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学生产与“新市民小说”的发生与淡出 |
左凡
|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
2023 |
0 |
|
2
|
公共领域、市民社会与“新市民小说” |
卢衍鹏
|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3
|
描绘现代市民社会的世俗人生——新市民小说论 |
杨剑龙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4
|
简评《上海文学》“新市民小说”专栏的特色 |
钱继云
|
《图书馆建设》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5
|
新市民小说的崛起与市民文化精神的凸显——兼谈“王朔与池莉现象” |
肖佩华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4 |
0 |
|
6
|
邱华栋:“新市民小说”的翘楚——兼论“新市民小说”的意义 |
任动
|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3 |
0 |
|
7
|
“我想揭示你们不能揭示的”——张爱玲的文类意识与新市民小说 |
首作帝
|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8
|
论20世纪90年代“新市民小说”的内蕴特征 |
周平
|
《襄樊学院学报》
|
2001 |
0 |
|
9
|
谈谈“新市民小说 |
周介人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5
|
|
10
|
走向市民——新市民小说热因探源 |
肖佩华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1
|
新的话语权力与新的权力话语──新市民小说论 |
鲁原
赖翅萍
|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2
|
“新市民小说”“新”在哪里?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3
|
双向否定:转型期的文化结构──新市民小说论之二 |
鲁原
|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14
|
去深度化和深度迷恋——“新市民小说”审美特征之一 |
刘仲国
吴义勤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5
|
“新市民小说联展”征文暨评奖启事 |
|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
1995 |
4
|
|
16
|
池莉“新市民”小说的理念和特征 |
朱之润
|
《黄山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7
|
池莉小说中的“市民”形象 |
王敏
|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8
|
新生代小说(1994-) |
李洁非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43
|
|
19
|
漂亮旗帜下的媚俗之作——评小说《新镇》 |
全展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20
|
突围与误区——94年“新”字号诸家小说述评 |
张韧
|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