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4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发纵隔气肿八例影像学及临床特点研究
1
作者 付强 任作雷 +5 位作者 林志强 龚剑峰 王长征 王婷 胡雅兰 谭举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0-515,共6页
背景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影像学与成人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为胸膜下磨玻璃影、斑片状高密度影、实变影等,合并纵隔气肿者并不多见。大量气肿形成可严重影响呼吸及循环功能,导致明显喘憋、低氧血症,需积极处理。目的分析并总... 背景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影像学与成人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为胸膜下磨玻璃影、斑片状高密度影、实变影等,合并纵隔气肿者并不多见。大量气肿形成可严重影响呼吸及循环功能,导致明显喘憋、低氧血症,需积极处理。目的分析并总结儿童COVID-19并发纵隔气肿的影像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22-12-01—2023-01-30在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儿科住院的8例COVID-19并发纵隔气肿的患儿年龄、性别、影像学、临床特点及诊疗情况。结果8例患儿年龄3岁7个月~12岁,男女比3∶5,高分辨率CT(HRCT)均显示双肺感染合并纵隔气肿。气肿多同时累及颈部及胸壁。肺部表现多种多样:胸膜下磨玻璃影、实变、树芽征、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支气管壁增厚及网格征等,未见大片实变及“白肺”。1例患儿合并少量胸腔积液。临床表现除有发热、咳嗽外,均有明显气促,肺部听诊干湿啰音可不显著。4例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1例合并卡他布兰汉菌感染。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应用阿奇霉素,合并卡他布兰汉菌感染者给予头孢噻肟治疗。8例患儿均给予氧疗。1例患儿白细胞总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明显气急,低氧血症,常规治疗无好转,给予有创呼吸机治疗3d后好转撤机。5例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3例使用糖皮质激素。1周后复查胸部CT,纵隔气肿均完全吸收,肺部病灶明显好转。结论COVID-19并发纵隔气肿者多为学龄前期或学龄期儿童,婴幼儿少见。可同时合并颈部及胸壁积气。肺部病变可累及间质或实质、双肺均受累,表现形式多样。起病多有明显气急,积极氧疗。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同时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者,要密切关注呼吸情况,积极使用IVIG,适时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必要时采用呼吸机人工辅助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纵隔气肿 临床特征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儿童
下载PDF
有限元分析冠状动脉新型刻痕球囊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2
作者 曹政 郑晓新 蒋学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83-2090,共8页
背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冠状动脉介入预扩张球囊主要是传统的高压球囊、乳突球囊等,它们在病变血管中可能会出现滑脱进而擦伤血管的情况。目的:评估新型旋刻球囊在血管扩张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1)有限元分析:通过采集相关人体组织... 背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冠状动脉介入预扩张球囊主要是传统的高压球囊、乳突球囊等,它们在病变血管中可能会出现滑脱进而擦伤血管的情况。目的:评估新型旋刻球囊在血管扩张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1)有限元分析:通过采集相关人体组织数据建立血管三维有限元模型,随后建立乳突球囊植入血管三维有限元模型与旋刻球囊植入血管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充气压下球囊扩张时的血管应力、血管位移、球囊应力、球囊位移。(2)动物实验:将8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成2组,在髂动脉中分别植入乳突球囊与旋刻球囊进行扩张,每组4只。球囊撤出后取材,苏木精-伊红染色与透射电镜观察血管损伤情况。结果与结论:(1)有限元分析:两种球囊的弹力性质无明显差异,在相同充气压下,乳突球囊组血管应力、血管位移、球囊应力、球囊位移均远远大于旋刻球囊组,并且各指标的均匀性优于旋刻球囊组;随着充气压的增加,乳突球囊组血管应力、血管位移、球囊应力、球囊位移增加幅度远远大于旋刻球囊组。(2)动物实验:苏木精-伊红染色与透射电镜观察显示,旋刻球囊扩张造成的血管损伤只局限在内膜,而乳突球囊扩张造成的血管损伤比较严重,内膜、中膜损伤严重,部分节段可以看到血肿形成,血管周围的炎性细胞较多,局部可见有巨噬细胞堆积。(3)结果表明:相较于乳突球囊扩张,旋刻球囊扩张造成血管闭塞以及夹层的风险较小,但有一定出现球囊弯曲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预扩张 新型扩张球囊 血管损伤 有限元分析 旋刻球囊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关键技术综述”专辑评述 被引量:7
3
作者 李鹏 刘念 +7 位作者 胡秦然 周全 李知艺 于浩 孙冰 严正 文福拴 薛禹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共12页
数字化是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动力,已成为广受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技术。为此,《电力系统自动化》编辑部组织了“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关键技术综述”专辑,系统化介绍了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基础元件装备、边缘计算技术、通信... 数字化是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动力,已成为广受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技术。为此,《电力系统自动化》编辑部组织了“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关键技术综述”专辑,系统化介绍了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基础元件装备、边缘计算技术、通信安全与防护、智能化调度决策等一系列技术成果,代表了本领域最新技术成果和先进经验。文中立足于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发展的整体趋势,对专辑论文按研究方向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对其核心成果与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能够完整呈现专辑成果对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关键技术体系的支撑作用,为相关技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数字化 边缘计算 人工智能 信息安全 信息物理社会系统
下载PDF
新型能源体系发展背景下煤炭清洁高效转化的挑战及途径 被引量:10
4
作者 谢克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6,共10页
当今世界地缘政治风险加剧、气候环境问题凸显,能源转型变革加快。在此背景下,构建更加适应形势变化的能源体系对提高我国能源供应系统的可持续性及安全稳定性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化石能源仍占据主体地位。油气资源存在能源安全问题及新... 当今世界地缘政治风险加剧、气候环境问题凸显,能源转型变革加快。在此背景下,构建更加适应形势变化的能源体系对提高我国能源供应系统的可持续性及安全稳定性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化石能源仍占据主体地位。油气资源存在能源安全问题及新能源技术水平有待提升,中国短期内对煤炭能源仍将保持较高依赖性。因此,推进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对于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新型能源体系的具体内涵与构建方向展开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新时代中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煤炭的清洁高效转化技术的进步及煤化工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建议。新时代要求赋予新型能源体系更多的内涵。因此从战略上看,未来能源体系应具备“安全高效、清洁低碳、多元协同、智能普惠”多个特征,这也对煤炭产业的清洁高效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已取得显著进步,但多个关键技术仍亟待突破。结合煤炭产业转型发展与“双碳”目标关系的系统性认识,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需求下,推进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其关键在于加强该领域相关学科专业的基础研究和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技术的创新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革命 新型能源体系 煤化工 煤转化技术 清洁高效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数据跨域流通泛安全边界防护技术 被引量:5
5
作者 郭少勇 刘岩 +3 位作者 邵苏杰 臧志斌 杨超 亓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11,共16页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涉及多业务系统、多部门、多方主体间进行海量、异构数据的交互和共享,电力数据的内外部网络环境与安全形势日趋复杂化,数据流通的脆弱性风险加剧。首先,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数据流的类型与特性,概括电力数据流通安全防...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涉及多业务系统、多部门、多方主体间进行海量、异构数据的交互和共享,电力数据的内外部网络环境与安全形势日趋复杂化,数据流通的脆弱性风险加剧。首先,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数据流的类型与特性,概括电力数据流通安全防护面临的新形势;其次,基于专用数据处理器(DPU)的高性能流量编排和多功能安全网关能力,构建面向电力数据跨域流通安全增强的泛安全边界,凭借数据面可编程技术沟通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双维度安全能力,提出基于DPU的数据跨域流通协同防护技术应用方案;最后,阐释DPU在不同电力通信网络层次的部署方式、价值与关键技术,分析现阶段DPU在电力领域应用存在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数据流通 专用数据处理器 数据安全 网络安全 安全防护
下载PDF
数智时代新型主流媒体内容传播的生态风险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6
6
作者 吴锋 刘国强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50,共9页
新型主流媒体是响应国家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及媒体融合战略需求,以重塑现代传播体系和升级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体系为核心的新一代主流媒体,是服务于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和具体部署。以数据为基础、以算力为支撑、以算... 新型主流媒体是响应国家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及媒体融合战略需求,以重塑现代传播体系和升级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体系为核心的新一代主流媒体,是服务于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和具体部署。以数据为基础、以算力为支撑、以算法为应用的智能传播正在推动人类信息传播范式迭代升级,社会舆论运行与社会生态的变革正在加速推进,新型主流媒体信息传播和主流价值引导面临巨大的挑战。面对新一轮智能传播革命,新型主流媒体要加快智能化转型,既要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平台,丰富内容生态体系,优化主流算法,提升精准传播能力,又要借力网络平台,合力构筑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从而实现智能传播技术与新闻舆论引导的融合共进,牢牢掌握智能传播场域的正确舆论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新型主流媒体 内容传播 生态风险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下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之路径思考 被引量:12
7
作者 侯梅芳 梁英波 徐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7-185,共9页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能源领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部署,“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势在必行。为了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下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分析了其提出的战略背景,明确了其重要意义,阐述...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能源领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部署,“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势在必行。为了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下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分析了其提出的战略背景,明确了其重要意义,阐述了其内涵特征,提出了其路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新型能源体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抓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国家能源安全和国家竞争力的有力保障;②新型能源体系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根本宗旨,以保证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为基本前提,具有理念更新、能源结构更新、技术创新、治理创新、产业革新、电力革新等内涵特征;③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路径包括加快培育绿色低碳文化、加快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构建体制机制保障等。结论认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的方式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提高能源自给率,特别是油气自给率,确保能源转型平稳有序、能源保障安全可靠,可以为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的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新型能源体系 碳达峰碳中和 绿色低碳 能源自给率 油气自给率 “先立后破”
下载PDF
新型混合式贯通牵引供电系统及其复合控制策略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鑫 郭祺 +2 位作者 涂春鸣 肖凡 侯玉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991,I0011,共12页
电分相与负序等电能质量问题是制约电气化铁路向高速化、重载化发展的桎梏。贯通牵引供电系统为消弭上述问题提供了契机,但既有贯通方案依然存在所需器件数目多、改造成本高、可靠性差等弊端。为此,在充分利用既有牵引变压器基础上,该... 电分相与负序等电能质量问题是制约电气化铁路向高速化、重载化发展的桎梏。贯通牵引供电系统为消弭上述问题提供了契机,但既有贯通方案依然存在所需器件数目多、改造成本高、可靠性差等弊端。为此,在充分利用既有牵引变压器基础上,该文设计一种新型混合式贯通牵引供电装置。该装置通过共直流侧与功率均分手段有效抵消输入侧纹波功率,降低有源/无源器件数目与电容容量。同时,针对直流侧二次纹波与负荷功率冲击,提出一种输入端口复合控制策略,有效解决纹波传递与冲击波动问题。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所提装置及其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混合式 牵引供电装置 公共直流母线 复合控制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周笑梅 杨露露 陈冬生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46,共2页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一种管理民主、利益共享、发展模式多元的现代经济形态,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弥合城乡鸿沟、振兴乡村经济,同时也是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目...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一种管理民主、利益共享、发展模式多元的现代经济形态,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弥合城乡鸿沟、振兴乡村经济,同时也是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途径。为了更有效地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目前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现存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优化人才队伍、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创新经营方式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产业融合 乡村振兴 人才支撑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脆弱人群的识别及防治展望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劲平 薛武军 +2 位作者 巨春蓉 马军 曾小峰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37,143,共7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对人类健康和全球经济造成重创。健康相关脆弱人群的免疫功能减退,导致疫苗的防护效果不足,并且,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重症和死亡风险更高,而目前尚缺乏足够有针对性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和治疗药物。在我国“乙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对人类健康和全球经济造成重创。健康相关脆弱人群的免疫功能减退,导致疫苗的防护效果不足,并且,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重症和死亡风险更高,而目前尚缺乏足够有针对性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和治疗药物。在我国“乙类乙管”的防疫背景下,脆弱人群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人群。因此,针对脆弱人群应该进一步优化个体免疫和防控策略,在疫苗之外,还需要补充其他预防手段,如长效中和抗体。基于此,本文将对脆弱人群的识别、免疫功能特点与预防方法进行综述,为国内健康相关脆弱人群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期待未来可以研发出更适宜脆弱人群的预防药物,降低脆弱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脆弱人群 长效中和抗体 预防 综述
下载PDF
数字化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谐波溯源关键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媛媛 许庆燊 +3 位作者 马钊 丁磊 王同勋 李可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4-169,共16页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能源电力行业推动“双碳”战略目标的关键举措。伴随多类型电力电子设备大规模接入系统,源网荷储谐波源交互影响,谐波污染加剧且复杂多变,呈现全局化特征,影响了电力系统优质可靠供电。文中聚焦多类...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能源电力行业推动“双碳”战略目标的关键举措。伴随多类型电力电子设备大规模接入系统,源网荷储谐波源交互影响,谐波污染加剧且复杂多变,呈现全局化特征,影响了电力系统优质可靠供电。文中聚焦多类型谐波源交互作用下的谐波来源追溯,深度融合先进数字技术在数据资源和智能协作的优势进行主导源头辨识和谐波贡献评估。首先,围绕谐波溯源概念,分析其在数字化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然后,阐述了谐波溯源研究现状,指出关键技术的发展新需求。基于此,利用数字电网技术架构设计了云-边-端协同溯源策略。针对数字化背景下的新型电力系统,阐述了谐波源确定在数据采集、机理分析、协同应用等方面的主要技术。最后,展望了未来数字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灵活发展的技术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双碳 数字化 谐波溯源 电能质量 云-边-端协同
下载PDF
对天然气在新型能源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淑慧 郝迎鹏 +2 位作者 沈鑫 梁严 王军 《国际石油经济》 2024年第1期2-16,共15页
当前全球能源利用以化石能源为主,各国能源加速向新能源演进,呈现出化石能源下降、可再生能源快速扩张、终端电气化水平提升、低碳氢使用增加四大发展趋势。全球天然气需求先增后降,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发电和工业领域。中国能源需求较长... 当前全球能源利用以化石能源为主,各国能源加速向新能源演进,呈现出化石能源下降、可再生能源快速扩张、终端电气化水平提升、低碳氢使用增加四大发展趋势。全球天然气需求先增后降,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发电和工业领域。中国能源需求较长时间内仍将保持增长态势,预计203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将达到65亿吨标煤左右,2040年前后达到峰值后缓慢下降。中国天然气发展经历了管网建设拉动、政策拉动两个历史阶段,未来发展动能将主要来自“双碳”约束下的工业用能升级和气电与新能源的融合。新型能源体系构建中,天然气在各利用领域呈现差异化发展: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灵活性调节和应急支撑作用,促进风光可再生能源发展;在工业用能领域发挥补煤替煤作用,促进工业用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在城市燃气领域长期发挥基础能源作用,增进民生福祉;在交通领域发挥过渡性能源作用,助力陆上重卡和远洋船舶运输减污降碳;在化工领域对原料气起到补充作用,主要保障农业化肥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能源体系 天然气 发电 工业 城市燃气 交通 化工
下载PDF
不同新型尿素与普通尿素减氮配施对夏玉米氮利用、产量及土壤氮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贝贝 赵威 +1 位作者 刘松涛 张亚菲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7,共8页
以玉农76为试验材料,进行2年(2020年、2021年)田间试验,探索无氮处理(CK)、225 kg/hm^(2)普通尿素处理(CU_(225),以氮计)、普通尿素减施20%(180 kg/hm^(2))处理(CU_(180),以氮计)、减氮基础上普通尿素(180 kg/hm^(2),以氮计)与控释尿素(... 以玉农76为试验材料,进行2年(2020年、2021年)田间试验,探索无氮处理(CK)、225 kg/hm^(2)普通尿素处理(CU_(225),以氮计)、普通尿素减施20%(180 kg/hm^(2))处理(CU_(180),以氮计)、减氮基础上普通尿素(180 kg/hm^(2),以氮计)与控释尿素(CLU)、腐殖酸尿素(FAU)、聚能网尿素(ENU)、海藻酸尿素(SAU)按7∶3比例配施对夏玉米干物质累积量、产量、土壤氮养分供应特征及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夏玉米氮肥减施增效及一次性施肥措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施用氮肥能显著影响土壤有效氮的供应水平及供应特征,可以促进氮素吸收,提高籽粒产量。普通尿素处理(CU_(225)、CU_(180))提高了玉米生长前期表层土壤硝态氮(NO_(3)^(-)-N)及铵态氮(NH_(4)^(+)-N)含量,使得该阶段干物质含量、叶面积指数(LAI)较高,同时增加了NO_(3)^(-)-N淋洗量。在生长中后期,土壤NO_(3)^(-)-N、NH_(4)^(+)-N含量迅速下降,因此后期干物质量、LAI及产量较低,氮素利用效率欠佳。与CU_(225)处理相比,CU_(180)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PFPN)、氮肥农学效率(AEN)及氮肥利用率(NUE)显著提高,但产量显著降低。在新型尿素与普通尿素减氮配施处理(CLU、FAU、ENU、SAU)下,生长前期表层土壤的NO_(3)^(-)-N、NH_(4)^(+)-N含量较低,随后逐渐释放,从而延长了氮素的供应周期、减少了NO_(3)^(-)-N淋溶,其PFPN、AEN、NUE在2020年、2021年田间试验中分别显著提高1.78%~5.49%、9.05%~27.77%、6.39%~17.08%和0.77%~6.77%、3.97%~34.99%、4.51%~15.34%,整体表现为CLU、ENU处理的值较高。与CU_(225)处理相比,CLU、ENU处理2年平均分别显著增产1.78%、3.07%。综上,新型尿素与普通尿素减氮配施维持并提高了土壤供氮能力,降低了NO_(3)^(-)-N的污染风险,使得氮素养分的释放与玉米养分的吸收相互匹配,从而促进了玉米物质累积,进而提高了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以控释尿素、聚能网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处理(CLU、ENU)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减施 新型尿素 氮代谢酶 硝态氮分布 产量 氮素利用
下载PDF
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的新型举国体制:基本内涵、适用范围与构建思路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洋 李哲 韩军徽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中国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战略支撑和必然要求。其中,构建和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本文认为,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进一步健全新型举国体制需要把握以下重... 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中国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战略支撑和必然要求。其中,构建和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本文认为,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进一步健全新型举国体制需要把握以下重点:在基本内涵上,理解新型举国体制的关键是同时抓住“举国”这个原内核和“新型”这个新内核,正确认识两个内核的关系;在适用范围上,运用新型举国体制的前提是提出需求明确、仅靠市场竞争难以突破的战略科技任务,并注意适用范围的动态演化性;在构建思路上,要围绕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以系统化思维推进相关改革,强化中央层面的决策指挥体系,完善技术攻关组织管理体系,建立适配新型举国体制的政策体系;在推进实施上,应根据事项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当前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 新型举国体制 科技自立自强
下载PDF
以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全方位推进新型工业化 被引量:35
15
作者 任保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是双向互动关系,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来推动新型工业化。数字经济时代新型工业化的本质,是通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形成数字新质生产力来带动工... 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是双向互动关系,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来推动新型工业化。数字经济时代新型工业化的本质,是通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形成数字新质生产力来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以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形成数字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数字经济时代我国工业化的重要战略选择。数字化浪潮改变了工业化发展的生产力基础和性质,形成了以新技术、新产业、新能源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而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会全方位推进新型工业化。因此,要以数实深度融合为核心、以产业价值链升级为重点、以工业化质量的提高为目标、以工业化方式的转变为路径形成数字新质生产力全方位推进新型工业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长时储能技术综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居文平 王一帆 +1 位作者 赵勇 谢小军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共9页
随着未来我国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高,系统稳定性将应对更加严峻的挑战。长时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起到平衡电网需求、提高电网稳定性、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作用。长时储能在系统的电源侧、电网侧、负... 随着未来我国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高,系统稳定性将应对更加严峻的挑战。长时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起到平衡电网需求、提高电网稳定性、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作用。长时储能在系统的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意义重大。首先,介绍了目前新型电力系统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分析长时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所具备的支撑作用;其次,分别总结了压缩空气储能、锂离子电池储能、液流电池储能、熔盐储能、氢储能5种长时储能的技术原理及路线、现有的示范应用项目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了各种长时储能技术的优势和不足;最后,对新型电力系统中长时储能技术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长时储能 新型储能技术
下载PDF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效应 被引量:3
17
作者 邓悦 肖杨 许弘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7,共15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载体,有效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经营,有助于引导和促进劳动力流动,从而实现农村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选用Logit模型研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载体,有效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经营,有助于引导和促进劳动力流动,从而实现农村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选用Logit模型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第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促进劳动力的回流,但对劳动力流出无显著影响;第二,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村庄更容易吸引年龄较低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劳动力的回流;第三,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引劳动力回流的过程中,参与过非农职业技术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更容易回流。基于此,从管理与服务方式、培育方向、人才培养和体制机制四个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引导和优化农村劳动力的合理配置提供借鉴经验,对于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劳动力流动 规模化经营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基于政治经济学的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尹俊 孙巾雅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3,共9页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新质生产力注重科学技术因素对社会生产的影响,强调政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作用,形成劳动者新技能化、劳动资料科技化、劳动对象种类和形态多样化等要素特征。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新质生产力注重科学技术因素对社会生产的影响,强调政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作用,形成劳动者新技能化、劳动资料科技化、劳动对象种类和形态多样化等要素特征。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新型生产关系的形成,包括所有权类型的新样式、更为紧密复杂系统化的协作关系、适配度更高的要素市场、共享型的分配趋势等。不断调整体制机制以适应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和发力点。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前沿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发展不同区域的特色新质生产力,持续完善科技、教育、人才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机制,畅通优质生产要素流动,打通新质生产力运动作用过程的堵点和卡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型生产关系 全面深化改革
下载PDF
新型集体经济与内源式发展:基于江苏省苏州市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孔祥智 魏广成 许光清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5-146,共12页
内源式发展是激发新型集体经济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本文选取江苏省苏州市四个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案例研究的对象,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构建了包括问题呈现、路径整合、利益赋予、征召动员和互动调整五个环节的整合性行动分析框架,归纳出新... 内源式发展是激发新型集体经济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本文选取江苏省苏州市四个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案例研究的对象,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构建了包括问题呈现、路径整合、利益赋予、征召动员和互动调整五个环节的整合性行动分析框架,归纳出新型集体经济实现内源式发展的演化机理。研究发现,集体经济组织是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核心主体;因地制宜地盘活优势资源要素并构建多方共赢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是其实现内源式发展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集体经济 整合性行动框架 行动者网络理论 内源式发展 多方共赢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双向度变革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立云 孔祥利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4期34-44,共11页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生产方式。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命题,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同时,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对此,需要更加准确...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生产方式。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命题,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同时,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对此,需要更加准确践行“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的使命要求,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全面科学地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与实现,既表现为新质生产力方面技术进步、产业升级、要素配置的革命性意义,与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生产方式新变革、社会关系新特征的决定性作用;又反映出新型生产关系方面“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基本经济制度三个层面的时代内涵,以及其有助于新质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的反作用。所以,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双向度变革,一方面是以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发展,通过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重塑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实现;另一方面则是以改革为动力的新型生产关系构建,通过新型生产关系最集中体现的基本经济制度、科研评价体系与人才培养机制等实现。由此,推进新时代社会生产方式系统性、综合性的改善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型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 双向度变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