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粤东新寮岽铜多金属矿床绿泥石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小雨 毛景文 +4 位作者 程彦博 张兴康 刘鹏 刘石华 方思傑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85-905,共21页
新寮岽铜多金属矿是近年来在粤东地区新发现的一个铜矿床,在该矿区绿泥石化十分强烈,并与铜矿化关系密切.按照矿物共生组合关系,矿区绿泥石可分为与硫化物共(伴)生及未与硫化物共(伴)生呈单独产出两类,两类绿泥石主要呈叶片状、纤... 新寮岽铜多金属矿是近年来在粤东地区新发现的一个铜矿床,在该矿区绿泥石化十分强烈,并与铜矿化关系密切.按照矿物共生组合关系,矿区绿泥石可分为与硫化物共(伴)生及未与硫化物共(伴)生呈单独产出两类,两类绿泥石主要呈叶片状、纤维状、蠕虫集合体状等形态产出.本文在岩矿鉴定的基础上,以矿区绿泥石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其微区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孔深的增加,与矿化有关绿泥石的Si和Mg元素含量逐渐升高,Al、Fe、Mn元素含量逐渐降低,而与矿化无关的绿泥石成分变化规律不明显.两类绿泥石主要为富铁种属的蠕绿泥石、铁镁绿泥石;绿泥石为泥质岩或者铁镁质岩受热液交代蚀变的产物,绿泥石结构的离子置换主要体现为Fe对Mg的置换,反映其可能形成于富铁及相对酸性环境;由绿泥石地质温度计估算得出两类绿泥石形成温度为166.32~245.62℃,平均为219.15℃,且与硫化物共(伴)生的绿泥石的形成温度相对较高,但两者均属中-低温范围.绿泥石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溶蚀-结晶和溶蚀-迁移-沉淀结晶2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泥石 电子探针 地质意义 新寮岽铜多金属矿床 粤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