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悬浮熔炼制备新型稀土金属间化合物
1
作者 史耀君 杜宇雷 +1 位作者 陈国良 陈光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102-105,共4页
利用冷坩埚悬浮熔炼法制备具有严格化学计量比的二元稀土金属间化合物(RM)的原理与过程,对所制备的RM进行了材料表征和力学性能测试,并通过分析扫描断口以及力学性能数据,探讨了RM在室温下的断裂机制。
关键词 新型稀土金属化合物 室温韧性 悬浮熔炼
下载PDF
R_3Co金属间化合物晶格常数的计算
2
作者 路庆凤 路莹 +2 位作者 梅原出 安达羲也 佐藤清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07-107,共1页
R3Co金属间化合物晶格常数的计算路庆凤a路莹b梅原出c安达羲也c佐藤清雄c(a河南师范大学物理系;453002,新乡;b洛阳师专;c日本横浜国立大学工学部;第1作者46岁,女,副教授)在室温下,我们利用粉末X线衍射... R3Co金属间化合物晶格常数的计算路庆凤a路莹b梅原出c安达羲也c佐藤清雄c(a河南师范大学物理系;453002,新乡;b洛阳师专;c日本横浜国立大学工学部;第1作者46岁,女,副教授)在室温下,我们利用粉末X线衍射装置(日本岛津制作所的XD-6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3Co 金属化合物 晶格常数 稀土元素
下载PDF
Mg合金系中形成的中间相-金属间化合物的作用机理
3
作者 周惦武 庄厚龙 +2 位作者 胡艳军 彭平 刘金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59,共4页
分析了新型镁合金材料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镁合金系中形成的中间相-金属间化合物的作用机理,并介绍了当前的几种研究方法,认为采用原子嵌入法和第一原理计算法研究金属间化合物的作用机理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 金属化合物 MG合金 镁合金材料 第一原理 计算法 开发 新型 研究 原子
下载PDF
高性能金属永磁材料的探索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卫 朱明刚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09年第9期62-73,共12页
首先回顾了金属永磁材料的近代发展历史,然后从磁学及固体理论的角度,根据晶体结构和优异磁性产生机制的不同,简要综述了Fe-Cr-Co系永磁、稀土永磁材料、PtCo系、双相纳米永磁和新型R-T-M金属间化合物等方面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钢铁... 首先回顾了金属永磁材料的近代发展历史,然后从磁学及固体理论的角度,根据晶体结构和优异磁性产生机制的不同,简要综述了Fe-Cr-Co系永磁、稀土永磁材料、PtCo系、双相纳米永磁和新型R-T-M金属间化合物等方面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钢铁研究总院近期在高性能金属永磁材料探索方面的进展以及双相纳米永磁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最后展望了新型高性能金属永磁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永磁材料 稀土永磁材料 新型r—t-m金属间化合物 双相纳米永磁材料 交换耦合
下载PDF
近几年新型钛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5
作者 曲恒磊 周义刚 +3 位作者 周廉 赵永庆 曾卫东 冯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4-97,共4页
主要介绍了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在新型钛合金研究领域的新发展,按照合金性能、用途、工艺等方法分3个大方面重点阐述了新型钛合金的发展特点,提出了今后各分支领域可能发展的方向。不包括含钛的金属间化合物及钛基复合材料的研发情况。
关键词 钛合金 合金性能 金属化合物 钛基复合材料 研发 方向 新型 工艺 用途 国内外
下载PDF
Ca和Sr对AE42合金蠕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薛山 孙扬善 +3 位作者 丁绍松 白琴 陶立 薛烽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1-265,共5页
研究了碱土元素Ca和Sr对AE42耐热镁合金蠕变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铸态AE42合金中的显微组织由α Mg基体、针状的Al11La3 相和少量粒状的Al2La组成.在 175℃, 70MPa的蠕变条件下,针状的Al11La3 相分解成为Al2La和Mg17Al12,导致AE42... 研究了碱土元素Ca和Sr对AE42耐热镁合金蠕变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铸态AE42合金中的显微组织由α Mg基体、针状的Al11La3 相和少量粒状的Al2La组成.在 175℃, 70MPa的蠕变条件下,针状的Al11La3 相分解成为Al2La和Mg17Al12,导致AE42合金蠕变性能的急剧下降.在AE42中加入Ca和Sr后,针状的Al11La3 逐渐被Al2Ca相和Al4Sr金属间化合物以及少量Al2La取代,分布在晶界的Al2Ca相和Al4Sr相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使合金的蠕变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变性能 Sr Ca 金属化合物 耐热镁合金 试验结果 显微组织 热稳定性 针状 相分解 极大的 基体 铸态 r
下载PDF
3Y-ZrO_2/Fe_3Al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嘉 尹衍升 +1 位作者 刘强 陈亚明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66-1170,共5页
采用残余强度法测试了单相3Y—ZrO2及3Y—ZrO2/Fe3Al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能,并用诸抗热震参数(R,R'和R"')分析了抗热震性能与材料热力学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R阻力曲线与抗热震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由于相... 采用残余强度法测试了单相3Y—ZrO2及3Y—ZrO2/Fe3Al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能,并用诸抗热震参数(R,R'和R"')分析了抗热震性能与材料热力学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R阻力曲线与抗热震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由于相变增韧与桥联增韧的协同作用,复合材料断裂韧性的明显提高,从而使临界热震温差△θc由单相3Y—ZrO2的220℃提高至3Y—ZrO2/30%(in volume)Fe3Al复合材料的450℃。R曲线中韧性初始值K0的升高预示着启动裂纹生长的能量的增大,对应于热震作用下裂纹成核能的提高及△θc的增大。R曲线愈陡,热震作用下裂纹扩展受到的阻力越大,材料的抗热震损伤能力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铁铝金属化合物 r曲线 抗热震性
下载PDF
新型的固态加工技术——机械合金化(MA)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新亮 吴萍 姜恩永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9期60-62,71,共4页
简述了机械合金化技术的工艺特点、发展历史,着重介绍了机械合金化过程中弥散强化合金、过饱和固溶体、非晶、金属间化合物、纳米晶等非平衡相的形成特点和机制;探讨了粉体污染问题及避免和降低最小影响的办法,最后提出开发该技术亟待... 简述了机械合金化技术的工艺特点、发展历史,着重介绍了机械合金化过程中弥散强化合金、过饱和固溶体、非晶、金属间化合物、纳米晶等非平衡相的形成特点和机制;探讨了粉体污染问题及避免和降低最小影响的办法,最后提出开发该技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其应用和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弥散强化 金属化合物 非晶 工艺特点 纳米晶 固溶体 新型 粉体 固态
下载PDF
Haif-Heusler型金属间化合物的有序结构及热电性能
9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14年第1期56-56,共1页
据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大学院木村好里介绍,在Half-Heusler型金属间化合物当中,从安全和价格考虑,最佳选择是TiNiSn和ZrNiSn三元包晶金属间化合物。具有优良n-极热电特性的ZrNiSn,使Co和Ir固溶进入空穴节点,这种控制晶格缺陷的方法可... 据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大学院木村好里介绍,在Half-Heusler型金属间化合物当中,从安全和价格考虑,最佳选择是TiNiSn和ZrNiSn三元包晶金属间化合物。具有优良n-极热电特性的ZrNiSn,使Co和Ir固溶进入空穴节点,这种控制晶格缺陷的方法可使其转变为具有P~极热电特性的金属间化合物,同时热导性也有所降低。这种金属间化合物由于具有半金属特性,可作为自旋电子学材料。同时由于兼具铁磁性和马氏体相变特性,可利用形状记忆效应,制成磁驱动的致动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化合物 热电性能 有序结构 r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 形状记忆效应 热电特性 自旋电子学
原文传递
科技简讯
10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 CAS 2024年第4期107-107,共1页
强度突破900兆帕!这项新的铝合金研究成果为“以铝代钢”开辟广阔空间,近日,美国普渡大学材料工程师团队近期开发出一种创新工艺,成功制造出适合增材制造(3D打印)的超高强度铝合金。该工艺利用纳米级、层状的可变形金属间化合物,将钴、... 强度突破900兆帕!这项新的铝合金研究成果为“以铝代钢”开辟广阔空间,近日,美国普渡大学材料工程师团队近期开发出一种创新工艺,成功制造出适合增材制造(3D打印)的超高强度铝合金。该工艺利用纳米级、层状的可变形金属间化合物,将钴、铁、镍和钛等过渡金属引入铝中,从而开发出一种兼具高强度和良好塑性变形能力的新型铝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化合物 超高强度铝合金 新型铝合金 塑性变形能力 美国普渡大学 科技简讯 过渡金属 创新工艺
下载PDF
采用新型催化剂提升基于乙醇的燃料电池性能
11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06-1306,共1页
日本国家材料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与环境与能源全球研究中心及东北大学的学者合作,开发出一种新的催化剂材料——金属间化合物TaPt3纳米颗粒,可以在环境温度和压力下有效地由乙醇燃料生产电力,不产生有毒废气。金属间化合物TaPt3纳... 日本国家材料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与环境与能源全球研究中心及东北大学的学者合作,开发出一种新的催化剂材料——金属间化合物TaPt3纳米颗粒,可以在环境温度和压力下有效地由乙醇燃料生产电力,不产生有毒废气。金属间化合物TaPt3纳米颗粒在聚合物电解质膜(PEM)燃料电池中显示出优异的乙醇氧化催化性能,以0.4V电极电压产生约4mA/cm^2的电流密度,这比通过最先进的Pt3Sn纳米粒子技术提高近10倍。在单细胞的测试中,TaPt3纳米颗粒提供两倍以上来自Pt基细胞的输出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生产 新型催化剂 电池性能 乙醇 金属化合物 聚合物电解质膜 催化剂材料 纳米颗粒
下载PDF
往R_2Fe_(16)Ti合金中渗氢的新方法
12
作者 黄金昌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2年第3期6-7,共2页
关键词 r2Fe16Ti合金 渗氢 钛合金 金属化合物
下载PDF
航天科工新型材料浇注技术国内领先
13
《铝加工》 CAS 2011年第5期17-17,共1页
经过半年的实践探索,中国航天科工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熔炼浇注技术日前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今年年初,航天科工三院159厂开始探索钛铝金属问化合物材料的熔炼浇注技术,确定了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熔炼最佳工艺参数。该材料耐... 经过半年的实践探索,中国航天科工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熔炼浇注技术日前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今年年初,航天科工三院159厂开始探索钛铝金属问化合物材料的熔炼浇注技术,确定了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熔炼最佳工艺参数。该材料耐高温性能好,密度低于钛合金,是一种适用于军用和民用领域、有广阔市场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北京钢铁研究院材料专家评价,此项技术的产品质量和凝壳重量都非常稳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浇注技术 新型材料 中国航天 钛铝金属化合物 国内 最佳工艺参数 化合物材料 耐高温性能
下载PDF
航天科工新型材料浇注技术国内先进
14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1年第9期36-36,共1页
经过半年的研究和探索,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159厂在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熔炼浇注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关键词 浇注技术 中国航天 新型材料 钛铝金属化合物 国内 研究院
下载PDF
Ti46Al8Nb1B热循环和应力热循环的微观结构研究
15
作者 徐宁安 吴杏芳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96-296,共1页
关键词 热循环处理 外加应力 微观结构研究 循环和 金属化合物 Γ-TIAL 新型材料 耐高温 抗氧化
下载PDF
俄研发出热电转换新材料
16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9-139,共1页
据科技部网站2017年7月3日报道,俄罗斯莫斯科钢铁学院能效中心研发出热电转换新型材料,由于材料具有非常高的品质因数,可作为航天器长期供电用电池.中心所选用的原料为方钴矿材料,其成分为锑与钴的金属间化合物(CoSb3),当表面温度差达... 据科技部网站2017年7月3日报道,俄罗斯莫斯科钢铁学院能效中心研发出热电转换新型材料,由于材料具有非常高的品质因数,可作为航天器长期供电用电池.中心所选用的原料为方钴矿材料,其成分为锑与钴的金属间化合物(CoSb3),当表面温度差达到400-500℃时,所研发材料的品质因数最大,达到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转换 新材料 研发 金属化合物 品质因数 新型材料 方钴矿 科技部
下载PDF
四元硼碳超导体将替代陶瓷超导体
17
作者 杨翠莲 《稀土信息》 1994年第Z1期22-22,共1页
在超导领域,30K氧化超导体的发现,及产生高温陶瓷超导体的8年之后,又开始掀起开发研究含两种金属元素硼碳四元超导体的热潮。
关键词 高温陶瓷 超导转变温度 开发研究 超导性能 元素替代 印度孟买 晶体结构 镧系 金属化合物 新型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