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鞭线”与建筑:论霍塔新艺术运动建筑 被引量:1
1
作者 闫丽丽 满锦帆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12期170-171,共2页
笔者通过走访比利时建筑师维克多·霍塔的自宅和工作室等建筑,对新艺术运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霍塔借助于丰富的自然形态与建筑内的各个部件、铁艺、家具等的巧妙结合,共同构建出一件整体艺术作品。文章最后指出,新艺术运动的建筑形... 笔者通过走访比利时建筑师维克多·霍塔的自宅和工作室等建筑,对新艺术运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霍塔借助于丰富的自然形态与建筑内的各个部件、铁艺、家具等的巧妙结合,共同构建出一件整体艺术作品。文章最后指出,新艺术运动的建筑形态早在19世纪中期就已经有了技术和思想上的准备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克多·霍塔 艺术运动建筑 鞭线 铁艺
下载PDF
在革新与现代主义之间:夏昌世与德国(英文) 被引量:15
2
作者 Eduard Kgel 杨力研 《南方建筑》 2010年第2期16-29,共14页
夏昌世,中国第一代建筑师,1920年代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留学。1932年,他在图宾根完成了博士论文之后重返祖国。1940年代后期,他在广州成为教授,1973年与妻子一同重返德国,并在那里生活直至1996年逝世。他的设计方法不仅受到那个时代欧洲现... 夏昌世,中国第一代建筑师,1920年代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留学。1932年,他在图宾根完成了博士论文之后重返祖国。1940年代后期,他在广州成为教授,1973年与妻子一同重返德国,并在那里生活直至1996年逝世。他的设计方法不仅受到那个时代欧洲现代主义运动氛围的熏陶,还来自他对中国传统景观与建筑艺术历史的研究。他是引领岭南区域形成岭南学派建筑的主导力量之一。同时,作为一建筑学教授,他在广州培养了新一代青年建筑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德国 建筑 热带建筑 新建筑运动 现代主义运动 区域现代性 勒·柯布西耶哥特式建筑 岭南风格 中国传统 流放
下载PDF
20世纪俄罗斯(原苏联)建筑历程——以建筑思潮的演变为线索 被引量:3
3
作者 任军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2000年第6期133-137,共5页
苏俄建筑是建筑历史上独特的一支,20世纪各时期的建筑主张和艺术倾向更让人侧目,本文就是以建筑思潮的演变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介绍苏俄建筑的发展的全部历程,希望从中归纳出一些苏俄建筑发展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 新建筑运动 民族性 地方性 历史文脉 俄罗斯建筑
下载PDF
论现代战争纪念建筑景观环境的发展
4
作者 付春光 《科技信息》 2009年第20期I0191-I0192,共2页
人类对和平的祈祷、对战争的反思及纪念已成为当代纪念性社会活动的重大主题。没有一座战争纪念建筑不带上思念、回忆、缅怀、哀悼及对现实环境的感受和感应,其所营造的环境"场"是一种事件的反映,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精神。... 人类对和平的祈祷、对战争的反思及纪念已成为当代纪念性社会活动的重大主题。没有一座战争纪念建筑不带上思念、回忆、缅怀、哀悼及对现实环境的感受和感应,其所营造的环境"场"是一种事件的反映,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精神。于是多元、多样的现代探索成为我们研究的课题,成为探索新风格的途径,20世纪,新建筑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新的艺术流派、新的技术和材料,最重要的是新的观念和方法,将纪念建筑推向新的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纪念建筑景观 主客体互融 新建筑运动 艺术流派
下载PDF
江畔的“米尼阿久尔”——哈尔滨松花江畔米尼阿久尔餐厅1927-1997
5
作者 朱莹 汤斯 张向宁 《世界建筑》 2023年第2期90-94,共5页
本文以20世纪初建成的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米尼阿久尔餐厅为例,对其历史背景、建筑价值、艺术价值、人文价值进行深入探讨,旨在重现其消失的历史风貌,为世人展示70多年前米尼阿久尔餐厅的多重建筑艺术价值,且针对此类已消失于城市中... 本文以20世纪初建成的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米尼阿久尔餐厅为例,对其历史背景、建筑价值、艺术价值、人文价值进行深入探讨,旨在重现其消失的历史风貌,为世人展示70多年前米尼阿久尔餐厅的多重建筑艺术价值,且针对此类已消失于城市中的建筑历史遗产,应重建其历史风貌还是使之成为仅存在于历史照片中的“往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尼阿久尔餐厅 中东铁路 艺术运动建筑 俄侨文化
下载PDF
为构成主义建筑正名 被引量:4
6
作者 吕富珣 《美术观察》 1996年第7期51-53,共3页
进入90年代以来,国内建筑界刮起了一股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建筑之风。由于“解构主义建筑”又被某些理论家解释为“反构成主义(Deconstructivist Architectuere)”或“新构成主义(Neo-Censtructivism)”,所以解构主义与本世纪初苏... 进入90年代以来,国内建筑界刮起了一股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建筑之风。由于“解构主义建筑”又被某些理论家解释为“反构成主义(Deconstructivist Architectuere)”或“新构成主义(Neo-Censtructivism)”,所以解构主义与本世纪初苏俄的构成主义运动扯在一起。随着近两年解构主义在中外建筑界的大红大紫,苏俄构成主义被某些人重新端了出来。对此,我们需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历史,进而正确地认识和评价现实。 1917年,人类历史上一场史无前例的伟大革命——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冲击了整个旧世界的社会体系和思想体系。与这场伟大的政治革命相伴随,在欧洲技术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建筑界也发生了一场意义深远的重大变革——这便是逐渐席卷了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新建筑运动。在这场新建筑运动中,有一支不容忽视的革命生力军,这便是以塔特林、切尔尼霍夫、美尔尼科夫、维斯宁兄弟、金兹堡、列奥尼多夫等人为代表的苏俄构成主义运动的先驱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成主义 解构主义建筑 “解构主义” 现代主义建筑 塔特林 新建筑运动 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 纪念碑 前卫建筑 认识和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