点
下载PDF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波 徐换歌 倪晨旭 《兰州学刊》 2023年第4期31-47,共17页
以“5G”“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为经济稳定以及高质量增长提供了“新基遇”,在推动城市绿色产业链关联以及传统污染行业的深度改造上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新型基础设施是否有助于降低城市的碳排放强度?文章以2014年“宽带... 以“5G”“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为经济稳定以及高质量增长提供了“新基遇”,在推动城市绿色产业链关联以及传统污染行业的深度改造上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新型基础设施是否有助于降低城市的碳排放强度?文章以2014年“宽带中国”战略推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强度,其主要传导机制是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这一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新型基础设施的碳排放效应在工业基础好、行政级别高、金融发展水平高以及基础设施水平更完善的的城市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推动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宽带中国”战略 碳强度 数字经济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张剑东 白洁 《长江论坛》 2023年第5期33-42,共10页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即“新基建”)是实现经济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长江经济带内11省市2003-2021年的相关数据,运用GMM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本文实证分析了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即“新基建”)是实现经济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长江经济带内11省市2003-2021年的相关数据,运用GMM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本文实证分析了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三类“新基建”对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三类“新基建”都对创业活跃度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2)比较来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创业活跃度的促进效用最强,其主要的影响机制在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便利了信息交流互动,从而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创业生态;(3)按照市场化指数高低对11个省份所做的分类检验显示,“新基建”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省份明表现出了更强的创业促进效应,这意味着加强市场化改革是进一步发挥“新基建”创业促进效应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创业活跃度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12
作者 吴晓雨 《运筹与模糊学》 2023年第3期2280-2287,共8页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地位日益攀升,对我国出口高质量增长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00~2020年282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OLS回归分析法检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出口贸...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地位日益攀升,对我国出口高质量增长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00~2020年282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OLS回归分析法检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出口贸易,且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和信息成本效应来推动出口贸易增长。同时结论丰富了新型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研究应该继续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辐射带动作用,在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经济应用水准的同时着力构建包容共赢的出口贸易规则体系,这对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及打造出口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出口贸易 转型升级 双循环
下载PDF
未来城市发展逻辑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13
13
作者 吴琳 周海泉 张斌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0,共10页
生态、技术、宜居是人类对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也是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的趋向,领衔“两新一重”建设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加速数字经济与智慧城市的发展。文章阐述了“两新一重”背景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未来城市发展的“技术更... 生态、技术、宜居是人类对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也是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的趋向,领衔“两新一重”建设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加速数字经济与智慧城市的发展。文章阐述了“两新一重”背景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未来城市发展的“技术更迭、产业创新、时空发展”三大逻辑,深刻剖析了三大逻辑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影响与要求,提出了三大逻辑导向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明方向、建系统、定标准”“判趋势、立产业、创模式”“优空间、强管控、重实施”的思路与对策,并以四川省攀枝花市为例,探寻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编制体系、内容与重点,以期为其他地区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新一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经济 技术更迭 产业创新 时空发展
下载PDF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模式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86
14
作者 盛磊 杨白冰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57,共9页
新型基础设施是以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变革需要为导向,以连接为基础,以计算为核心,支撑数据的感知、连接、汇聚、融合、分析、决策、执行、安全等各环节运行,并提供智能化产品和服务的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具有技术更新迭代快、软硬... 新型基础设施是以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变革需要为导向,以连接为基础,以计算为核心,支撑数据的感知、连接、汇聚、融合、分析、决策、执行、安全等各环节运行,并提供智能化产品和服务的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具有技术更新迭代快、软硬兼备、协同融合等主要特征。下一步,可以将5G、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领域为重点突破口,运用市场化、多样化创新金融工具,协同整合政府财政资金、开发性金融资金和商业金融资金弥补投融资资金缺口。同时,要明确市场的主导和建设角色,强化政府引导职能,进一步完善投融资体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投资活力,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培育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投融资模式 经济发展动力
下载PDF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否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的“量质齐升”--来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证据 被引量:113
15
作者 宋德勇 李超 李项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5-164,共10页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技术创新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和重要推力,剖析并识别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中国实现经济绿色转型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根据“国际专利分类绿色清单”整理了城市层面的绿色专利申请数量,...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技术创新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和重要推力,剖析并识别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中国实现经济绿色转型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根据“国际专利分类绿色清单”整理了城市层面的绿色专利申请数量,以此作为衡量绿色技术创新的基础指标,然后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的理论机制,最后将中国智慧城市试点视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和2003—2018年的城市面板数据,从“量”和“质”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智慧城市建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效应、作用机制以及技术领域异质性。结果表明:①智慧城市建设显著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的“量质齐升”,该结论在经过替换被解释变量、剔除弱内生性样本和PSM-DID等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且这种激励效应呈现出逐年递增的特征。②智慧城市建设通过信息支撑效应、规模集聚效应和资金配置效应促进绿色技术创新“量”和“质”的提升,但人力配置效应的作用渠道并未畅通。③智慧城市建设对替代能源生产类、交通类、能源节约类、废弃物管理类和行政监管与设计类的绿色技术创新“量”与“质”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但并未显著促进农林类和核能类的绿色技术创新。据此认为:未来应牢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底线,以智慧和绿色相结合的理念释放新型基础设施的创新红利;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目标,强化新型基础设施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抓手;统筹兼顾传统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多领域间协同互补的绿色创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绿色技术创新 “量”与“质” 智慧城市
下载PDF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减排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文传浩 谭君印 +1 位作者 李益 赵柄鉴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2-130,共9页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绿色发展转型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2004~2019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以“规模-技术”的减排效应为传导路径,运用GS2SLS和逐步回归法,探析“新基建”与工业污染排放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新...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绿色发展转型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2004~2019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以“规模-技术”的减排效应为传导路径,运用GS2SLS和逐步回归法,探析“新基建”与工业污染排放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新基建能够显著降低工业污染排放,且信息、融合和创新基础设施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2)信息基础设施完全通过工业规模扩张和工业技术进步间接抑制工业污染排放;(3)融合和创新基础设施不仅通过工业技术进步间接抑制工业污染排放,还能直接抑制工业污染排放,不过工业技术进步效应对直接减排效应具有减速作用。基于此,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加快新旧基建融合创新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工业污染排放强度 经济规模扩张效应 工业技术进步效应 绿色技术创新 空间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与东盟数字合作的新支撑 被引量:3
17
作者 华欣 汪文杰 《对外经贸实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18,共4页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石,也是中国和东盟在实现各自经济平稳发展和数字经济合作的共同需求。随着"数字丝绸之路"的提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不断向好。2019年7月中国与东盟外长会将2020年确定为"中国...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石,也是中国和东盟在实现各自经济平稳发展和数字经济合作的共同需求。随着"数字丝绸之路"的提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不断向好。2019年7月中国与东盟外长会将2020年确定为"中国与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这为双方数字经济合作提供了新机遇。展望未来,中国与东盟不仅需在资金保障、制度供给方面做出努力,还需在新型基础设施潜能开发和人才培养方面相互协作,提高新型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扩大数字经济合作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中国与东盟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下载PDF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郁苗 《金融纵横》 2020年第4期82-87,共6页
近年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我国促投资、稳增长的重要力量。当前,新基建投资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研究新基建投融资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新基建的内涵特点、测算资金规模,其次从项目投资回报率和风... 近年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我国促投资、稳增长的重要力量。当前,新基建投资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研究新基建投融资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新基建的内涵特点、测算资金规模,其次从项目投资回报率和风险收益比的角度,分类分析新基建的投融资模式及发展现状,分析当前新基建投融资面临的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投融资模式 资金规模
下载PDF
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现状与建设路径思考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晓春 杨宏 郭雄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22年第9期10-12,21,共4页
从当前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看,关键技术突破进展缓慢、规模化应用推广难等因素影响了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效益和质量。因此,为持续推动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全面部署,结合我国物联网产业、技术、应用、基础支撑等发展现状,总... 从当前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看,关键技术突破进展缓慢、规模化应用推广难等因素影响了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效益和质量。因此,为持续推动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全面部署,结合我国物联网产业、技术、应用、基础支撑等发展现状,总结关键问题,综合考虑物联网技术进步、产业快速发展和行业融合发展的需求,针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5G
下载PDF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测度及其耦合机制 被引量:34
20
作者 伍先福 黄骁 钟鹏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69-1979,共11页
利用2013—2018年中国30个省(市、区)数据,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新基建"发展水平及其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结果发现:中国"新基建"及其三大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均偏低,其中以"创新基建"发... 利用2013—2018年中国30个省(市、区)数据,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新基建"发展水平及其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结果发现:中国"新基建"及其三大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均偏低,其中以"创新基建"发展水平最低;总体看,各省(市、区)的"新基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尚未达到良性耦合状态,且其失调风险趋于扩大;历年各省(市、区)的耦合协调发展存在"高者恒高、低者恒低"的锁定效应,并在数量分布上呈耦合水平两头区域少而中间区域多的"橄榄"形结构,且多数区域的"新基建"领先于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子系统来看,"信息基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发展的锁定效应最强,"融合基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耦合发展突破了"橄榄"形结构,"创新基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耦合协调水平相对最低,而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强省的3类耦合协调发展均具辐射引领效应。实证检验发现,除自身因素驱动效应外,经济集聚、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研发投入、市场化程度等能不同程度促进"新基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耦合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战略性新兴产业 耦合协调度 耦合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