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环境污染物监测技术及其在源解析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郑巨浩 钱佳丽 方瑾 《大众标准化》 2024年第11期140-142,共3页
传统监测方法存在一系列限制,如时空分辨率不足、高成本和繁琐的数据处理,因此新型监测技术的崭露头角至关重要。这些新技术包括大气模型、遥感技术、气溶胶质谱仪、毒气监测系统、生物监测和生态学方法,以及化学示踪物。它们以其高时... 传统监测方法存在一系列限制,如时空分辨率不足、高成本和繁琐的数据处理,因此新型监测技术的崭露头角至关重要。这些新技术包括大气模型、遥感技术、气溶胶质谱仪、毒气监测系统、生物监测和生态学方法,以及化学示踪物。它们以其高时空分辨率、实时性、高精确性和非侵入性等优势,为源解析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全新工具。源解析在多领域中具有关键作用,包括问题定位、有针对性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维护、健康风险评估、政策制定和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环境污染物监测技术 源解析 监测技术
下载PDF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 被引量:155
2
作者 罗义 周启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99-1505,共7页
抗生素的环境污染与生态毒性近年来引起了日益广泛的关注.水产养殖和畜牧业抗生素长期滥用的直接后果,很可能诱导动物体内抗生素抗性基因,经排泄后将对养殖区域及其周边环境造成潜在基因污染.抗性基因还极有可能在环境中传播、扩散,对... 抗生素的环境污染与生态毒性近年来引起了日益广泛的关注.水产养殖和畜牧业抗生素长期滥用的直接后果,很可能诱导动物体内抗生素抗性基因,经排泄后将对养殖区域及其周边环境造成潜在基因污染.抗性基因还极有可能在环境中传播、扩散,对公共健康和食品、饮用水安全构成威胁.为此,提出了将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一类新型环境污染物,对该类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来源、潜在的传播途径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了当前形势下我国开展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研究的必要性,建议尽快从国家层面上系统进行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环境污染机理与控制对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抗性基因 抗生素 水产养殖业 畜牧业 新型环境污染
下载PDF
铁(Ⅲ)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对新型环境污染物酞酸丁酯的降解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叶夏珺 翁乐仪 +3 位作者 汪雨霏 蒋琦 沈昊宇 胡美琴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19年第1期61-67,共7页
通过水杨醛(salicylideimine,SA)与四乙烯五胺(tetraethylenepentamine,TEPA)缩合反应合成了四乙烯五胺水杨醛亚胺席夫碱配体ST [ST=N, N’-tetraethylenepentaminebis(salicylideimine)],进一步与铁(Ⅲ)配位得到双核铁(Ⅲ)配合物[Fe_2(... 通过水杨醛(salicylideimine,SA)与四乙烯五胺(tetraethylenepentamine,TEPA)缩合反应合成了四乙烯五胺水杨醛亚胺席夫碱配体ST [ST=N, N’-tetraethylenepentaminebis(salicylideimine)],进一步与铁(Ⅲ)配位得到双核铁(Ⅲ)配合物[Fe_2(ST)(H_2O)_4]Cl_4[简写为Fe_2(ST)]。通过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以其为催化剂,考察了在双氧水作用下,可见光降解水中新型环境污染物酞酸丁酯(DBP)的性能。结果表明,pH在3.5~8.0范围内,Fe_2(ST)的浓度大于5.5 mmol/L,H_2O_2的浓度大于8.2 mmol/L,10 min内催化体系可以实现对浓度小于20.0 mg/L的DBP 99%以上的降解。监测了加入H_2O_2前后的反应体系电子光谱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可能为μ-N桥联的双核Fe(Ⅲ)活性中心,形成了有利于H_2O_2活化的过渡态。催化体系在循环使用10次后,对DBP的降解率仍可达95%。Fe2(ST)是具有优异潜力的水中酞酸丁酯污染物的绿色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Ⅲ)席夫碱配合物 新型环境污染 酞酸丁酯 降解 类FENTON反应
下载PDF
新型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措施初探 被引量:4
4
作者 何亮 《大众科技》 2006年第5期171-173,共3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面对一些新型环境污染,主要有光污染、热污染、气味污染、低频噪声污染、视觉污染等造成的纠纷,环保行政管理部门遭遇法律空白。为应对这种情况,文章提出要从新型环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面对一些新型环境污染,主要有光污染、热污染、气味污染、低频噪声污染、视觉污染等造成的纠纷,环保行政管理部门遭遇法律空白。为应对这种情况,文章提出要从新型环境污染的立法、新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新型环境污染的控制3个方面采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环境污染 立法 排放标准 控制措施
下载PDF
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二甲双胍
5
作者 郭钰涵 王温乔 +6 位作者 陈易开 孙津歌 马旭 王坤 任秋婷 杨允文 杨琳 《生物学通报》 CAS 2021年第10期1-4,共4页
二甲双胍是一种亲水性双胍类物质,主要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且在减轻体重、抗击肿瘤和延长寿命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使用日渐增多。然而,二甲双胍不能被人体代谢,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对环境安全造成威胁。二甲双胍正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 二甲双胍是一种亲水性双胍类物质,主要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且在减轻体重、抗击肿瘤和延长寿命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使用日渐增多。然而,二甲双胍不能被人体代谢,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对环境安全造成威胁。二甲双胍正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逐步发展,如何解决环境中二甲双胍的污染问题意义重大。综述了二甲双胍对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危害及其转化产物胍基脲的潜在危害,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为二甲双胍污染治理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危害 新型环境污染 治理
下载PDF
环境微塑料污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6
作者 扈瀚文 杨萍萍 +5 位作者 薛含含 曾智鑫 田峪萍 范克燕 陈峻峰 王仁君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20年第1期97-102,共6页
微塑料为粒径小于5mm的,对动植物、人类以及生态环境等产生危害的微型颗粒。本文从微塑料的来源、形态、分类、分布、危害等方面进行阐述,其主要来源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丢弃的塑料垃圾,分布于陆地土壤、海洋环境、大气环境、海陆生... 微塑料为粒径小于5mm的,对动植物、人类以及生态环境等产生危害的微型颗粒。本文从微塑料的来源、形态、分类、分布、危害等方面进行阐述,其主要来源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丢弃的塑料垃圾,分布于陆地土壤、海洋环境、大气环境、海陆生物甚至生活饮用水中,对动植物、人类和生态环境具有直接危害和潜在危害,提出了直接对微塑料进行处理、通过截留处理塑料来避免微塑料的产生以及从微塑料的污染源着手等相对应的处理方法。微塑料研究存在认知和相关数据获取不足、相关法律不够完善和实施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微塑料研究的建议和可行措施,以期通过对微塑料研究的分析,为微塑料污染的研究和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危害 分离和鉴定 污染治理 污染来源 生态风险 新型环境污染
下载PDF
环境样品中微塑料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7
作者 汤庆峰 李琴梅 +6 位作者 魏晓晓 邵鹏 高丽娟 陈啟荣 胡光辉 刘伟丽 高峡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09-1019,共11页
微塑料一般是指直径小于5mm的塑料纤维、碎片或颗粒。环境中的微塑料来源广泛,性质稳定,是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理想载体。微塑料易被浮游生物、鱼类及低等生物误食,并在食物网各营养级之间发生转移和富集,对食品安全存在潜在风... 微塑料一般是指直径小于5mm的塑料纤维、碎片或颗粒。环境中的微塑料来源广泛,性质稳定,是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理想载体。微塑料易被浮游生物、鱼类及低等生物误食,并在食物网各营养级之间发生转移和富集,对食品安全存在潜在风险。开展微塑料分析技术研究是研究微塑料在环境中的分布、迁移、转化、归趋和生态毒理效应的基础。该文综述了国内外环境样品中微塑料的采集、分离提取、定性鉴别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最后针对现阶段微塑料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了环境中微塑料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新型环境污染 分离提取 光谱分析 热分析
下载PDF
环境样品中微塑料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8
8
作者 王昆 林坤德 袁东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6,共10页
微塑料是尺寸介于0.2—5.0 mm不同形态塑料的统称.微塑料随海流漂流无国界,溯源追责困难.近年来,微塑料已成为全球海洋和海岸带环境中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污染物.微塑料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归趋和生态毒理效应值得深入研究,因此建立... 微塑料是尺寸介于0.2—5.0 mm不同形态塑料的统称.微塑料随海流漂流无国界,溯源追责困难.近年来,微塑料已成为全球海洋和海岸带环境中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污染物.微塑料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归趋和生态毒理效应值得深入研究,因此建立准确、高效的微塑料分析方法十分必要.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环境样品微塑料的采集、预处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针对现阶段微塑料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新型环境污染 环境分析 持久性有毒物质 海洋污染
下载PDF
人工湿地对微污染物去除效果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刀昶智 吴宣 +2 位作者 蒋镕鞠 李佳慧 赵斌 《环境保护前沿》 2021年第3期640-645,共6页
微污染物是近年来才逐渐兴起的一个词汇,微污染物是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世界各国也开始重视这一大类环境污染物,如何有效控制污水中各种微污染物成为了水处理中所面临的难题之一。人工湿地作为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生态污水处理技术... 微污染物是近年来才逐渐兴起的一个词汇,微污染物是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世界各国也开始重视这一大类环境污染物,如何有效控制污水中各种微污染物成为了水处理中所面临的难题之一。人工湿地作为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生态污水处理技术,在微污染物的去除研究中逐渐受到关注。本文介绍了环境中不同种类的微污染物的来源、危害以及现有的去除方法,分析了人工湿地对各类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分析了影响人工湿地去除微污染物的主要因素以及国内外对人工湿地去除微污染物的相关研究。最后,对人工湿地去除微污染物的生态处理技术进行总结和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染 新型环境污染 去除效果
下载PDF
新型污染物卤代咔唑的环境行为及生态毒理效应 被引量:10
10
作者 林坤德 陈艳秋 袁东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76-1583,共8页
卤代咔唑(PHCs)是一类与多氯二苯并呋喃结构相类似的新型环境有机污染物.单种卤素取代的PHCs具有135个同系物.绝大多数PHCs不是人类合成化学品或工业品.虽然20世纪80年代即首次在环境中发现PHCs,但直到本世纪这类化合物才逐渐引起人们... 卤代咔唑(PHCs)是一类与多氯二苯并呋喃结构相类似的新型环境有机污染物.单种卤素取代的PHCs具有135个同系物.绝大多数PHCs不是人类合成化学品或工业品.虽然20世纪80年代即首次在环境中发现PHCs,但直到本世纪这类化合物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20余种PHCs在河流湖泊沉积物和土壤中被陆续检出.另外,PHCs具有类二噁英毒性、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作为一类新型污染物,PHCs的环境行为研究目前相对较少.因此,了解PHCs的环境分布、来源和生态毒理效应对正确认识这类化合物的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PHCs的环境分布、来源、分析方法和生态毒理效应,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咔唑 二噁英 新型环境有机污染 持久性有机污染 持久性有毒物质
原文传递
微塑料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5
11
作者 马乃龙 程勇 张利兰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8年第6期117-123,共7页
作为环境中一种新型污染物,微塑料已经成为环境领域的关注热点。微塑料及其吸附的污染物会对海洋生物产生内分泌干扰效应,影响酶的活性,诱导氧化应激甚至产生基因毒性,从而进一步引发细胞炎症,损伤机体的免疫系统。文章结合国内外文献,... 作为环境中一种新型污染物,微塑料已经成为环境领域的关注热点。微塑料及其吸附的污染物会对海洋生物产生内分泌干扰效应,影响酶的活性,诱导氧化应激甚至产生基因毒性,从而进一步引发细胞炎症,损伤机体的免疫系统。文章结合国内外文献,从不同的研究尺度上综述了近10年来微塑料生态毒理效应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分析了微塑料引发的毒性效应及其对生物种群的影响,认为该领域未来应加强对宏观毒理效应的研究,建立统一的研究方法和微塑料毒性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新型环境污染 毒理学效应 海洋环境
下载PDF
环境中微塑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2
作者 高文杰 卫新来 吴克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1-116,共6页
塑料在给我们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污染。环境中的微塑料具有粒径小、光降解能力弱的特点,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极大的潜在风险,因此近年来逐渐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研究。本研究概述了环境中微塑料的来... 塑料在给我们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污染。环境中的微塑料具有粒径小、光降解能力弱的特点,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极大的潜在风险,因此近年来逐渐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研究。本研究概述了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分类和化学组成等特点,综述了环境中微塑料的采集方法、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介绍了环境微塑料的治理技术进展,并展望了微塑料防治技术的前景与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环境污染 新型环境污染 检测方法
原文传递
武夷菌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及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施李鸣 葛蓓孛 +4 位作者 刘炳花 麻金金 韦秋合 姜明国 张克诚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21-1631,共11页
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关于抗生素的环境污染研究主要集中于医疗和养殖业,对植物保护领域的农用抗生素环境污染研究很少。武夷菌素是一种环保、高效、广谱... 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关于抗生素的环境污染研究主要集中于医疗和养殖业,对植物保护领域的农用抗生素环境污染研究很少。武夷菌素是一种环保、高效、广谱的农用抗生素,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农作物真菌性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本研究分别选取了未使用武夷菌素和使用武夷菌素的蔬菜大棚中的土壤,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了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现两份土壤中主要的微生物群落种类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但是优势菌群的丰度有显著差异。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对18个典型的抗生素抗性基因进行了检测,发现aadA、aac(3)-Ⅱ、strA、strB、aacA4、tetX、sulI和intI18个基因在两份土壤中的绝对含量和丰度均有显著差异,表明武夷菌素对土壤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绝对含量和丰度均会造成一定影响。本研究为评估武夷菌素的环境安全性及合理正确使用武夷菌素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其它农用抗生素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武夷菌素 微生物群落 抗生素抗性基因 新型环境污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