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中高温热泵混合工质的循环性能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宇 王怀信 马利敏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39,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中高温热泵非共沸混合工质M.新工质ODP为0,GWP较低,输运性能优良,在90℃~110℃的冷凝温度范围,压力水平适中,有5℃~8℃的相变温度滑移,理论循环COP(性能系数)和qv(单位容积制热量)均优于传统工质CFC114.在采用HCFC22空... 提出了一种新的中高温热泵非共沸混合工质M.新工质ODP为0,GWP较低,输运性能优良,在90℃~110℃的冷凝温度范围,压力水平适中,有5℃~8℃的相变温度滑移,理论循环COP(性能系数)和qv(单位容积制热量)均优于传统工质CFC114.在采用HCFC22空调硬件建立的循环性能实验装置上,实现了正常水流量下冷凝器出水温度达到98℃的实验工况;最高COP达到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新型中高温热泵工质 理论循环 实验研究 循环性能
下载PDF
新型固体工质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涂演 刘向阳 +3 位作者 尹诗明 张鲲鹏 陈川 张晗 《飞控与探测》 2021年第3期40-47,共8页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Pulsed Plasma Thruster,PPT)因其推力小、质量小、功率低等特点,被认为是微小卫星执行某些推进任务的电推进装置之一,但其因效率低下,一直为人所诟病。针对这一现状,将聚四氟乙烯(PTFE)掺入质量配比为2%、5%(6%)、...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Pulsed Plasma Thruster,PPT)因其推力小、质量小、功率低等特点,被认为是微小卫星执行某些推进任务的电推进装置之一,但其因效率低下,一直为人所诟病。针对这一现状,将聚四氟乙烯(PTFE)掺入质量配比为2%、5%(6%)、10%和15%的铜和碳,制成掺铜工质(PTFE-Cu)和掺碳工质(PTFE-C)。在3种不同放电能量(1J、1.44J、2.25J)的条件下,测量PPT使用这些工质工作时的电压、电流和脉冲烧蚀质量,并根据结果估算PPT的元冲量、比冲、效率等推进性能。此外,还基于发射光谱理论,对等离子体的种类、特性进行了诊断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烧蚀质量随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加;元冲量随着掺碳量的增加而增加;PTFE-Cu-10%的元冲量最大,为56.47(μN·s);当使用PTFE-C-2%和PTFE-Cu-10%时,PPT的性能最好;掺碳和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PPT的电离过程,进而提高了推力器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 新型固体工质 性能研究 等离子体特性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工质基础物性预测
3
作者 林美金 董轩 +5 位作者 洪小东 廖祖维 孙婧元 杨遥 王靖岱 阳永荣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0-188,共9页
烃类及卤代烃是制冷及余热发电等热力学循环系统潜在的理想工质,但其数量繁多且多数物性参数未知,建立准确的物性预测模型对新型工质的开发至关重要。从多个公开数据库中收集了2500多种烃类及卤代烃分子(含C,H,F,Cl)的基础物性参数,包... 烃类及卤代烃是制冷及余热发电等热力学循环系统潜在的理想工质,但其数量繁多且多数物性参数未知,建立准确的物性预测模型对新型工质的开发至关重要。从多个公开数据库中收集了2500多种烃类及卤代烃分子(含C,H,F,Cl)的基础物性参数,包括正常沸点(T_(b))、临界温度(T_(c))、临界压力(p_(c))、偏心因子(ω),构建了一个工质物性数据库;进一步,通过改进基团贡献-人工神经网络(GC-ANN)的方法,模型的输入参数除基团频率外,还加入相对分子质量、T_(b)、约化维纳指数,建立了预测烃类及卤代烃分子T_(b),T_(c),p_(c),ω的神经网络模型,所开发模型的预测误差小于传统的GC-ANN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质 物性预测 基团贡献法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以TFE-[BMIm][Br]为工质对的吸收式制冷循环性能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建召 郑丹星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13-1816,共4页
本文选择含离子液体体系TFE-[BMIm][Br]作为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工质体系,基于文献数据给出了计算TFE- [BMIm][Br]热物性模型,建立并联双效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模拟程序,分别考察了四种双效并联制冷流程中溶液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蒸发温度、... 本文选择含离子液体体系TFE-[BMIm][Br]作为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工质体系,基于文献数据给出了计算TFE- [BMIm][Br]热物性模型,建立并联双效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模拟程序,分别考察了四种双效并联制冷流程中溶液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蒸发温度、吸收温度以及发生温度对系统性能、溶液循环倍率以及系统操作压力的影响.探索新工质对TFE- [BMIm][Br]的可行性,确定了TFE-[BMIm][Br]双效并联吸收式制冷循环的适宜的运行操作范围以及适宜的流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E-[BMIm][Br] 离子液体 吸收式制冷 双效循环 新型工质对
下载PDF
面向空间运输任务的液体/固体工质电推进技术展望
5
作者 于达仁 汤尧 刘辉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57-2875,共19页
随着月球基地、同步轨道大型空间平台等航天任务的提出,高载荷比空间运输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需求,高比冲长寿命的电推进技术成为空间推进的首选.目前广泛应用的空间电推进主流技术是采用稀有气体氙为工质的离子推进和霍尔推进,但随着电... 随着月球基地、同步轨道大型空间平台等航天任务的提出,高载荷比空间运输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需求,高比冲长寿命的电推进技术成为空间推进的首选.目前广泛应用的空间电推进主流技术是采用稀有气体氙为工质的离子推进和霍尔推进,但随着电推进产品应用量的日益增加,氙工质的资源稀有性导致其价格日益飞涨,推进剂成本成为制约其在大总冲的空间运输中使用的不可逾越的难题;另外气体储存需要高压储箱,也导致大总冲任务的推进剂高压储存供给设备重量占比很大,拉低了推进系统的有效比冲.最适配空间运输任务的4种大功率电推进技术被首先介绍,通过阐明其工作原理的方式来说明它们需要具备何种特性的工质.之后回顾了各类电推进工质优化选择的历史过程,结合这4类电推进的物理特点,面向空间运输任务论述了采取新型液体或固体工质作为电推进工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以期大幅度降低电推进的工质储存代价和工质成本,为远距离高载荷比空间运输提供空间动力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运输 电推进 新型工质 展望
下载PDF
R1233zd(E)及其混合工质ORC系统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张昌远 徐斌 +2 位作者 毛静雯 孟慧敏 孙小荷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46,共5页
有机朗肯循环(ORC)是一种以有机工质为能量载体,利用中低温余热发电的热电转换技术。文中基于ORC实验台,分析比较纯工质R1233zd(E)与不同混合比例的R1233zd(E)/R12324ze(E)混合工质在不同蒸发压力、热源温度及工质流量下的系统做功能力... 有机朗肯循环(ORC)是一种以有机工质为能量载体,利用中低温余热发电的热电转换技术。文中基于ORC实验台,分析比较纯工质R1233zd(E)与不同混合比例的R1233zd(E)/R12324ze(E)混合工质在不同蒸发压力、热源温度及工质流量下的系统做功能力。实验运用控制变量法改变膨胀阀开度,调节导热油热源温度和工质泵流量控制系统的蒸发压力、热源温度和工质流量。实验结果表明:纯工质系统的蒸发压力、热源温度和工质流量的增加可以提高系统的净输出功率,混合工质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纯工质与混合工质的对比实验研究表明,在定泡点冷凝温度工况下,拥有热物性能更好的纯工质的系统性能优于其混合工质的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 新型工质 非共沸混合工质 冷凝条件
下载PDF
转速对双轴反应器中环戊烷水合物形成的影响
7
作者 谭睿 王朋超 何燕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105-113,共9页
环戊烷水合物作为新型蓄冷工质,存在生长速率缓慢,贴壁生长,难以进行连续化生产的难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选用双轴搅拌结构生产水合物,采用Fluent对不同转速下反应器内部多相流的混合及流动特性进行模拟,并搭建实验台进行实验验证... 环戊烷水合物作为新型蓄冷工质,存在生长速率缓慢,贴壁生长,难以进行连续化生产的难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选用双轴搅拌结构生产水合物,采用Fluent对不同转速下反应器内部多相流的混合及流动特性进行模拟,并搭建实验台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当转速小于280 r·min^(-1)时,随着搅拌转速增大,湍流耗散率增加,水合物颗粒分布更加均匀;但转速大于280 r·min^(-1),会造成颗粒在反应腔内团聚沉积加剧,造成堵塞并大幅增加反应能耗。实验结果证实,适当提高转速能够加快反应速率,增加水合物产量,且小于等于250 r·min^(-1)时水合物结构品质高,生产经济性好。综上可知,双轴反应器对水合物连续化生产具有促进作用,且250 r·min^(-1)转速最适宜环戊烷水合物连续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轴搅拌 环戊烷水合物 多相流 双轴反应器 新型蓄冷工质
下载PDF
制冷剂R1234yf水合物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郭志旺 王彬 祁影霞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62,共5页
蓄冷技术是为了面对能源紧张匮乏的形势而兴起的一门新型节能优化技术。由于环保等一系列原因,研究新型蓄冷工质尤为重要,新一代制冷剂R1234yf因其环保特性及良好的系统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图像法在反应釜内通过控制反应体系... 蓄冷技术是为了面对能源紧张匮乏的形势而兴起的一门新型节能优化技术。由于环保等一系列原因,研究新型蓄冷工质尤为重要,新一代制冷剂R1234yf因其环保特性及良好的系统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图像法在反应釜内通过控制反应体系温度对R1234yf水合物进行了相平衡测试,并与R134a水合物的蓄冷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R1234yf比R134a的蓄冷速率快、诱导时间短、蓄冷特性强;设定温度在5~10℃范围内,R1234yf水合物的相变压力略高于R134a水合物的相变压力;R1234yf水合物生成驱动力的绝对值随反应体系压力升高和温度降低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冷技术 新型蓄冷工质 R1234yf水合物 蓄冷特性 生成驱动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